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汪暉事件是今年6月的事情。之前看過相關的報道,只因為對汪暉不熟悉,而且學術界抄襲剽竊的現象太普遍,已經見慣不驚,所以看過也就忘了。
今年6月6日,《南方都市報》評論周刊刊登國際知名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林毓生就汪暉抄襲事件的訪談。這篇訪談的核心提示是林毓生認為:“負責督導校內學術發展、維持學術秩序的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與清華大學校長,有政治與道德的責任盡速成立‘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根據調查報告作出符合上述原則的決定:根據鑒定的確實證據作出停薪、停職或撤職的決定。如果清華大學校長、文學院院長不愿作出任命‘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的決定;顯然得很,他們未能負起責任,他們自己應該下臺。”各主要紙媒網媒都轉載了這篇訪談,我是在鳳凰網上看到這篇訪談的??赐暝L談,感覺怎么一個抄襲事件會驚動這么著名的人物,口氣還這么大這么嚴厲,好像清華大學如果不成立這樣一個調查委員會,不把這件事處理好,院長校長就別當了。而且馬上站出來支持林先生還有兩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一個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余英時先生,另一個是百家講壇的主講人易中天先生。
于是,我將之前的有關文章、報道、評論都找來看了一遍??赐旰?,我的感覺是有三點:第一,什么是抄襲?抄襲的標準是什么?應該由誰來認定?第二,主流媒體的報道有傾向性,基本上是不利于汪暉的。第三,汪暉事件背后隱藏著什么?
我同意林毓生在訪談中說的:“抄襲行為除了是一種失德的行為以外,它直接破壞了學術秩序?!钡魰熓欠駥儆诔u?應該由誰來認定?既然林毓生也認為應該成立調查委員會來認定處理。就不能就汪暉是否抄襲下結論。但讀完林毓生的訪談,給人的感覺是汪暉就是抄襲者。作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物,或者作為一個公共知識分子,如果沒有對汪暉涉嫌抄襲的著作都認真讀過,沒有全面了解不同意見的雙方的觀點就做這樣的表態和評判,我覺得有失一個大家的風范。如果汪暉的博士論文屬于抄襲,那么,我同意網名為Isaiah的看法:“你給我一百個名教授,我能給你找九十個類似的出來。”
再來看看媒體對汪暉事件的關注。質疑汪暉博士論文抄襲的文章、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的《汪暉的學風問題———以<反抗絕望>為例》,最早是在2010年3月10日出版的《文藝研究》上發表的,3月25日的《南方周末》刊載了這篇文章,而且是未刪節版,還發了編者按。
3月26日,《京華時報》發表《清華大學教授被指抄襲 多名專家稱抄襲說難成立》一文。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魯迅博物館館長孫郁、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等多名魯迅研究專家,就《反抗絕望》是否構成抄襲接受該記者的采訪,三名專家均表示,該書確實存在引文不夠規范等“技術層面的問題”, 但與剽竊是兩個概念?! ?/p>
3月30日,《中國青年報》刊登王晶晶的《著名學者汪暉成名作被指抄襲真偽待鑒》,北大中文系教授、曾經參加汪暉博士論文答辯的嚴家炎在接受《中國青年報》的專訪時表示,汪暉存在“抄襲或變相抄襲”。
3月31日,肖鷹在《中華讀書報》發表《勿拿魯迅做擋箭牌學界要有勇氣直面抄襲》,認為錢理群等三位學者為汪暉所作的“抄襲之說不成立”的辯護,缺少學者應有的嚴謹和責任,是根本站不著腳的。
