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寧:龍永圖說沒危機 中國人都哭了
侯寧 獨立觀察家 評論家
“中國沒有經濟危機”,龍永圖又發高論了,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事實上,龍先生作“世貿首席談判代表”時便有了“開放先生”的大名,但顯然,其后作為“博鰲論壇秘書長”的龍永圖名氣更大了,稱之為“名動江湖”毫不為過。
為何?他從原外經貿部副部長的位子上退下來了,少了官場約束,敢說了。
比如,早在2005年,龍先生便拋出過著名的“中國不一定搞自主汽車品牌論”。他表示:“今后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汽車,叫什么名字已經不重要了”,“不一定要獨資搞出一個中國自己的品牌才是我們中國汽車工業的勝利”!此言既出,曾惹得前機械工業部老部長何光遠當場便拍案而起。
再比如,在2006年年初,被稱為“開放先生”的龍永圖又提出了“集成創新”觀點,認為“不要覺得中國現在成為世界制造業的工廠,好像中國的老百姓都在這樣一個世界工廠里面辛苦勞作受剝削。”所以中國要學美國波音飛機的全球制造分布路線,要通過不斷開放,搞“集合創新”去中國化。可以想象,此言一出又引發輿論熱評,我也曾為此寫過《開放先生龍永圖“集成創新”世界工廠?》,文章質疑的便是龍永圖在國家強調“自主創新”時大談“集成創新”的“開放”動機,更質疑他對我國“血汗工廠”的那份坦然。大約,在龍先生眼里,全球早成了“地球村”,各國間利益趨同,永遠一團和氣,早已不需要什么“自主”或者“自力更生”了。
當然,不到3年后的今天,“保胎案”以降,55國針對中國搞貿易保護,我國也開始適度還擊,已經用事實把龍先生不要自主的“集成創新論”斥為“幼稚”。因為龍先生的觀點一無自主性,國際形勢一變就自抽嘴巴,二無前瞻性,現在看來屬于典型的“自毀長城”。豈不知,即便在當時,美國在全球搞“集成創新”的時候,也是從不把任何核心技術給別國去“集成”的!連花旗的分析師都承認這一點,何以外經貿部副部長出身的龍先生竟視而不見呢?
轉眼進入2009年秋天,隨著貿易摩擦的不斷升級,龍先生當年的“開放”顯然已走向了相反的方向。但這些笑談龍先生或許早忘了,所以并不妨礙他繼續發表“驚世言論”。比如最新的關于“中國沒有發生經濟危機”的高論便很酷,很囧,很雷人,就差說中國經濟如今“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了。
只是,我不知道龍先生的“經濟危機”是如何定義的:進出口持續萎靡算不算危機?沿海企業出現破產潮算不算?企業利潤不斷下滑算不算?2000萬民工失去城里的工作算不算?內需多年不振算不算?更遑論我國基本只能靠猛放信貸維持脆弱平衡的經濟結構危機了……難道,這危機還小么?如果危機沒到了某種難以言表的危險程度,那么我們為何要“保8”呢?莫非GDP增長7%就要如何如何?
世界金融危機一開始,中國政府就指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沒有改變。反之,中國經濟在逆勢中獲得了強勁增長。“目前,歷經全球經濟危機洗禮后的中國經濟處于上升態勢,超越了所有的國家。故而,我斷言中國沒有發生經濟危機。”
據報,龍永圖這次“形象地”比喻說,“拉動中國經濟發展有‘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出口。而國際經濟危機只對中國的國際出口產生重大危害,僅僅影響‘一駕馬車’,完全不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整體大局。”但問題是,此前我國經濟的對外經貿依存度曾一度高達近70%,而如今上半年為了“保8”,我國經濟的“投資依存度”又創紀錄地達到了近90%,這樣的近乎“單極結構大挪移”說明了什么?影響的僅僅是“一架馬車”么?而更為滑稽的是,當我們想依靠“自主”即內需拉動經濟時,我們卻驚訝地發現,我們在拉動內需方面“沒經驗”!所以很自然的政策后果是,聯合國最新顯示中國的富裕指數只排在全球第92位(挪威第1,日本第10),而占據人口多數的城鄉居民實際還處在剛脫離溫飽的水平線上,也就是說,近10年來,我們的內需從來都沒被真正“拉動”過。
在這里,龍先生顯然忘了一句老話,叫做“牽一發而動全身”——三駕馬車,好比一座大廈的三根支柱,那是唇齒相依、此消彼長的啊。
再者說,當我們不斷尋求“開放”,不斷在WTO規則下行事,把“市場經濟”、“資本”等等曾全力批判過的“資本主義制度產物”引入“社會主義中國”,從而坐享了這些制度在促進生產力等方面的“好處”之后,我們可曾記得馬克思當年用一本厚厚的《資本論》闡釋過其必然引發“經濟危機”的后果?資本追求平等自由的天性誠然會在某一階段促進生產效率和社會進步,但資本的嗜血本性也同樣會催生社會不公和社會矛盾,對此,主張大開門戶的“開放先生”可曾有過考慮?
