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漢族和維族在四五千年前是一家。《山海經》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縱橫東西南北的廣大疆野,使我們看到了祖先們交融組合的發展情景。到此為止,我們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黃帝是中華民族五大先祖之一。在這五大先祖中,只有黃帝與今天的維吾爾族關系最密切,因為黃帝是一個西來的氏族,入主中原后,成為天下共主,并與土著民族融為一體,形成后來的漢族,而留在西域的黃帝后裔就是今天的維族、薩克族、蒙古族等。
當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之后,我們怎樣看待新疆的維吾爾兄弟、哈薩克兄弟以及蒙古兄弟和藏族同胞?就像一個早先分家分出了的兄弟,今天我們難道能把他們看成異族嗎?誰會想到,五千年前我們有著一個老爺爺?!他們與漢族都有著割不斷的血脈親緣。
自治還是國治?這是一個重大的國家治理問題。自治是人為地制造民族隔離和隔膜,最后可能造成國家分裂。既然有國家有政府,國治就要高于民治和自治。一味放任自治或民治,對國家安全不利。
中華民族是一個由各民族長期融合形成的大民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里融合著今天各族的血液。并且,各民族的融合仍然在進行,但一些人為的錯誤的政治體制,卻可能中斷歷時幾千年的民族融合。事到如今,有必要反思建國以來反民族融合的一些政治體制以及弊端。
什么叫反民族融合政治?顧名思義就是不利于民族融合、不利于民族團結的政策和政治體制。譬如,新疆在清朝和民國時都叫新疆省,是和全國各省一樣的一個省,但建國后改為自治區,把西藏、內蒙、廣西都叫做自治區,這種做法是否合理?建國之后的一系列民族政治和政策已經到了需要反思的時刻。
之所以近代以來各個國家作出了一些不利于民族融合的制度安排,除了有政治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先祖的淵源不清楚,對世界民族融合史以及融合方法不了解。現在我們必須從源頭上進行認識,了解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以及它與其他民族的關系。
由國民政府任命的第一位新疆省政府主席吳忠1944年10月4日赴迪化(烏魯木齊)上任后對當地各民族領袖們說 ,過去把漢回強分為二,認為漢族和維吾爾、哈薩克族等是不同的種族。這種觀點不對。實際上我們的祖先都是一個種族,一個血統。哈薩克為突厥族的一個支系,而突厥的祖先是匈奴,匈奴的祖先是夏禹王。夏禹王也是漢族的祖先。維吾爾族的祖先是匈奴,匈奴是夏禹王淳維的后裔,夏禹王是維吾爾族的祖先,而夏禹王是黃帝軒轅氏的后裔,所以維吾爾族同漢族一樣為黃帝的子孫。從而可知,漢族和維族同是一個祖先。
最近我研究《山海經》得到了很多中華民族歷史源頭的重要信息。我認為吳忠說得對,漢族和維族的祖先都可以上溯到黃帝,漢族和維族是黃帝后裔的兩個分支,黃帝是漢族和維族的共同祖先。 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分家史。家庭大了,兄弟們就不斷地分家,分到最后,變成了不同的民族。在東亞版圖境內,許多民族都是從上古一個老祖宗那里分出來的。
《山海經》就透露了這些歷史密碼。《山海經》是上古時期中華人類的地圖和祖譜,它是通過世代口頭相傳流傳下來的一本奇書,它記載了中華民族早期許多寶貴的歷史。現在我將自己對《山海經的》 研究闡釋如下。
一、《海外西經》透露出的信息
1,黃帝的活動 主要在西北地區
形天與帝(黃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
刑天與黃帝爭奪神位,黃帝砍斷了刑天的頭,把他的頭埋在常羊山。沒了頭的刑天便以乳頭做眼睛,以肚臍做嘴巴,一手持盾牌,一手操大斧而舞動。
刑天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常被后人稱頌為不屈的英雄,但真實的刑天可能是馬家窯文化的部落首領,馬家窯文化位于今天甘肅境內隴南地區西和縣南境大橋鄉 ,現在叫仇池山,海拔1791米,自然高度793米,一說在寶雞市渭濱區差門鄉(神農鄉), 有神農炎帝的陵寢,現在山上有陵有廟。
這里的帝,估計是黃帝。黃帝從西北方入侵,與刑天部落發生沖突。黃帝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戰敗了不少部落英雄,戰爭打得十分慘烈,通過西部部落首領刑天的例子可以看出:頭被砍掉了,仍然揮舞干戚搏斗。這場仗是在海外西經的范圍里打的。
女祭、女戚(女直、女真)在其北,居兩水間,戚操魚,祭操俎。
女祭、女戚就是后來的女直、女真,這時它在海外西經的范圍內活動,可能生活在西北一帶,后來轉移到東北地區。
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黃帝又稱軒轅氏,軒轅的發音很像北方的戎狄部落玁狁、獫狁的發音:xianyun,所以黃帝的軒轅 可能就是玁狁、獫狁,是最早的戎狄。黃帝的活動范圍可能在黃土高原以西的地區,或者在今天新疆和內蒙西部一帶的廣大地區。黃帝部落應當是仰韶文化之外的部落,后來東移南下。黃帝族的活動中心逐漸從西北轉向中原。這可能也與氣候和植被的變化有關。距今四千年之后,氣候開始變冷,人類逐漸向氣候溫暖的地區遷移。加上多年人類的活動破壞,西部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導致在這里生存了幾千年或幾萬年的人類逐漸向華北和華中遷移。
大家看看下面這張衛星地圖,發白的地方往往是古代人類活動頻繁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植被過早地被人類活動所破壞,導致生態惡化,最后沙漠化。如果退回五千年來看這張地圖,中國的北部和西北部地區絕不會這么白。
這張地圖告訴了我們一個驚天的秘密,即人類早期的活動是在北方一帶而不是南方。因為在四千年到八千年之前,地球的溫度比今天高三四度,北方地區適合人類生存,而南方地區過于炎熱。隨著氣候和生態變化,人類的生活中心才不斷南移。
海外西經最后描寫了西部的富饒和美麗,這一段描寫了古代西部地區優美的自然風光以及富饒的物質產出:
此諸夭之野,鸞鳥自歌,鳳鳥自舞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飲之,所欲自從也。百獸相與群居。在四蛇北。其人兩手操卵食之,兩鳥居前導之。
人們盡可能去想象四五千年前我國西部地區的環境美好。那時的昆侖山下、塔里木盆地和祁連山北部以及今天內蒙西部地區,絕不是今天的荒涼、沙化模樣。如果人類是從非洲走出來的,那么中國的西部地區就是一個重要的中轉站。《山海經》有很多內容描寫的是這個地方。
所以,在四五千年前,華夏民族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區,南方地區不太適合人類居住。華南地區是一片熱帶森林,瘴氣流行,很少有人類。中華民族的南下是逐漸形成的。
二、《海外北經》
1,功不可沒的楚人
海外北經的范圍大約在昆侖山、祁連山、黃土高原和燕山山脈以北。海外北經講述了一個個令人驚心動魄的故事,大禹部與共工部殘酷廝殺的場面。大禹是黃帝的后人,共工乃神農氏炎帝之后,兩個部落在海外北經的范圍內展開競爭。幾場大戰之后,山川為之變色,土地為之血腥。這些事情在其他的史書里都沒有記載,只有《山海經》透露了這些重要的信息,因此《山海經》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還要感謝《山海經》的作者和世世代代流傳這些故事的民族,沒有他們的歷史記憶,僅從儒家的書中很難了解這些事情。因此在這個意義上看,當年被周人視為蠻夷的楚人,功不可沒。楚人的祖先是從西北地區進入中原的,他們把上古的歷史和視野帶進了中原。
