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沖擊波 |
[科學時報 劉丹報道]
4月1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表示,世界范圍內的食品價格上漲如同金融市場危機一樣,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這是國際社會首次將糧食危機與金融危機擺在同一個位置上并列。此前1月份,在這份與花旗、MMC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沃頓商學院危機中心和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合作撰寫的《2008年世界危機報告》中,糧食安全還被列在僅次于系統性金融危機的位置。
整個2007年到2008年,關于糧食是一種戰略物資還是獲利商品的討論,在世界各國進行。隨著國際糧價一年內超過50%的增長,糧食安全的幽靈,在闊別數年之后,重新回到世界的上空。
世界糧食計劃署行政總監希蘭(JosetteSheeran)預測,糧食危機最終席卷全球,更形容這是一場“超級風暴”。
世界糧倉空了
南美洲。潘帕斯草原,這里是地球最大的糧倉之一,這里有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面包、肥美的牛羊,但現在這里已經不再屬于全球——阿根廷人為了保證國內供應,政府宣布考慮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麥的出口關稅。在它的鄰國,世界第一大牛肉出口國巴西,牛肉價格漲幅創下5年之最。
非洲。埃及,傳統的大米主要出口國,正式禁止將大米銷往海外。而非洲60%以上的國家,如尼日爾、阿富汗等正在為糧食問題絞盡腦汁。
歐洲。曾是世界傳統的糧食凈出口地區,正在變成糧食進口區。2007年下半年以來,歐盟已經從世界各國進口了520萬噸糧食,為了找到盡可能多的糧食并儲備起來,歐盟已經決定在2008年6月之前,暫時取消糧食進口稅。
亞洲。全球第一大糧食出口國泰國,稻米供應銳減,價格暴漲。作為全球基準的泰國大米報價達到每噸760美元,比3月26日每噸580美元的報價提高了30%左右,達到歷史高點。印度,這個10多年來一直保持糧食自給,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解決糧食自給問題的“模范生”,也在2007年從澳大利亞進口300萬噸小麥,并在2008年初即宣布,將繼續進口小麥,以提高緩沖庫存、平抑國內糧價。全球第二大出口國越南也實行了類似限制規定。
有報道指出,當前全球的大米庫存到達1976年以來的最低點,全球大麥庫存將降至42年來的最低水平,全球油籽庫存預計減少22%。
上個月,標準普爾和荷蘭國際集團(ING)則不約而同地發布了各自最新的評級報告:“糧食短缺的情況很嚴重,目前的谷物庫存水平已經跌到了24年來的最低點。”國際集團在報告中說。
糧價推手
長期關注糧食問題的學者程亞文認為,造成這一輪國際糧價飆升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世界一些重要產糧國如澳大利亞等因氣候干旱糧食顯著減產;二是美國和歐洲國家將大量糧食作物用于生物原料生產,增加了糧食的非食品性消費;三是不少原先可以糧食自給的國家,如今也加入了糧食進口國的行列。這使去年世界糧食市場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將糧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歸結為世界糧食供需形勢的變化。糧食生產因氣候干旱而減產,同時需求方面出現了新的增長點而大幅增加,“致使全球糧食庫存降到197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也發布報告指出,目前全球范圍內的糧食價格高居不下是氣候變化、需求增長和投機商大量投資期貨市場行為造成的。從去年開始,美元在世界范圍內的走軟也使很多在美國金融市場的投資都轉入其他市場,“首先是投資石油和礦產,緊接著投機者們開始把目光轉向期貨市場,大豆、小麥和稻米都是他們的投資對象,而這種迅速大規模的購買糧食不是靠增加一些產量就可以滿足的”。
中國糧價波瀾不驚
在世界糧價劇烈的沖擊波中,中國似乎成為波瀾不驚的一方“靜土”。
國際市場上,小麥價格飛漲112%,玉米猛增47%;相比之下,中國2007年糧價漲幅僅為10%,稻米、小麥等大宗糧食價格相對穩定,變化不明顯,漲幅較大的玉米和大豆,也僅僅上漲了15%和25%。(據國家統計局1月數據)
關于中國糧食漲價的原因各方說法不一。糧食問題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貴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指出:我們正處于糧價的上升周期。
從世界范圍看,從1961、1963年~2001、2003這40年周期內,國際糧食的真實價格(剔除了通貨膨脹等因素后)經歷了一個較長時期的下跌過程。其中1996年世界范圍內曾出現過一次糧食危機,當時英國人不得不花一英鎊買一片面包,全球糧食庫存下跌,糧價上漲,1996年五六月份時,玉米、小麥價格分別上漲九成和五成,之后出現下跌,今天又進入一個快速上升的通道。
中國糧價在改革開放30年間經歷了三個運行周期。1996年糧價達到階段性高峰,相對供大于求,同期產量、庫存大量增加;此后數年內,中國糧食產量在1998年達到峰值,糧價幾年持續下降,世紀之交在低谷徘徊;直到2003年才開始發生階段性轉折,市場糧價開始反彈,目前糧價仍處于本輪周期上漲通道,但上漲比較平穩。
