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天安門廣場“毛主席紀念堂”參觀的游客會發現,雖然進紀念堂、瞻仰遺容仍然免費,但整個活動已被無形地增加一個收費項目:獻花——進門處有售花的,3元錢一支花,游客獻花后,賣方又可回收,循環多次利用,等于變相收取了門票錢。不僅如此,門口還有出售各種“紀念品”的其他商家,其中不乏多種欺詐式的銷售行為:有游客看上標價20元一個的小懷表,掏出100元買兩個時,找回卻只有4元。對此,商家的解釋是:“難道表鏈不要錢嗎?”
關于毛澤東其人一生功過,縱然有多種評說;對于“毛主席紀念堂”此物是否應繼續存在,也存在多種議論。但既然迄今“毛主席紀念堂”還存在著,在供人瞻仰,說明他代表的是國家締造者的身份和意義,在弘揚、傳播一種國家意識、國家尊嚴和愛國主義情操。正因如此,參觀、瞻仰才被設定為免費,表明這不是一種商業化的旅游活動,而是由政府主導、向全民開放的一種精神建設行為。但現在,3元錢一支的小花,以及圍繞紀念堂的其他小商品買賣活動,卻把一切關于此項活動的象征意義和精神價值都埋葬了。
3元錢的收費很少,相對于一些旅游景點的門票微不足道;買賣小商品之類,也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往往就是這樣一些小事,可以葬送各種宏大敘事和高辭大義。原因很簡單,一個社會的精神建設,主要靠的不是媒體的狂轟濫炸、學者的精心構思和闡發,也不是政府的強力推廣,而是要讓民眾在周圍環境中,通過一件件切身小事,感受到精神價值的真實存在。如果政府和學者大力構筑、宣講的是“核心價值觀”,媒體上大肆宣揚的是正面人物及其精神價值,但老百姓一出門,碰到、看到的,卻是精神教育場所也要收費;再莊嚴的建筑旁,也商販處處。如此,人們真正接受的觀念就只會是:一切都要錢,錢可以交換一切,沒有什么是不能買賣的......這種通過切身感受而來的觀念傳播,才是最有效率的。一件小事,足以“謀殺”大多數鴻篇巨制的輿論宣傳。這樣一種“商業利益覆蓋一切、高于一切”“金錢至上”的觀念熏陶環境,如果說對改革開放之初、亟需打破傳統僵化觀念掣肘的中國是有益的、是必須經歷的,那么對于而今商業化大潮泛濫、已經沖垮了很多需要堅守的精神理念、中國人亟需重建精神家園的當下,則是有害的,必須清理、打掃。
總有一些東西是不應該被商業價值覆蓋的,總有一些東西不應該被買賣。如果什么都可以用商品價值來衡量、一切都可以置于商業買賣之中,這個社會遲早將成為精神荒漠。很難想象,一個生活在精神荒漠中、缺乏自己精神價值的民族,能夠實現偉大復興,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國家更如此。國家之存在,絕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利益共同體,其中必然有一種精神紐帶維系著。國家意識、國家尊嚴和愛國主義,是一個國家能夠延續的前提。
因此,請為這個國家保留一點尊嚴,為精神價值留下一點空間,讓一些領域、場所可以抵拒商業價值的入侵。在這方面,政府作為國家權力的行使者,一方面責無旁貸,另一方面必須知道“力應該使在什么地方”。與其投入巨額資金搞什么理論工程,強力管束媒體進行正面宣傳,不如在營造精神環境方面多下工夫。首先,應該確定一批不能沾染商業氣息,既不能直接或變相收費,也不能夾帶商業活動的精神場所,專門用于弘揚、傳播精神價值,促進民眾的價值培養和精神提升。要讓民眾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我們的國家還是有精神的;有一些東西,錢再多也不會買賣,不能替代;有一些精神,高于世俗利益之上,需以心靈來堅持和守衛。
如果能這樣,中國或許將變成另一個樣子:商業化席卷一切的大潮將受到遏制,商業價值和規律將謹守一定的作用范圍與邊界;各種傳統的、現代的美好精神,都能夠在這里找到自己的園地,在這片土地上扎根;中國人再也用不著羨慕其他一些國家民眾的精神面貌——因為我們也可以,其實,這才是我們中國人的本來面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