楚人自稱是祝融的后人,祝融到底是炎帝的后人還是黃帝的后人,在《山海經》里有兩種說法,搞不清楚,但在其他后來的一些書里都把楚人說成是顓頊的子孫。顓頊是山東南部、河南東部的人。
楚國開國之初的祖先是季連,季連據說娶了商人盤庚的女兒。新發現的清華竹簡上記載:“季連初降於騩(gui)山,抵于穴窮,前出于喬山。”
這個騩山有人說在今天河南新鄭一帶,我認為還是《山海經》西山經中屢次提到的那個遠在青海的騩山。“季連初降于騩山”這句話應當這樣理解,即季連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騩山一帶,而不是他出生于騩山。正是由于楚人來自西北,所以才有《山海經》中這么多對西北的鮮活記載。
根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國國王的祖先出自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高陽乃黃帝之孫,昌意之子。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是帝嚳高辛氏的火正,很有功績,能使天下充滿光明,帝嚳賜予他祝融的稱號。
共工氏叛亂,帝嚳派重黎去平定叛亂,卻沒有戰勝。帝嚳就在庚寅那一天殺死了重黎,讓他的弟弟吳回接替重黎火正的職務,仍稱之為祝融。吳回生下兒子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都是剖腹而生的。長子叫昆吾,次子叫參胡,三子叫彭祖,四子叫會人,五子叫曹姓,六子叫季連。季連姓羋,是楚國王族的祖先。
季連之后是熊繹、熊楊、熊延、熊徇、霄敖、楚成王、楚康王等。從《史記》的記載看,楚人是黃帝之后而不是炎帝之后。下面讓我們來看內容。
海外自東北陬至西北陬[zōu]者。
海外是指從我國東北角到西北角的廣大地域。海外北經大概西起新疆、青海東至河南河北的廣大地區。下面我放上一張清末地圖,了解我們先人早年的活動范圍。今天的外蒙很多地方都是《山海經》提到的地方。
下面這張圖,最值得注意的是位于中間部位的額濟納旗,這個旗是今天內蒙最西邊的一個旗,它上下左右全被沙漠包圍,南邊是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爾沙漠,北邊在古代卻是一片巨大的海----居延海。在清代地圖上,還能看出居延海的輪廓和面積,但到了今天,居延海已經萎縮成很小的水面了,大片的胡楊林也日益干枯死亡。
但是我相信,額濟納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它曾經是人類活動的中心,文化繁榮的中心。祁連山北麓流下來的水順著黑河流到這里,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居延海。北海很可能指的就是居延海。
“居延”是匈奴語“天池”和“黑水”的意思。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驃騎將軍霍去病攻打小月氏,曾到過居延。《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說: “(霍去病)擊匈奴,過居延,攻祁連山”。這里的“過”字是指涉水渡過居延,可見漢代這里有相當多的水。不過,漢名將騎都尉李陵兵敗投降匈奴,也是在居延這個地方。
唐著名詩人王維奉使途徑居延,寫下了著名的詩句《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肖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詩中的“長河”即居延海。公元1270年前后,馬可波羅來到居延,曾經看到大片的水域。
漢武帝時,在居延設都尉,歸張掖郡太守管轄,不僅筑城設防,還移民屯田、興修水利、耕作備戰,戍卒和移民共同屯墾戍邊,居延即為中心地區,居延長城周邊兵民活動在漢代持續200多年,形成大量居延漢簡。這些竹簡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被發現,成為我國重大的考古事件,填補了我國漢代書法一段空白。
這僅僅是秦漢時期人類在居延地區的活動。如果再上推兩三千年到《山海經》記敘的時代,這里更是華夏先人活動的中心了。那個時候根本沒有今天地圖上這么多大片的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騰格爾沙漠在五六千年前可能根本不存在。
一目國在其東,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這個國家的人只有一只眼睛,并且眼睛長在面部中間。
柔利國在一目東,為人一手一足,反膝,曲足居上。
《淮南子·墬形訓》載:“凡海外三十六國……自東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句嬰民、深目民、無腸民、柔利民、一目民。”這里的柔利民膝蓋在后面,腳也是畸形的。
2,遠古時期的大仗都是在西北地區打的
在五帝時代,也是就是在距今四五千年間,中華民族是個劇烈融合沖撞的歷史時期。南來北往的民族都在北方大地上相遇。在現在的華北地區,有仰韶文化、紅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三大板塊對峙。在這三個文化之外還有幾個西部文化,我們可以把它叫做樓蘭文化、哈密文化、吐魯番文化、敦煌文化、居延海文化或巴彥淖爾文化。這些文化的強大程度和分布面積不亞于仰韶文化,甚至它的活動范圍比仰韶文化還要大。只是由于這些地方今天已經變成了沙漠或戈壁灘,很少有地下文物出土,所以這些文化至今沒有被考古界發掘出來。
這個西部文化的活動范圍北到阿爾泰山脈,南到昆侖山脈,西至里海之濱,東至賀蘭山河套地區。這個西部文化一旦東侵,便會與仰韶文化和紅山文化發生沖撞。下面這段講的共工之臣相柳氏與大禹的戰爭,就發生在海外北經的范圍內。這個地方可能黃土高原的北部。后來黃帝與蚩尤的阪泉之戰,發生在今天河北西北部的桑干河流域。
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谷種。禹厥(撅、掘)之,三仞(rèn填充)三沮(阻止,終止),乃以為眾帝之臺。
大禹戰敗共工之臣相柳,血染的土地腥臭得不能生長五谷。大禹便將這塊土地進行挖掘改造,但填充了三次都失敗了。于是便把土挖出來堆成眾帝之臺。
共工是炎帝的后人,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炎帝和共工的后人!被黃帝部屬所殺,共工之臣相柳又被黃帝的后人大禹所殺。這是一場大戰,流血漂杵,土地都不能種莊稼了。炎帝族與黃帝族之間的相互爭奪可見一斑,并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現在最難判斷的就是這個西部集團是炎帝還是黃帝。炎帝姜姓,姜姓與牧羊女有關,最早是放羊的民族。姜姓集團從西向東擠壓黃土高原上黃帝的仰韶文化,于是就發生了激烈而殘酷的廝殺。也可能黃帝是那個西部集團,他從西向東擠壓炎帝的仰韶文化。
在昆侖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面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
