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我國當前的經濟困局與出路
張帆
2008年以來,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嚴重地沖擊了我國經濟,使我國出口大幅度下滑,沿海不少企業停產或倒閉,致使2000多萬農民工不得不返鄉謀生。今年第一季度GDP僅增長了6.1%,同比下降4.5%,“我國工業產能利用率水平只是正常時期的60%”(《瞭望》2009-06-09),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利潤率下降,我國財政收入減少……這些事實表明,我國經濟出現了困難局面。
一,困局的根源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對社會主義國家能否產生重大影響要看社會主義國家自身的所有制結構和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依存度。在1929-1933年大危機時,蘇聯經濟沒有遭受到侵害,相反卻抓住時機大力發展自己,終于在二戰前成為歐洲第一,全球第二強國。蘇聯因為不存在內需不足問題和對資本主義國家市場的高度依賴問題,所以在大危機時期不需要與資本主義國家同舟共濟,共度時艱。
與歷史上的蘇聯不同,我國因遭受沖擊而出現的困局的內在根源是消費需求嚴重不足和對西方市場的過度依賴。進而言之,消費需求嚴重不足的總根源是公有制經濟的過度私有化。現在私有制經濟的比重大約占到2/3;而對西方市場的過度依賴是對外資的過度開放造成的。眾所周知,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造成貧富兩極分化,我國0.47—0.5的基尼系數高于全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基尼系數。“中國內地富豪全球第四 ,首超英國”。(人民網,2009-06-26, 來源:《廣州日報》) “據國務院研究室、中國社科院等部門一份聯合調查報告的數據,截至2006年3月底,中國內地私人擁有財產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有27310人,超過1億元以上的有3220人。在超過1億元以上的富豪當中,有2932人是高干子女。他們占據了億元戶的91%,擁有資產20450余億元。”(6月25日《時代周報》”(轉引自人民網,2009-06-26)。包括外資在內的私人資本對我國工人(包括農民工)進行著血腥的野蠻資本主義剝削。工人每天勞動10-12小時,工資很低,很少有醫療保險、失業保險、養老保險。在工人隊伍中,生活最艱苦者是下崗失業工人和他們的家屬;再看農民的收入:現在農民的平均年收入約4000元,而80%的農民年收入低于這一平均數。事實證明,普遍的個體小農經濟不可能進行規模化、多樣化和現代化的生產,不可能顯著提高收入,增加消費需求。所以,即使我國城鄉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趕不上生產力快速增長的速度。統計數字也證明這一看法:“最終消費占GDP比重從80年代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人民網北京6月17日電,賴明在政協第十一屆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的發言)。這個比重之低在全球少見。由以上事實可見,我國消費需求不足的總根源是資本主義經濟和個體小農經濟。這兩種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太大了。有人分析內需不足時不分析消費需求不足,有人分析消費需求不足時又絕口不談資本主義私有制根源。這是不足取的。
