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式攪拌”對學術的危害
舒 煒
(《反抗絕望》三聯版策劃編輯)
王彬彬文章(見《南方周末》2010年3月25日)依次列舉汪暉《反抗絕望》一共19條文字,指責前7條是所謂“文理不通”,后面12條是所謂“剽襲”。但事實是,這些指責都是以王彬彬的方式攪拌出來的。王彬彬文章的縷列方式不給出汪暉原文的注釋號位置和具體注釋,是有意給讀者造成錯覺。王彬彬文章的嚴重性在于其目的根本無意作嚴肅的學術討論,而是以他自己隨心所欲定義的“剽襲”概念來進行人身攻擊。我以為,這種王彬彬式的攪拌學風對中國學術危害極大,因為這樣以人身攻擊為目的的指控,幾乎可以把任何學者的任何寫作都定義為剽竊。
事實上我們馬上可以看到,根據王彬彬的“攪拌式”、“組裝式”剽襲概念,那么王彬彬本人的寫作充斥剽竊。例如,在王彬彬本人2007年的文章“以偽亂真和化真為偽”(《文藝研究》2007年第4期)當中,王彬彬的文字(以下列出王彬彬文字時,我會同時給出他的注釋號位置和具體注釋),按照王彬彬的定義,全是攪拌式、組裝式的“剽襲”:
儒家的“真有不二”、“空有不二”、“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頓悟成佛”等觀念,都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態度,影響了中國人對人性與政治、圣人與政治、圣人與凡人之關系的理解。例如,“真有不二”和“空有不二”的觀念,“與儒、道一樣,都使人放棄對現存秩序的思考和改變,目的都是消除一切提‘為什么’問題的可能性。既然提問的可能性不存在,現世的一切就只能在毫無保留的條件下加以接受,而從其主要的方面說,則是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觀點來肯定現存秩序”[注6]。
[注6]劉澤華主編《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南開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438頁。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文字都是在“攪拌”、“組裝”劉書第437至444頁的文字。劉書的這幾頁內容分別談“空有不二”和佛性問題,“空有不二”頗影響當時的政治認識和政治態度;而對佛性的認識,則加深了對人性等等的討論,這其中“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說是引起爭議的少數派學說,因為這可能導致和政治秩序的沖突。“人性與政治、圣人與政治、圣人與凡人”等等都是原書所用的名詞。
不客氣地說,王彬彬這里的剽竊只能暴露他沒有學術能力,因為他都抄錯了——:
首先,重復了兩次的“真有不二”并不是佛教之說,佛家用語是“真妄不二”、“真俗不二”。進一步說,“真有不二”根本就不是任何一家之說。——那么,“真有不二”是哪里來的呢?這其實是1992年版的一個印刷錯誤。王彬彬的低級剽竊在于他實際并不懂劉書的意思,因此自然看不出這里是印刷錯誤。理解原文的人很容易知道這是印刷錯誤,因為這個詞只出現了一次就徹底消失了。進一步的證據是,1992年版基本同樣的論述內容,在1996年版劉澤華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里就不再有“真有不二”的字樣(筆者按:特別可查看1996年版第548頁以下)。我們只能說,王彬彬兩次“剽襲”了原文中只出現了一次的印刷錯誤。實際上,王彬彬的這段文字里,真正屬于王彬彬自己發明創造的,只有開頭的“儒家的‘真有不二’”七個字和重復的“真有不二”四字。問題是,這里開頭的“儒家”二字都錯,是王彬彬自己的文字,就是說,他剽竊人家,結果還錯誤滿篇。
