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需不足原因解析
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張路雄
原載:《香港傳真》
內需不足是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問題。雖然中央已經在多年以前就提出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內需不足問題仍在不斷加深。原因何在﹖看來必須深入分析造成內需不足的原因。本文以國家統計局在統計年鑒上公布的數據為基礎﹐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分析﹐得出了一些別人不曾提到的觀點。
一﹑對一些相關觀點的分析
為了確立本文的一些基本觀點﹐首先要對一些觀點進行討論。
1﹑“內需不足”是一個必須承認的現實
中國的內需不足是不是一個真實的客觀情況﹖對此﹐各方面有不同的意見。比如﹐2007年3月當時的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人大會議期間的記者會上講﹕“中國是否內需不足或者消費不足﹖國內需求是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我們幾十年就是這么走過來的。從1979年到2006年﹐GDP年均增長9.6%﹐其中內需貢獻92%以上﹐外需只占7~8%。特別是從國際比較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增幅﹐從2000年到2005年﹐中國是7%﹐美國是3%﹐世界平均是2.4%。這不是我的數據﹐而是世界銀行的數據。所以很多外國專家不說消費增長1%﹑2%﹑3%的國家消費不足﹐反而說我們增長7%的國家消費不足﹐我認為是不客觀的。”[1] 由于馬凱的特殊地位﹐我們不得不在這里對這些說法給與專門回答。
圖~1﹕中國投資率與消費率的變化﹐1978~2007年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看圖~1﹐從1978年至2007年消費率曲線是呈下降趨勢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消費率陡然下降。2000年以前的消費率基本上都在60%以上。2001年消費率為61.4%﹐2002~2007年分別是59.6%﹑56.8%﹑54.3%﹑51.8%﹑49.9%﹑48.8%。六年共降低11.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009年7月份在全球智庫峰會上透露﹐2008年中國的儲蓄率為51.3%。[2] 按此計算﹐2008年中國的消費率又下降了0.1個百分點﹐為48.7%﹐而投資率與凈出口率合計達到51.3%。
尤其是居民消費部分﹐居民消費占GDP的比例到2007年只有35.4%。全部國民生產總值中居民消費部分只占了三分之一多一點。這就是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結構﹐這難道符合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嗎﹖
做一下國際比較更可以看出我國消費率低的特點。2000年世界平均消費率為77.2%﹐2001﹑2002年分別為78.3%和79.6%。[3] 根據世行的數據﹐2007年中國居民消費支出占GDP比重為34%﹐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的60%比重﹐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41%的比重。[4] 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等在《發展的模式1950~1970年》的研究結果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不同水平時的消費變化呈動態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來衡量﹐居民消費率在人均GNP低于一百美元時(中值70美元)為最高﹐達到77.9%﹐為貧困型高消費。此后﹐隨著人均GNP提高到一千美元﹐居民消費率開始直線下降﹐累計下降16.2個百分點。但是﹐當人均GNP邁過一千美元門坎以后﹐居民消費率開始步入上升階段。美國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過一千美元﹐到1962年達到3144美元﹐20年間年均經濟增長4.9%﹐GDP總量增長2.62倍﹐人口增加5167.8萬人。按照支出法核算﹐同期美國居民消費率從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間提高了八個百分點。[5]
所以不論從我國自己的消費率減少﹑還是與國際對比中我們都無法否認﹐目前我國消費率過低的客觀事實。
馬凱還講到消費額的增加幅度問題。消費額與消費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消費額的增加幅度要與GDP的增加幅度相比較。請看圖~2﹕可以看出從2001~2007年每年的GDP增加幅度都比最終消費額增加幅度高兩個百分點以上﹐2003﹑2004﹑2005年高五個百分點以上。所以﹐最終消費率在GDP中的比重不斷降低。
圖~2﹕按支出法計算的GDP和最終消費額增加幅度之比﹐2001~2007年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雖然我國最終消費額的上升速度比較快﹐但與GDP的增長一直不同步。比較國際
上其它國家的情況更可以看出差別。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986~1995年﹐發達經濟體實際GDP年均增長3%﹐私人消費增長3.1%﹔1996~2005年﹐發達經濟體實際GDP年均增長2.8%﹐私人消費增長2.9%。在這兩個十年中﹐私人消費均高于實際GDP增速0.1個百分點﹐反映了私人消費略微超前于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同樣﹐在前后兩個十年中﹐最終國內需求分別增長3%和2.9%﹐也都保持同步或略高于實際GDP的增長速度。[6] 所以雖然中國居民的消費額是絕對增加的﹐但在GDP的增長中﹐老百姓所享受的收益有限。
至于說到內需與外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馬凱的數字好像有問題。請看國家統計局的數字。
表~1﹕三大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 (%)
|
最終消費貢獻率 |
資本形成貢獻率 |
凈出口貢獻率 |
2001 |
50.0 |
50.1 |
-0.1 |
2002 |
43.6 |
48.8 |
7.6 |
2003 |
35.3 |
63.7 |
1.0 |
2004 |
38.7 |
55.3 |
6.0 |
2005 |
38.2 |
37.7 |
24.1 |
2006 |
38.7 |
42.0 |
19.3 |
2007 |
39.4 |
40.9 |
19.7 |
注﹕貢獻率指三大需求增量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從表~1可以看出﹐凈出口的貢獻率在2005~2007年都在20%左右﹐2005年高達24.1%。而最終消費的貢獻率從2003年以后都在40%以下。
這是國家統計局計算的按三大需求增量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所顯示的貢獻率。如果按三大需求占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表示三大需求的貢獻率﹐結果確實有很大不同。
表~2﹕按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構變化﹐2001~2007年 (%)
|
投資率 |
消費率 |
凈出口率 |
2001年 |
36.5 |
61.4 |
2.1 |
2002年 |
37.9 |
59.6 |
2.5 |
2003年 |
41.0 |
56.8 |
2.8 |
2004年 |
43.2 |
54.3 |
2.5 |
2005年 |
42.7 |
51.8 |
5.5 |
2006年 |
42.6 |
49.9 |
7.5 |
2007年 |
42.3 |
48.8 |
