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國際糧食市場“幕后之手”
2008年08月14日 來源:半月談
從今年開始,WTO關于外資企業進入我國糧食流通領域的過渡期已結束,跨國公司開始悄然進軍,在我國建立小麥、大米等加工企業。專家警示:跨國企業已掌控我國植物油定價權,如果進一步取得糧食流通的控制權,將會造成我國糧價定價權旁落,給我國糧食宏觀調控和糧食安全造成極大影響。
資料圖片:國際糧食價格走勢
龍永圖否認加入wto中國付出過高的代價
布局開始:跨國糧商試水我國糧食加工流通領域
據業內人士介紹,隸屬世界四大糧商之一ADM公司的益海嘉里集團,已經在山東、河南、河北、黑龍江、湖南等糧食主產區建立或并購糧食加工企業,并在江蘇等省準備建立糧食收儲企業。這意味著跨國糧商已開始了他們在中國的糧食戰略布局。
中國儲備糧總公司山東分公司綜合處副處長張煒介紹,益海嘉里集團已在山東兗州建立一家大型面粉加工企業,一期年加工能力為30萬噸。另據中國儲備糧總公司調查,這個集團在河南周口、河北石家莊也正準備建設面粉加工企業;在黑龍江佳木斯,益海嘉里集團已收購一家大米加工企業,近期還計劃在遼寧盤錦建設另一家大型大米加工廠。不僅涉足糧食加工行業,在江蘇射陽,益海嘉里集團已進行了考察,準備在射陽沿海建立大型糧食收儲加工基地,進入糧食收儲領域。
據中國儲備糧總公司總經理包克辛介紹,益海嘉里集團是美國ADM公司與新加坡WILMAR集團合資成立的跨國企業。通過幾年的發展,集團已對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的60%至70%。
包克辛說:“他們已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然后他們再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通過植物油的渠道銷售進入糧食消費市場。在我國,糧油完全是一個銷售渠道,這就給我國糧食流通帶來極大風險。”
操控向縱深發展:跨國糧商開始在中國尋找糧源
“世界四大糧商之一的某集團與我們吉林分公司談得很露骨:一個廣東的玉米消費量就相當于整個韓國的需求量,用中國的糧源和市場就能運作起來,沒有必要從美國運玉米。”包克辛透露。中儲糧是中國最大的糧食儲備企業,是外資合作的首選。據包克辛介紹,目前,世界四大糧商都找中儲糧談過,他們一方面建立糧食加工流通企業,一方面開始尋找糧源。
簡稱“ABCD”的四大跨國糧商是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通常被稱為國際糧食市場的“幕后之手”。他們壟斷了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是包括大豆等大宗農作物的定價者。
據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廷名介紹,近些年,跨國糧商通過掌控世界大豆價格,造成我國油脂加工企業虧損,然后展開大規模并購。目前,我國80%大豆壓榨能力為跨國糧食企業控制,國內企業失去了話語權。在本輪全球糧食漲價大潮中,掌握大豆控制權的跨國企業獲得巨額利潤。跨國糧商的操控,也是國內植物油價格暴漲后,國家難以調控的重要原因,一旦這種局面在糧食上重演,結果就會像植物油一樣,我們將失去對糧食市場的話語權。
“這樣的事情絕不能再在糧食上重演!”黑龍江九三油脂公司總經理田仁禮說,我國糧食安全的一大關鍵點在加工流通領域,這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市場調控。
糧食定價權旁落,一個危險的信號
專家分析,目前,跨國公司掌控中國糧食加工流通的意圖已經顯露。鄭州糧食批發市場總經理喬林選認為,跨國糧商不僅有強大的資金優勢,而且通過食用油已經建立起了全國性的營銷網絡,并樹立了一系列品牌優勢。憑這幾大優勢與我國糧食加工企業競爭,會有很強的殺傷力。
包克辛說:“對此我們應當有緊迫感,跨國公司的發展十分迅速,如果不采取措施,3年后,局面可能就沒法控制,他們有可能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老大。”
包克辛指出,當前,我們的一些地方政府缺乏這種警惕性,在地方招商引資中,普遍存在外資優于內資的思想,跨國公司還能出大價錢,地方政府極易被他們利用。即便跨國糧商不與中儲糧合作,他們也能找到糧源。
“現在很可怕的是,國內沒有真正的大企業能與之抗衡。”包克辛說,目前,中儲糧作為全國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具有較強的實力,但卻沒有糧食加工業務;中糧集團有加工業務,卻不能掌控糧源,銷售網絡也不夠;華糧集團雖然在全國屬于比較大的企業,但實力與跨國公司根本不能相提并論。而依靠民營企業,國內尚不具備這種實力的企業,而且民營企業也難以實現國家對糧食的調控。
目前我國糧食市場調控存在的一大問題是只有儲備,沒有對加工品和銷售的控制,這樣就會給調控帶來風險,一旦國家出現糧食緊張,就會出現很大問題。包克辛說:“去年‘十一’前,中儲糧拋售20萬噸食用油儲備,市場一點水花都沒有,調查發現70%讓益海嘉里買走了,他們買了后存在那兒,不投放市場,這就讓國家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失靈。”
提升糧食戰略,構筑我國“糧食安全島”
“糧食總量、質量、種類、流通、儲藏、調控等綜合形成了糧食的有效供給能力,這是一個國家社會保障能力的重要體現。”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成杰說,糧食供給是國家最大的民生,只有具有糧食有效供給能力,國家才有足夠的社會保障能力。“吃飯保障解決了,搞好其他保障才有基礎。”
他表示,正是基于對糧食生產和供給形勢的清醒判斷和把握,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始終堅持立足國內、基本自給、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余缺的糧食安全政策,始終把解決好吃飯問題作為最大的民生。
一系列“強調控”手段,使我國一段時期內得以保持糧價穩定運行。針對跨國糧商的圖謀,多位接受采訪的專家表示,我國應提升糧食戰略,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要充分吸收各國糧食生產方面的經驗教訓,努力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此次全球糧食危機,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教訓,再次提醒中國糧食生產必須立足國內自給,必須更加重視糧食生產的基礎建設。我國應充分研究世界各國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糧食戰略。
還要注意吸收各國在糧食調控方面的成功經驗。日本、韓國幾十年來在管理大米上很有成效,我們應當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在世貿組織規則的框架內,建立和強化我國糧食加工嚴格的外商準入制度,嚴格控制外資進入的速度和規模,強化對本土糧食加工流通環節的保護,增強糧食終端的控制力。
我們應當密切關注國際資本與跨國企業的動向,以便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同時,要牢牢掌控糧源,搞好糧食的托市收購,加強國家儲備,做到真正的手中有糧。我們還要在糧食加工流通領域培育足夠強大的龍頭企業,由國家協調,盡快實現央企聯合、中央與地方聯手,建立糧食加工流通的國家隊和大型企業集團。只有自己的企業強大了,才能夠與跨國糧商抗衡。 (記者 董振國 王春雨)
相關專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