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因:毛澤東靠什么統一大陸?》是一部宏大的當代史書,全面解讀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黑暗走向光明,從失敗走向勝利,推翻舊秩序建立新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斗爭史。全書采用紀傳體,點面結合,不僅是政治史、軍事史、經濟史,還有管理之道,值得品讀。書中1000多幅高清歷史老照片十分罕見,值得珍藏。
三灣改編: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1927年9月19日,參加秋收起義的各路起義部隊陸續到達文家市集中。當晚,在里仁學校召開了前委會議。前委書記毛澤東主持了會議并提出了上山做“特殊的山大王”的建議。他說,在戰后國際資本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在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共同勾結對付革命的形勢下,特別是國內蔣、汪合流,組成反革命聯盟,這個時候我們硬要走交通要道,去打城市,那就有全軍覆滅的危險。只有把革命引向敵人不注意的地方去發展,勝利才有希望。他的意見得到了前委大多數同志的擁護和支持,從而改變了“取瀏陽直攻長沙”的原定計劃。
次日,毛澤東即率秋收起義部隊剩下的1000多人向羅霄山脈進軍。9月29日,到達永新縣西鄉三灣村,這時的起義部隊已不足千人,組織很不健全,基層沒有黨的組織,黨不能切實地掌握部隊,軍閥的殘余影響也很嚴重,由于起義和作戰受挫,加上連續行軍,生活艱苦,一些革命意志不堅強的人開始動搖,官兵的思想比較混亂,這樣的部隊如不整頓,勢必難以鞏固,為此毛澤東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
部隊由一個師改編成一個團,改稱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實際上只有2個營7個連,另有1個軍官隊和衛生隊。這次改編的重要意義在于:一是奠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礎;二是在軍隊中開始建立了民主制度。前者可以保證軍隊在政治、思想上有正確的方向;后者可以使軍隊建立起完全新型的內外部關系,確保官兵之間、軍民之間能夠團結一致。這兩項基本原則從此成為人民軍隊的兩個強大的武器,為摧毀舊式軍隊傳統和建設新型革命軍隊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以后人民軍隊中日益完善的各項政策措施,都是這兩方面內容的延續和發展。
毛澤東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擴大了黨代表的派駐范圍。
此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支人民軍隊--葉挺獨立團成立初期,全團2000余人,只有二十幾名黨員,基本上都是軍官,全團只有一個黨支部,各營只有黨小組。北伐戰爭期間,部隊中黨員雖然增加了好多倍,可是部隊也擴大了許多,黨組織相對薄弱的情況并沒有多少改變。尤其是軍隊中的黨組織沒有建立和深入到基層,無法很好地掌握雇傭來的士兵。在勝利凱歌高奏的時候,部隊還好帶,一遇逆境就必然出現嚴重的混亂動搖。三灣改編以后,部隊做到了連有支部、排有小組、班有黨員,從而在制度上保證了黨在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里的絕對領導。這些黨員又大都是斗爭中涌現出來的意志堅定的革命者,部隊的鞏固性很快大有改觀。毛澤東后來總結說:“紅軍所以艱難奮戰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
毛澤東從事建軍工作之初,就十分注意處理好黨代表和部隊軍事首長、下級士兵之間的關系。黨代表作為部隊的政治首長,既是部隊的政治領導,又是軍事領導的幫助者,以“雙首長制”共同實行領導。對于廣大士兵,黨代表和政工人員則是他們切身利益的代表者、疾苦痛癢的關懷者。從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都曾感受到,革命隊伍內部“政委”、“指導員”的稱呼一直是帶有親切感的貼心人的象征。
與中國舊式軍隊的私兵制度相反,毛澤東以軍中的各級黨組織作為統一領導部隊的核心。軍隊的最高領導權、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在軍隊團或營以上建立黨的委員會,決定部隊的一切重大事務。中國近代軍閥部隊兵隨將走,一個將領倒戈即可拉走整個部隊的慣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從未發生過。發生整體性叛變的部隊,都是剛剛起義或未經改造的舊式武裝。在這方面,最明顯的例子是曾經擔任過工農紅軍總政委一職的張國燾。當他以共產黨領導人的名義統轄部隊時,可以指揮為數近10萬人的整個紅四方面軍。可是當他一旦丟下共產黨的旗號公開投向國民黨時,不僅原來的部隊和干部不跟隨,就連他的警衛員都不和他走,最后落得孤身一人狼狽逃走的結果。
在軍隊中實行民主是毛澤東同舊軍隊傳統實行決裂的一項大膽創舉。在國民黨軍中,非但其雜牌的軍閥部隊黑暗無比,即使是中央系統的軍隊也只是口頭上標榜民權,實際上其官兵關系仍基本上承襲、軍閥部隊的傳統,士兵軍餉動輒被克扣,官長則是“五皮主義”(皮靴、皮武裝帶、皮包、皮槍套、皮馬鞭)。而工農革命軍自上井岡山起,毛澤東就要求全軍官兵在生活待遇和著裝上保持一致,同甘共苦。士兵有說話的權利,士兵委員會能代表戰士發表政治上、經濟上的意見。陳毅于1929年在《關于朱毛軍的歷史及其狀況的報告》一文中,這樣介紹紅四軍內部的情況:
“紅軍的官兵,物質享受一樣,所以官兵不能有什么分別,群眾及敵兵俘虜初次看見鼎鼎大名的四軍軍長那樣芒鞋草履十分襤褸,莫不詫異,若不介紹,至多只能估量他是一個火頭,同時到現在‘火頭’兩個字恰成了四軍軍長的諢號。”如此破天荒的舉動,正如紅軍中的一副對聯所云:紅軍中官兵伙薪餉穿吃一樣,軍閥里將校尉起居飲食不同。