8.9 |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比較表~1和表~2﹐可以看出﹕按增加值計算比按全額GDP計算﹐最終消費的貢獻率下降9.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的貢獻率下降1.4個百分點﹐而凈出口的貢獻率增加了10.8個百分點。所以如果用增加值來看貢獻率﹐外貿出口的貢獻率更大﹐接近20%。
2﹑對“外貿依存度”的一些思考
有人認為我國內需不足與外貿依存度過高有密切關系。
外貿依存度是指進出口總額與GDP之比。由于進出口總額與GDP的統計口徑不一樣﹐所以不能說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是多少。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在1978年為8.9%﹐[7] 1980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12.5%﹐到1990年已經超過30%﹐2000年達到44%﹐尤其是最近幾年﹐外貿依存度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節節上升﹐由2002年的48.8%﹐上升到2003年的60.0%﹐再上升到2004年的70%﹐2005年由于人民幣的小幅升值﹐外貿依存度略有降低﹐約為63.9%。根據WTO和IMF的數據測算﹐1960年全球外貿依存度為25.4%﹐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按照傳統定義計算﹐2002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50.2%﹐高于美國的18.1%﹐日本的18.9%﹔但低于德國的56.0%﹐加拿大的67.1%﹔略高于英國的40.3%﹐法國的46.9%﹐意大利的41.8%﹐俄羅斯的48.3%。[8]
對外貿依存度是有爭論的﹐很多學者有不同看法。[9] 由于進出口總額與GDP的統計口徑不一樣。進出口值是總值﹐而GDP是增加值﹐兩者不可比﹐所以不能說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是多少。由于各國產業結構不同﹐尤其是加工品的出口所占比重不同﹐所以不同國家外貿依存度的數字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比性。但這個指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以及該國經濟與國際市場的密切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外貿依存度概念是有意義的。但其概念確實有不準確之處。有的學者已經提出了外貿依存度指標的改進方法﹐確有一定道理。根據這個外貿依存度新公式﹐可得出如下計算結果﹕2002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16.5%﹑美國為9.7%﹑日本為9.8%﹑德國為24.9%﹑英國為17.3%﹑澳大利亞為16.2%﹑俄羅斯為24.4%。[10] 按照新的外貿依存度指標﹐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數字降低了﹐但大家都降低了﹐排序沒有改變﹐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依然大大超過美國﹑日本﹐低于德國等國家。
這次世界經濟危機正好顯示了外貿依存度過大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在這次世界經濟危機中﹐中國沒有內生的經濟危機﹐是由于其它國家的經濟危機引起了中國進出口額大幅下降﹐進而使得中國GDP的增長速度明顯下降。2007年中國GDP增長速度為13%﹐2008年由于受到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GDP增長速度只有9%﹐下降了四個百分點﹐2009年上半年只有6%多一點。這足以證明外貿依存度過大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在國家統計局的國民經濟核算中有一個指標叫做“貨物與勞務凈出口”﹐這是按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三個指標之一。國家統計局還把三大需求增量與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作為三大需求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我有一個問題﹕如果貨物與勞務凈出口值是零或者是負數﹐就是說﹐我國雖然進出口總值仍然很大﹐但是這時我國進出口完全平衡或者是凈進口﹐這時的貢獻率如何計算﹖所以﹐我認為以“貨物與勞務凈出口”作為衡量外貿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有值得商榷之處。[11] 還是把外貿依存度的統計方法加以改進﹐使之可以與國內生產總值直接比較﹐從其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就可以直接得出外貿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起的作用。外貿依存度高只是說明了進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的影響程度﹐但外貿依存度高低與國內需求不足沒有正相關關系。從按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三個指標的關系中我們才可以真正了解造成國內需求不足的原因。
二﹑從支出法的國內生產總值三要素來分析消費率下降的原因
按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由三個項目組成﹕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1﹑“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的意義
在按照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三項內容中﹐一般的學者比較注意的是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兩項﹐而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一項關注不夠。“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在國民經濟核算中意味著什么﹖統計局似乎沒有明確地解釋。但我們認真研究統計年鑒中按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表﹐就可以發覺﹐當“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為負數時﹐就是說貨物和服務為凈進口時﹐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之和是大于國內生產總值的﹐當“貨物和服務凈出口”為正數時﹐就是說﹐國家處于凈出口狀態時﹐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之和小于國內生產總值。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鄭學工有一篇文章詳細解釋了按支出法核算GDP的三項指標﹕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但是他在解釋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時﹐只是講到凈出口值為正的情況﹐而沒有講到凈出口值為負的情況﹐在國家處于凈進口時﹐這個指標的意義何在﹖
20世紀80年代﹐我國在經濟發展中有“休養生息”的說法﹐實際上當時國家就是處于凈進口的狀態。1978~1989年的12年間﹐國家有七年處于凈進口狀態﹐其中最多的1986年﹐由于凈進口﹐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之和超過國內生產總值4.1%。從國民經濟核算的角度講﹐這是用國家的儲備或者是借債多進口了貨物﹐使得國內實際使用的價值大于國內生產總值﹐所以﹐國家和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
表~3﹕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大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年份