最后,這段話的后半部分,以引號標明的直接引用文字,是在第440頁。根本不在王彬彬寫的第438頁。—— “攪拌式”和“組裝式”的結合并且“抄襲”印刷錯誤,這樣一個古怪類型應該如何命名呢?姑且命名為“王彬彬式攪拌”。
王彬彬攪拌“參見”
按王彬彬對“參見”一詞的辨析,“參見”一詞不含有引用的意思,只應作“參考”之意,表示讀者可另看其他書或文章,也是“表明自己是獨立進行了這番論述,與那本書那篇文章沒有淵源關系;就表明自己的論述不是對那個作者的‘引用’,而只是‘英雄所見略同’”。按照王彬彬,“參見”不能等同于引用,否則就應定義為“剽襲”。我們暫且不論這話對錯,只需指出,按照王彬彬自己的定義,他的文字又是剽竊成風。在上面提到的王彬彬文章“以偽亂真和化真為偽”當中,王彬彬的第一個注釋就是:“參見”錢鐘書《七綴集》。這個“參見”竟也等同于引用。
錢鐘書的《林紓的翻譯》是大家都熟悉的名文,就舉幾個錢鐘書用過的例子吧。《林紓的翻譯》一開頭,就介紹了漢代文字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關于翻譯的訓詁:“囮,譯也……率鳥者系生鳥以來之,名曰‘囮’,讀若‘訛’。”而南唐以來的文字學家,都把“譯”申說為“傳四夷及鳥獸之語”,好比“鳥媒”對“禽鳥”的引“誘”。錢鐘書指出,“譯”、“誘”、“媒”、“訛”、“化”, “這些一脈通連、彼此呼應的意義……把翻譯所能起的作用(‘誘’)、難于避免的毛病(‘訛’)、所向往的最高境界(‘化’),仿佛一一透示出來了。” “譯”的本意中就包含著對訛誤和“不透明性”的認可。至于“翻譯”的“翻”,錢鐘書則引了釋贊寧《高僧傳三集》卷三《譯經篇·論》中的幾句話:“翻也者,如翻錦綺,背面皆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注1]
[注1]參見錢鐘書《七綴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按照王彬彬三年后的今天的辨析來說,王彬彬寫這“參見”二字,事實上是表示引用,但字面上又表明自己的論述不是引用,只是和錢鐘書“英雄所見略同”。王彬彬這篇文章的另外兩個“參見”,同樣如此,表明王彬彬既是引用,又不是引用,僅僅是和胡適、陳寅恪“英雄所見略同”。按照王彬彬自己定義,這簡直太剽竊成習了!
至于說,強行要求學術論著進行“一崗一哨”式標注,要把任何的、所有的原書語詞、直接引用的或間接引用的短語、句子及其含義都一一標注,這無疑是繁瑣之極的學術鐐銬。王彬彬式攪拌制造出來這些鐐銬,有可能套在任何學者身上。而實質上,這些鐐銬最應套到王彬彬自己身上。
我們不要忘了:加上注釋,其原初的、樸素的出發點,是要表示自己的論說有根據、有依憑,有更詳盡的論證;而這些原有的根據、依憑、論證,很多時候不可能僅僅通過用引號的方式,直接引用一兩個詞、一兩個句子說清楚;我們自應在不扭曲原意的前提下,予以提煉和重新表述。
語詞的含義也不是憑著字面就可以胡亂定義。一個語詞的含義是通過大家普遍的實踐來獲得的。語詞的含義在于實際的運用之中,在于實際運用所取得的廣泛共識之中。一個詞、一些做法在實際運用中已經獲得了含義、具有合理性,卻突然要接受一個莫名其妙號稱“正確”、狹隘嚴苛的定義,要對已具的含義、合理性強加指責,強行改造,這是沒有道理的。
但王彬彬文章里的各種定義、辨析、分類、組合等等,把人攪糊涂了,攪暈了,很可能扭曲我們合理的、健康的常識,造成極大混亂。這種隨心所欲定義“剽襲”概念的“王彬彬式攪拌”,違背學術常識和具有共識的學術常規,會給學術帶來危害。
我們下面就來看看 “參見”一詞在國內學術界普遍運用之中究竟是什么情況?