中國糧價與糧食產量相關性明顯。從1994年到1998年,中國連續5年豐收,糧食產量連續超過5億噸,人均350公斤,其中1998年為5.12億噸,人均411公斤,中國已經做到糧食基本自給,豐年有余,糧價下跌至低谷徘徊。1999年以來,產量連續減少,不能滿足當年消費,導致庫存連續大幅下降。由此出現了第二次大滑坡,使中國人均糧食擁有量又退后整整一個臺階:2003年人均糧食擁有量降為333公斤,僅相當于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水平。2003年中國糧食庫存基本不足當年消費量的30%,處于197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比過去30年59.4%的平均水平約低一半,此時,糧價開始反彈。在此關頭,自2004年至2007年,中央連續發出4個“一號文件”,連續兩千多年的農業稅被免除,中國的糧食生產實現了自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增產,2007年糧食生產過1萬億斤。但是,在國內糧食生產到歷史最好水平的同時,糧食與食品價格卻出現了出人意料的持續且快速上漲,進而再度引發人們對糧食安全的擔憂。
李成貴認為,中國目前的糧食真實價格相對1996年的階段性峰值并不算高。同時,糧價與其他產品價格一樣,屬于“結構性上漲”。分析糧食價格的結構性組成,從具體數據看,大豆漲幅最大,中國作為最重要的大豆凈進口國,過去一年多,國際大豆價格飆升已經傳導為國內價格大幅上升。然而就小麥、玉米、大米主要谷物而言,中國是凈出口國,并且凈出口數量增長仍比較有限,國際價格飆升影響較小,漲幅較弱。
此輪上漲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在于民眾對糧食漲價的心理預期。“中國糧價并沒有國際漲幅那么多,但為什么漲價?民眾的心理預期對此影響很大。糧食是需求彈性小的產品,價格受消費者心理因素影響大;黃金等市場需求彈性大的產品價格,受心理預期影響小。在糧食問題上,民眾的心理因素甚至可以左右糧價。去年以來,由于國際糧價大幅飆升、政府的關注、媒體的渲染,強化了公眾對糧價上漲的預期。這是糧價上漲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句中國人的老話,在全球糧價暴漲的今天,是中國人自信與從容的寫照。國務院總理溫家寶4月5日至6日到河北考察農業和春耕生產時強調,中國的糧食儲備是充裕的;中國人完全有能力養活自己。
溫家寶特別指出,中國糧食儲備充裕,國家現有1.5億噸到2億噸的儲備糧,比世界平均儲備水平多一倍。3月31日溫總理指出,中國大米庫存量達到4000萬到5000萬噸,能自給自足;而全球大米市場供應量,不及中國大米供應量的一成。他強調,中國連續4年糧食豐收,去年產量超過1萬億斤,今年只要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還能保持糧食生產基本穩定。
國家糧食局局長聶振邦也認為,目前中國的糧食庫存和市場供應都很充裕,短期內不會出現所謂的糧食危機,在沒有特殊情況的條件下,今年也不會動用中央儲備糧。根據種植意向調查,和2007年的15.9億畝相比,中國今年的糧食播種面積至少不會出現減少情況。
基礎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進口的農產品主要集中在大豆、植物油等少數幾個品種上,水稻、玉米、小麥這些主食的自給率達到95%以上。2007年,中國糧食凈出口量達到700萬噸。李國祥指出:“中國農村,農民人均存糧大約是500公斤,這個數字相當于兩年的消費量。”
李成貴對此持相同觀點,他認為中國沒有出現“糧荒”,對于中國糧食現狀,我們“有樂觀的理由”。
第一,中國糧食供給能力仍有提高的空間。李成貴指出,糧食產量來自于播種面積和單產。“播種面積比較復雜。”李成貴說,一方面土地資源越來越少是個不爭的事實,18億畝耕地紅線在迫近,工業、城市用地在擴張;但另一方面,中國有許多后備耕地資源可供開發利用。如新疆擁有4000多萬畝后備耕地資源尚未開發,其中伊犁河谷的500萬畝土地較為優質、開發難度小。除了這些處女地,通過對建設用地的合理規劃和整理,也還能夠釋放出一定量的土地,減少耕地非農使用的壓力。“土地資源一方面是保護耕地,一方面節約、規劃、整理建設用地,減少耕地非農使用的壓力,同時開發后備耕地資源,耕地面積上沒必要過度悲觀。”李成貴說。
關于單產,李成貴認為仍然有提升的潛力。基礎設施建設在不斷完善。中央十分重視糧食核心產區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今年的1號文件仍將農業問題擺在首位,并且今年的提法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中央財政在春耕來臨之際增加投入幾十億元人民幣,用于與糧食生產直接相關的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上。另外,糧種的不斷改良,“測土配方”等先進科技手段的推廣,“中國糧食單產還是有提高潛力的”。
第二,“國內供給量即使不夠,進口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李成貴認為,增加緊缺資源性產品的進口,是符合國家利益的。“進口糧食,就是進口水、土地等資源。中國沒有那么多地、那么多水,為什么一定要自己生產?我們應當從國家利益最大化角度進行戰略思考”。
中國正在以牢固的根基抵御這場風暴。
居安思危:中國糧食安全嗎?