年份 |
凈進口比重 |
1978年 |
0.3% |
1979年 |
0.5% |
1980年 |
0.3% |
1985年 |
4.1% |
1986年 |
2.4% |
1988年 |
0.9% |
1993年 |
1.9% |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的數字計算。
而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家只有1993年一年是凈進口﹐1994~2007年的14年間﹐國家一直處于凈出口狀態。尤其是在2002年以后﹐凈出口比重不斷擴大。1994年凈出口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7%﹐2001年為2.1%﹐2002年為2.5%﹐到2007年已經達到8.9%。凈出口的增加意味著什么呢﹖筆者認為﹐凈出口實際上是我國把自己生產的貨物和勞務轉給國外使用。目前﹐我國每年辛辛苦苦生產的貨物和勞務中﹐有近10%沒有在國內消費﹐而是轉給了世界其它國家﹐其中不少是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12] 我們只是得到一些外匯﹐這實際上是一些隨時可能貶值的紙幣。也可以說﹐我國實際使用的GDP只由90%多﹐由此也可以說我國的人均GDP近年來雖然提高很快﹐但實際使用率只有90%﹐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國的人均GDP只是名義上的。
為什么我國的最終消費率不斷下降﹐一般的學者只是指出了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高是一個重要原因。但外貿依存度與最終消費額無法進行比較﹐所以無法講清楚外貿對最終消費的影響。可以比較的是最終消費與凈出口。筆者經過分析認為﹐凈出口增加所占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最終消費率的比重。
下面我們再從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三者關系中分析消費率下降的原因
前面列舉了1978~2007年中國投資率與消費率的變化圖﹐可以看到﹐2000年以后消費率陡降。下面我們列出2001~2007年按支出法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構變化。
圖~3﹕按支出法核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結構變化﹐2001~2007年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從圖~3中我們可以看到﹐2001~2007年間投資率和凈出口率都是上升的﹐而消費率是下降的。2001年投資率﹑消費率﹑凈出口率分別是﹕36.5%﹑61.4%﹑2.1%﹐到2007年變為﹕42.3%﹑48.8%﹑8.9%。2007年比2001年投資率增加了5.8個百分點﹐凈出口率增加了6.8個百分點﹐而消費率下降了12.6個百分點﹐正好與投資率﹑凈出口率兩者增加的百分點之和相等。是投資率﹑凈出口率的增加使消費率下降。其中﹐投資率的增加占了46%的份額﹐凈出口率的增加占了54%的份額。
2001~2007年中國的最終消費額增長速度在7.2~16.1%之間﹐資本形成總額增長速度在14.1~23.6%之間﹐凈出口額增長速度在負3.5~150%之間。請看圖~4﹕
圖~4﹕消費額﹑投資額和凈出口額增速﹐2001~2007年 (%)
2007年比2000年最終消費額增加1.1倍﹐資本形成總額增加2.2倍﹐凈出口額增加8.8倍。最終消費額增加速度大大低于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額的增加速度﹐這樣就造成了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最終消費率所占比例下降﹐而投資率和凈出口率所占比例上升的局面。
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多年來居民消費比重也一直呈下降趨勢﹐但2000年以后下降更為劇烈。要弄清原因﹐首先要看最終消費結構中居民消費與政府消費的變化。按照在最終消費中的各自比例比較﹐2001年居民消費與政府消費之比是73.6比26.4﹐2007年之比是72.7比27.3。2007年比2001年﹐政府消費相對于居民消費比重只增加了0.9個百分點。但是按照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進行比較﹐2001年居民消費比政府消費是45.2比16.2﹐2007年兩者之比為35.5比13.3。2007年比2001年﹐居民消費比重下降了9.7個百分點﹐而政府消費下降了2.9個百分點。在最終消費率下降的12.6個百分點中﹐居民消費因素占了77%﹐而政府消費因素只占23%﹐就是說在最終消費中居民消費下降的幅度最大﹐政府消費雖然也下降了﹐但程度要小很多。
目前﹐中國的居民消費率只有三分之一強﹐這不但在發展中國家﹐而且在世界上也可以稱為“之最”了。據世界銀行數據﹐1990年代以來世界平均消費率基本穩定在77~79%﹐在所統計的36個國家中﹐只有八個國家低于70%。以2002年為例﹐當年世界平均消費率為80.1%﹐其中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消費率為80.7%﹐中等收入國家為74.3%﹐[13] 高收入國家為81.0%。2002年﹐中國當年的消費率僅為58.2%﹐而與中國發展水平相當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在一千美元左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當年的消費率分別為81.2%﹑78.8%和68.9%。[14] 中國與印度相比消費率也有較大差距。印度同是人口大國﹐其消費率絕大多數年份一直穩定在77~78%之間的較高水平﹐最低為1995年的74.67%﹐最高為1998年80.31%。而同一時期﹐我國平均水平不超過60%﹐比印度低近20個百分點左右。[15] 世界銀行《1997年世界發展報告》指出﹐1995年人均GDP 730美元以下的49個低收入國家中﹐中國的居民消費率位居倒數第二﹐26個高收入國家和地區中﹐只有新加坡的居民消費率低于中國。[16] 印度尼西亞﹑泰國﹑玻利維亞﹑菲律賓﹑哥倫比亞和韓國六國在人均GDP一千美元左右時的居民消費率當時均在60%以上﹐而中國2003年的居民消費率比六國的平均水平大約低了25個百分點。[17]
2﹑儲蓄率與投資率﹑凈出口率的關系
國民經濟統計的基本概念極為專業﹐在這里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討論。按照2008年統計年鑒公布的2005年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計算﹐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可支配總收入=最終消費+總儲蓄+國外部門儲蓄
總儲蓄=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
但按照2008年統計年鑒中的歷年〈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表〉(C0217)中計算的投資率﹑消費率﹐是把國外部門儲蓄計入總儲蓄﹐因此﹐總儲蓄值較高。在這里公式又變為﹕總儲蓄=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國外部門儲蓄。[18] 這個計算公式對最終消費率沒有影響。
按照總儲蓄=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的公式﹐如果凈出口為負值﹐即國家是凈進口﹐那么﹐儲蓄率和投資率都會下降﹐而消費率會增加。就是說凈進口會使消費率增加。20世紀80年代的“休養生息”就是實行了凈進口政策。當然﹐凈進口是不是會擴大消費﹐最終還是要看消費需求。美國大量的凈進口是靠消費者借貸消費﹐以及國家用發行美元來形成大量外債所支撐的。從長期借債的條件看﹐中國目前沒有長期凈進口的條件﹐但中國目前有大量的外匯結余﹐因此可以以凈進口來擴大國內消費﹐只是看國內的消費需求如何了。但是﹐凈進口肯定會使國內商品價格下降﹐并由此而增加消費。原因就是凈進口使國內商品增加﹐引起商品價格下降。本人長期實地觀察比較中國與美國的零售價格﹐2000年以后﹐中國的國內商品與美國比較﹐汽車﹑電器﹑服裝等日用品﹐美國的零售價格都比國內低﹐只有食品價格比國內高。[19] 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美國多年以來一直維持凈進口。美國1998~2002年的凈進口率為1.7%﹑2.8%﹑3.7%﹑3.5%和4.1%。[20]
