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級大員檢討“官本位” 專家吁以公開促整改
9月以來,中共新一輪黨內民主生活會在全國范圍內召開,在官員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中,“脫離群眾”、“官本位”成為高頻詞匯。專家分析,官員群體出現的脫離群眾和“官本位”現象,反映了干部任用制度存在問題和不足,官員的作風問題應以“公開”促整改。
一把手帶頭“向我開炮” 省級大員揭短亮丑
繼今年6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門會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之后,9月開始,這場自上而下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活動,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中共在全黨范圍內發起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也開始縱深發展。
在公開的報道中,全國已有20多個省區市的黨委領導班子召開了民主生活會,其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各自聯系一個省參加了民主生活會。此外,10月1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召開了民主生活會,公安部等中央部委、全軍和武警部隊的民主生活會亦已拉開序幕。
“火藥味濃”、“真敢批評”,這是輿論對各地民主生活會的評價。在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批評省長張慶偉有“官僚架子”;湖南省委的民主生活會上,省委書記徐守盛被指有時先入為主,憑經驗決策;山東省委常委自我批評“有時抓工作、辦事情,往往是關心領導喜歡什么”……
“黨員干部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些都是現實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作為執政黨,中共高層感受到解決黨風問題的緊迫性,整頓黨風的思路清晰,決心很大,這是此輪民主生活會‘動真格’的大背景。”中共中央黨校教授戴焰軍向中新網記者分析。
如專家分析,在已經召開的省級黨委民主生活會上,河南、江西、山東、青海等多省份的黨委“一把手”在民主生活會上首先表態“向我開炮”。湖北省委甚至對自我批評的時間做出了具體規定,“個人對照檢查發言時間不少于40分鐘,相互批評要觸及問題。”
“民主生活會要展開黨內思想交鋒,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否則就沒有意義。”戴焰軍說,批評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團結,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多省常委檢討“官本位” 選人用人問題亦存在
梳理分析各地已經召開的民主生活會,省級黨委常委們的批評和自我批評中,雖然官員的“問題”各異,但是,亦能從中找出共性。
從公開的報道中,各地黨委常委班子在查擺“四風”方面,官僚主義問題被重點著墨。多省份官員在民主生活會上檢討了“脫離群眾”的問題,山東、海南、江西、湖南、安徽等省更是直接指出存在“官本位”問題。
有山東省委常委談到,自己調研之所以不深入,根源還是“官本位”思想作祟,領導的架子放不下來;在重慶,有官員談到,習慣于當“甩手掌柜”、做“二傳手”,位置高了、作風反而虛了;新疆的官員談到,在領導崗位時間長了,沾染了一些“官氣”、增長了一些“傲氣”,普通共產黨員的意識淡薄了;湖北的官員談到,工作中有時急于求成,有時沒有等基層干部把話說完,就劈頭蓋臉批一通,沒有進行坦誠平等交流,滋長了一些官氣;北京市委常委中有人坦言,有過為別人的就醫、入學、找工作等打招呼的情況……
“脫離群眾、‘官本位’問題不僅僅在省級大員中存在,在基層官員中,問題更嚴重,民眾反映更強烈。”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省級大員集中檢討“官氣”,反映出這一問題的嚴重程度。
正如專家分析,在省級大員開會檢討“脫離群眾”和“官本位”之際,近日有網友爆料,浙江余姚三七市鎮某領導下鄉視察水災,因腳穿高檔皮鞋怕進水,由年近六旬的村書記將其背進災民家里。“村支書背官”的圖片遍傳網絡后,這名被網友稱為“鞋哥”的官員也被快速免職。
戴焰軍分析,“官本位”在干部中成了一個共性問題,有中國傳統的官場文化因素影響,更反映出干部任用在制度層面上存在問題。“為什么有‘官氣’,為什么欺上瞞下搞面子工程,這些與目前的官員選任程序、干部任用考核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有關。”
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也向中新網記者分析,“干部任免機制的不完善、不健全讓一些官員認為群眾對自己的‘去留’關系不大,更多的是‘對上負責’,自然容易脫離群眾。”
其實,在已經召開省委民主生活會的省份中,亦有一些省份提到存在選人用人問題。吉林省委指出“用人上存在不正之風,對跑官要官從嚴整治不夠”,福建省委提到“選人用人上科學性還不強,對干部教育管理還不到位”。
而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省級官員在民主生活會上的“自查”,今年5月開始的新一輪中央巡視工作中,10個中央巡視組均在當地“巡”出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有學者呼吁,改革干部選任機制,進一步讓人民群眾在權力結構中占主導地位。
中共“組合拳”改作風 專家吁以公開促整改
“打鐵還需自身硬”,習近平曾以此句宣誓新一屆中共中央從嚴治黨的決心。十八大以來,中共高層也頻頻傳遞出改進作風、從嚴治黨的訊號。
十八大結束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出臺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今年5月,新一輪中央巡視工作將查“四風”作為工作著力點之一,6月開始,中共自上而下啟動為期一年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力求“釘釘子”改作風。此外,“老虎蒼蠅一起打”、“狠剎‘舌尖上的腐敗’”、“清卡行動”等反腐風暴亦配合了整風“組合拳”。
如今,新一輪中央巡視工作已經到了問題整改階段,而民主生活會上,各地官員也承諾抵制“闖關”思想,嚴抓整改落實,一些省份提出“盡快取得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
省級大員“揭短亮丑”之后如何查改?官員作風的整改效果如何“看得見、摸得著”?對于黨員干部“改作風”,民眾更為關注的是改進的效果誰來把關,如何驗收。
“把問題不含糊地列出來,把批評的內容見諸報端,這些公開的動作,本身就是愿意整改、接受監督的先決條件。”戴焰軍說,公開問題表明了領導干部接受監督的誠意和決心,而取得整改實效則需整改機制的進一步公開透明。
竹立家表示,民主生活會不能“閉門磋商”,應該廣泛開門納諫,會議的參加者不能僅限于黨委班子成員,應讓普通黨員參與,定期提意見找問題,評價改進效果。
何增科稱,各地官員在公開作風問題后,也應該將整改方案向社會公開,“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其效果如何自然應該由群眾來把關,由群眾來測評官員作風是否在改進。”
何增科進一步表示,民眾對官員的長效監督更期待制度上的公開透明,把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比如,‘三公’經費的公開透明、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的推進等等。”(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