4月2日,熊丙奇在《東方早報》上撰文《社科院應啟動汪暉抄襲事件的調查》,指出:王彬彬教授已公開撰文批評汪暉的《反抗絕望》一書存在嚴重抄襲現象,這不應該只停留在“媒體辯論”,也不是由幾個專家表態拍板,而應該由學術機構進行調查、認定?!叭绻麤]有抄襲,學位委員會可以向公眾公布調查結果,以此了斷‘媒體辯論’;而如果存在抄襲,學位委員會當作出取消博士學位的處理。
4月3日,《北京青年報》發表汪暉著作的責任編輯舒煒的文章《“王彬彬式攪拌”對學術的危害》,為汪暉辯護,說:“這樣以人身攻擊為目的的指控,幾乎可以把任何學者的任何寫作都定義為剽竊?!?/p>
4月8日,《南方周末》刊發項義華《規范的缺失與自我的迷失》和《網友調查反抗絕望》。項義華一方面指出王彬彬指控的一些內容算不得抄襲,另一方面提出了汪暉抄襲的新證,而網友調查引用的調查都是網絡攻擊手、豆瓣讀書的vivo的關于汪暉抄襲的四個新證。
4月9日,知名學者丁東在《南方都市報》評論周刊發表文章,稱自從中國有了現代學術以來,引用別人的著作,不注明出處,從來都是不正當的,80年代也不例外。
4月11日《南方都市報》發表張傳文的《從汪暉“抄襲門”看中國學界的“中國模式”》的文章,指出學界挺汪派“撐而不清”,中國學界的模式是人情大于規范。
4月13日,《南都周刊》2010年第13期發表署名洪鵠與劉雅靜的文章《汪暉抄沒抄,這是個問題嗎?》。
同一天,《南方都市報》刊登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郝建的《難得寬容 從汪暉學術事件到當代學風問題》,認為汪暉應該回應抄襲事件,認為在學術刊物和公共媒體上討論學風問題有助于學術共同體的建設和社會公共領域的建設。
4月18日,《南方都市報》發表自由撰稿人謝源卿的《汪暉的治學,以批判消解反思》,認為汪暉構成抄襲,認為汪暉的抄襲和他的學術研究風格有關。
4月20日,《中國青年報》刊登《汪暉涉嫌抄襲事件續:激烈論戰掩蓋學術討論》
4月29日,《南方周末》再次刊登王彬彬的《讀汪暉<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獻疑》,指出汪暉該書也存在抄襲。
5月30日,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鄭也夫在《南方都市報》發表《汪暉門點評》,附和熊丙奇的建議,對錢理群等魯學派、《反抗絕望》的責任編者舒煒的文章進行點評,針對李孟批評南方周末偏頗立場的信指出,派系因素卷入反剽竊沒有什么不好,贊成媒體介入學術之爭。
6月6日,《南方都市報》評論周刊刊登國際知名學者、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林毓生就汪暉抄襲事件的訪談。6月8日,《新京報》全文刊發該訪談?! ?/p>
6月7日,《南方都市報》刊登百家講壇的主講人易中天支持林毓生主張的《請盡快成立“汪暉涉嫌抄襲調查委員會”》
6月10日,賀衛方在《東方早報》談汪暉抄襲事件,認為“汪暉這個事情,是非非常清楚,事實擺在那。有幾段就是在做換字游戲,把梁啟超的名字換成魯迅,把列文森的那本書抄得亂七八糟。我希望汪暉能出來自我了斷,誠懇地說:‘我不符合一個教授的資格,我從此不做清華教授。’這可能是最好的結果,否則就是斯文掃地。
7月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包括汪丁丁、鄭也夫、張鳴等在內的63位國內外學者的公開信,呼吁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清華大學組織調查委員會調查?! ?/p>
7月9日,哥倫比亞大學劉禾教授給鳳凰網發來郵件,告知80多位海外學者曾聯署簽名信寄給了清華大學校長。在這封公開信中,80多位學者(后來增至90多位)力挺汪暉,稱通過學者舉證發現任何剽竊都不存在。“發起者說明: 7月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63人的簽名信,當晚央視也對此事做了報道。因此,現在有必要將這封致清華大學校長的信公之于眾。 由于種種在主流媒體上發表這份文件的努力都遭遇了挫折,此信不得不在網絡上公之于眾?!?/p>
