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模日趨增大,流轉中存在的一些隱憂也暴露了出來。《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幾個農業大省獲得的數據顯示,各地土地流轉面積在快速增加的同時,用于種糧的面積呈逐年下降趨勢。有專家分析稱,雖然出現這種情況并非反常,但如果高比例的“糧地不糧用”成為常態,將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一大威脅。
記者從四川省農業廳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該省流轉用于種植糧食作物的耕地面積為443.3萬畝,占流轉總面積的32.6%,農地流轉后的種糧率正逐年下降,全省2010、2011和2012年的比例分別為41.2%、39.0%和35.7%。據當地一位官員介紹,現在大多數業主按照市場化運作,將流轉土地用于發展效益較高的經濟作物,或用于發展休閑農業,導致耕地的“非糧化”和“非農化”呈發展態勢。
這種趨勢也在其他多個農業大省同時“上演”。河南省的農村土地流轉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70%的耕地流轉給了經營大戶,而土地經營大戶的“非糧”比例從2010年的43.7%上升至目前的60%,一般農戶流轉土地的“非糧”比例也已經高達40%。而即使是位于糧食主產地區的安徽蕪湖,也有接近四分之一的耕地未用于糧食種植。
耕地種糧比例每況愈下的同時,土地流轉規模卻在“飛速前進”。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13年底,全國承包耕地流轉面積3.4億畝,是2008年底的3.1倍,流轉比例達到26%,比2008年底提高17.1個百分點。這種變化在糧食主產省尤為明顯,記者從安徽省農業廳獲得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該省耕地流轉率年均增幅達到37.6%,其中2013年底比2012年底凈增737萬畝,增幅達57.8%。
對于上述現象,一些業內專家表示擔憂,很多地方片面追求流轉規模和流轉比例,但卻忽略了土地流轉后繼續種糧能否給業主帶來效益的問題。
與種植經濟作物和外出務工相比,糧食種植的經濟效益并不高。業內專家指出,近年來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成本上漲,農業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斷攀升,糧食生產成本增速高于價格增速,廣大農戶普遍反映種糧不如打工收入高,而這恰好是土地流轉后“非糧化”比例上升的一大原因。
安徽省相關部門曾赴合肥市、滁州市就農村租賃土地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一些企業租賃土地雖然沒有改變農業用途,但經營效益差別較大。從事糧食種植的,租賃后產量、收益增長不明顯,但種植經濟作物,租賃后收益大幅增長,兩者每畝收益相差近10倍。
安徽省阜陽市一家農業企業負責人王杰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一畝糧地上種植小麥需要化肥、種子、農藥、播種、管理等費用約900元,加上土地租金約1100元,總生產成本約2000元。去年遭遇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小麥減產嚴重,平均畝產才400多公斤,其中200畝小麥絕收,他去年種糧食虧了50多萬元,還好其他耕地上種植的中藥材和經濟作物賺了些錢,否則連農戶的租金都難以支付。
記者在湖南采訪了解到,湖南湘西州的一個貧困村,全村耕地總面積3600多畝,其中稻田面積1100多畝,村民長期種植水稻、玉米等傳統作物。為了脫貧致富,今年村里引進外地老板建立生態農場,集中連片流轉水稻和玉米地1200多畝,專門種植辣椒等蔬菜品種。當地村干部告訴記者,農民流轉土地后可獲得每畝300元至500元租金,同時到農場打工還能有每天60元的工資,收入水平能夠大幅增加。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糧地不糧用”是一個隱患,土地流轉規模越來越大,糧食種植越來越少,自然就會對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影響。而一些監管部門不愿意看到企業帶著大量資本下鄉拿地,也是因為這樣只會使“非糧”的現象更加嚴重。另外,建議地方政府管住自己“有形的手”,不要盲目對土地流轉規模下指標、定任務、趕速度。
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相關人士表示,為防止土地流轉“非糧”化傾向無序蔓延,建議各地按照“劃定永久糧田,建立保護補償機制,確保基本糧田總量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高”的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劃定永久基本糧田,嚴格保護,不得占用。同時各級地方政府要對耕地流入方的經營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比如規定流入的耕地必須是全部種糧或規定種糧面積不得低于一定比例等。
鄭風田表示,如果按照中央要求,使補貼真正流向種糧大戶,增加對種糧者的獎勵,化解業主一部分經營成本,“非糧”比例直線上升的趨勢必然會緩和很多。
也有部分專家覺得現在還不必聞風色變,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非糧化率呈現這種趨勢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從國家層面來看,這幾年糧食仍在保持增產。如果未來土地流轉造成的“非糧化”問題經過長期累積對國家糧食產量造成了影響,屆時政策可以再進行相關調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