在昆侖之北和柔利國之東(這個地方大概在今天的敦煌一帶),有一叫相柳的人,長著九個頭,人的面孔,蛇的身子。人們不敢向北射箭,怕的是共工之臺。共工之臣至死也守衛著共工,令人畏懼。古代帝王和部落首領死后,都被后人筑臺來紀念。紅山文化遺址的一些山丘上散步著一些土臺和石臺。
看來共工集團的活動區域在今天的新疆東南部、青海西北部、甘肅西北部和內蒙西部一帶。炎黃集團之間的戰爭主要發生在這里。
今天的中國地圖很容易阻礙人們的自由想象。譬如,今天的內蒙西部是一片沙漠,甘肅北部和西北部是無際的沙漠,于是人們便下意識地認為這個地方沒有人類歷史。由于沒有地下文物的考古發現,就導致這些地區是文化盲區。其實早年這里水草肥美,氣候宜人,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只是由于沙化,大量的地下遺物難以發現,于是這里成了考古的盲點。《山海經》告訴我們,不能將這些沙漠地區遺忘,要挖掘今日沙下的歷史。早年人類在這里的活動都記載在《山海經》里。
另外,在上古時代,人類沒有國界的概念,人類活動的范圍無拘無束,廣大的西部地區,南起昆侖山,北至阿爾泰山或貝加爾湖,西起里海,東至渤海,這一大塊區域都是中國先人東西南北游走的活動范圍,只不過到了農耕經濟興起之后,人們開始定居于華北和華中平原,再也不東奔西跑的靠游獵生存了。這時“中國”開始出現,周邊的游牧民族都來爭奪中原,勝者居中,敗者居邊,華夏和戎狄蠻夷的格局便出現了。
在炎黃時期,還沒有戎狄蠻夷之說,并且,炎黃本身也是戎狄蠻夷。夏商之后,這種格局才出現。《山海經》清楚地告訴了人們這一事實。
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
深目疑似中東的色目人,當時有不少眼窩凹下去的中東人或西方人游蕩在中國北部。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夸父與太陽賽跑,追到太陽落山也沒追上。渴的要死,把黃河和渭河的水都喝干了,還沒解渴。于是又到北邊的大澤去找水喝,還沒走到就渴死了,扔掉的手杖化作一片鄧樹林。
這是個著名的神話故事,就出自《山海經》。故事很古老,但語言不古老,很像后代人寫的。這個故事編得太有想象力了。這里的“大澤”有人說是蒙古北邊的貝加爾湖,也可能是黃河河套地區的大湖泑澤。夸父追日的故事顯示出古人翻山越嶺的能力。在人類處在游獵時期和游牧時期,其行走和奔跑能力是十分強健的。那個時代的人隨便找出一個參加現代的馬拉松比賽,可能都會拿第一。并且那個時代,沒有國家疆界的限制,人類可無拘無束地在地球上游蕩。從亞洲到非洲并不是一件難事。從歐洲到亞洲也不是什么難事。那時,又高又大的白種人在中國的北方地區有得是,下面的海經和大荒經里有多處提到。
這是一個人類最自由的時代,只要有能力組織起來,就可以跋涉千山萬水,逐水草而居,隨季節而遷徙。就像候鳥一樣,冬天來了,到南方去,夏天來了就到北方去。一年一度的大遷徙,也前面學過的《尚書·堯典》里已經透露過了。
再比較一下今天的人類,不要說出國要辦護照,要簽證,就是在本國內流動也要戶口等手續。人類何時回歸那個自由的時代?
《海內西經》描述 的雄偉奇特的昆侖之墟
后稷之葬,山水環之。在氐國西。
后稷是周人的先祖,葬在西部是自然的。氐(dī),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居住在今西北一帶,東晉時建立過前秦(在今黃河流域)、后涼(在今西北)。《詩·商頌·殷武》中有“自彼氐羌”詩句。周人的老祖宗后稷大約葬在今天的甘肅地區。這里是海內西經的范圍。
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所在。非后羿莫能上岡之巖。
這個昆侖之墟可能就是今天的喀喇昆侖山。“非后羿莫能上岡之巖”,后羿曾來到過這里,說明后羿的活動范圍有多大。從山東到青海,到新疆,古代帝王的游走范圍是很大的。
《海內北經》中帝嚳、帝堯、帝舜和丹朱之臺
西王母梯幾而戴勝,杖。其南有三青鳥,為西王母取食。在昆侖虛北。
在昆侖虛北面,西王母依著幾,頭上戴著勝(頭飾),拄著拐杖。南面有三只鳥為她取食。
王母娘娘住在昆侖山上還是在今天新疆的天山一帶,搞不清楚。我估計應當在今天新疆的中部地區。西周時期,周穆王曾前去拜訪過西王母國,這個國家屬于女氏社會,首領是女的。女氏社會在中國的西部地區一直持續,像西川瀘沽湖的女兒國到現代還保留著。這里的“梯”是憑、依靠的意思。“勝”是古代婦女的首飾。
帝堯臺、帝嚳臺、帝丹硃臺、帝舜臺,各二臺,臺四方,在昆侖東北。
祭祀帝王之臺在昆侖山的東北邊。這個地方可能在祁連山北邊。王海燕編的《山海經》地圖中將帝王臺的位置標在今天內蒙西部的額濟納旗一帶。我認為完全有可能是這個地區。
這句話意義非常重大。帝嚳、帝堯、帝舜的紀念臺被設置在昆侖山東北的地方,不是在樓蘭、敦煌、哈密一帶,就是在祁連山北邊的黑河流域的某個地方。這個地方在黃帝時期還是水草肥美,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只不過今天已經大面積地沙化了 。
《大荒東經》中的大壑與少昊
大荒可能是古人對山野和原野的一種稱呼,大荒是與山、海、澤、野一樣的被古人運用的名詞。早期的人類一般居住在山地,平原上是一片片原始森林,古人站在高山之上眺望廣闊無際的原野,看上去就像莽莽蒼蒼的大荒。
《山海經》用了三個概念來描述大地的地貌,一個是山,一個是海,再一個就是大荒。大地上扣除山和海,剩下的是什么?丘陵和平原。所以大荒就是那些既不是山又不是海的地方。
大荒東經的范圍可能是華北平原的東邊,這個地方就是今天山東的魯南、魯東南、膠東半島以及今天的遼寧和江浙地區。
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rú)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淵。
由于《山海經》里說到大壑,后來很多人認為大壑是大海。《莊子·天地》說:“夫大壑之為物也,注焉而不滿,酌焉而不竭。” 意思是說大海泓宏,深遠難測,百川注之而不溢,尾閭泄之而不乾。漢代王褒的《圣主得賢臣頌》說:“沛乎,若巨魚縱大壑。” 唐代元稹的《和樂天送客》詩有:“大壑浮三島,周天過五均。”
以上這些人都把大壑當成黃海了。直到今年4月份我去山東蒙山金伯利鉆石博物館參觀,才發現大壑是早年橫貫臨沂南北的地震溝。大約在六七千年或八九千年前,在山東的臨沂地區發生過強烈的地震和地殼變動。這次地震造成了八百里的馬陵山及云臺山的臺升,同時裂成了一個大深谷。這條大深谷縱貫臨沂南北,這就是古史傳說中的“大壑”。但是,經過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水土沖刷,這條大壑在今天已經不明顯了 。由此可以看出,《山海經》確實是一本寶書,它記載的一些地方確實是存在的。如果今人完全破譯了《山海經》,不知可以發現多少未知的秘密。
這個大壑橫貫黃海之濱的山東日照、沂水、莒縣、莒南、臨沂地區。少昊在這里撫養過顓頊。“孺”是生育、哺乳的意思。少昊哺乳顓頊,說明顓頊是少昊的孩子,但司馬遷的《史記》里卻說顓頊是昌意的兒子。
《史記》里說,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黃帝娶了西陵之女嫘祖,生了二子,一曰玄囂,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陽,高陽有圣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
而《山海經》這里說顓頊是少昊生育撫養大的,和《史記》里說的完全不一樣。到底誰對誰非?《山海經》可能更靠譜。由于出現了兩種說法,后來有人就把昌意說成是少昊,把少昊說成是黃帝之子,晉朝的皇甫謐就是這種人。他的書《帝王世紀》也只能是牽強附會、望風捕影了。
黃帝是哪里人?
