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幫助朝鮮人民進行戰后重建
?
志愿軍與朝鮮人民軍聯歡
在打退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朝鮮停戰協定簽訂后,中國人民志愿軍在鞏固防守的同時,還幫助朝鮮人民建設新家園,與朝鮮人民結下深厚情誼。如志愿軍第21軍在承擔海岸防御任務期間,就幫助當地朝鮮群眾解決了生產、生活等方面的諸多問題。
1954年4月,第21軍接替第15軍擔負朝鮮東海岸防御任務。1955年10月,第21軍移防朝鮮西海岸接替第24軍在肅川地區的海岸防御任務。這一階段,第21軍主要幫助當地朝鮮群眾解決了下列問題。
一是幫助朝鮮群眾解決過冬問題。第21軍黨委不間斷地要求部隊發揚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把我軍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在駐外條件下發揚光大。具體是將改善當地貧困群眾的過冬生活與冬防冬訓任務結合起來。為當地群眾蓋茅草房,保證當地群眾有房住、有柴燒、有飯吃,使他們能夠安全過冬。
二是幫助朝鮮群眾春播春種和秋收。第21軍黨委下達指標任務:要求所有指戰員在春種插秧期間,必須出滿3個勞動日。軍里有許多青年學生,從未干過農活,但為了朝鮮群眾早日過上穩定的生活,從插秧、除草、田間管理到秋收樣樣學,樣樣做,當起了穿著軍裝的農民。
部隊還積極主動地為當地群眾修建和完善各種農田水利設施。全軍大力開展“送溫暖,做好事”運動,為當地群眾送衣、送糧、送藥、送文具、送玩具等。
志愿軍的行動換來朝鮮群眾的衷心愛戴和支持。在第21軍幾乎所有連營團駐地,當地婦女不計寒暑、數年如一日地自發為指戰員們拆洗被褥、清洗衣物、打掃衛生。
三是為當地群眾診療治病。戰爭結束后,朝鮮群眾的生活極度困難,缺醫少藥的現象十分嚴重。為此,第21軍專門派出醫生和衛生員在當地鄉鎮為群眾開展巡診、義診活動。據統計,僅62師在1954年就接診群眾6781人次。在1958年7月1日至21日僅20天時間里,63師某衛生連就接診駐地群眾1130余人次。
第21軍的上門送醫送藥活動,極大改善了當地群眾的醫療條件,使患病人數大大下降。
62師助理軍醫王世志用針灸治療聾啞病的事跡,被朝鮮《勞動新聞》報道后,朝鮮最高人民會議的一位李姓副委員長立即帶著患聾啞病的19歲女兒來到62師找到王世志,請求為其女兒治病。經4個月治療,他的女兒恢復了聽力,并且能說出“阿爸吉”“阿媽妮”等簡單用語。在王世志回國時,李副委員長握著他的手說:“你們中國人民不但出兵幫助我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而且還幫助我們戰后恢復家園,現在又精心治好我女兒的病,這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朝鮮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四是為朝鮮基礎設施建設作出極大貢獻。1957年4月,第21軍先后出動12.7萬余人次同朝鮮人民一起修建云井水渠、龍山水渠、雙溪水渠等平南水利工程。
到1957年底,第21軍共幫助朝鮮修建平壤內閣綜合辦公廳、中央綜合醫院、金策工業大學、人民經濟大學、遺子女學院等432座公共建筑,283所中小學校,22座小型工廠,27394間普通民房,修建包括大同江橋和清川江橋在內的大小橋梁1382座,37個火車站,貝龍、泰川等8座水庫,平南灌溉工程、勝湖里灌溉工程等1399條水渠,艾江山1384座堤壩。僅軍直屬各分隊就為當地群眾制作1323件農具,為朝鮮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為表彰在平壤灌溉工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第21軍指戰員,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將22枚國旗勛章和軍功章授予62師副師長馮福林、185團衛生連指導員沈光英等人。
1958年2月14日,應朝鮮政府的邀請,周恩來總理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到朝鮮進行友好訪問,金日成首相與周恩來總理進行了一系列會談,在關于中國人民志愿軍撤離朝鮮回國的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決定志愿軍在1958年底前分3批全部撤離回國,同時任命第21軍軍長謝振華為第二批回國代表團團長,第54軍副政委汪易為副團長。
在第21軍各部隊前往肅川火車站和平壤火車站,準備乘火車返回中國時,道路兩旁簇擁著成千上萬前來送別的朝鮮群眾。
朝鮮的婦女們,一個勁兒地往志愿軍指戰員懷里塞吃的,熱情地擁抱著,哭著告別著……在長鼓舞和簫笛的伴奏下,歡送隊伍載歌載舞,朝鮮群眾將鮮花彩帶撒在指戰員的身上。有的朝鮮群眾還為志愿軍戰士背背包,或把志愿軍戰士扛在肩上往前走。
火車緩緩開動了,可送別的人群仍不愿離去,男女老少眼含熱淚,揮舞著長條彩帶,跟隨開行的火車緩緩移動。在車站站臺上,許多得到第21軍治療而康復的朝鮮群眾,拉著志愿軍指戰員們的手,跟著火車向前緩行,久久不肯放開。還有一位曾得到第21軍治療而痊愈的朝鮮老大爺,在火車開動時,跪倒在站臺,哭著向恩人們揮手告別。
“再見了,阿爸吉!”“再見了,阿媽妮!”歌聲、口號聲、呼喊聲、哭聲、鑼鼓聲響徹整個站臺,匯成中朝友誼的“交響曲”。中朝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凝成的友誼,萬古長青!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