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國際接軌一直就不是什么新鮮命題。曾記否?2001年中期,以“推倒重來論”為先鋒的國際接軌派風光無限,可是,史美倫女士并沒有帶來香港的監管體系和設計制度,所以,“別了,史美倫君”的同時,留下的是一個完全喪失了投融資功能的死水市場,以及那在墻角里被唾液掩埋的”接軌論”。憶否?“遠離毒品,遠離股市”?這句話在2005年遍響神州,可有沒有成為中國證券管理層乃至金融界的恥辱呢?今天,在全流通的大背景下,接軌論重又被拋了出來。
可以認為A、H股的股價在長遠的歷史時期里是必然走向統一的。但是,在目前,在那許多“不可或言”的目的下,在全流通剛剛進入可實現階段,就斷然提出所謂A股價格一定向H股價格靠攏的言論,即所謂“同股要同價”、“一樣的菜應該賣一樣的價”,其實是很荒謬的。
從大的方向上講,中國內地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制度,香港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制度,一樣嗎?兩地的證券市場制度設計一樣嗎?(我們都能搞出個太平洋證券改面上市,那邊行嗎?)兩地的監管體系一樣嗎?兩地金融法律法規的完善程度一樣嗎?兩地市場的操縱成本一樣嗎?香港有廉政公署,我們這邊有嗎?
從市場表現上講,香港有一把一天幾乎沒有交易的公司股票,而我們內地連隔天歸零的廢紙都能炒上天,一樣嗎?香港是國際資本的游樂場,而我們至今沒有一家國外法人公司在A股上市,我們資金追逐的又是什么?這一樣嗎?香港有完整的金融衍生品體系,我們只能單邊做多,一樣嗎?
從外圍上講,香港是聯系匯率制度,港幣圍繞美圓自由結算匯兌,我們的人民幣體系是這樣的嗎?我們與香港其實是與美歐的產業體系、產業縱深、產業布局規劃一樣嗎?還有資源分布、人力成本、環境制度一樣嗎?更不用說經濟成長性和推動力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有個成語,叫南橘北枳,同樣的橘子在不同的地方就完全不一樣,一邊是好吃的橘子,另一邊是難以下咽的枳,試問也該賣一個價錢?更何況是在不同的制度設計、監管力度,不同的市場環境里的上市公司股票?僅因為是同一家上市公司就去要求價格表現相同,試問應該怎么排算?是否還要搞一個港幣與人民幣乃至美圓的匯兌牌價表來進行比對?
一直以為,現今單方面強調的國際接軌其本質是在刻意回避我們資本市場的核心問題,更不應該以接軌來為當年“不可言”之WTO條款做鋪墊和催動。如果要向國際接軌,應該首先在制度設計、監管力度、市場環境和投資者保護等問題上去考慮接軌,舞臺搭不好,卻要讓演員在大劇院的臺上和草臺鋪子上演出一樣的效果來是不可能的!
筆者一直認為,任何一個資本市場,其核心問題不是資產價格的高低,不是資產數量的多少,而是有沒有掌握住資產的定價權。失去了,就不要想再簡單的拿回來,必須要用巨大的代價去換回來的,這方面我們不是沒有經驗,怕只怕是量中華之物力,有些人本不在乎什么代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