誠然,如龍永圖所言,“中國目前正處于工業化初期,投資驅動將會持續發展”,但“工業化初期”難道不也說明我們的落后么?而“投資驅動”不也正是我們目前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最大的軟肋?至于說“中國的城鎮化每年將產生上千萬的新消費群體”一說,便更不值一駁了,因為無論什么“新消費群體”,也首先需要其有足夠的消費能力。而中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股市成批量生產億萬富豪、中國高房價獨冠全球等等,佐證的不過是我國大多數人缺乏消費能力這樣的事實罷了。
至于龍秘書長信誓旦旦地說“中國并未進入老齡社會”所以中國還可坐享人口紅利等等,就更類似于睜眼瞎的說法,因為早在2006年初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便已高達1.3億,恰好為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而按照聯合國標準,那時中國也已步入了老齡化社會了。更何況三年后的今日?
其實,早在2007年8月,民政部常務副部長李立國在答記者問時便說,“中國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已經達到1.44億,超過人口比例的11%。”,而且李副部長還指出,按照國際標準,“從1999年起,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據此權威表述,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已經十年了,何以龍先生還在此無視事實,奢談什么人口紅利?在此,我估計龍先生主要難忘的,還是我國還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可用,或者還在圍繞“血汗工廠”做夢吧……
但遺憾的是,龍先生希望“繼續”的這一切,恰恰正是需要中國改變、改善、改革的地方。因為全球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國際環境已經不允許我們繼續一味依賴“世界工廠”模式,除了投資性救市之外,我們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改革收入分配體制,增加多數人的收入,以便真正讓“內需”這架拉動經濟的馬車能漸漸動彈起來。
否則,隨著經濟危機步入第二輪衰退,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隨著各類矛盾被危機不斷激發,中國經濟的危機也便只能越來越深,甚至出現短時期的崩潰態勢。豈不聞,全球最大的床墊生產商“席夢思”要破產了么?安枕已經很難了;豈不聞,國資委都要求央企在2010年度要勒緊腰帶以防資金鏈斷裂么?未雨綢繆又說明了什么?!
記得05年龍先生對“自主汽車品牌”不屑一顧之時,筆者便曾發表過《龍永圖“部長”讓李書福號啕大哭》一文,但現在,當“開放先生”大談中國沒經濟危機之時,想“哭”的便不單單是李書福一人了。因為他們不敢想象,龍先生眼里的“經濟危機”到底是一幅怎樣可怕的圖景。
只不過,看看股市“炸魚”之堅決,看看樓市銷金之不懈,看看信貸大躍進之驚世駭俗,他們便知道,這場危機還遠沒有完。而只有承認“中國也在經歷危機”的現實而不僅僅是像龍先生那樣只承認“全球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有影響”,及早利用危機的倒逼調整經濟結構,及早理順收入分配機制還富于民,中國才有可能在付出較小代價后發揮東方智慧化危為機,續演其經濟社會復興的東方大戲。
最后我想說,龍先生快人快語,喜歡說“心里話”,這很好,但在想清楚什么叫“國家利益”、“自強不息”和“自力更生”之前,還是請先別高談闊論什么“中國的發展已然成為惠及全世界的發展”了,因為作為中國人,我們顯然更關心是否先“惠及”了中國的老百姓,而且,既然“惠及全世界”,那么為何有那么多國家現在要對我們搞“雙反”呢——
熱嘴親上了冷腳板,熱臉貼了個冷屁股,人家不領情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