人民軍隊產生于有長期封建傳統的國度,實行這種民主主義,所遇到的阻力非常之大。僅以紅軍提倡不打人一事而言,盡管一再強調,但是開始總是有些干部不照此執行。紅四軍下井岡山到達閩西后,隊伍迅速擴大,思想工作有所放松,舊有的軍閥習氣又有所抬頭。毛澤東返回紅四軍工作后,于1929年起草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其中的第七章專門規定了“廢止肉刑問題”,列舉了在“紅軍中使用肉刑的效果”。同時,為克服這種影響軍隊建設方向且“危險不可勝言”的不良傾向,毛澤東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工作,通過從制度上、思想教育上、作風培養上的一系列努力,終于在全軍中切實形成了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基本平等(根據工作需要略有不同)的全新面貌。同時,毛澤東還帶頭反對并廢除了舊軍隊靠槍斃逃兵以鞏固部隊的做法,對開小差者,除攜槍投敵者,一律以教育為主,不許槍斃,強調革命靠自覺自愿。這些做法,是對舊軍隊階級壓迫制度的大膽破除,也是過去人們難以想象,今天卻成為現實的創舉。
井岡山“三結合”
在三灣改編的同時,毛澤東也在考慮部隊往南走后的落腳之處。他派人四處聯系,尋找大革命失敗后保存下來的地方武裝。當他在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澤楷派人送來的信中得知寧岡有以袁文才為首的一支農軍,在井岡山也有以王佐為首的一支農軍時,即率部隊向井岡山地區轉移。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部隊到達了井岡山的中心--茨坪,開創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新局面。他本人也因此成為第一個上山的中共中央委員,因此在這以后被人們尊稱為“毛委員”。
在井岡山,毛澤東制定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正式付諸實施的土地綱領--《井岡山土地法》,這個土地法在很大程度上參考了蘇俄革命時沒收地主土地歸公的先例,規定把一切土地歸公,只給農民耕種權而不給所有權。但這種只“打土豪”而不真正“分田地”的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調動廣大農民參軍保田的積極性,因此井岡山斗爭期間紅軍的發展和根據地的擴大遇到困難,毛澤東察覺到這一問題后,經過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在隨后制定的幾個《土地法》中,就逐步改變了《井岡山土地法》的規定,確定將地主的土地沒收后分給農民個人,并且允許買賣,真正將農民祖祖輩輩渴望得到的土地歸其私有,這樣才將“打土豪,分田地”同擴大紅軍、進行革命戰爭緊密聯系起來,廣大農民才踴躍參軍參戰,使得當時只有二三百萬人口的中央蘇區,就能堅持長達數年之久的反“圍剿”戰爭。
毛澤東到井岡山后的另一個創舉是起義部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發軍餉了,要搞供給制度。
當兵的發餉,當官的發薪,是當時一切舊軍隊的慣例。北伐時的革命軍也是這樣,當個少校每月就有一百幾十塊大洋。就連1927年海陸豐起義建立的中國最早的農村蘇維埃政權,在編練工農革命軍時的方式也是以薪餉招募志愿兵,規定“入伍期為一年,農民可以攜槍入伍,退伍后仍準帶回”。在同年12月的廣州起義中,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正式打出了紅軍的旗幟,對士兵所宣布的政綱也是“組織工農紅軍,改良士兵生活;增加兵餉到20元現洋”。這種綱領實際上還是沿用了以雇傭軍隊吸引士兵的方式,而且想使紅軍士兵的薪餉比舊軍隊更多(當時舊軍隊士兵的月餉一般是5至10元),從而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可是廣州起義的剩余部隊在奔向海陸豐與當地的工農革命軍會合后,在敵人的進剿下被迫退到窮困的山鄉,既沒有每月的“20元現洋”來募兵,愿意投奔“招軍旗”的“吃糧人”也不肯在這樣危險和困苦的環境下受雇,再加以其他方面的政策錯誤,部隊主要靠也只能靠原有的老骨干進行戰斗,結果越打越少,以致很快不能維持。事實證明,這種靠招募雇傭兵的辦法建立革命軍隊的嘗試,在當時的環境下是根本行不通的。
走向農村開始創建革命根據地的毛澤東在政治上、軍事上、人事上的這一系列的方針、路線、政策現在看來很簡單,但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卻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那時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包括六大之前和六大以后,都沒能搞出這一套方法,所以說毛澤東確實要比當年的許多人高明得多。
大革命失敗及隨后武裝起義受挫的無情客觀事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要想進行革命戰爭,就必須走出一條新路,從根本上改造軍隊,并在建軍工作上“另辟蹊徑”。中國革命戰爭的特殊條件,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人只能到偏僻的山鄉,依靠廣大農民去創建軍隊。在這種環境下,既不可能像蘇聯那樣利用已有政權實施國家征兵式的建軍,也不可能采取中國封建軍閥和草寇式的招兵買馬、招降納叛的募兵方法。唯一的出路,就是毛澤東探索出的這一將建立新型人民軍隊和發動土地革命、開辟根據地結合起來的“三結合”方式。此后長達20余年的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人在既沒有國家政權,軍隊又全無薪餉,物資條件極為困苦的情況下,取兵于農、養兵于農、寓兵于農,靠的就是這種“三結合”式的建軍方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