《逸周書·嘗麥解》里先后提到了四個人物,炎帝、蚩尤、少昊、黃帝。黃帝替炎帝打敗蚩尤之后,由少昊來制定職官的名稱,使天下從此后再也沒出現過混亂。
從《嘗麥解》可以看出,黃帝與少昊的關系密切,可能黃帝就是出自少昊部。《孔子家語·五帝記》記載:“黃帝乃少昊之子”。而司馬遷的《史記》說黃帝乃少典之子。這個少典和少昊兩個字十分相似!是不是就是一個人,因書寫的不同而導致了歧義?
有一年我去山東曲阜,曲阜師范大學的駱成烈教授陪我參觀少昊陵。出了曲阜市,向東走不到一里地就是少昊陵。在少昊陵后面有一小土丘,我們幾個人登了上去。望著北面一片寬闊的田野,駱成烈教授說,這兒就是壽丘,黃帝生于壽丘,黃帝的出生地就在今天山東的曲阜。
所以,北宋時期,朝廷在少昊陵前面建了一座宏大的宮殿----景靈宮,專門祭祀黃帝。宋真宗帝“推本世系,遂祖軒轅”,以軒轅皇帝為趙姓始祖,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閏十月,詔曲阜縣更名為仙源縣,將縣城遷往壽丘之西,又興建了景靈宮奉祀黃帝。四年之后宮殿建起,總共一千三百二十楹,規模十分宏大,“其崇廣壯麗罕匹,歲時朝獻,如太廟儀”,祭祀時用太廟禮儀,等級最高。
既然《孔子家語》里已經寫明黃帝乃少昊之子,那就可以理解《山海經》里說的“少昊孺帝顓頊”了。這是因為古代的帝王名字與他的部落名字往往混在一起用。這里的少昊是指少昊部落,是一個大的概念,而不是一個人。
譬如,共工的名字反復出現在《山海經》、《逸周書》和《禮記》中,這時的共工就是以部落名字來替代當時那個首領,而哺育顓頊的那個少昊就不知是第幾代少昊了。
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對顓頊評價挺高:“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特別是顓頊足跡廣大,“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東至于蟠木,動靜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屬?[dǐ shǔ]”。
一個帝王能走這么多地方,征服這么多大小部落。顓頊時期就足跡遍天下,黃帝時期也是同樣。砥是平的意思,砥屬就是遠近歸附的意思。顓頊的陵墓在河南內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莊鎮,其西為帝嚳陵。兩個帝王都葬在中原,說明自炎帝黃帝之后,中原已經成了政治中心。顓頊早年的發祥地魯東南地區已被邊緣化。
《山海經》讀后,我感覺黃帝活動的區域相當廣大,整個今天的新疆地區直到黃土高原都是黃帝經常活動地區。少昊與黃帝這一族很可能是從西北部進入中原的一族,他們擊敗炎帝和蚩尤之后,將大本營設在山東西部一帶,鳩占鵲巢,占領了中原地區原部落的地盤,扎根生存下來。 某一個黃帝部落的首領出生于曲阜壽丘也是有可能的。
中國為什么叫華夏?華就是早先的中原民族,夏就是從西北方南下東進的民族,兩大民族融合形成了后來的漢族。漢族是幾大民族的融合物。幾千年甚至上萬年來,中國的歷史一再重演。像滿清入關這樣的歷史已不知重復了多少次。整個中原地區,人種不知融合了多少次。所以,漢族是一個血液最混雜的民族。
三、《大荒西經》
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在西北海以外,大荒的一個角落,有座山斷裂而合不攏,名叫不周山,有兩頭黃色的野獸守護著它。有一條河叫寒暑水。寒暑水的西面有座濕山,東面有座幕山。還有一座大禹進攻共工國時曾經打過仗的山。這個地方很像新疆的天山。
有人把“有山而不合”這個地方說成是非洲的大裂谷了,說只有乞力馬扎羅山處的地形才與此說想吻合。古人既沒有輪船也沒有火車,更沒有飛機。唐僧到西天取經都歷經千難萬險。大禹和共工打仗怎么能打到非洲去?這些解釋《山海經》的假說只不過逗人一笑。
有西周之國,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谷。稷之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
有個西周國,這里的人姓姬,吃谷米。有個人正在耕田,名叫叔均。帝俊生了后稷,后稷把各種谷物的種子從天上帶到下界。后稷的弟弟叫臺璽,臺璽生了叔均。叔均代替父親和后稷播種各種谷物,從此開始了農耕的生活。
這一句指出了周人的先祖是誰,就是帝俊。《禮記·祭法》中記載周人“禘帝嚳”,意思是說周人祭祀的最早的祖宗是帝嚳。如此看,《山海經》里的帝俊就是帝嚳。帝嚳稱帝在顓頊之后,其活動范圍主要在華中地區,但其子孫的一支后稷遷徙到了西方,經過十幾代之后又打回了東方。
這一段說明,堯舜時代還是狩獵、游牧時代,農耕時代是自帝嚳的兒子后稷之后才開始的,但南方地區的河姆渡文化早就有了農耕,只不過他們沒成為主流民族,所以后稷成了“始作耕”者。
西周之國可能在今天甘肅的隴南隴西地區。這個地方早期是大地灣文化和馬家窯文化。這兩個文化都發現了五六千年以前的谷物。周人過去后繼承和發揚光大了種植的傳統。
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榣(yáo)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榣山,始作樂風。
有個北狄國。黃帝的孫子叫始均,始均的后代子孫,就是北狄國人。黃帝是戎狄的祖先。有座榣山,山上有一個人,號稱太子長琴。顓瑣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長琴,太子長琴住在榣山上,開始創作樂而風行世間。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之國,沃民是處。沃之野,鳳鳥之卵是食,甘露是飲。凡其所欲其味盡存。爰有甘華、璇(xuán)瑰、甘柤、瑤碧、白木、白柳、視肉、瑯玕、白丹、青丹、多銀鐵。鸞鳳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是處,是謂沃之野。
有西王母山、壑山、海山。這里有個叫沃的國家,沃民居住在這里。生活在沃野的人,吃的是鳳鳥產的蛋,喝的是天降的甘露。凡是他們心里想要的美味,這里都有。這里還有甘華樹、璇瑰玉石、甘柤樹、瑤碧玉石、白木樹、白柳樹、視肉怪物、瑯玕樹、白丹、青丹等珍奇異寶。這里還盛產銀、鐵。鸞鳥在自由自在地歌唱,鳳鳥自由自在地舞蹈,還有各種野獸,群居相處,所以這里被稱作沃野。
如此美妙的仙境,令人向往。這一段反映了西北地區古代人類生存的環境是多么美好!那時大自然的植被和寶藏還未被人類破壞,人類可以盡情地享受大自然豐富的賜予。
有軒轅之臺,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軒轅之臺。有軒轅之國,江山之南棲為吉,不壽者乃八百歲。
這個軒轅之國與黃帝有沒有關系,不知道。黃帝姬姓,居軒轅之丘,號軒轅氏。從上面的北狄國和這一句的軒轅國來看,黃帝很像西部地區的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jù)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山,名曰噓。
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日月山,是天的樞紐。這座山的主峰叫吳姖天門山,是太陽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一個神人,形狀像人而沒有臂膀,兩只腳反轉著連在頭上,名叫噓。
太陽和月亮降落的山一定在西部,估計這座山不會超出今天的新疆境內。
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qióng)下地。下地是生噎,處于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
帝顓頊生了老童,老童生了重和黎,帝顓頊命令重托著天用力往上舉,又命令黎撐著地使勁朝下按,于是天與地便分開了。黎來到地下并生了噎,他就處在大地的最西端,主管著太陽、月亮和星辰運行的先后次序。
1,羅布泊----消失的西部海洋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