按照2001~2008年統計年鑒中的資金流量表(實物交易)加以計算﹐[21] 可以得出這幾年總儲蓄中政府部門﹑企業﹑住戶各自所占的儲蓄比例。見圖~5。
由于年度間比例波動較大﹐我們以各自總值的變化加以比較。2005年與2000年比較﹐企業儲蓄的總值增加了168%﹐政府部門的總值增加了105%﹐住戶的總值增加了169%。按照這個數據就無法得出居民儲蓄下降的結論。
圖~5﹕國民經濟核算中政府﹑企業﹑住戶儲蓄所占比例﹐1998~2005年
由于所用的數據年代和數據不一樣﹐情況就會有所不同。按照統計年鑒中的銀行年末存款結余看﹐1978年年末存款余額與GDP之比是5.8%﹐1990年為38.1%﹐2000年為64.8%﹐2007年為69.1%﹐銀行存款總額比重在不斷增加。其中企業存款的比重也在增加﹐2007年企業存款已經占存款總量的35.6%﹐而同年居民儲蓄才占存款總量的44%。而1999年居民儲蓄占存款總額的54.8%﹐八年間居民存款比例減少10.8個百分點。按這個數據的比較就反映出居民儲蓄的比重嚴重下降。
筆者理解﹐國民經濟核算中的總儲蓄與銀行存款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在國民經濟核算中總儲蓄=資本形成總額+凈出口﹐在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兩項中﹐凈出口是實際數字﹐資本形成總額中的固定資產形成也應是實際數字﹐存貨有可能是估計的數字。就與平衡表中的庫存數一樣﹐是別的統計數據相加后的余額。所以﹐凈出口數從統計角度講是最有依據的數字。
在這里﹐我們想討論一下凈出口與投資率的實際關系。由于近幾年凈出口連年大幅度增長﹐所以我國的國際貿易都是順差﹐于是我國持有的外匯量越來越大﹐目前總量已經超過二萬億美元。從當年情況看﹐每年的凈出口都有外匯的凈結余﹐然后我國政府要發行人民幣﹐把這些外匯換成人民幣。單純從人民幣的角度看﹐我們是多發行了貨幣。現在有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外匯是否會流回到國內﹐又變成了投資﹖
從筆者對一些企業的實際運行看﹐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在全局中﹐總量有多大﹖國家統計部門并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從歷年外商投資的統計中可以看出一些情況。
在統計年鑒中有一個按國別(地區)分外商實際投資額表。我們看看近幾年的這張表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一些小國和地區在外商實際投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2007年為例﹐2007年外商實際投資為783.39億美元﹐而其中香港﹑開曼群島﹑維京群島﹑薩摩亞四個地區之和就達510.86億美元﹐占全部外商實際投資的65%。筆者接觸過不少商界人士﹐談到許多中資企業在香港注冊一個企業﹐并把國內的資金打到香港﹐然后再作為外資回國內投資﹐這樣可以享受到外資企業的優惠待遇。香港的情況大家都了解﹐本文不做敘述。
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位于加勒比海西北部的英國殖民地。面積259平方公里。人口4.19萬人(2002年)﹐開曼群島目前在世界上是僅次于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金融業的成長是受到群島贊成課征法治稅和賬戶保密的鼓勵﹐光是在這里注冊的銀行和信托公司就有五百多家。[22]
維京群島﹐又譯英屬處女群島﹐位于加勒比海地區﹐維京群島主要由托土拉島(Tortola)等四大島所組成﹐還包括有一些細小的島嶼和巖礁﹐群島一共有人口二萬多人。維京群島的離岸公司注冊為群島帶來相當可觀的收益。截止2004年﹐有逾55萬所公司在當地注冊。據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在2000年為英國政府就離岸司法所作的調查所示﹐全球41%的離岸公司皆在維京群島注冊。由于在群島注冊公司后可省免不少稅項﹐因此當地一直被外界稱為“避稅天堂”。[23] 根據有關方面統計﹐80多萬家在英屬維京群島注冊的企業中﹐大約近20萬家與中國企業有關。專家指出﹐眾多中國企業對英屬維京群島趨之若鶩﹐無非三個目的﹕避稅﹑上市和轉移資產。[24]
薩摩亞面積為2934平方公里。位于太平洋南部﹐17.7萬人(2005年7月)。
這幾個地方的共同特點是﹕都是非常小的地區(國家)﹔公司生產經營地點與注冊地可以分離﹔該地以收取企業注冊費和金融服務費為主要收入之一。這就為一些中資變為外資提供了條件。
筆者無法估計在近三分之二的外商實際投資中有多少是中國國內的資金。但是中國確實有這樣做的條件和要求。第一中國有大量的外匯盈余﹔第二國內銀行又長期存在存貸差現象﹐2008年末貸存比為62%﹐[25] 就是說2008年底國內有38%的存款沒有貸出去。我國的銀行和企業都已經市場化了﹐他們都要以營利為目標﹐所以大量的外匯結余和銀行的存差都有要賺錢的動力。加上我國多年來對外商投資企業的巨大優惠﹐這就是資金出口轉內銷的基礎。第三﹐有這些允許異地注冊的地區﹐這就為中資轉為外資﹐再回國投資提供了方便條件。
筆者雖然沒有找到宏觀的數據﹐但最關鍵的證據是﹐每年外商投資都主要來自這幾個小地方。筆者認為發達國家的企業不會轉個圈再到中國投資﹐這幾個地方的資金來源是有問題的。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如此巨大的外商投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國內的資金流出去﹐再流回來。其動力在于外商投資比國內投資可以得到許多優惠。但這樣運行的結果就使得凈出口所得到的外匯又加入了國內投資﹐凈出口的增加就會增加投資﹐凈出口與投資率互相促進。
三﹑影響居民消費比重下降的因素
以上只是從國民經濟核算的角度分析了居民消費率的下降原因﹐在實際上居民消費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從別人的研究成果看﹐影響居民消費的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差距﹑社會制度環境(如社會保險制度的情況﹑教育制度的情況)﹑傳統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的影響等。下面我們將逐一進行分析。
1﹑居民收入水平相對降低
按照2001~2008年統計年鑒中公布的1997年與2005年投入產出基本流量表(中間使用部分)的數據進行比較﹐[26] 2005年比1997年GDP增加值增加了144%﹐勞動報酬增加了87%﹐生產稅凈額增加了147%﹐固定資產折舊增加了172%﹐營業盈余增加了306%。1997年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占54.9%﹐生產稅凈額占13.5%﹐固定資產折舊占13.6%﹐營業盈余占18%。而到2005年﹐各自所占的比例為41.7%﹑13.6%﹑15%﹑30%。勞動報酬所占比重下降13.2個百分點﹐生產稅凈額所占比重增加0.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折舊所占比重增加1.4個百分點﹐而營業盈余所占比重增加12個百分點。詳見表~4。
表~4﹕2005與1997年國內生產總值中各項收入比較 (億元)
1997年 |
2005年 | |
增加值合計 |
75704.07 |
186256.06 |
勞動者報酬 |
41540.35 |
77731.60 |
生產稅凈額 |
10244.91 |
25337.64 |
固定資產折舊 |
10312.22 |
28010.29 |
營業盈余 |
13606.59 |
55176.53 |
分析表~4情況可以看出﹐在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中﹐企業盈余增長最快﹐實際上固定資產折舊也歸企業﹐所以企業所得在2005年實際上占到44.7%﹐超過勞動者報酬。勞動者報酬才占41.7%。有一點還必須提醒各位﹐企業的老板和高管的工資也在勞動者報酬中﹐而且所占比重不低﹐除去這些人的報酬﹐勞動者的收入所占比重會更低。在這個分析中可以看到﹐勞動報酬在GDP中所占比重近些年來不斷下降﹐就是說從全局看﹐居民的收入比重是下降的。
我們再把國家統計局家計調查中居民的收入數據與GDP數據做一個比較。
