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率”齊動鏖戰通脹
http://finance.QQ.com 2007年12月12日00:49 中國證券報 □本報記者 王棟琳 北京報道
時隔十一年之久,通貨膨脹再次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貨幣政策也被推上風口浪尖。上周末央行剛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昨日公布的CPI數據又給市場帶來了加息預期。無論年內會不會再次加息,“緊”字當頭的基調已定,貨幣政策與通脹的戰斗正酣,利率、匯率、存款準備金率可能繼續組成貨幣緊縮“拳”。
防止“農業通脹”轉向全面通脹
通貨膨脹并不是中國獨自面對的難題。國外專家把今年全球物價上漲稱為“農業通脹”,即全球農產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拉動的物價上漲;而中國、印度被認為是全球食品需求上升的源頭。
在上月中國創出11年新高的CPI漲幅中,食品價格上漲仍是最主要的推動因素,上漲18.2%。糧食、豬肉、油脂、鮮菜都表現出強勁的上漲。“低價”食品的時代似乎已經過去。
有的觀點認為,食品價格上漲對于農民收入過低有一定的補償作用,政府有可能容忍溫和通貨膨脹。但更多專家關注通脹對于整個經濟社會穩定的危害。人大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趙錫軍認為,針對食品價格漲幅高,應該加大結構調控。
更令人擔憂的是,結構性的通貨膨脹背后,隱藏著全面通脹爆發的風險。11月非食品價格上漲1.4%,漲幅比上月提高0.3個百分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成明顯通貨膨脹列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而要防止全面通脹,就必須對通貨膨脹的貨幣源頭加大緊縮力度。從緊的貨幣政策走向臺前。
“三率”不妨齊動
面對連續四個月高于6%的CPI漲幅,繼續加大貨幣緊縮力度的預期已經深入人心。利率、匯率、存款準備金率,“三率”可能繼續組成貨幣緊縮“拳”。
弗里德曼早就指出,通貨膨脹說到底是個貨幣現象,也就是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從2005年開始,中國積累3年的流動性過剩終于釀成通脹風險上升。
從削減供給角度,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升值將是貨幣緊縮的“必由之路”。央行公布的11月金融數據中,貨幣供給增速仍然較快,這對未來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造成新的壓力。
加快升值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通貨膨脹與升值不到位可能有一定關系。物價上漲導致了實際匯率的升值,其結果是降低出口競爭力,類似于升值的效果。余永定等專家認為,通過通貨膨脹來減輕升值壓力的做法不可取,損害國內利益。今后應該更“主動”升值。
今年緊縮政策頻頻出手,年內已經5次加息,央行上周末年內第10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表示,造成目前的情況,“并不是因為2007年對沖力度不夠大,而是此前的對沖力度和今年相比相對較弱”。市場人士認為,出于“糾偏”的目的,頻繁的貨幣緊縮政策明年勢必會延續。
從抑制需求角度,未來提高利率的可能性仍在。今年以來CPI漲幅4.6%,為了彌補實際負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需提高近100個基點。不過受制于國內外因素,目前在加息問題上,央行表現得更加審慎。專家建議,運用不對稱加息,提高存款利率補償通脹,同時維持貸款利率不變以抑制銀行放貸。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