就我以往的閱讀經驗以及現在特地翻查的國內中文學術書刊的情況,學術書刊大多有三種注釋方式,一是直接標注出處,二是用“見”字,三是用“參見”兩字。前兩種都是表示明確地、直接地引用、指示;而“參見”則比較模糊,有多種含義,具體說有五種:直接(加引號)引用,間接(未加引號)引用,改寫,提煉并重新表述,沒有引用但可參考其他材料;也就是說,前四種都屬于引用的范圍。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以及特別注重學術規范的《中國社會科學評論》等學術刊物的多數學術文章都是如此,注釋里的“參見”兩字極其常見。很多“稿例”也沒有明確說這一點。簡言之,國內學術界普遍沒有注意乃至強調“參見”與引用的區別,“參見”大多等同于引用。
我作為《反抗絕望》三聯版的策劃編輯、審稿人(筆者按:情況見三聯版《反抗絕望》第449頁),非常清楚此書的注釋體例。全書只有兩種注釋方式,第一是直接表明出處、頁碼,第二是加有“參見”兩字。這個體例是統一的,也是出版社三審三校過程中會注意的。此書注釋中的“參見”同樣具上述的五種含義,即“參見”大多等同于引用。
現在,王彬彬提出這個所謂辨析,強調“參見”不能等同于引用,否則就應定義為“剽襲”。這顯然違背我們普遍實踐中形成的常識。這將對學術造成莫大的迷惑和混亂。因為,如此一來的話,國內學術界只需檢查一下從九十年代初期強調學術規范以來,至今這二十年已出版的所有學術書刊,就會注意到現有注釋里“參見”一詞大多數都等同于引用。也就是說,按王彬彬對“參見”的字面辨析而得出的定義:國內大多數學術書刊都有掩耳盜鈴的“剽襲”之嫌。
這種只顧及“字面”的辨析,似是而非,胡攪蠻纏,無視事實。這就是“王彬彬式攪拌”的實質。
不老實的“王彬彬式攪拌”
王彬彬文章中還定義了一種抄襲,叫作:“老老實實式”。這主要是指文章最后提出的兩條《反抗絕望》文字,王彬彬在此指責《反抗絕望》抄襲了《意義的探究》一書。這兩條在河北教育版和三聯版都是緊連著的兩段,但王彬彬文章列出時,不標出原有的注釋號位置和注釋,同時還做了一處非常細致的“小手術”,并分開討論,并以這兩條的討論作為全文的壓軸段落。通過下面的分析,我將說明:這是一種不老實的“王彬彬式攪拌”。
我們來看看最后的這兩條。首先特別要說明一下:下面將引用的是199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的《反抗絕望》第79-80頁。王彬彬既然費心用功地寫這篇萬字長文來談“學風問題”,他應該掌握了全盤正式的出版資料,他應該和我作為編輯策劃、審編此書出版一樣,都手握此書最早的1991年上海版作為參考。
由于這里需通過一個略顯復雜的技術分析來說明最后這兩條的問題,我希望讀者給予充分耐心。我們來仔細看一下汪暉極長的這一整段,并加上汪暉原有的注釋(河北教育出版社對這一長段做了職責所在的必要分割,分為三段喘氣以便閱讀;三聯版追隨河北版)。上海版的本來面貌是這樣的——
歷史與邏輯的悖論。“反傳統”一詞所表達的含義不僅是一種主觀態度,而且是一種理解世界、理解歷史、理解文化的特殊方式。對于魯迅等新文化創造者來說,“反傳統”似乎就是他們存在的基本模式,而不僅僅是主體理解或認識客體的一種一般的意識活動,因為在新舊交替中他們就是作為舊的或傳統的對立面而出現于歷史舞臺的。然而,“反傳統”作為一種對傳統的否定性的理解方式,恰恰必須具備構成對傳統進行理解的歷史性前提。如果我們承認傳統有其基于特定歷史和社會處境的歷史結構,傳統文化及其創造者總是一定地處于一個世界,總有其不容忽視的歷史性,那么從中得出的邏輯結論是:傳統的批判者也是以自己的方式處于一定的世界上,他的歷史特殊性和歷史局限性也是無法消除的。伽達默爾指出,歷史性是人類存在的基本事實,無論是理解者還是文本,都內在地嵌于歷史性中,真正的理解不是克服歷史的局限,而是去正確地評價和適應這一歷史性。我們總是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在世,有特殊的家庭和社會的視界,有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先于我們存在的語言,這一切構成了我們無法擺脫的傳統,我們必然要在傳統中理解,理解的也是我們傳統的一部分。理解的歷史性具體體現為傳統對理解的決定作用。[注1]因此,現代釋義學的下述結論恰好構成“反傳統”的存在模式的悖論:“不是我們的判斷,而是我們的成見構成了我們的在。”