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貿易應創新理論應對貿易順差
提高科學決策水平
——九江體系國際綜合貿易差理論的推出
國與國之間進行貿易,就有賺有賠,就存在貿易平衡問題,為了本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各國政府都會在貿易差上做文章。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存在巨額貿易順差,就引起了貿易伙伴國的摩擦,美歐就和他打起了貿易戰,廣場協議后,日元升值,歷經10多年,日本房地產泡沫被吹大、吹破,財富被洗劫,經濟陷低迷。21世紀,中國的貿易順差吹大了,國際上又出現了很多聲音,雖然有日本的前車之鑒,但我國的“經濟學家”缺乏應對的策略,總在小病上、在眼前找醫治方法,缺少創新方法,更缺少理論創新。
1、“經濟學家”眼中的貿易順差
貿易順差(目前國內經濟方面的解釋)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額大過乙方的出口金額,或甲方的進口金額少于乙方的進口金額,其中的差額,對甲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順差,反之,對乙方來說,就叫作貿易逆差。一般就貿易雙方的利益來講,其中得到貿易順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吃虧的一方。也就是說貿易是為了賺錢。而貿易順差的一方,就是凈賺進了錢;而貿易逆差的一方,則是凈付出了錢。
2、中國的貿易順差
上個世紀80年代,進出口貿易1年平衡,兩年順差,其余7年逆差。合計為42.9億美元逆差。而從1990年起,情況就完全改變了,除1993年外,我國對外貿易持續順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億美元,1990-2005年,累計順差達3977.5億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計順差額為2291.7億美元,2005年為1018.8億美元, 2006年全年貿易順差達到1,774.7億美元,2007年貿易順差為2622億美元,2008年貿易順差達2954.7億美元,2009年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總順差1955億美元
3、順差帶來的壓力
①、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勢力認為巨額順差反映的是人民幣被低估。這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和金融風險。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 2007年05月23日 認為:升值可減貿易順差。
②、使中國面臨的貿易摩擦與糾紛顯著增多,引起反傾銷,反補貼等一系列問題。中歐雙邊貿易摩擦也隨著貿易額的增長在加速,從2007年7月到2008年,歐盟對中國發起約12起反傾銷調查。中美交流、甚至部長以上級交流中美方總是有意無意的言語表露出貿易順差,并時不時拿出“反傾銷”貿易大棒。
③、巨額的貿易順差也帶來了外匯儲備的膨脹,截至2009年上半年末,國家外匯儲備突破了2萬億美元關口,給人民幣帶來了更大的升值壓力。
④、有礙我國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不利于提高我國總體經濟的運行效率。
⑤、貶值風險。如果我國長期持有高額美元儲備,遇美元嚴重貶值,損失不容輕視。
⑥、外交領域因此所遇阻力、話題激增。
⑦、國內施政多受干擾,影響國家層面的貿易決策
聯合早報 2007-7-23 報道:為遏制巨額外貿順差,中國有關部門正加緊訂定新的加工貿易禁止類、限制類目錄,自1999年起,中國對加工貿易商品按禁止類、限制類、允許類進行管理,單是禁止類目錄已發布過4次;
中國海關總署署長牟新生無奈應對“分析中國貿易順差成因稱還在正常范圍內;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也在倫敦接受英國《金融時報》主編巴伯的專訪指出正研究如何用外匯儲備刺激經濟。
……
4、促使中國貿易順差迅猛增長的原因
①、外資企業的國際貿易順差比重激增。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我國連續成為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并形成了以外資企業為主的加工貿易基地。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2004年,外資企業在我國大陸加工貿易總順差中所占比重分別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資企業在進出口總順差中所占比重依次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資企業加工貿易順差持續增加的推動下,2004年我國大陸的加工貿易順差達1063億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億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資企業在我國大陸進出口總額中所占比重更達58.47%; 2009年出版的《全國外資企業名錄》,就收錄了25.2萬家外資(三資)企業。
②、國內消費外資企業產品替代了進口。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的生產和銷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進口。