過度利用外資是產生我國經濟困局的另一重要原因。多年以來,一些人認為,利用外資多多益善,為了政績,很少考慮過度利用外資的弊端。我們且不說過度利用外資所產生的經濟安全問題,例如三資企業已占工業總資產和產值的1/3(20%為警戒線)例如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僅就我國出口依存度之高,這種出口帶動型經濟也難以為繼了。2008年我國出口占GDP的比重近40%,所以,只要外部市場萎縮,出口受挫,我國經濟就跟隨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衰退而出現困局。更甚者,由于吸收外資過度,外資企業的出口額竟然占我國出口總額的60%,居于主導地位。外資獲得了豐厚利潤,而我國以資源、環境污染、職工和居民的健康為代價只獲得微薄工資,稅收(曾長期免三減二)和統計意義上的GDP。此外,由于長期以來吸收外資和國際貿易形成的雙順差,我國積累的外匯儲備已過二萬億美元。過多的外匯儲備必然遭受巨額外匯損失,美國可以通過美元貶值大量滅債,而且為收購外匯而釋放的大量人民幣又是產生可能的通貨膨脹的基礎貨幣。
二,刺激措施的績效和局限性
針對全球經濟危機及其影響,我國非常及時和果斷地采取了一攬子反危機措施。比如四萬億國債為主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膨脹性的貨幣政策(僅上半年的新增貸款額就高達7.37萬億元);政府有步驟有計劃地推行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興建廉租房等等。這些政策和措施可能使我國經濟增長率達到7%以上。這樣高的增長率將是全球絕無僅有的,對于穩定就業,保持適當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都有積極作用。從短期來看,刺激措施的績效是明顯的,值得肯定的。
然而,類似于凱恩斯主義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我國同樣沒有可持續的長期積極效用,因為一些經濟中的固有矛盾并非刺激政策可以解決的,同時刺激政策本身具有消極作用,不可以長期實行。筆者預計,2010年后,我國經濟有可能出現兩大現象:其一,每逢膨脹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之后,緊跟隨著的便是5%以上的嚴重通貨膨脹。這種現象并不罕見,上世紀80和90年代就出現過幾次。一旦發生了嚴重通貨膨脹,不僅勞動人民深受其害,政府也得用緊縮性政策,放慢經濟增長速度,耗時數年加以調整;其二,受各種國內外條件或因素約束,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有可能下降。筆者認為,相關變量的分析大致如下:1,消費需求沒什么明顯起色,這是被私有制經濟所決定的;2,出口不容樂觀,出口帶動力減弱。由于這次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結合起來,所以,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都遭到嚴重破壞,危機深重,復蘇乏力,持續時間長。結果,外需不足必然繼續減弱我國的出口帶動力;3,受通貨膨脹和產能過剩的制約,刺激投資的政策將適可而止。同時信貸高速擴張所產生的壞賬,國家財力有限,不可能連年大規模發行公債等因素也將限制投資。我國今年上半年GDP增長了7。1%,其中投資的貢獻率達到87。6%的空前水平(《第一財經日報》2009-07-17)這當然不可以持久。所以人們不得不考慮,在刺激政策不能持續的條件下,我國的GDP年增長率自然會下降。筆者認為只要我國大力調整不均衡的內外增長條件,增長速度放慢點(比如6%左右)反倒是好事。如果經濟高增長了,其收益被各類剝削者瓜分,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勞動大眾的消費水平依舊,這種高增長斷然不可持久,對勞動大眾很少有實際意義。當然有人片面地可用它當政績,以一俊遮百丑。
三,評對策,說出路
針對我國的經濟困局,不少論者提出了擴大內需的對策。這里筆者有興趣評析幾種觀點。
有幾位販賣新自由主義的知名人士高調提出,將我國僅余的大型國有控股公司的股票平分給全民,將土地所有權分給農民,以便增加人民的“財產性收入”,擴大內需。顯然,這是乘機提出的在我國實現最徹底的私有化,全面復辟資本主義的兇險主張。他們的野心當然不可能得逞,但是人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新自由主義者獨獨在中國底氣十足,現在依然如此猖狂?