這里的西海可能是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羅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東端,海拔最低,僅有780米,在古代是一片面積多達幾萬平方公里的內陸咸水湖,比青海湖大多了。其實整個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在幾千萬年前就是一片海洋,由于喜馬拉雅山的崛起,這塊地方成為陸地內海。
大約到了四五百萬年前,塔克拉瑪干的湖水干涸,而東部的羅布泊由于地勢低洼,一直保持著上萬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積。在古人眼里,這里就是一片西部的海洋。而在這個西海的南面,就是一座大山----昆侖山。流沙河在山腳下流淌,赤水河和黑水從這里發源。并且,在四五千年以前,這里水草肥美,氣候濕潤,是人類和動植物生存的天堂。直到漢朝時期,這里還有樓蘭、烏孫、車師、龜茲、于闐、疏勒、大宛、大月氏、康居、羌族等十幾個民族和國家在這里生存。
我相信與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同時,這里有一個繁榮的樓蘭文化或若羌文化,只是由于地面沙化嚴重,地下文物難以發現,所以這里的歷史不為人所知。只有《山海經》將這一信息告訴了我們!《山海經》中所隱含的歷史密碼不知有多少,只是人們還不能破譯。
從《山海經》可以清晰地看出,早期的人類是游牧民族,他們的足跡比后來農耕時代的人廣大得多,他們對目前中國境內廣大地域中的山川大河了解得比后來的漢民多得多。這一段對昆侖山的描寫惟妙惟肖。《山海經》證明了中國的先民走南闖北,足跡廣大。
現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古代的東西大通道以及文化分布。中國古人如果要向西走,可以走兩條線。一條是甘肅境內的河西走廊,經武威、張掖、酒泉出嘉峪關,經敦煌到樓蘭,再到南疆的和田。從嘉峪關走哈密是新疆的北線,可以西出中東到歐洲。第二條是走秦嶺南麓的漢中,經祁連山南麓的青海境內到達昆侖山下。
從玉門關進入新疆后,人們最常走的是經羅布泊北邊的樓蘭到庫爾勒,或經鄯善沿著阿爾金山腳和昆侖山腳到和田這條路。
北邊還有一條線,那就是從哈密到阿爾泰山南麓,向西一直走到歐洲。古時候,亞歐大陸上的人類流動主要沿這兩條線運動。而羅布泊、南疆這條線路是氣候適宜、水草肥美的路線。《山海經》里每每把西域地區描寫成美麗的天堂,在四五千年前確實是這樣的。
羅布泊的干涸僅僅是上世紀70年代的事,古樓蘭據說興盛了八百年,大約在魏晉之后默默地消失了,直到1900年才被外國的考古學家發現。人類活動是西部地區環境變化的重要因素。
2,樓蘭美女女尸就是西王母!
樓蘭古城位于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縣北境,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里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1979年冬,考古學家在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發現了3800多年前的數十座太陽墓。這種墓中間用一圓形木樁圍成死者墓穴,外面用一尺多高的木樁圍成7個圓圈,并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其中出土了距今3800年的印歐人種的“樓蘭美女”。這說明夏商周時期這里生存的是印歐人。這和《山海經》中記敘的“深目”、“白民”等人種相似。
可惜的是,考古界對樓蘭女尸的認識至今停留在樓蘭美女的境界,實際上這就是《西游記》中記載的女兒國的首領,再往上溯就是西王母娘娘。早年這里一直是女人為頭領的母系社會。
附近的古代人類遺址中還發現了石球、手制加沙陶片、青銅器碎片、三棱形帶翼銅鏃、獸骨、料珠等人類遺物,還有一些5000-6000年以前的石刀、石矛、石箭頭、細小石葉、石核等。這一切清楚地顯示,今天的不毛之地樓蘭,在新石器時期、青銅時代直至漢代前期,曾經是綠草萋萋、森林覆蓋率達到40%的風水寶地。
2,流沙到底在什么地方?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
夏后開即大禹之子夏啟,據說他是由巨石裂開而生的。他派了三個嬪妃上天,得到了《九辯》和《九歌》這些美妙的音樂。于是他開始歌唱《九招》。這里出現了《離騷》中的《九歌》,由此看出《山海經》與楚文化的關系。
這里提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天穆之野”,這是一座仙界般的大山,高兩千仞,在流沙西邊,《九辯》和《九歌》都是從此山傳下來的。據此判斷此山是新疆西部邊境上的一座高山。
最后說說流沙。流沙是西域一個重要的地名。上邊一句講:“西海之南,流沙之濱……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這里又講:“流沙之西……此天穆之野。”一個是昆侖之丘,一個是天穆之野,那么,流沙這個地方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 ?
現在網上的解釋一般把流沙河說成是流經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的開都河,這里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南與庫爾勒市相望,西南與輪臺縣為界。但這個地方也很難符合《山海經》所說的“流沙之濱……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這里距昆侖山還是有一段距離。那么,流沙是不是靠南一點,在新疆南疆的若羌或甘肅西部的敦煌一帶呢?
有人認為流沙不像《西游記》中描寫的那樣,是沙僧藏身的一條河,而是一條被風吹著流動的沙漠通道。譬如,已經干涸了的疏勒河故道,走在里面就像走在一條沙塵流動的沙河里。這條故道是從甘肅出關后通向西域的必經之路。所以被人習慣地稱作流沙。
疏勒河是甘肅省西部的一條內陸河,它發源于青海省祁連山脈西段疏勒南山和托來南山之間,西北流經玉門、安西等綠洲,消失于敦煌西部的沙漠之中。但這條河在《山海經》時代決不會干涸,可能還是流水潺潺的大河,所以不會被稱作流沙。
判斷到此,我們只有將目光投向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了。盡管在四五千年前,塔克拉瑪干沙漠沒有今天這么大,但在古人眼里也是一片浩瀚的流動沙丘和沙海。并且,“流沙之濱……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這與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位置太符合了。
塔克拉瑪干沙漠與昆侖山
1914年,由羅振玉和王國維兩位大家合撰的重要的考古學著作《流沙墜簡》出版,,共3冊。此書收錄了英籍考古學家A.斯坦因在中國盜掘的敦煌漢簡和羅布泊漢晉簡牘。由書名可以看出,王國維和羅振玉也認為流沙在塔克拉瑪干這個范圍。
談到流沙,不能不說說弱水。弱水就是從祁連山北麓流出的黑河以及下游的額濟納河。弱水綿延800多公里,先秦時匈奴稱其為“弱水流沙”,《水經注》中也稱流入居延海的額濟納河為“弱水流沙”。“居延”在西夏語里為“流動的沙漠”。這說明到了唐宋時期,居延海一帶的生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經過幾千年的人類活動,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居延海周邊已出現沙漠。
看來,弱水與流沙還真有一點姻緣。水一弱,下游的湖泊面積就縮小,土地就要沙漠化,一刮風就要流沙。現在內蒙西部的沙漠就是因水弱導致的。居延海早在四十多年前就干涸了。最近幾年,黑河加大力度向下游放水,才使居延海重見水面。
沙化也帶來了另一種好處,使漢代木簡保持了兩千年而不變。20世紀三十年代在居延海地區發現了漢代木簡,這一發現被公認為是二十世紀東方文明的四大發現:殷墟、甲骨文、敦煌遺書和居延漢簡。
其實,如果再往下挖,額濟納旗地區的沙漠底下還不知有多少寶物呢!