[注2]在伽達默爾看來,啟蒙運動在強調理性的絕對地位時,忘了理性必須在具體的歷史條件下實現自己,因而也無法看到自己也有成見,自己也要接受權威——理性的權威。啟蒙運動在強調理性的絕對權威時,沒有看到理性只有在傳統中才能起作用。傳統的確是不管我們愿意不愿意就先于我們,而且是我們不得不接受的東西,是我們存在和理解的基本條件。因此,不僅我們始終處于傳統中,而且傳統始終是我們的一部分。是傳統把理解者和理解對象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理解者不可能走出傳統之外,以一個純粹主體的身份理解對象。理解并不是主觀意識的認識行為,它先于認識行為,它是此在的存在模式。伽達默爾指出:“不應把理解設想為好象是人的主觀性行動,理解是將自身置于傳統的一個過程中,在這過程中過去和現在不斷融合。”[注3]五四新文化運動賦予科學與民主的理性精神以至高無上的地位,并在這一絕對權威下對“傳統”進行價值重估,其實際內容是指封建專制統治和封建禮教對人們的精神控制,從而為歷史的變革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但是,當這一運動形成了人們心理上的“反傳統”趨向時,恰恰又使人們陷入了邏輯上的悖論:“反傳統”作為一種對世界或傳統的理解方式就在傳統之中,因而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
[注1]參見張汝倫:《意義的探究》第175-176頁。
[注2] 伽達默爾:《哲學釋義學》第9頁,轉引自同上書第176頁。
[注3] 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第250頁,轉引并參見《意義的探究》第180頁。
請注意我用波浪線標出的兩處,一短一長。短的這句“伽達默爾指出”,即受到王彬彬指責的倒數第2條。王彬彬明擺著引用了“伽達默爾指出”這個短句,卻指責說“汪暉是將其作為自己的觀點顯示給讀者的……實在欺人太甚:欺原作者太甚;也欺讀者太甚”。
波浪號標出的一長句,包括[注1]、[注2]兩個注釋號,正是王彬彬做細致“小手術”的地方,他完全用省略號來處理,也就是說,他把這一長句摘除了!由于摘除了一句“在伽達默爾看來”、兩個注釋號,按道理,王彬彬的指責語氣應該更甚,更應該說“汪暉是將其作為自己的觀點顯示給讀者的”,欺原作者極甚!也欺讀者極甚!但是,王彬彬的語氣恰和前面矛盾,反倒說汪暉的這一“剽襲方式,讓人反感的程度就要輕些。”
在[注3]之前包括注釋號的一長句,即我畫了直線的一句,是汪暉改訂此書刊行河北教育版時自己刪掉的,因此這個跟隨的注釋自然也刪掉,所以現在河北版、三聯版都看不見注釋里的“轉引并參見《意義的探究》第180頁”。我審稿時曾比對過,認為這句引文刪掉是正確的,因為它與上下文并無緊密關聯,這樣也利于一大長段劃分成三個便于閱讀的段落;但我和汪暉都忽略了:“轉引并參見《意義的探究》第180頁”還說明了上面幾句話的出處,并不僅僅只說明伽達默爾的出處。
王彬彬握有上海版,他自然找到第180頁;他針對這個地方,引用的時候還特別說:“此處跳過張著引用的伽達默爾一句原話”,即汪暉第3個注釋引用《真理與方法》里的話。也就是說,汪暉這里并沒有跳躍,王彬彬卻跳躍了,而且他還反過來指責汪暉“這回采取的是跳躍式,即抄幾句,便跳過若干字、若干句、若干行。”
這些自我矛盾的表現,不妨說是不老實的“王彬彬式攪拌”。
低層次的“王彬彬式攪拌”
王彬彬文章的大量引述文字,其實都是脫離上下文,割裂文本,制造誤解乃至曲解。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斷章取義”。
“王彬彬式攪拌”還表現在他自己所說“低層次”的語言文理不通問題上。這種表現就是,拿著一個脫離上下文的、孤零零的、殘破的句子,反復拷問它的意思。
我們前面已經看到王彬彬的學術理解力居然低劣到抄襲印刷錯誤。在他看來,不必以理解“高層次”學術含義為前提,只需憑著語文課程的分析主謂賓、分析“主體”,就可以分析所謂“低層次”的語言文理不通問題。舉例來說,對于全部7條“文理不通”的最后一條,即第7條,他反復討論到讓人昏昏欲睡的地步。他以為揪著了語病,因此攪來攪去地不斷分析,最后自以為對了,由此指責汪暉詞不達意。——但實際上,他之所以攪來攪去,三番五次設想“主體”,正暴露他自己低劣的學術理解、語文理解。他列出的引文本身,就用省略號略掉了“主體”!
