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的一篇報道,將這回的大旱跟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聯系起來(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3/18/content_13193253.htm),認為農田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是重要的因素。這一點,烏有之鄉上已經有不少帖子詳細分析。然而,我注意到這么一個細節,新華網的報道中說【據水利部統計,中國現有的18.3億畝耕地中,尚有9.59億畝是沒有灌溉條件的“望天田”】
這是不是事實?是的,單純從數據上看沒錯,但是這絕不是全部的事實。細看下圖
1978--2008全國有效灌溉面積變動(單位:萬平方公里)
非常明顯,最近三十年,全國的有效灌溉面積實際上是顯著增加的!盡管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度出現徘徊、減少,但是自九十年代開始基本上就是一路提高。即便是在2003年前后(糧食一度有明顯減產),灌溉面積的縮減仍然比較有限,最近三五年的增長更是有目共睹。
既然灌溉面積是一路走高,那么新華網的前述文字就值得商榷了。當前的灌溉面積,比起改革開放前增長了不是一星半點,如果現在嫌“望天田”的面積過大,那么三十年前只會更大,何況耕地面積三十年來是一路遞減的,一加一減,現在的“望天田”的比例應該是相對減少更多。那么,為什么三十年前我國的農業成災率(詳見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3/135978.html)比如今反而要低十幾個百分點?假如將三十年來灌溉面積和農業成災率的變動都繪在一張圖上,將會出現一個令人尷尬的矛盾:伴隨著灌溉面積的增加,我國農業成災率也在增加。這樣看來,如今的灌溉面積達到了歷年來的高峰,所以出現西南大旱也是“應該”的?
矛盾還不止這一處。三十年來:農業機械總動力增長了6倍,農用大中型拖拉機數增長了5倍,農用小型拖拉機數增長了12倍,農用排灌柴油機動力增長2倍半,鄉辦水電站發電量增長22倍.........凡是跟農業生產有關的物質基礎,相比以前都是幾倍十幾倍的增長。
灌溉面積顯著增加了,物質條件大幅度改善了,為什么農業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反而在下降?
這個看似矛盾的現象其實并不難理解。目前我們所統計灌溉面積,僅僅是“理論”上的,這塊地旁邊有了水塘水庫有了渠,那就算作灌溉面積。理論是沒錯,實際呢?包產到戶后,出現兩個后果:其一,大批農田高度細碎化,無法進行統一的灌溉規劃,各顧各的灌溉,要么是造成極大浪費,要么靠搶的,誰能搶誰就多澆水;其二,基本農田水利設施缺乏修繕維護。大的水利設施國家修了,小的水庫塘壩誰來管?光有水庫水塘,里面的水總得靠引水渠才能到田地里,這些渠道誰來修誰來維護?
所以,看上去灌溉面積在節節增長,實際的灌溉效果卻是在步步后退。聽起來荒誕不經的:灌溉面積增加,自然災害成災率也增加,就變成了現實。說的形象點,那個“灌溉面積”是虛胖,血壓血糖血脂高集于一身,一旦爬個坡上個樓,立刻顯出原形。
目前國家也很清楚問題的癥結,也在想辦法,要說政府不著急不努力也確實冤枉。比如,為了加強“小農水”建設,2005年中央財政專項投入5億,到09年就成了45億,這樣的增幅不能說低了。但是,是不是有政府投入就夠了?不要說45億的小農水,就算450億,平均到全國耕地全國農戶,能夠分到多少?有人說,那就要“調動農民積極性、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這個話說得好!問題是,怎么調動怎么發揮?直接靠中央政府面對幾億農民去調動,這個成本高的難以想象,中央難道要派出幾百萬支工作隊直接發動群眾?必須有合適的“組織或中介”。
現在問題簡單了,這個合適的組織或者中介,在哪里?有些人一提到“集體農業、人民公社”就恨得咬牙切齒,那恨完之后呢?總得想個辦法解決實際問題吧。照著有些人的邏輯,那就土地自由流轉好了,少數人集中多數土地,不就可以規模化、機械化經營么?不就能避免千家萬戶爭搶灌溉水源么?我勸你們就別給溫家寶總理添亂了,3月22日,他在會見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的外方主要代表時表示“中國失業人口有2億”,如果我們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達到美國大農場水平,還要再轉移2億勞動力出來,4億人,都到你家去找工作啊?
說來說去,問題的原因大家都清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維護無方;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很清楚:政府主導,調動農民積極性大修水利。那么具體的措施在哪里?都說要“組織、發動群眾”,誰來組織、發動?用什么方式來組織、發動?
每個人都能看穿的問題,偏偏就找不到合適的解決辦法,偏偏只能坐等被問題折磨,這是最讓人悲哀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