四、《大荒北經》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于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這是一個著名的神話。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載天山。有一個人的耳上穿掛著兩條黃蛇,手上握著兩條黃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夸父不自量力,想要追趕太陽,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黃河水解渴,卻不夠喝,準備跑到北方去喝大澤的水,還未到,便渴死在這里。應龍在殺了蚩尤以后,又殺了夸父,因他的神力耗盡,升不了天,就去南方居住,所以南方的雨水很多。
共工是炎帝的后人,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是炎帝和共工的后人!被黃帝部屬所殺。這是兩個不同的部族,他們之間的相互博弈可見一斑,并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共工臣名曰相繇(yáo),九首蛇身,自環,食于九土。其所歍(wū 惡心嘔吐)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yān)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rèn填充)三沮(jǔ),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臺。在昆侖之北。
共工有一名臣子叫相繇,長了九個頭而是蛇的身子,自己纏繞成一團,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噴吐停留過的地方,立即變成大沼澤,而氣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百獸中沒有能居住在這里的。大禹堵塞洪水,殺死了相繇,而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長。那地方又水澇成災,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屢次填塞而屢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幾座高臺。諸帝臺位于昆侖山的北面。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臺,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bá)。
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臺,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靈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個人穿著青色衣服,名叫黃帝女妭。
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復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
魃(bá),旱魃,傳說中能引起旱災的鬼。
蚩尤制造了多種兵器用來攻擊黃帝,黃帝便派應龍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應龍積蓄了很多水,而蚩尤請來風伯和雨師,縱起一場大風雨。黃帝就降下名叫魃的天女助戰,雨被止住,于是殺死蚩尤。女魃因神力耗盡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沒有一點雨水。叔均將此事稟報給黃帝,后來黃帝就把女魃安置在赤水的北面。
這一段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黃帝派應龍到冀州之野去攻打蚩尤。說明蚩尤是一個北方民族。冀州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一帶。黃帝與蚩尤打仗的地方在涿鹿,今天河北這個地方還保留這很多傳說。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順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pin)牡,是為犬戎,肉食。有赤獸,馬狀無首,名曰戎宣王尸。
大荒當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順著河流可以進入這座山。有人名叫犬戎。黃帝生了苗龍,苗龍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這白犬有一公一母,自相配偶,便生成犬戎族人,吃肉類食物。有一種紅顏色的野獸,形狀像普通的馬卻沒有腦袋,名叫戎宣王尸。
這一段把犬戎的來源暴露得很清楚。犬戎是黃帝的后人,黃帝是犬戎的老祖宗。犬戎和華夏實際上在黃帝時期都是一家。有些犬戎進入中原,成為中原的農耕民族,有些犬戎始終在北方游獵,成為游獵和游牧民族。
到了周代春秋時期,戎狄蠻夷的概念才最終形成。居住在中原的稱華夏,居住在周邊的稱夷狄。其實在華夏與夷狄之間,只不過是位置變換了一下而已。特別是一些進入中原的夷狄,后來都變成了華夏。
1,漢族是一個高度混血民族
從五帝時期的華夏到秦漢以后漢族的形成,至少歷時三千年。在這三千年間,山東地區大汶口文化的夷族與陜西河南地區仰韶文化的華族以及南方地區的苗族等最早進行融合,繼之是西北部進入的夏族,形成華、夷、苗、夏、狄、蠻等幾族大融合。由于夏族在一定時期取得了統治性的勝利,占據了中原主導性的位置,所以人們以華夏民族來形容位于中部地區的這個國家——中國。
從此,中原成了各族爭奪的寶地,占據了中原,就等于取得了天子的地位。晉朝末年,中國出現過“五胡亂華”的局面,其實早在幾千年期間,中原這個地方不知發生過多少次“戎狄亂華”,中原地區就像一個民族攪拌器,或者基因大染缸。北方和西方過來的民族不斷入侵,中原地區的原住民不斷被迫南下。經過幾千年的攪拌和融合,到了秦漢,天下定于一尊。各民族的融合基本形成,大漢民族初具雛形。縱觀漢族幾千年的形成過程,人們會深深地感嘆這一民族血緣的多樣性和基因的多樣性。
漢族,是一個多元民族的代名詞,準確地說,是夷狄與華夏融合的產物。漢族的來源是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裴里崗文化、敦煌文化、樓蘭文化、居延文化、羅布泊文化、大溪文化、良渚文化等文化的綜合體。今天的少數民族在五六千年以前可能和漢族一樣有著同樣的祖宗。所以,我從來不把滿族、蒙古族、維族、藏族、回族、朝鮮族、苗族、傣族等看做異族,因為在七八千年或五六千年以前,我們的祖宗是相同的,我們的身上流著共同的血液。盡管后來分開了,但在幾千年以前,或許是一家子。
從血緣角度講,漢族是個高度混血的民族。先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民族交融是怎樣形成的。《詩經·大雅·思齊》記錄了周人祖上的歷史: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大任是周文王的母親,即王季之妻。大任這個女性來自什么地方呢?任姓是東方國家的姓,任國在今天山東的濟寧一帶,大皞的后裔。在商朝時期,各諸侯國便實行了“同姓不婚”的制度。遠在陜西西部的周國,要到幾千里之外的山東來娶妻。而王季的母親,即古公亶父的妻子是來自姜姓國家,炎帝的后裔。“思媚周姜,京室之婦”說的就是周文王的奶奶周姜。
至于周文王娶的是誰的女兒?《思齊》里已經說了,“大姒嗣徽音”,即繼承美好品德的大姒。大姒,姒姓,是來自莘(shēn)國的女人,大禹的后裔。山東西部今天有個莘縣,早年的有辛氏、有莘氏在今山東曹縣西北。商湯娶的就是有莘氏之女。陜西合陽東南(韓城境內)也有姒姓之國,有人說周文王之妃太姒即此國女子。
周人姬姓,娶的媳婦都是異姓女子。這說明在夏商之時,華夏民族已經實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到了周代,各國諸侯嚴格遵循這一規定,《左傳》里記載了大量諸侯夫人帶姓的名字,如衛靈公的夫人南子,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宋國國君的女兒。宋國子姓,嫁出去的女子都叫什么子。齊國姜姓,嫁到各國去的女子都叫什么什么姜,如穆姜,哀姜。
魯國姬姓,魯國國君娶遍了周邊國家的女子。所以,在中國古代,越是王族和公族,越是血緣混血最厲害的人群。魯國世代與齊國、莒國、杞國、宋國、邾國、須句國、顓臾國、任國、宿國、郯國、楚國、秦國等這些不同姓的國家聯姻。而晉國更多地是與北方的戎狄聯姻。著名的五霸之一晉文公,就由戎女所生。
這種“同姓不婚”的姻親文化一直延續到秦漢、唐宋和明清。典型的有西漢時期,漢朝連年與匈奴聯姻,互相嫁娶女兒。唐朝嫁文成公主到西藏,而到了清代,滿蒙成了聯姻最多的兩個民族。
由于地域廣大,中華民族在五六千年間的融合中,綜合了太多的民族成分。只有深入了解歷史,才會克服那種狹隘的大漢族主義情緒。漢族是世界上最善于容納的民族。海納百川,只有善于容納,才會有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應當有著最寬容和包容的胸懷。
遺憾的是,近些年里,國內冒出一些極其狹隘而偏激的“大漢族主義”。這些人應當好好學學歷史,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胸懷。
五、《海內經 》
《海內經》沒放在海經里,而是孤零零附在大荒經最后。為什么?因為這一經既不講山海,也不講大荒,主要講五大先祖的歷史。它先后講了黃帝的族系,大皞的族系,帝俊的后裔、少皞的族系和炎帝的族系。此經有點象上古族譜,內容非常寶貴。它與前面所講的《逸周書》的“史記解”一樣,給我們透露了上古各氏族部落珍貴的信息。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天毒。其人水居,偎人愛之(對人以慈愛為本)。
朝鮮在東海之內,北海的一角。這里古人的海的概念與今天差不多。但這個北海是指哪個海?是渤海,還是朝鮮北邊的海?