他列出的第7條是:
……正史固然涂飾太厚,如密葉投射在莓苔上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碎影,不易察出底細,但野史雜記卻了然得多。
汪暉實際的完整文字是(見上海版第107-108頁,三聯版第161-162頁):
魯迅對歷史與現實的這種“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重復感,確實觸及了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層結構。比之于他對價值理想的追求,他的認識傾向更趨向于對“歷史”和“經驗”的依賴。“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 [注1] ,正史固然涂飾太厚,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碎影,不易察出底細,但野史雜記卻了然得多。“試將記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現今的狀況一比較,就當驚心動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時間的流駛,獨與我們中國無關。現在的中華民國也還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注2],“‘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用了這許多好材料,難道竟不過老是演一出輪回把戲而已么?”[注3]
[注1][注2][注3]《魯迅全集》3卷第17、17、18頁。
注意我劃線的那句,汪暉的問題在于脫落了“通過”二字(筆者按:我用〈 〉標在文中),即使如此,總體看文意仍非常清楚。而王彬彬無視了一個小小逗號。他抓住“通過”二字大做文章,甚至認為即使補全這兩個字,仍然“莫名其妙”,于是攪拌式地不斷曲解。但無論如何,這都不能無視一個簡單事實:這里其實是魯迅的文字。
這段文字就是汪暉注釋指明的《魯迅全集》第3卷第17頁的一段話,即《華蓋集·忽然想到·四》,魯迅的完整原話是:
先前,聽到二十四史不過是“相斫書”,是“獨夫的家譜”一類的話,便以為誠然。后來自己看起來,明白了:何嘗如此。
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涂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正如通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了然了,因為他們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秦漢遠了,和現在的情形相差已多,且不道。元人著作寥寥。至于唐宋明的雜史之類,則現在多有。試將記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現今的狀況一比較,就當驚心動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時間的流駛,獨與我們中國無關。現在的中華民國也還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
寫過不少所謂魯迅研究文章的王彬彬,在此卻表現得對魯迅文字毫無感覺、肆意曲解。不妨說,他在第7條的所有折騰,都是“攪拌式”地找魯迅的語病。
結語
以上我分析了“王彬彬式攪拌”的實質和表現,以及“王彬彬式攪拌”的學術和語言文字理解力。這種實際目的在于人身攻擊的王彬彬式攪拌學風,這樣的“攪拌”竟然還來夸夸其談什么“學風問題”,實屬荒謬!這種低層次“攪拌”,只能毀壞正常的學術批評,把學術討論風氣給劣質化。
王彬彬還用了相當多的文字來暗示《反抗絕望》一書存在嚴重問題。實際上,他想指出的僅是《反抗絕望》不同版本之間的某些差異。三聯版除最后28頁,內容與河北教育版一樣。它們與上海版的差別在于,刪去了上海版第四章論述不成熟的大部分內容,汪暉寫作此書在八十年代末期,當時二十幾歲;另外的差別是,對個別字句、段落劃分做了改動和調整;刪落了與八十年代文化討論中“傳統與反傳統”等問題有關的一些句子,因為其論辯色彩較濃,21世紀的讀者大多已不熟悉當時語境、氛圍以及耳熟能詳的一些語辭概念;但全書仍保有當時的論辯氣息。因此,由于論辯對象的變動、歷史時期的交織,就在字句段落劃分、一些注釋的去取等等方面產生了差異。——這些細微差異,我相信還有很多,而且有些確實會造成某些問題,但這完全并且應該由正常的、建設性的學術討論來批評指正。
二十余年的魯迅學史業已證明,《反抗絕望》得到了中外魯迅學界的肯定和贊同。著名現代文學史家嚴家炎在3月30日答《中國青年報》時說:汪暉的博士論文是有學術深度的,是扎實的。論文的主體部分屬于汪暉的原創。……這篇論文的主體至今看來還是立得住的,確實屬于他自己的,不是抄別人的。——我想這一判斷是中肯客觀的,代表著學術界對《反抗絕望》一書價值和意義的基本判定。河北教育版和三聯版也都受到了讀者的歡迎和好評,《南方周末》的編者注里也特別提到河北教育版“該版曾多次印刷”。
最后,我要感謝《南方周末》把三聯版編輯牽引到這次討論當中。王彬彬文章本不涉及三聯版。《南方周末》特地加上了三聯版書影、頁碼。這對我個人是一種提醒、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而且我要指出,和其他正式發表版本不同,《南方周末》的編輯做了某些文字恢復和處理,工作認真深入;文章所加的小標題,也頗具效果;這些都值得職業編輯來學習。
我尤其欣賞《南方周末》所加的、妙趣橫生的“編者按”文字,我這幾天再三誦讀:
近年來,國內的學術泡沫、學術腐敗現象愈演愈烈,已引起社會各界包括教育行政部門的注意。學術研究是求真知求新知的高尚事業,自有其倫理底線,容不得弄虛作假、抄襲剽竊。學術界的因循茍且,助長了學術腐敗現象。單靠“自律”,恐怕已經沒什么指望了。《南方周末》在知識界有很多讀者,我們愿意為學術、文化批評提供一個平臺。
我指望《南方周末》的“自律”了!
2010年3月31日于北京東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