從圖~6可以明顯地看出﹐GDP的增長速度高于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2007年比1999年GDP增加了178%﹐而城鎮居民收入增加135%﹐農民純收入增加87%。所以無論用何種數據作比較﹐結論是一致的﹕在近些年來的經濟發展中老百姓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大低于GDP的增長速度。在經濟發展中得益最多的是企業。資本所有者(包括國有企業也包括民辦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最大受益者﹐勞動者雖然收入的絕對水平有所提高﹐但收入的相對水平下降了。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者在經濟發展中的受益大打折扣。
圖~6﹕國內生產總值與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比例的比較﹐1999~2007年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1986~2005年的20年中﹐發達經濟體私人消費均高于實際GDP增速0.1個百分點﹐反映了私人消費略微超前于經濟增長的長期趨勢。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也呈現了類似的趨勢。由于私人消費占據全部最終消費的絕大部分﹐其增長速度整體上快于GDP的增速﹐世界平均消費率因此總體趨于上升”。[27] 在與世界其它國家的對比中﹐更可以看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由于收入決定支出﹐所以﹐居民收入水平相對降低是我國居民消費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比重過低的最重要因素。
2﹑居民收入差距急劇擴大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中國居民的收入差距急劇擴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請看表~5。
表~5﹕城鄉居民收入比變化
|
城鎮居民家庭 |
農村居民家庭 |
城鄉居民 |
1978 |
343.4 |
133.6 |
2.6 |
1980 |
477.6 |
191.3 |
2.5 |
1985 |
739.1 |
397.6 |
1.9 |
1990 |
1510.2 |
686.3 |
2.2 |
1997 |
5160.3 |
2090.1 |
2.5 |
1998 |
5425.1 |
2162.0 |
2.5 |
2000 |
6280.0 |
2253.4 |
2.8 |
2007 |
13785.8 |
4140.4 |
3.3 |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數字計算。
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1978年時2.6比1﹐改革開放后有所下降﹐到1985年為最低﹕1.9比1。以后十年中有時擴大﹑有時縮小。從1998年以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連年擴大﹐到2007年城鄉收入差距已達3.3比1。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是一個多年的難題﹐雖然政府一直要解決這個問題﹐但一直沒有什么成效。包括政府取消農業稅﹐使農民負擔水平明顯下降﹐但農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并沒有明顯提高。
根據國際經驗﹐農民收入速度的提高一是要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從日本和臺灣的經驗看﹐就是國家給農民大幅度的補貼。這樣做要有兩個前提﹐第一是在全國人口中農民要是少數﹐多數人補少數人才補得起。第二是農產品國內市場是封閉的。日本的高補貼政策靠的是國內市場保護。不然﹐國內市場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就會有進口產品﹐并引起國內市場價格的降低。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后﹐雖然有幾年過渡期﹐但農產品市場已經與國際接軌。目前過渡期已過﹐主要農產品價格都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國內市場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運費的情況﹐就會形成進口﹐所以政府已經難于對農產品價格進行直接補貼。在有進口產品的情況下﹐政府的補貼不知是補了我國農民還是補了別人。
另一方面﹐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根本措施是擴大農民的生產規模﹐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對大田作物來講﹐我國目前實行分戶經營的聯產承包制﹐尤其是近些年來實行30年不變的耕地承包政策﹐承包期內集體沒有任何調整土地的權力。務農戶希望擴大規模﹐但不穩定的離農戶不愿意放棄承包權﹐他們只愿意短期轉讓。穩定的離農戶根本不把這點農業收入當回事﹐他們要保留土地的占有權。所以﹐我國耕地規模難以擴大。目前實現規模經營比較有效的形式是各地政府帶強制性的把農地出租給企業。但這些企業大部分都以高效益農業(園藝業)為主。不過在中國發展高效益農業不可能過多﹐不然就造成產品過剩﹐價格大跌。從筆者接觸的情況看﹐大部分公司型農業企業并不賺錢﹐他們都寄希望于土地的非農利用。所以﹐目前的中國并沒有形成發展規模經營的制度條件。因此﹐中國提高農民收入速度﹑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努力難以實現。
由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使得農民的消費水平相對下降。1978年農民消費占消費總量的62.1%(當時農村人口比重為82.1%)﹐以后比重一直下降﹐到2007年農村居民消費比重只占25.6%。而同年農村人口為總人口的55%。[28] 就是說占人口總數一半以上農村人口的消費只占了總消費量的四分之一﹐也可以說一個農村居民的消費額不到一個城市居民消費額的四分之一﹐而在1978年時一個農村居民的消費為一個城市居民消費的三分之一強。
第二﹐基尼系數擴大﹐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
國家統計局從沒有公布過中國的基尼系數﹐統計局只承認城鎮和農村內部的基尼系數。[29]“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城鎮內部的基尼系數1988年只有0.23﹐到2002年也只增加到0.319﹐距離0.4的警戒線還很遠。農村內部的基尼系數比城鎮的基尼系數稍大﹐1988年為0.303﹐2002年增加到0.366﹐但也沒有達到0.4的水平。”[30]
比較具有權威性的是世界銀行發布的關于中國的基尼系數。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報告》公布了根據2001年調查的中國基尼系數是0.45。[31] 根據這個報告中列舉的數據﹐全世界基尼系數高于中國的國家只有29個﹐其中27個是拉丁美洲和非洲國家﹐亞洲只有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高于中國。[32]
世界銀行2008年發布的《持續增長與包容性發展戰略》報告中指出﹕過去15年﹐基尼系數增長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和印度。中國1990年數值為0.335﹐2004年數值為0.469。印度1993年數值為0.3152﹐2004年數值為0.3678。中國的基尼系數比印度高許多﹐印度還在安全線以內﹐而中國已經大大超過安全線。過去15年﹐基尼系數減少的國家有巴西﹐1990年數值為0.6068﹐2004年數值為0.5699﹔智利1990年數值為0.5552﹐2004年數值為0.5492。這兩個國家的基尼系數都極高﹐是世界最高國家之列﹐但他們在下降。
