大道至深,至玄至妙。大道至簡,一陰一陽而已。至于老子當時是如何給孔子“傳道”的,我們已經難知其詳。但從老子《道德經》里的這幾句話,我們似乎可以看出些端倪。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這里的“公乃全”,應便是“天人合一”的“大道惟公”之理。公則正,私則偏。也就是說,惟“公”而不惟“私”,人才會有公正之心,也才能把握住世間真偽虛實之變。
但不管怎樣,按照中國文化的師承倫理關系,還是應該承認,被后世儒生尊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他的“傳道”老師就是當時的“道學”至尊老子。那么,在“春秋百家”學派中,孔子的“學道”成績究竟如何,傳道成效又怎么樣呢?可以說,這正是此后至今兩千多年中國文化最大的歷史懸案。
“你悄悄地走了,亦如你悄悄的來,像雨像云又像霧”,這是中國現代網民對孔子像的豎起與“搬家”事件的一句詩意調侃。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不妨先看兩條相關時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天安門地區新添文化地標:9.5米高孔子像落戶天安門廣場東側
據京華時報2011-01-12報道, 昨天,為弘揚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座總高為9.5米的孔子青銅雕像在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天安門地區又添文化新地標。
雕像正對東長安街,孔子雕像雙手合于胸前,目視遠方,身體左側佩戴有一把寶劍。雕像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介紹,雕像從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的整體建筑環境與周圍空間環境出發,以簡樸、概括的手法,將人體的結構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態當中,似巨石,似高山,氣勢磅礴,與莊嚴的國家博物館建筑交相輝映,展示出中華文化的悠久燦爛與正大氣象。
【2】“新地標”搬家 孔子像移入國博雕塑園
據經濟觀察網2011-04-21報道,4月21日,前往國家博物館參觀的觀眾發現,樹立于北門外廣場的高9.5米的孔子像突然“人間蒸發”,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圈藍色擋板。
從西門進入國家博物館,記者在位于展館西北角的庭院內,看到了“消失的”孔子像。在現場,幾名工人正圍著孔子像在進行修繕。
據悉,孔子像于4月20日從國家博物館北門外廣場遷入位于館內西側南北庭院國家博物館雕塑園。
該雕塑園將陸續安放中華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此前,因庭院建設工程未完工,孔子塑像暫安放在國博北門外小廣場。目前,庭院建設已竣工,按設計方案,將孔子塑像移至國博西側北庭院內。
該孔子像于2011年1月11日樹立在國家博物館北門外廣場。據《京華時報》報道稱:“為弘揚和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座總高為9.5米的孔子青銅雕像在國家博物館北廣場落成,天安門地區又添文化新地標。”
對于為何將孔子像樹立在北廣場,國博館長呂章申曾說,“國家博物館北廣場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國博作為積累與承傳中國歷史文化的國家最高殿堂,理應為這一重要區域增添光彩,增加與這一宏偉而莊嚴的建筑相應的文化含量。”
關于國博雕塑園,記者通過百度搜索后發現,該園區規劃只在今天孔子像被移走的相關新聞中提到,此前未見有媒體對國博將興建雕塑園進行報道。
【3】網聞博評:天安門地區“文化新地標”的“飛來去”
天安門地區,自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來,就一直是現代中國的社會政治文化心臟地帶。當年的“五四運動”,喊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號,從而拉開了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序幕。從那時起,孔子作為中國封建等級禮教文化的招牌象征和偶像,就被送進了歷史的垃圾堆。而且,這也標志著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來,圍繞尊孔與反孔、復辟與反復辟、倒退與反倒退的社會文化拉鋸較量,至此有了最終的結果。但歷史,又常常會出現驚人相似的一幕。忽然間,寓意“九五之尊”的孔子塑像,竟堂皇地挺進并矗立在了天安門廣場東側,從而為天安門地區又添文化新地標。盡管有關方面對此行事神速而低調,但還是立刻引起全國社會輿論的一片嘩然。
不過,就從相關媒體的簡要報道里,我們也能發現對于為何將孔子像樹立在北廣場,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曾說,“國家博物館北廣場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國博作為積累與承傳中國歷史文化的國家最高殿堂,理應為這一重要區域增添光彩,增加與這一宏偉而莊嚴的建筑相應的文化含量。” 而且,“雕像作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吳為山介紹,雕像從國家博物館北門廣場的整體建筑環境與周圍空間環境出發,以簡樸、概括的手法,將人體的結構融入自然的山石形態當中,似巨石,似高山,氣勢磅礴,與莊嚴的國家博物館建筑交相輝映,展示出中華文化的悠久燦爛與正大氣象。”當此期間,在2011年2月9日,還曾有“現代13儒”《關于立孔子像的幾點看法》的呼應壯勢。
