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我國居民暴露在環境污染中的情況是怎樣的?環保部昨日發布了首個全國性的大規模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我國有2.5億居民的住宅區靠近重點排污企業和交通干道,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
2.5億人處于“高風險地區”
這次大型研究名為“中國人群環境暴露行為模式研究”。從環境健康學上講,“暴露”通常指的是人體接觸到大氣或水污染的時間。
研究結果顯示,我國人群暴露在受污染環境下的程度不容樂觀。雖然目前霧霾等現代型的環境健康風險增多,但同時,傳統型風險依然占主導地位。
由于規劃和產業布局原因,我國依然還有1.1億居民住宅周邊1公里范圍內有石化、煉焦、火力發電等重點關注的排污企業,1.4億居民住宅周邊50米范圍內有交通干道。在環保部看來,這屬于高風險地區,應盡快建立環境健康風險監測哨點,開展風險評估和預警工作。
此外,我國還有5.9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做飯,4.7億居民在室內直接使用固體燃料取暖,2.8億居民使用不安全飲用水。環保部稱,應加速實現生活用能清潔化和優質化,加快飲用水安全改造。
農村居民暴露在大氣污染中的時間更長
根據該報告,城鄉居民之間的暴露情況有很大的差異。城市居民平均每天室外活動時間為3小時,每日每公斤體重呼吸量為250升,農村居民分別為4.3小時和260升。報告分析,在大氣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氣污染的健康風險是農村居民的70%。
我國和國外居民的暴露模式也很不一樣。從水可能導致的健康風險暴露情況來看,我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單位體重的白水飲用量為31毫升、每人每天洗澡時間為7分鐘,美國居民分別為13毫升和17分鐘。因此,在水中污染物濃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國居民經口飲水暴露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2.4倍,經皮膚暴露水的健康風險是美國的40%。
該研究于2011年到2012年從我國31個省市自治區隨機抽取了18歲以上常住居民近10萬人,環保部稱,樣本具有較好的全國代表性,還對各關鍵環節實施了嚴格的質量控制。
■ 對話
“暴露時間+污染物濃度=健康風險”
參與過這份報告研究的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表示,我們已經公開了污染物濃度,現在又做了人體暴露效應研究,這是很大的進步。接下來的研究就可以把污染物濃度和暴露模式疊加起來計算了,來真正研究中國人因環境污染而受到的健康效應。
新京報:你對這份報告如何評價?
潘小川:這份報告有很大的代表性。對人體健康受環境污染的研究來講,最終要考慮的是人體吸入污染物的劑量,術語叫做“攝入有效劑量”,它有3個參數,首先是污染物的濃度,然后是人體暴露的風險,最后才是把前兩者結合起來的、真正進入人體內的有效劑量,這才是人體受環境污染最終的健康效應。
現在,我們已經公開了污染物濃度,現在又做了人體暴露效應研究,這是把工作推進了新的層次,是很大的進步。
另外,之前我們國家做“人體暴露”都是參考歐美國家的研究,但事實上我們國家人群和歐美國家的暴露模式有很大不同。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詳細研究,對科研來講,有比較強的參考價值和借鑒意義。
新京報:到底什么叫“暴露”?怎么理解?
潘小川:“暴露”的風險主要考慮的是時間,也就是人體接觸污染物的幾率。人體接觸污染物的時間越長,幾率越高,受到的健康影響越大,比如你暴露在霧霾中四五個小時,在同等濃度下,肯定比暴露兩個小時受到的健康風險更高。
但是對于健康風險來說,另一個很重要的參數是濃度,只有把濃度算進去了,才能真正得出人體實際接觸的污染物的影響。比如現在得出農村人口暴露在大氣中的時間比城市人口多,但如果城市空氣污染物濃度比農村高的話,那城市人口實際攝入的污染物還是很高的。
同樣的還有水質,現在我們說我國居民喝水量比美國人大,但這里面沒有比較水質。如果水里面的污染物比較多,那中國人因為喝水而產生的健康風險會比美國人還要更大。
新京報:接下來的研究是怎樣的呢?
潘小川:現在這個報告做的主要還是暴露風險,也就是人群接觸污染物的時間,還沒有考慮濃度這個系數。接下來的研究就可以把污染物濃度和暴露模式疊加起來計算了,甚至可以用上生物標志,如檢測尿液、血液污染物情況,來真正研究中國人因環境污染而受到的健康效應。(新京報記者 金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