其次﹐比較權威的還有亞洲開發銀行關于中國的基尼系數。2007年8月﹐亞洲開發銀行發表了〈減少不平等﹐中國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增長〉的新聞稿﹐并公布了《亞洲的分配不均》的研究報告。其中指出﹕“在22個納入亞行研究范圍的國家中﹐中國勇奪貧富差距之冠﹐在衡量分配不平等的兩個常見指標中﹐收入最高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與收入最低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的比率﹐中國是11倍﹐高出其它國家一大截﹔基尼系數﹐2004年中國的數值是0.4725﹐僅比尼泊爾的0.4730低微小﹐遠遠高于印度﹑韓國﹑臺灣。亞行指出﹐從1993到2004年﹐中國的基尼系數從0.407擴大到0.473﹐己達到拉丁美洲的平均水平。”[33]
在中國做過較大面積調查并且計算過基尼系數的是人民大學社會學系。2003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以全國城市居民為總體﹐完成了一次嚴格的抽樣調查﹐總樣本量為5893戶。他們計算的個人年收入的基尼系數是0.529。人均家庭收入基尼系數0.561。這比他們利用1996年全國性調查數據所測算到的城市內部人均家庭收入的基尼系數0.422相比﹐高出了0.14。[34]
另外﹐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程永宏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所作的計算結果是﹕自1992年以來﹐全國總體基尼系數一直大于或等于0.4﹐2003年和2004年分別達到0.4430和0.4418﹐大島指數也分別達到11.3和11.1﹐[35] 這已經大大超過公認的上限6.0。程永宏還指出﹕“若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以個人收入為基礎計算基尼系數﹐則結果會更高﹔若把各種非法非正常收入考慮進來﹐結果會進一步升高。”“城鎮基尼系數及其對總體基尼系數的貢獻率增長速度最快﹐目前是全國總體基尼系數的首要影響因素。”[36]
按照程永宏強調的觀點﹐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調查雖然面小一些﹐但是比較有說服力﹐就是因為這是城市內部的基尼系數﹐城市基尼系數的擴大會更加擴大全國的基尼系數。另外﹐國家統計局家計調查的居民收入數據﹐由于沒有稅務部門的收入數據作支撐﹐而以個人自報為依據﹐這樣不可避免要造成高收入人群的許多灰色收入不計入﹐其結果就是高收入者的收入被大大低估。[37] 所以﹐本人同意一些學者的意見﹐中國城市的基尼系數在0.5以上﹐就城鄉統一計算的話﹐基尼系數會更高。
國家統計局總是強調中國城鄉兩元結構﹐認為統一計算的基尼系數意義不大。但是﹐印度的農村人口比重超過中國﹐他們是同一計算基尼系數的。所以﹐國家統計局的說法是難以成立的。
另外。我們對國家統計局的居民收入分組數據做一些分析。2000年城鎮最高10%的戶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與最低10%的戶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相比﹐收入差距為5.02倍﹐而2007年此比值變為8.74倍﹐收入差距七年增加了3.7倍。[38] 可見﹐我國的收入差距不只是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而且﹐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急劇拉大。要知道﹐高收入人群的灰色收入基本上是瞞報的﹐并且高收入者獲得額外收入的機會比低收入者高許多。所以﹐實際上差距比統計數字要大許多。
很多學者都指出了收入差距擴大會引起消費傾向的下降。我們從國家統計局分組的收入與消費比較中就可以明顯地看到。
圖~7﹕城鎮分組消費~收入比﹐2007年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中家計調查的數據計算。
從圖~7可以看出﹐收入越低﹐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就越大。困難戶的生活必需品消費支出是大于其收入的。最低收入戶﹑低收入戶﹑中等偏下收入戶﹑中等偏上收入戶﹑高收入戶﹑最高收入戶﹐生活消費比重隨著收入提高而降低。這非常明顯地證明了﹐收入高者的消費傾向降低。收入差距拉大后﹐高收入者占總收入的比重上升﹐低收入者的消費必然會受到抑制。再請看農民分組的收入消費比﹕
表~6﹕農民分組人均消費比﹐2007年 (元)
項目 |
低收入戶 |
中低收入戶 |
中等收入戶 |
中高收入戶 |
高收入戶 |
平均每人純收入 |
1346.89 |
2581.75 |
3658.83 |
5129.78 |
9790.68 |
平均每人生活消費支出 |
1850.59 |
2357.90 |
2938.47 |
3682.73 |
5994.43 |
消費比 |
137% |
91% |
80.3% |
71.8% |
61.2% |
數據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家計調查數據計算。
通過表~6可以看出﹐低收入戶的生活消費支出是大于收入的﹐收入從低到高﹐消費比是在不斷降低﹐收入越高﹐消費比重越低。這一趨勢與市民是一致的。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課題組根據中國1985~2003年的收入與消費支出數據回歸計算城鎮居民消費函數﹐利用1988~2003年數據回歸計算農村居民消費函數﹐結果表明﹐城鄉居民當期消費主要取決于當期收入﹐邊際消費傾向分別為0.72和0.85﹐農村居民邊際消費傾向顯著高于城鎮居民﹐并且城鎮不同收入組居民的消費行為呈現不同的特征﹕高收入居民(最高10%)﹑中等收入居民(中間10%)與低收入居民(最低10%)三者邊際消費傾向存在明顯差異﹐分別為0.66﹑0.89和0.90。[39]
武漢大學曾國安通過研究證明﹕“經濟中可支配收入越是傾向于均等化﹐居民整體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費支出的比重越大﹔反之﹐可支配收入的分配若趨向于非均等化﹐則居民整體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費支出的比重越小。”[40] 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富人和窮人邊際消費傾向不同﹐低收入者拿到一百元花掉88元﹐高收入者同樣拿到一百元只花掉64元。[41] 還有其它學者許善達﹑張東生等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42] 所以收入差距擴大是居民消費比重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
3﹑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和教育體制不完善
從表~7可以看出﹐2007年比1990年﹐食品﹑衣著等消費在生活消費支出的比例在下降﹐而明顯上升的項目是﹕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交通通訊和醫療保健。交通通訊主要是家用轎車和手機的支出。教育文化娛樂服務主要是孩子的教育費用。看來﹐在城鎮中教育支出還是家庭支出的一筆大開支﹐占13.29%﹐幾乎是除了食品消費以外的第一位支出。[43]
表~7﹕城鎮居民消費分項比重變化﹐1990~2007年 (%)
|
1990 |
1995 |
2000 |
2006 |
2007 |
食品 |
54.25 |
50.09 |
39.44 |
35.78 |
36.29 |
衣著 |
13.36 |
13.55 |
10.01 |
10.37 |
10.42 |
居住 |
6.98 |
8.02 |
11.31 |
10.40 |
9.83 |
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 |
10.14 |
7.44 |
7.49 |
5.73 |
6.02 |
醫療保健 |
2.01 |
3.11 |
6.36 |
7.14 |
6.99 |
交通通信 |
1.20 |
5.18 |
8.54 |
13.19 |
13.58 |
教育文化娛樂服務 |
11.12 |
9.36 |
13.40 |
13.83 |
13.29 |
雜項商品與服務 |
0.94 |
3.25 |
3.44 |
3.56 |
3.58 |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我國目前社會保障制度還很不完善﹐社會保險的覆蓋率低﹕