黃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
這里說顓頊是黃帝的曾孫!與大荒西經中的說法不同,與司馬遷《史記》中所說的也不同。
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百仞無枝,有九欘(zhú),下有九枸(gōu),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皞爰過,黃帝所為。
欘,樹木彎曲的地方。枸是盤錯的樹根。這里記載了一棵高約百仞的大樹,大皞曾在這里走過,黃帝也曾在這里做過事。當時中國的中原一帶,長滿了高大的樹木,最大最高的上百米,被先人視為絕地通天的神樹。
建木是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種圣樹,它可能位于天地的中心。傳說建木是溝通天地人神的橋梁。由于大皞、黃帝等帝都是通過這一神圣的梯子上下往來于人間天庭,所以在廣漢三星堆中出土的青銅神樹上,有枝葉、花卉、果實、飛禽、走獸、懸龍、神鈴等。這種神樹的原型,可能就是建木。
西南有巴國。大皞生咸鳥,咸鳥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
大皞又被稱為伏羲氏,大約是北辛文化(在山東西南部)晚期的人,早于炎帝和黃帝。大皞一族是中原地區的先民,是農耕民族,但遭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屢屢入侵,并逐漸融化融合了游牧民族。大皞伏羲氏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先祖之一。華夏文化主要起源誕生于大皞伏羲氏一族。
大皞族的一支后來遷徙到西南大巴山一帶,成為巴人。就是四川的三星堆文化也與東方的鳥圖騰有關。
閱讀《山海經》,你會發現此書很少提及大皞,也很少講述少昊一族的故事,只有在這里提到了大皞的幾個兒孫。大皞伏羲氏是今人公認的中華民族最早的祖先,但在《山海經》里卻很少講述大皞族人的故事,更多的是炎黃兩族后人的故事。這種現象說明了什么?一是說明大皞歷史比較久遠,二是此書的作者楚人并非大皞的后裔,對大皞族的事情不甚了解。
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
在這里出現了舜的名字。這說明帝俊不是舜。帝俊是什么人呢?很可能是帝嚳。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殳(shu)。始為侯,鼓、延是始為鐘,為樂風。
炎帝的孫子叫伯陵,伯陵與吳權的妻子阿女緣婦私通,阿女緣婦懷孕三年,生下了鼓、延、殳三個兒子。殳最初發明了箭靶,鼓、延二人發明了鐘,作了樂曲和音律 。
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
鯀的兒子是大禹。大禹是黃帝的后代。按這種說法,大禹是黃帝的曾孫,而不像《史記》中說的那樣是玄孫。
《史記》夏本紀載:“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帝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奚仲造車,奚仲是車子的最早發明者。從這一段可以看出奚仲乃帝俊的后裔,即帝嚳的后裔。這一支后來一直生活在山東西南部和江蘇北部,以徐州和薛城為中心。
我這個仲姓的人很可能就是帝嚳的后人。有一年我到徐州去參加當地仲子研究會成立活動,參會的有一位當地仲家村的仲姓村民。他說他們那里祖祖輩輩認奚仲為老祖宗。從奚仲到仲虺,仲氏出了幾個著名人物。無怪唐玄宗看完仲氏祖譜后感慨地說:“朕觀諸譜,仲氏最古。”司馬遷的《史記》把帝嚳說成是黃帝的后人,但從《山海經》中看,帝俊(帝嚳)是東方的帝王,與黃帝關系不大。
少皞生般,般是始為弓矢。
少皞是東方民族的首領,鳥圖騰,可能屬于大汶口文化。少皞亦作少昊,名摯,東夷族部落的首領,與大皞(太昊)是兩個不同的部落。
少皞嬴姓,可能是因為降生于嬴水之濱。嬴水是山東汶河上游的一條河,發源于古代嬴族的原居地,這里有古嬴城遺址。傳說他在窮桑這個地方登上帝位,可能就是山東泰安南邊的大汶口,后徙都曲阜,占領了大庭氏的地盤,建立了一個鳥圖騰的氏族部落王國。他以五鳥、五鳩、五雉、九扈24種鳥命名氏官,如以玄鳥氏作司馬,掌官兵權,以祝鳩氏作司徒,管理民事,以鸕鳩氏(布谷鳥)作司空,掌管建筑,以爽鳩氏作司寇,主管法律,以鶻鳩氏擔任司事。用五種雉鳥分別作為掌管金、木、陶、皮、染等五位“工正”的官名。把九扈鳥作為九位農工官員的名稱,掌管農業耕種收獲。
少皞一族后來散布在整個華東、華中以及華南地區。歷史上的嬴姓國有50多個,分布在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其中較著名的有嬴、盈、郯、莒、費、奄、江、黃、徐等國以及秦國和趙國。從嬴“以國為氏”以及衍化出來的姓氏有120多個。
帝俊賜羿彤弓素矰(zēng),以扶下國,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艱。
帝俊賜給羿弓箭,讓他去扶助下面的小國家。這個羿應當是前羿而不是后羿。從這里看,帝俊很像天帝,天神。
矰,古代射鳥用的拴著絲繩的箭。
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
在這里,帝俊好像又成了下界的帝王,一共有八個兒子,晏龍發明了琴瑟,三身的兒子義均成為能工巧匠。如此看,帝俊很可能是帝嚳。
倕,堯巧工也。相傳堯的時候有一個名叫倕的巧匠,故稱巧倕。《墨子·非儒下》中說:“ 奚仲作車, 巧垂作舟。”《楚辭·九章·懷沙》載:“巧倕不斲兮,孰察其撥正。”《山海經·海內經》中有:“又有不距之山,巧倕葬其西。”
由此看,帝嚳的后人多是能工巧匠,發明了很多東西。當時的文化中心應當在今天山東的西南部,江蘇的北部,河南的東北部。奚仲的后人居住在山東薛城一帶,這里后來出了魯班和墨子這樣的優秀科技人物。
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定九州。
大比赤陰是人名,他最早開始建立國家。后稷大概在今天甘肅境內,隴西和隴南地區,在馬家窯文化的范圍內。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并,節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共工乃炎帝部落的后人,炎帝和黃帝兩個部落的后人一直在爭斗,廝殺。這是炎帝一系的人,后土乃姜姓,炎帝的后人,此人后來被尊重可能與治水有關。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yīn堵塞)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于羽郊(羽山在今江蘇連云港一帶)。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洪水滔天。鯀偷取天帝的息壤用來堵塞洪水,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天帝派祝融把鯀殺死在羽山的郊野。禹從鯀的腹中生出。天帝就命令禹最進行土木工程,遏制洪水,安定九州。
息壤,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能夠自生自長、永不耗損的土壤,是天帝休息之地的土壤。鯀這是在太歲頭上動土。這是鯀被殺的另一種解釋。堙,堵塞,塞也。
1,中華民族的五大祖譜
《海內經》讀完后,我最想說的是什么呢?就是中華民族先祖的多樣性。
從地下考古發掘可以看出,四五千年前,中國版圖上至少有十幾個考古意義上的文化,不知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部落。前面學過的《逸周書·史記解》講述了上古四五十個氏族部落的故事,但到了司馬遷的《史記》,中國人的先祖便縮小到黃帝一支,其他譜系如大皞、少昊、炎帝等皆付之闕如。并且,司馬遷還把黃帝和顓頊、帝嚳、堯、舜、禹說成是一家子,黃帝是顓頊的爺爺,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堯是五代孫,大禹是重孫子,舜居然是黃帝的八世孫。
司馬遷寫《史記》時,就有人質問過他。這些質問也被記入了《史記·三代世表》:“張夫子問諸先生曰:(詩)言契、后稷皆無父而生。今案諸傳記咸言有父,父皆黃帝子也,得無與《詩》謬秋?”