如: 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的復印設備或印刷設備、荷蘭聯合利華的中華牙膏、法國威立雅的天津凌莊水廠、法國威立雅的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50%股權、法國威立雅的蘭州供水45%股權、法國威立雅的海口水務集團50%股權、法國威立雅的天津市北水業49%股權(包括正在崛起的濱海新區,特許經營合同期限30年)、美國高盛集團的雙匯、高盛在湖南、福建的10多家養殖廠、法國達能或美國人宗慶后的娃哈哈、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擁有的金龍魚、四大跨國糧商ADM、邦吉、和路易·達孚所控制的中國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其食用油供應的75%(跨國糧商在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的64家企業參股控股,占總股本的66%)、美國強生的大寶天天見、法國SEB的蘇泊爾、美國吉列集團的南孚、瑞士諾華的緊急避孕藥毓婷、比利時的西安楊森、德國拜耳醫藥的白加黑、啤酒行業中60多家大中型企業只剩下青島和燕京(其實也差不多被外資占主要股份了)全部合資、玻璃行業中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資、電梯行業中最大的5家均為外商控股(占全國產量的80%以上)、家電行業中18家國家定點企業中11家合資、化妝品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汽車工業中外國品牌占銷售額90%、美國微軟占有中國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95%、瑞典利樂公司占有中國軟包裝產品市場的95%、法國米其林占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
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向國會提交的對華貿易報告就就是一個佐證:2003年美國公司在華分支機構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340億美元,而同期美國對中國出口僅290億美元。
③先進技術進口的限制,降低了中國進口額。美國等發達國家在大量地從我國進口勞力密集型產品的同時,嚴格限制其具有先進技術的產品向我國出口,人為地擴大了貿易差額;
④、外商投資企業偽報進出口額以轉移資金。有學者運用比較法(即比較貿易伙伴貿易統計數據估算轉移定價規模)對進出口偽報的研究結果認為,“僅2001年一年,中國大陸通過進出口偽報方式進行的變相資本流動,就高達662.27億美元,相當于當年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總額的13.0%。當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轉口貿易、加工貿易的影響而并不十分精確,但足以說明進出口偽報規模之大已不可忽視。”“2002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升值預期逐漸興起,進出口偽報的目的,日益從資本外逃轉向資本內流,方式也從過去的高報進口低報出口,轉向高報出口低報進口。”這樣的變化虛擴了我國大陸外貿順差。渣打銀行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提出:“由于進出口企業虛報數據等原因,中國去年的貿易順差遠沒有官方公布的1020億美元那么多,估計實際上只有350億美元,其余的670億美元實際上是貿易中隱藏的非貿易資金流入。”
⑤金融保姆的服務產生“家賊隨手”。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⑥、公、私國外旅游,純資金流出。僅僅從公差外國旅游,保守的說,處級基本走了一遍,發達地方科級或有錢單位科級也有不少出國。
⑦、進口報關時的稅收漏洞,降低了進口額。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經營多年,在中國的數碼打印和數碼印刷設備領域處于壟斷地位,市場份額最高時達到75%左右,2005年富士施樂公司的客戶向海關或工商部門舉報,富士施樂在進口報關時,利用不同產品征收稅率的不同,將產自日本的復印設備或印刷設備按激光打印機申報,從而實現逃稅目標。
⑧實物走私,減少了進口額。沿海防不勝防的眾多走私的案例;跨國企業的走私嫌疑:據 2005年10月24日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富士施樂(中國)有限公司先后遭到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客戶舉報,其下屬全資子公司富士施樂實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存在重大走私嫌疑。將產自日本的復印設備或印刷設備按激光打印機申報,從而實現逃稅目標。
⑨、沿海地區的地下錢莊金融走私流失,減少了貿易出口資金的賬面數據。
⑩跨國公司全球范圍內的內部關聯交易來轉移利潤。跨國公司利用他全球范圍的內部關聯交易,通過實物的國外提價、降價,在實物數量不變的情況下轉移利潤,從而影響貿易順差。
中小學、大學生國外留學激增,純資金流出。目前隨處可見送孩子外國留學,中國教育的國外投資數量不容忽視。....
5、“九江體系”國際貿易綜合差理論推出
前幾天聽朋友閑聊,說到前不久江西省外國專家局舉辦一期加拿大專家講座,專門為江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支招,此講座是江西省政府與國家外國專家局引智協議的一部分。朋友作為江西本地“土專家”去聽了課,其中一個加拿大湖泊“N”“P”方面研究者講了靜止湖泊的“N”“P”模型,在提問時有個聽眾問“鄱陽湖作為一個動態湖泊,有5大河水流入,有長江流出,怎樣研究其模型。”這個專家停頓了一會說:“我主要研究的是靜止湖泊情況,這種流動的湖泊沒有研究。”好在這個問題不難,我們都懂,聽不聽都只是過過套,不用深究。我說這個例子與貿易順差有什么聯系呢?我先來看看靜止的湖泊、流動的湖泊,貨物貿易、全態貿易,箱體模型這幾個名詞的啟示吧。大家先從上面幾個名詞聯系展開思考,或許就有比目前國內大多數經濟學家高明的主意了。
現在的經濟學家告訴政府管理者貿易差就是在一定的單位時間里(通常按年度計算),貿易的雙方互相買賣各種貨物,互相進口與出口,其中的差額,就叫作貿易差(我在下文中叫此為簡單貿易差)。這種只計算貨物貿易就好比把國家貿易比作靜止的湖泊,除了貨物貿易流動就沒有其他的物質流動了。
我想從我在本文第四節對促使中國貿易順差迅猛增長的原因十一類闡述中(①、外資企業的國際貿易順差比重激增。②、國內消費外資企業產品替代了進口。③先進技術進口的限制,降低了中國進口額。④、外商投資企業偽報進出口額以轉移資金。⑤金融保姆的服務產生“家賊隨手”。⑥、公、私國外旅游,純資金流出。⑦、進口報關時的稅收漏洞,降低了進口額。⑧實物走私,減少了進口額。⑨、沿海地區的地下錢莊金融走私流失,減少了貿易出口資金的賬面數據。⑩跨國公司全球范圍內的內部關聯交易轉移了利潤。中小學、大學生國外留學激增,純資金流出。) 完全就能明白中國貿易是一個流動的湖泊,是不能用靜止的湖泊的簡單貿易差理論來解釋,更不能聽信西方發達國家用這種過時的理論忽悠我們的政府和人民了。而應該從實踐中發現國際貿易規律,掌握國際貿易全態,用創新的貿易綜合差理論來指導實踐,引領決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