養老保險的覆蓋面。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的2008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44] 截至2008年底﹐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2.19億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2416萬人﹐5595萬農民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在這三種養老保險中﹐只有城鎮基本養老保險的保障程度還算可以。農民工的養老保險由于不能異地轉移﹐實際上農民工所得甚少。農村的養老保險保障程度太低。為了進行比較﹐我們不考慮這三種養老保險的差別﹐這樣參加各種養老保險的人數為2.99億人﹐占當年全部20歲以上人口總數的30.7%。就是說養老保險全國的覆蓋率只有大約30%。
醫療保險的覆蓋面。截至2008年底﹐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3.18億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4266萬人。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要達到3.9億人﹐比2008年增加7200萬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參保率穩定在90%以上。按照政府的最新規定﹐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人均每年80元補助。目前農村合作醫療基本上是大病保險﹐日常生病基本上沒有補助(包括那些常年的慢性病患者的醫療費)。雖然﹐近兩年醫療保險各地發展較快﹐但是按照目前已經出臺的政策﹐醫療保障還不能實現全覆蓋﹐而且對大部分人﹐尤其是農民保障水平太低。
失業保險覆蓋面。截至2008年底﹐全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1.24億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人數為1549萬人。但是按照2008年統計年鑒的數據﹐2007年城鎮就業人數已達2.94億人。按此計算﹐失業保險覆蓋率只有42.2%。
從三大保險的覆蓋情況﹐我們可以看出我國的社會保險覆蓋率還不夠高﹐保障水平也比較低。所以﹐老百姓依然要存錢﹐以防生病及養老﹑失業的支出。
另外﹐由于目前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校制度還未得到解決﹐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目標還遠未實現﹐一些家長為了上好學校﹐就要交贊助費﹐這對許多低收入居民也是一筆大的負擔。
總之﹐國家財政在社保和教育方面的投資相比較那些發達的市場經濟體制國家﹐還有很大差距﹐這是造成我國社會保障水平低的一個基本原因。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在2009年7月的一個會議上說﹕2008年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比重為7.5%﹐低于德國的55.5%﹐加拿大的45.6%﹐美國的30.2%。[45] 由此看來﹐中國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務水平還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在此期間﹐居民的消費水平肯定會受到社會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的抑制。
居民收入水平相對下降﹑居民收入差距急劇擴大﹑社會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不完善﹐這三個方面實際上都有深刻的體制和制度問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居民收入水平相對下降主要是在經濟發展中企業或者說資本所有者得益過多。從制度方面分析其原因在于﹕第一﹐在中國﹐憲法取消了游行﹑集會及罷工的自由。在市場經濟國家﹐職工工資水平的提高是工人斗爭的結果﹐不允許游行﹑集會及罷工﹐職工就失去了基本的斗爭手段。第二﹐中國的工會是官辦的﹐在實際上工會基本上是站在所有者一方﹐維護所有者權益﹐很難代表職工的利益與所有者進行斗爭。這樣﹐職工爭取工資增長的手段在中國就沒有了。所以在中國市場化改革加快的過程中勞動報酬相對于資本收益急劇下降。雖然政府可以制定居民的最低收入標準﹐但這并不能提高勞動報酬。
中國收入差距急劇擴大的制度原因在于﹕中國的再分配制度不完善。雖然個人所得稅制度早已出臺。但是由于中國一直到現在﹐主要還是實行現金交易﹐稅務部門難于掌握準確信息﹐所以富人大量偷稅漏稅。從這方面看﹐沒有長時間的發展過程﹐個人所得稅制度很難完善。另一方面﹐一直到目前為止﹐中國都沒有出臺遺產稅﹐而且官方的態度甚至認為是沒有必要。目前﹐中國第二代富人已經開始接班﹐在此時﹐不出臺遺產稅來抑制收入差距﹐實在是毫無道理。筆者只能講﹕這種做法完全是站在富人立場上﹐為維護富人利益服務。
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是影響消費率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而農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根本原因也是政府對農民的補貼不到位。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直接的農產品價格補貼很難實行。必須實行對農民的收入補貼政策﹐但目前中國農民人數太多﹐比重太大﹐由少數人補貼多數人恐怕國家財政難以承擔。所以﹐必須要轉移農民﹑減少農民。首先是解決好1.4億進城農民工融入城市的問題。不然﹐農民人數還是難以減少。
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與中國經濟不夠發達有關。但是﹐在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過渡過程中破壞了原有的社會福利體制﹐而且在相當長時間里沒有意識到﹕在市場經濟體制中政府必須承擔的公共職能。所以﹐中國的社會保障程度低﹐政府一直到現在對社會保障的資金投入都還遠遠不到位。進一步分析﹐老百姓對政府的制約權太小﹐是因為政府是上級任命的﹐而不是老百姓直接選舉的。所以﹐中國居民收入水平相對下降有著深刻的制度原因。
影響居民收入水平下降還有消費傳統和消費觀念問題。因本文主要關注體制問題﹐就不在這里討論了。
[1]〈馬凱﹕中國內需不足之說不屬實〉﹐鳳凰網2007年3月7日(http://finance.ifeng.com/news/domestic/200703/0307_193_85112.shtml)。
[2]〈中國儲蓄率超五成一﹐智庫稱促消費應先“均貧富”〉﹐中新網2009年7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cj/news/2009/07-04/1761191.shtml)。
[3] 王子先﹕〈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趨勢﹑比較及啟示〉﹐《求是》網絡版2006年第4期(http://www.qstheory.cn/zxdk/2006/200604/200907/t20090708_8411.htm)。
[4] 肖明﹕〈居民消費率低﹐收入分配改革五路出擊〉﹐《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7月7日(http://www.21cbh.com/HTML/2009-7-7/HTML_9IJI26QPBVFD.html)。
[5] 王子先﹕〈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趨勢﹑比較及啟示〉﹐《求是》網絡版2006年第4期。
[6] 王子先﹕〈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趨勢﹑比較及啟示〉﹐《求是》網絡版2006年第4期。
[7] 鄭磊﹕〈外貿依存度之辨與中國經濟之路〉﹐價值中國網2008年5月10日(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5/10/114528.html)。
[8] 高國珍﹕〈高外貿依存度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及對策〉﹐《商業時代》2006年第11期(http://lw.china-b.com/jjlw/20090214/92247_1.html)。