從以上紙媒關注汪暉抄襲門的情況看,南方報業無疑是充當了主力軍的作用。而以上的報道中,特別是南方報業的《南方周末》《南方都市報》報道的基本上都是不利于汪暉的。王彬彬的文章出來后,汪暉的《反抗絕望》一書的三聯版策劃編輯舒煒寫了反駁王彬彬的《“王彬彬式攪拌”對學術的危害》,最初投遞給《南方周末》,卻被告知最早兩周后才可能刊登,而且要做大幅刪節(而刊載王彬彬的文章是為刪節版,是跨版刊登)。舒煒最后只好將稿件轉投《北京青年報》并于4月3日看出。姚魯的《汪暉是抄襲嗎?——也談汪暉“抄襲”事件兼與王彬彬商榷》,是在“認真閱讀了汪暉被指抄襲的五本書,又查了些資料,考證了一番,7月10日完稿后,又核對了一下引文”,13日寄給《南方周末》。姚魯“以為自己的文章較之王彬彬的文本更具有一些所謂的文化研討與學理價值,又覺得,比之于一些連起碼的學術常識和概念都不懂的一些所謂的‘學術、文化’批評文章,大量地占據著所謂主流媒體的版面,更有理由見諸報媒?!钡赌戏街苣凡]有發姚魯的文章?! ?/p>
從這兩篇支持汪暉反駁王彬彬的文章被南方周末拒絕刊登,以及朱永勤抄襲事件被揭后,南方報業的靜默看,《南方周末》所標榜的“愿意為學術、文化批評提供一個平臺”是多么的虛偽。實際上,自汪暉事件以來,南方報業的立場是鮮明的,是一邊倒地“倒汪”。實際上,媒體不可能沒有自己的立場,有立場卻標榜提供所謂的平臺,標榜所謂的公正公平,只能讓人不恥。發起支持汪暉公開信的簽名活動的美國萊斯大學歷史系亞洲研究講席教授白露也說,這本來是一封給清華大學校長的私信,后來被不知名人士泄露后才決定自己公開,也是在主流媒體上發表此信的努力屢屢受到挫折后才在鳳凰網公開的?! ?/p>
汪暉事件背后有什么?之前寫過《汪暉和朱永勤,左右派之爭?》提出了這樣的疑問??d王彬彬一文的南方周末編輯劉小磊說,在刊載之前核對一遍后,覺得大體來說文章比較扎實,很符合媒體規范。后來網友復核后指出問題,劉小磊也表示“王彬彬文章確有不夠穩妥之處”。作為編輯,如果明知王彬彬文章有問題,就應該予以澄清并道歉,或者至少應該刊登不同意見的文章,劉小磊不但不澄清說明,而且也不刊登反對一方的聲音,這是為什么呢?僅僅是傾向性嗎?
李陀《就汪暉事件致林毓生先生的一封信》向林毓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是否要把關于汪暉是否涉嫌“抄襲”問題的辯論邊界擴大,即把汪暉的思想和學術的政治內涵、政治傾向也放了進來?巧合的是,王彬彬的文章發表的同一天,在美國費城也舉行亞洲協會的年會。會上,加拿大的邱慧芬教授“出人意料地發表了一個題為《基本人權和西方民主》的對汪暉的學術研究和理論立場進行全面批評的發言,并特別申明‘最初的英文發言稿,曾由我的啟蒙老師林毓生先生過目,并給與寶貴意見,謹此致謝。’”所以李坨不能不懷疑,林毓生“對汪暉問題的關切,不只限于‘抄襲’,而是有更大的想法,關系到當今中國和世界讀書人都在思考和爭論的很多大問題?!薄 ?/p>
發起支持汪暉公開信簽名活動的美國萊斯大學歷史系亞洲研究講席教授白露在談到寫此信的原因,是“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從四月開始收到一些無端的、內容一致的匿名信,要求我們注意’汪暉的剽竊”。一位署名 ‘Kev’或‘Kevy’的人,自稱是此類信件的作者之一,聯絡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我多次給他寫信,問他是誰,還希望知道他有些什么證據,他都沒有回答。這個事件標志著我們介入的開始,我們同時越來越懷疑一場有組織的活動可能已經把我們當做對象。”
真相到底是什么,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BR>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