有一些論者提出,降低個人所得稅稅率,以便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顯然,這是富人們的減稅呼聲。然而富人們的所得稅負擔果真重嗎?請看事實: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只占稅收總額的6%-7%,遠低于經合組織成員國35%的平均水平(《參考消息》2009-06-18文章:《中國需抑制貪婪的市場主義》)。而且工薪階層繳納了個人所得稅總額的一半以上,“而占中國人口20%的富人上繳的個人所得稅還不及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的10%。……中國富人的稅收負擔是世界上最輕的”(《北京晚報》,2005-08-08,來源《環球時報》)。在富人中偷稅漏稅者眾多,似乎從來也沒想過“先富幫后富”。
有的論者避開消費需求問題,只強調依靠科技、改變增長方式,就可以“引領經濟”,走出困境,為此,主張大力發展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等產業和綠色經濟。筆者也認為,改變增長方式是我國發展為科技強國的必由之路,其意義十分重大,我國必須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提升產業,改變增長方式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例如決不能解決所有制結構,分配原則,大規模剝削,兩極分化,消費需求不足等重大經濟社會問題。所以,在社會主義國家里,我們決不可以避開這些重大經濟社會問題片面追求生產力發展。在社會主義國家里,生產關系應當是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國家既要使用一切科技手段大力發展生產力,又要消滅或基本消滅剝削,使生產成果主要用來滿足廣大勞動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所以,無視我國生產關系現狀,只想抓住生產力發展一端的做法至少是片面的。
不少論者在現存的所有制結構內提出了增加消費需求的對策:一是提高私人企業(包括外資企業)里工人的工資和社會保障待遇,二是政府加大對教育、衛生、住宅的投入,增加社會福利支出。不錯,這兩方面確實存在著可能提高的消費需求。政府應大力貫徹執行勞動合同法,推動私人企業的野蠻資本主義向文明資本主義過度。政府隨著財政收入的增加也會不斷加大福利支出。可以預期,以上兩類居民收入逐步兌現以后,消費不足的狀態會緩和一點,但是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為消費不足這種分配格局是由占主體地位的私有制決定的。誰都知道這種格局是怎樣形成的。
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何處?出路就是社會主義陽光大道。我國憲法和共產黨黨章都已明確規定了這條陽光大道。筆者認為,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為主體既要說到,更應該做到。為此,筆者擬結合我國實際,簡要提出幾項建議:1,把我國中央和地方管理的大中型國有和國有控股公司做大做強,興建和擴建高新技術企業,擴展在競爭性領域的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2,各地興建和擴建國有(或控股)建筑公司,使其占據建筑業的主體地位,擔負起我國城市化的主要任務。它們的主要業務是建設微利低價的兩限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以便徹底改變私人房企操控住房價格的局面,使建筑業成為帶動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并永遠避免泡沫化,保證銀行貸款的安全;3,整頓采礦業。關閉所有不符合環保和安全條件,不實行勞動合同法,用野蠻資本主義措施經營的采礦企業(絕大部分是私人企業);關閉開采稀有金屬的私人企業和外資企業,轉由國有企業經營;要按黨紀國法清查私人采礦企業中的地方官員股東;4,小崗村的小農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該另謀出路了。建議在自愿的基礎上再度試辦或興辦土地入股,按股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實行規模經營和多樣化經營,以便增加農民收入。允許私人資本以少數股形式投入,但是,合作社的控制權屬于集體農民。私人公司加農戶,大戶農民加小農戶的莊園經濟都是加劇兩極分化的資本主義經濟,都不應該成為我國農村的主要經濟形態。嚴禁土地所有權私有化;5,放手發動群眾,揭發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改制中,部分官員和企業領導人侵吞公有財產的原罪;6,重新審視和調整我國的外資和外貿政策。取消對外資的一切超國民待遇,關閉一切不履行環保規定,不執行勞動合同的外資企業。把利用外資的審批權集中在省級以上的機構,縮小外資投資產業目錄項目,控制外資投資量。取消對外資企業的出口補貼。要采取嚴厲措施扭轉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大額雙順差局面。按照目前的速度,不出10年,我國的外匯儲備將再翻一番,超過4萬億美元。在這一過程中,美元等外匯貶值將引起十分巨大的損失。對于這樣的不利趨勢需要及早預防;7,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對國有企業高層領導人員的監督條例。其要旨是限制他們的特權和過高的薪金和獎金,給予工人和工會充分的民主權利和監督權利,以便保護國有資產,防止國有企業質變為資本主義企業。
經過以上所有制結構和分配關系的調整,經過外資和外貿政策的調整,筆者相信,我國經濟一定能夠取得內部和外部的均衡發展,徹底擺脫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對我國的重大沖擊。相反,如果僅僅用短期刺激政策應對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而上述重要方面基本不變,那么筆者可以預言,以后我國經濟運行只能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經濟周期或其他危機而起舞,難免周而復始地與它們同舟共濟,共度時艱了。但是,我國為什么要與它們“同舟共濟”呢?
(2009-07-20完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