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黃金儲備:國家賺了 部門沒賺?
2009年07月06日 第一財經日報
江涌
“美元陷阱”,這是一個新詞,用來形容中國巨額外匯儲備都投資到了美元資產上。諾貝爾經濟獎得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克魯格曼(Paul Krugman)首次提出了這個詞語,中國著名學者余永定教授也用過這個詞語。
克魯格曼于4月中旬在紐約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中國在美國投資的最大風險為美元貶值,預計中國遭受的投資損失最終恐達20%~30%。根據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研究員塞策(Brad Setser)的說法,中國已經積聚了至少1.5萬億美元的美元資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30%的變動(這是很可能的)意味著大約4500億美元的損失,差不多是中國經濟的十分之一。
問題的關鍵在于,保有一種外匯儲備,核心是這種儲備是否能夠花出去。比如,保有美元儲備,我們的美元能否和美國人自己的美元一樣,在美國購買任意資產。但是,美國不斷通過立法,增設部門機構與機制,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限制外匯儲備富余國購買美國優質資產或先進技術設備。因此,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在外匯儲備不斷增加的同時,近乎只能購買美元債券資產。
資料顯示,自2004年開始,中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長,從2004年到2007年增長三倍,高達9220億美元。僅2006年到2007年間,中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增長66%。次貸危機沒有改變這個趨勢。
2003年,為完成一項國家重大課題,本人有幸“近距離”接觸國家外匯管理部門高層領導。我借機問了一個自認為很簡單但是一直困擾著我的問題: “為什么中國不斷用外匯儲備買美國債券,而不可以購買比如黃金儲備?”這位領導回答得很干脆:“因為買黃金不賺錢。”我更是滿懷疑問,想知道為什么不賺錢?但是當時那位領導并沒有回答這個進一步的問題。
2005年,本人在進行《部門利益對國家重大決策的影響》課題調研,就上面同一個問題,筆者與一個金融監管部門的領導交換看法。這位領導回答,“買黃金是不賺錢,即使黃金升值了也不好在我們的財務賬面上體現。因為黃金的價值在不斷變動,即使能在賬面上反映出來,在結算時,也會因為儲備黃金不好買賣,變得沒有了收益。而買美國債券,因為有債息,到期都有收益,盡管按你們學者的看法實際可能是虧損的,但是我們的賬面有收益,而且我們買得越多絕對收益就越大,部門績效也就越大。”我隨即問,“買黃金,黃金升值了,國家不是賺了嗎?”那領導笑曰,“國家可以說賺了,但是咱們沒賺頭。”
4月份,新華社發表了對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的專訪,透露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黃金儲備增加了454噸,目前已達到1054噸。購買方式是通過國內雜金提純以及國內市場交易等方式實現的,并不是用外匯購買,而且不是在國際市場購買。但筆者以為,這種購買、增加黃金儲備的方式,不僅未能有效分散國家儲備風險,而且抬高了國內黃金價格。
這終歸還是一個“美元陷阱”問題。目前美國的財政赤字不斷擴大,遠遠超出3%的年度警戒線,并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凈債務國家,約占世界GDP的10%,以美元作為單一的貨幣系統,實已出現威脅。
20世紀20年代,當時世界一半以上的外匯儲備為法國擁有,但最終以落入“英鎊陷阱”的災難性結局收場。當時管理外匯儲備的法蘭西銀行是一家私營機構,并沒有涵蓋法國的全部外匯資產。
與當年法國不同的是,中國的外匯儲備是對全國近乎所有外匯的集中管理,是改革開放30年成就的集中體現。因此,中國更應該避免重蹈法國的覆轍。(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