中國人對糧食問題的認識有著歷史積淀的沉重感,即使最微小的起伏也會觸動社會從上到下的神經。
對于國家而言,“糧食是最大的政治武器,糧食消費沒有替代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糧食。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經濟安全中的基礎”。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說,中國歷史上,每個王朝的末期往往都是食不果腹、民不聊生的時候。從古至今,糧食短缺總是困擾著國家的政局與社會的穩定。
在經濟學家看來,“糧食安全”很可能是一個偽命題。按照經濟學原理,將糧食視為完全競爭的商品,市場之手可以發揮充分的調節功能:一旦糧食供應出現短缺、價格上漲,必然會刺激農業生產、產量提高、供應增加、庫存充足、糧價下降,長期來看,市場終究恢復平衡。
但是經濟學理論對全球各大糧倉的“限制出口令”毫無辦法。“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糧了”。
江涌認為,世界糧食雖然已不安全,但是尚未達到危機的程度。當前的糧食緊張形勢源于高糧價導致的恐慌,而非糧食短缺。2000~2006年糧食持續減產,糧價自2006年下半年持續上漲,不斷突破歷史高位,國際市場一片恐慌。各國為保障本國糧食供應及控制通脹,紛紛出臺限制出口、鼓勵進口的關稅措施。世界糧食庫存已降至新低,僅能滿足54天全球消費。但是,衡量糧食安全的儲存——消費比率2006/2007年度為20.7%,預計2007/2008年度為19.2%,均高于18%的安全警戒線。
對于中國糧食面臨的形勢,江涌認為,目前我國糧食連續4年增產,國內市場糧食充盈,但長期看,糧價高漲及因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口糧和飼料量的需求增長剛性,我國糧食形勢不容樂觀。
“一些研究表明,中國正達到一個臨界點,即目前糧食產量的增長并不能帶來糧價的下跌,除非產量能有大幅增長,否則當地的食品需求將無法得到滿足,食品價格也將不可避免地大幅上漲。”
問糧:我們有何作為?
李成貴認為,市場是維系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市場不是萬能的,在糧食安全上,市場經常失靈。因為糧食是一種特殊商品,既是一般消費品,也是工業原料,還是金融商品,同時還是戰略物資。因為是戰略物資,尤其要確保弱勢群體、貧困階層等特殊人群的需要,所以糧食還是某種意義上的公共產品,不能完全由市場來提供。
在對糧價的調控上,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應合理配合。“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調控應掌握好時機和力度。”李成貴說,“政府調控的目的是維持市場、價格的穩定,在價格大起大落時,像熨衣服一樣,熨平這個價格。但是時機和力度不合適的話,結果實際上是在加大波動。因此,選擇好的時機、力度和方式,成為擺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題。”
聯合國糧農組織對糧食安全的定義是,“確保所有人在任何時候既買得到又買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參照這個定義,要確保糧食安全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確保糧食總產量足夠供應;穩定糧食價格,讓人們買得起所需食物;保證糧食到消費者手中的暢通渠道。
江涌認為,各國一般將生產足夠數量的糧食視作保障糧食安全的首要任務。或藏糧于地,實施耕地保護計劃,減緩耕地萎縮;或增糧于技,依賴農業技術的研發及推廣提高單產;或注重節水灌溉,通過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來克服缺水農業危機,或激勵種糧,中國政府陸續出臺十項措施促進糧食生產,再次提高最低收購價、提高農業補貼等。
李成貴的觀點是,運輸問題是現在中國糧食問題的瓶頸。“東北糧是一個難題。”李成貴對《科學時報》表示,“中國2003年的糧價上漲,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東北糧食運不出來。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大糧倉,東北糧食鐵路運輸很緊張,沒有那么多車皮。”
“這次糧價上漲與鐵路運輸也有關系,東北糧難出山海關。”李成貴頗有感慨,“別看現在全國糧價都在漲,東北的糧價卻在跌!東北的糧食交易十分冷清。”他認為,正是由于中國缺乏完備的運輸流通體系,造成了中國糧食市場一體化程度低,“東邊日出西邊雨”,不利于整個中國糧食安全體系的構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