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海
發表于《市場周刊》主刊9月號
如同虛擬世界里閃電般進出的“駭客”,曾經肆虐亞洲金融危機和越南金融危機的熱錢,在豪賭人民幣升值和獲取中美利差的利益機制推動下,來無影、去無蹤地進出中國大陸邊境,令管理層和理論界的莫衷一是,無從下手。
一般認為,熱錢是指那些只為追求最高報酬,以最低風險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然而,那些經由高層官員或地方政府高調引入的外國私募股權投機基金,在本質上和“散兵游勇”的熱錢,流動著的是同樣的投機血液。從這個意義上說,熱錢當中,既有我們以極優惠的政策,合法引入的少數戰略投資“大鱷”,也有更多的偷偷摸摸、“男扮女妝”,通過假合資、假貿易、支付虛假薪酬以及地下錢莊等途徑混入國內的眾多魚蝦。他們的目的,都是要借這里更加適合自己產卵孵蛋的溫床,培植和繁衍自己的后代,然后在必要的時候全族撤退、滿載而歸。
眼下就提供了熱錢退出的證據。根據8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7月份金融數據,7月末外匯各項存款余額1694億美元,同比增加4.37%,當月外匯各項存款增加56億美元,同比多增100億美元(去年同期減少44億美元)??紤]到今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增量就已經放緩至119億美元,7月的進一步減少至56億美元,而7月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83.36億美元,貿易順差額為252.8億美元。7月外匯儲備增長明顯小于直接投資(FDI)和貿易順差,說明資金外流已有明顯痕跡。
對于央行而言,當前熱錢的大量流入,已經對正在施行的緊縮貨幣政策造成直接沖擊,并且日益演變為通貨膨脹的壓力。此外,熱錢的大量流入,也引起了公眾對于央行代管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對于跨境資金流動監管不力的廣泛批評。然而,最近兩個月央行大幅度減少央票的發行,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歸結于熱錢的流出、央行對沖壓力驟減的結果。對于這個讓央行又恨又愛的熱錢,是選擇基于國家利益最大化的關門打狗、伏擊熱錢的策略,還是基于政績考慮網開一面、任其攜戰利品凱旋?8月6日國務院發布的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就非常值得我們關注了。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不同于原條例重在管理外匯流出,修訂后的條例以促進國際收支平衡為目標,對外匯流入流出實施均衡管理。條例規定取消了外匯收入強制調回境內的要求,允許外匯收入按照規定的條件、期限等調回境內或者存放境外。條例對經常性國際支付和轉移不予限制,并進一步便利經常項目外匯收支。取消了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強制結匯要求,經常項目外匯收入可按規定保留或者賣給金融機構;經常項目外匯支出按付匯與購匯的管理規定,憑有效單證以自有外匯支付或者向金融機構購匯支付。在資本項目管理上,條例規定簡化了對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的行政審批,增設境外主體在境內籌資、境內主體對境外證券投資和衍生產品交易、境內主體對外提供商業貸款等交易項目的管理原則;改革資本項目外匯管理方式。除國家規定無需批準的以外,資本項目外匯收入保留或者結匯應當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資本項目外匯支出國家未規定需事前經外匯管理機關批準的,原則上可以持規定的有效單證直接到金融機構辦理。
我們知道,均衡管理是外向型大國經濟外匯管理的重要原則,但在熱錢正準備大規模出逃的時期,出臺這個對待熱錢鼓勵出逃的法規政策,究竟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誠然,央行的選擇主要是基于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守夜人”職責的無限推崇,以及開放大國應有的“寬廣胸襟”。然而,對劫掠者的寬容,實際上是對國人的極端的不負責任。如果聯想到央行長期以來對待熱錢的曖昧態度,而在局面不可收拾之后,寧愿驅散滿載而歸的竊掠者,則央行和外管局基于部門利益,寄望熱錢不再回來搗亂,從而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然而,對于投機者而言,即所謂“嚴進寬出”,實際是在鼓勵進入;而退出時的如入無人之境,也就徹底地將現行的外匯管理條理消于無形了。如果再考慮到央行和外管局對于熱錢掠奪國內財富的不作為,我們有理由對于央行的政策表示質疑甚至譴責。
實際上,規模巨大的熱錢深度介入中國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正是充分利用了中國全面推進市場經濟體制和“投機即市場經濟常態”這一資本規則提供的諸多制度漏洞,通過對產品和要素市場的集中炒作,獲取了在世界各國無法想象的超級利潤。熱錢持有者如此深諳中國國情,在股市和房市,他們總能先人一步獲利了結,把損失留給被套牢的國內資本;在民間借貸市場,熱錢利用國內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缺口,甚至介入高利貸這一灰色地帶;甚至于進入事關國家安全的糧食領域。
如果說熱錢進入的目的在于獲取匯差和利差,但流入中國的熱錢放棄了對近5年相對美元升值1倍、基準利率高達4.25%的歐元投機,表明其來源有許多可疑之處。除了高調引入、或由國內當權者代理的國際資本之外,我們推斷熱錢更多來自境外的華人世界,特別是歷年來作為國內外逃資金大本營的、我國外資主要來源地的香港地區和英屬維爾京群島。一個可行的解釋是,在失去外資優惠政策的制高點之后,這些地區的資金轉而成了洗掠國內財富的重要推手;而當國內經濟基本面出現滑坡,股市、房事均處跌勢,熱錢的理性選擇就是再次出逃。
基于以上分析,應當從國家利益的大局出發,針對熱錢問題專門出臺具備追溯力的法規政策,對熱錢形成“關門打狗”的圍殲之勢,將歷史上的外逃資金以及熱錢的不當得利收歸國有,徹底打擊熱錢、投機資本搞亂中國經濟的囂張氣焰。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