張夫子說,《詩經》記載,商人的先祖契和周人的先祖后稷都是無父而生,司馬遷卻把他們都說成是黃帝之子,這不是與《詩經》相矛盾嗎?
對此,司馬遷在《史記·三代世表》中答道:“舜、禹、契、后稷皆黃帝子孫也。黃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澤深后世,故其子孫皆復立為天子,是天之報有德也。人不知,以為泛從布衣匹夫起耳。夫布衣匹夫安能無故而起王天下乎?其有天命然。”
司馬遷說凡是當帝王的都必須先輩“德澤深后世”,是上天對有德之人的報答。黃帝策天命而治天下,所以他的子孫祖祖輩輩都要當帝王。這顯然是漢代時期的一種血緣論意識形態影響了司馬遷對歷史的書寫。這種血緣論直到文化大革命時還在社會上流行,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
司馬遷在此文開頭坦承:“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記,尚矣。自殷以前諸侯不可得而譜,周以來乃頗可著。”五帝和堯舜禹三代距今歷史遙遠,殷商以前的祖譜已經看不到了。在看不到的情況下,他就主觀地將黃帝以后的幾代帝王都安排成一個族系。這顯然是人為地主觀地在塑造歷史。
從《山海經》可以看出,中華民族至少有五大先祖的源流,一是大皞,二是炎帝,三是少昊,四是蚩尤,五是黃帝,但在司馬遷所寫的正史《史記》里,前四大先祖的譜系基本缺失,所記敘的只有黃帝一支的歷史。這就使三千年間不斷有人提出疑問。《國語·周語下》記載了太子晉說的話:“夫亡者豈繄[yī]無寵?皆黃、炎之后也?”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學術界一些人如顧頡剛先生便提出“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觀念”,有人寫文章論述顓頊、堯、舜皆不出于黃帝(崔述)。并且,如果仔細閱讀《左傳》,就會發現春秋時代的著述還沒沾染上司馬遷時代的意識形態病。
《左傳》里記敘最清楚的是大皞的祖系。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魯國西部的一個小國須句被南邊的邾國滅掉了,須句國君的女兒成風是魯國君主魯僖公的母親,她說服僖公出兵拯救須句。她說:“任、宿、須句、顓臾,風姓也,實司太皞與有濟之祀,以服事諸夏。”僖公便派兵將邾國人趕走,恢復了須句國。
通過成風的話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魯國周邊分布著好幾個大皞的后裔國家,風姓國家,但是這些東方古老的民族已落入“服事諸夏”的境地,西部過來的諸夏如周人成了統治者。這些大皞的后裔國最著名的一個便是顓臾。《論語》里記載過季氏欲伐顓臾的故事,被孔子制止了。顓臾小國坐落在今天山東平邑境內的蒙山腳下,城池堅固,易守難攻,魯國對它覬覦已久,一直不敢動,因為它的身份地位太高了。顓臾是中華民族老祖宗大皞的直系后裔,擔負著祭祀太皞(大皞)和有濟(濟水)的重任,又被歷代帝王尊為東蒙主,專門祭祀蒙山之神。
古代人對山川相當敬畏,濟水和蒙山都被專門的氏族世世代代祭祀。大皞一族是華東地區的老部落。《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陳,太皞之虛也。”陳即今天河南省的淮陽縣,這里有大皞的陵墓。由此可見大皞一族的疆域和范圍,結合《淮南子》的記敘,大皞族當年的生存和活動范圍北到河北,東到朝鮮日本,南到江淮,西到巴山秦嶺。
《左傳》還詳細描述了少昊族的故事。魯昭公十七年(前525年),魯國南部的郯國國君郯子來訪。魯昭公設宴招待他,席間,魯昭公問道:“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回答說:“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云紀,故為云師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
這一段話清晰地道出了中華始祖的幾大源流。這里提到的五帝是黃帝、炎帝、共工、大皞和少皞。黃帝以云來記事,他的百官都以云命名。炎帝以火來記事,百官以火命名。共工氏以水記事,百官以水命名。太昊氏以龍記事,他的百官都以龍命名。少昊摯即位的時候,恰遇鳳鳥飛來,因此便以鳥記事。
我國古代各民族如此繁盛,風俗習慣如此不同,如此豐富多彩,但到了漢代司馬遷的筆下,這些歷史都被刪去,就剩下孤零零的一個黃帝。大皞和少皞等被一筆帶過。這種狀態可能也不怪司馬遷,因為在夏商周的時候,對祖先的祭祀中便排除了大皞、少皞、炎帝、蚩尤、共工等。
《禮記·祭法》中記載:“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國語·魯語上》中說:“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與《禮記·祭法》中說的略有不同。但從這里可以看出,中華先祖的幾大祖系如大皞、少昊、炎帝自夏商周開始便被排除出祖宗祭祀的視線之外。這種黃帝一元的系統早在司馬遷以前就形成了。我們能責備司馬遷嗎?
北京大學的李零教授曾指出,晉人皇甫謐的《世本》和《帝系》的祭祀系統都是以《國語·魯語上》和《禮記·祭法》為基礎整理而成的,炎帝系統和太皞、少皞沒能進入這一祭祀系統的原因,是因為炎帝系統的各支是屬于“異德合姓”的姻親,而太皞、少皞集團則在東方,與周人關系較為疏遠。
其實,通過閱讀《山海經》,我們還可以悟出一個道理,即任何歷史都是勝利者的歷史。一旦黃帝族作為一個勝利者入主中原,其他部族的祖先都被排斥出局或被拉入門下。到了漢代大一統的時代,由于統治的原因,官方也樂于將天下祖系定于一尊,于是便形成了始祖一元體系,把各族領袖都拉進來,雖非在血緣上都有關系,但是在祭祀系統上,具有一定合法性。這就是夏商周以來形成的歷史建構。
總之,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族融合的大民族。從人類種族史上看,可能再也沒有像中華民族這樣高度融合的大民族了。有些民族幾千年來一脈單傳,血緣很純正,但中華民族在上古時代便形成了“同姓不婚”的文化,正是這種文化使中華民族變成了一個易于融合的民族,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山海經》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縱橫東西南北的廣大疆野,使我們看到了祖先們交融組合的發展情景。
2,漢族和維族在四五千年前是一家
到此,我們可以清晰地意識到,黃帝是中華民族五大先祖之一。在這五大先祖中,只有黃帝與今天的維吾爾族關系最密切,因為黃帝是一個西來的氏族,入主中原后,成為天下共主,并與土著民族融為一體,形成后來的漢族,而留在西域的黃帝后裔就是今天的維族、薩克族、蒙古族等。
當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之后,我們怎樣看待新疆的維吾爾兄弟,哈薩克兄弟以及蒙古兄弟?就像一個早先分家分出了的兄弟,今天我們難道能把他們看成異族嗎?誰會想到,五千年前我們有著一個老爺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