[9] 可看下列文章﹕〈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高估的主要因素〉﹐股票界網站2009年4月21日(http://www.gupiaojie.net/gupiaozs/2009/4/094211449133523.html)﹔孫寶強﹕〈也談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 兼與李麗同志商榷〉﹐人民網2007年4月3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5555387.html)﹔歐陽覓劍﹕〈外貿依存度的“調校”〉﹐《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4月15日(http://www.21cbh.com/HTML/2009-4-15/HTML_761OLBYW3JDP.html)﹔邱林﹕〈為何總拿外貿依存度高來說事﹖〉光明網《光明觀察》2009年3月4日(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3/04/content_893535.htm)﹔沈利生﹕〈如何正確計算及評價外貿依存度〉﹐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2005年1月27日(http://www.cass.net.cn/file/2005012733186.html)。
[10] 孫寶強﹕〈也談我國的外貿依存度〉﹐人民網2007年4月3日。
[11]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鄭學工說﹕“凈出口率只體現了出口與進口的差額對GDP的影響﹐無法反映對外貿易與國民經濟關系的全貌﹐因而在分析時﹐還應結合外貿依存度等指標”(〈鄭學工﹕如何測度三大需求的比例關系及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中國統計信息網2005年1月12日﹐http://www.stats.gov.cn/tjyj/tjllyj/t20050112_402223588.htm)。
[12] 因為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逆差最大。
[13] 其中﹐上中等國家為75.2%﹐下中等國家為72.4%。
[14] 李健﹕〈中國消費率持續下降的主因﹕國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4月20日(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5/1/9/10035193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0351937)。
[15] 王子先﹕〈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趨勢﹑比較及啟示〉﹐《求是》網絡版2006年第4期。
[16] 曾國安﹑胡晶晶﹕〈1990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率變動的實證分析〉﹐《稅務與經濟》2006年第一期。
[17] 曾國安﹑胡晶晶﹕〈1990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率變動的實證分析〉﹐《稅務與經濟》2006年第一期。
[18] 或者說總儲蓄本身已經包含了國外部門儲蓄。
[19] 按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進行比較。
[20]〈鄭學工﹕如何測度三大需求的比例關系及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中國統計信息網2005年1月12日。
[21] 缺2002年的統計年鑒。
[22] 見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9653.htm)。
[23]〈維京群島〉﹐互動百科(http://www.hudong.com/wiki/維京群島)。
[24]〈資本天堂維京群島揭密﹐其作用不僅是合理避稅〉﹐《每日經濟新聞》2005年11月23日(http://www.ce.cn/macro/gjbd/om/200511/23/t20051123_5289348.shtml)。
[25] 李迅雷﹕〈從資產負債表看中國財政政策空間〉﹐《新財富》2009年6月號(http://www.p5w.net/newfortune/zhuanlan/200906/t2394112.htm)。
[26] 缺2002年的統計年鑒。
[27] 王子先﹕〈世界各國消費率演變的趨勢﹑比較及啟示〉﹐《求是》網絡版2006年第4期。
[28]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
[29] 何婭﹕〈基尼系數﹕城鄉歷史政策的解構〉﹐國家統計局網站2007年4月11日(http://www.stats.gov.cn/was40/gjtjj_detail.jsp?searchword=基尼系數:城鄉歷史政策的解構&channelid=6697&record=1)。
[30] 魏杰﹑譚偉﹕〈基尼系數理論與中國現實的碰撞〉﹐《光明日報》2006年2月14日(http://www.gmw.cn/01gmrb/2006-02/14/content_373070.htm)。
[31] 見世界銀行﹕《2006年世界發展報告﹕公平與發展》中文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
[32] 于澤遠﹕〈中國居民收入差距﹐超過國際警戒線〉﹐聯合早報網2008年2月25日。
[33]〈亞行揭露中國基尼系數擴大到0.473已達到拉美平均水平勇奪亞洲冠軍〉﹐roomx的博客(http://roomx.bokee.com/6413027.html)。
[34] 劉精明﹕〈貧富差距與社會安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2004》第二章﹐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35] 大島指數是指最富20%個體收入總和與最窮20%個體收入總和之比﹐是反映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參考指標之一(見程永宏﹕〈改革以來全國總體基尼系數演變及其城鄉分解〉﹐《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04/35497.html)。
[36] 程永宏﹕〈改革以來全國總體基尼系數演變及其城鄉分解〉﹐《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4期。
[37] 詳見王小魯﹕〈灰色收入與居民收入差距〉﹐《香港傳真》No. 2007~7。
[38]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1》和《中國統計年鑒2008》的數據計算。
[39] 李健﹕〈中國消費率持續下降的主因﹕國民收入分配失衡〉﹐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4月20日。
[40] 曾國安﹑胡晶晶﹕〈1990年以來中國居民消費率變動的實證分析〉﹐《稅務與經濟》2006年第一期。
[41]〈中國儲蓄率超五成一﹐智庫稱促消費應先“均貧富”〉﹐中新網2009年7月4日。
[42]〈許善達委員﹕把增加居民消費列為增加內需最優先目標〉﹐新華網2009年3月7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3/07/content_10965176.htm)﹔張東生﹕〈居民收入下降使得中國消費不振〉﹐搜狐財經2009年7月4日(http://business.sohu.com/20090704/n264977125.shtml)。
[43] 2007年其比交通通訊支出稍微少一點。
[44]〈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2008年全國社會保險情況〉﹐中央政府門戶網站2009年6月11日(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jrzg/2009-06/11/content_1337841.htm)。
[45] 肖明﹕〈居民消費率低﹐收入分配改革五路出擊〉﹐《21世紀經濟報道》2009年7月7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