可又忽然間,“文化新地標”卻悄然“搬家”,有關方面的解釋又是:“因庭院建設工程未完工,孔子塑像暫安放在國博北門外小廣場。目前,庭院建設已竣工,按設計方案,將孔子塑像移至國博西側北庭院內”,“該雕塑園將陸續安放中華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但有媒體還是揪住尾巴不放,并追蹤查證稱:“關于國博雕塑園,記者通過百度搜索后發現,該園區規劃只在今天孔子像被移走的相關新聞中提到,此前未見有媒體對國博將興建雕塑園進行報道。”
“你為何悄悄地來,你為何又悄悄地走,難道真的是像雨像云又像霧?”對于網民們這樣的追問,有關方面大概還會是遮遮掩掩閃爍其詞。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對于春秋“百家諸子”之一的“中華文化名人”孔子,我們也應有最起碼的文化尊重,而斷不可太隨意地“瞎折騰”。
【4】愛國反帝反封建:孔子是必須搬開的擋路頑石
鑒于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兩千多年來,孔子已經不是原本意義上的一位“百家諸子”文化人,而已經是被立志誓為“人上人”和“學而優則仕”的后世儒生推上神壇的文化招牌,更是尊卑貴賤等級禮教的封建政治道德旗幟象征,故此我們對孔子態度也已經是與孔夫子本人無關了。而后世至今圍繞尊孔與反孔的文化爭論,亦早已是超出文化學術范疇以外了。當年“五四運動”的先驅們,為何會喊出“打到孔家店”的口號,也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
正如網聞博報小社員此前的《“洋師爺”遭遇“師道尊嚴”的尷尬》、《金融地震:科學等于“專家觀點”嗎?》、《野史傳聞:當猴子學會使用武器以后》、《一篇博文何以會周點擊破百萬?》、《中國歷史是如何“跑偏”的?》、《“道德滑坡”端的不是“天災”》、《安防“集體失守”豈止是“道德滑坡”》和《大道國學:“富跑跑”在幫“共同致富”嗎?》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所述,“道興,則中國盛。儒昌,則中國衰”,這是自春秋以來中國的歷史文化定律,也是萬年中華文明的歷史定律。近代中國遭遇1840年的“鴉片戰爭”之禍,正是尊卑貴賤等級禮教的儒家文化給中國招致的衰敗之災。
在此后的百年民族憂患歲月里,中國人要反帝爭國權,就必須爭取國內社會的民主和國際社會的民主。中國人要反封建爭民權,就必須以理性科學精神打破尊卑貴賤等級禮教的文化迷信。所謂“五四運動”的“民主”與“科學”理念,其實只是實現愛國反帝反封建的工具和手段。工具和手段從來就不是旗幟和目標,愛國反帝反封建才是“五四運動”的原初動機和目標,也才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一面大旗。所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而作為尊卑貴賤等級禮教封建文化招牌偶像的孔子,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眾矢之的,這也是歷史規律的必然。
在此方面,與世界上其他被西方資本列強奴役和殖民主義壓迫的國家民族相比,中華民族反帝興國的道路之所以異常艱難,也正是因為資本叢林世界弱肉強食的等級規則,同中國尊卑貴賤等級禮教倫理規范,是有著跨越時空的文化共通。尊卑貴賤等級奴性教化下的中國人,接受世界資本叢林的等級奴役,本來就有著文化傳統上的慣性。“堅船利炮”的西方資本列強為尊,“木犁牛車”乃至“血汗工廠”的中國為卑,西方富人為貴,中國窮人為賤。直到所謂的國際慣例接軌時代,這個全球一體化的世界,也依然是資本叢林弱肉強食的等級世界。孔子的“人生有命,富貴在天”的“宿命論”論調,既是勸導中國人接受尊卑貴賤等級規范的經典,也同樣是中國人“崇洋媚外”順從世界資本叢林貧富貴賤等級規則的“心靈雞湯”。
資本叢林貧富貴賤等級規則與儒家尊卑貴賤等級規范的最大共性,一曰自私自利的私有制與貪婪性,二曰尊卑貴賤的等級制與霸道性,三曰“普世價值”與仁義道德的虛偽性和欺騙性,四曰社會少數精英群體的專制性與特權壟斷性。“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的這句箴言,或也是對孔子“克己復禮”等級禮教的最早預言和預警!
【5】“道德滑坡”:需要進行民族精神的文化尋根與恢復重建
環顧中國當今社會“道德滑坡”的嚴峻現實,以及面對中國遭受“輸入性通脹”的剝削與奴役,我們需要對市場化私有化主流精英專家的多年文化布道進行一場認真反思,更需要對中國文化進行一場追根溯源的撥亂反正,徹底清除孔子儒家禮教給中國造成的千年文化遺毒。當年“五四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92年后的今天依然完全沒有謝幕。當年“五四運動”的目標和任務,現在也依然是任重道遠。特別是中國“新文化運動”中“打倒孔家店”的文化變革目標,今天也依然沒有完成實現。
事實上,以孔子為招牌的儒家文化,并不是中華文化集大成者的代表,而僅僅是“春秋百家”門派之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原本就儒家弟子文化狂妄霸道的表現。如果非要說儒家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那就無異于說,中國在春秋時代以前就沒有文化。那么,“至圣先師”孔子當年問道學文化,又是師之于誰呢?只有從孔子溯源到老子,再從老子溯源到黃帝,進而從黃帝溯源到伏羲和“華胥古國”,萬年中華文化的蒼蒼全景,才會完整地呈現出來。對此,網聞博報小社員曾在《華夏尋根華州行》及《華夏尋根啟示錄》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里,已經陸續進行過探尋。這里,就不再展開論述。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所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老子在2500多年前的智慧哲言,今天依然能夠給我們以精神上的豐富滋養和無限啟迪。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物載德。大道恒久,中華永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