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文學是由殖民宗主國作家創作的,他們的作品充滿了對“新領土”的獵奇性的描寫,向本國讀者展現了一幅幅新鮮的異國情調的畫面。由于他們來自殖民宗主國國內,又大多是自由主義者,容易以較為超然的態度和敏銳的眼光發現殖民主義的弊端和殖民地民眾的苦楚,對殖民統治提出批評,對殖民地人民予以人道主義的關懷,這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應看到這些殖民文學作品中的批評也只僅限于為改善殖民地統治提出期待,并沒有否定殖民主義制度本身。
第九部分海峽兩岸關系的新變化(1)
日本占據臺灣后,臺灣海峽兩岸關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盡管臺灣是依據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被迫割讓給日本,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臺灣已經從中國的一個省變成為日本的殖民地;《馬關條約》規定的兩年選擇期過后,臺灣人也從中國人變成名分上的“日本臣民”,到祖國來定居或經商者,被稱作臺灣籍民,大陸人民到臺灣,卻稱作華僑。再者,由于臺灣為日本所占有,日本帝國主義獲取了更加靠近南方的土地,南進政策進一步發展,臺灣成為其對華南擴張的基地,日本帝國主義通過臺灣將侵略勢力伸向了南中國。
普遍認為,《馬關條約》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臺灣的割讓,但條約的字面含義似乎有值得斟酌之處,《光緒朝東華錄》記載:“李鴻章與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等在馬關議定和約十一款另約三款成。其文曰:——第二款,中國將管理下開地方之權并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屬公物件,永遠讓于日本。”有學者認為此處所錄條款中,清政府好像只是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及島上的公屬物件的權利讓與日本,主權問題并未涉及。換句話說,清朝政府還沒有徹底地出賣臺灣、放棄臺灣。張同新:《臺灣史研究中出現的新問題》,《海峽兩岸臺灣史研究現狀與未來趨勢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2004。當然此說還有進一步研究的余地,在當時對此款條文也并未引起爭議,并且絲毫不影響日本對臺灣的接管,目前學術界亦仍暫以割讓看待。
一割臺初期的海峽兩岸關系
臺灣割讓后,首當其沖的是統治者的更迭。日本殖民者向各國政府通報對臺灣的占有,要求島上的清政府機構、官員、軍隊等在一定的期限內撤離臺灣。至于臺灣人民則規定兩年的選擇期,兩年內有權選擇離開或是仍留居臺灣,選擇期到后留居臺灣者,一律成為“日本臣民”。由于數百年的移民和開發,大部分的臺灣人民已經轉以臺灣為定居地而視其為家鄉故地了,除了一些大地主商人外,絕大多數的臺灣人身家財產都在臺灣,沒有舍家外遷的余地。因此,實際離開臺灣的人數并不多,有人估計遷出者只有不到5000人。黃昭堂:《臺灣總督府》,自由時代出版社,臺北,1989,第67頁。許雪姬:《日治時期的板橋林家》,收入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玉山出版社,臺北,1996。其引史料稱:遷出者臺北縣1874人,臺中縣301人,臺南縣2200人,澎湖縣81人,共計4456人。對于割臺初期海峽兩岸關系的狀況,臺灣總督府派遣到廈門等地進行間諜活動的澤村繁太郎在他的《對岸事情》一書中有較詳盡的描述:
自(明治)二十八年臺灣歸我帝國領土以來,已過了兩個半寒暑,其間對岸福建省各地政事上、商業上均發生了變動,茲就本港(按指廈門——引者)商業上的顯著變化大略舉例如下:
占領以前
一、本港往返于臺南間的戎克船有四十四艘,每年多則十二回少則八回往返于彼我之間。
一、徳忌利士汽船會社從貨物運費及乘客所得收益為十的話。
一、新日本銀幣和紙幣之輸入幾乎為零。
一、鴉片走私出口很少 。
一、歷來很少有日本棉布的輸入。
一、每年輸入臺灣產豆粕一百萬塊左右。
一、豆粕一千塊市場價九十余弗。
一、臺米一包市價二弗 。
一、臺麻每擔三弗左右。
一、臺苧上等每擔十四五弗,下等十二弗。
一、樣子干(?)上等每擔四弗,下等三弗。占領以后
一、現今減為二十三艘,每年往返航海數多則六回少則四回。
一、占領后該會社的收益則為十三。
一、支那人多將得自臺灣的新日本銀幣運到泉州內地儲藏,廈門市面紙幣流通額僅八千元。
一、頓時呈增加的形跡。
一、近來有經臺灣輸入的征兆。
一、去年(二十九年)約減為五十萬塊,今年預計不超過三十萬塊。
一、上漲為一百六十弗。
一、有時超過四弗。
一、四弗以上。
一、上等二十弗左右,下等十七弗。
第九部分海峽兩岸關系的新變化(2)
一、上等七弗以上,下等五弗以上。 就全體貨物而論,自臺灣輸入減少十分之七,自本港輸出減少一半,此專就戎克船貿易而言,臺灣香港間的輪船貿易則大為增加。 在臺灣,日本商品要驅逐支那商品的銷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隨著日本人在臺灣的增加,在可預見的將來支那貨品必所需日漸減少。原來本港未曾輸出臺灣但近來大為景氣的商品是豬、雞、鴨、鴨蛋、雞蛋、米、紅柑、麥酒、外國煙草等,停止從臺灣輸入本港的有香蕉、橙子,輸入量顯著減少的是米、西螺柑、麻等。
本港由于日清戰爭恐慌、臺灣人暫住者增加及近年惡疫流行,物價非常昂貴,通常增長了三成,如豬肉一斤原十五六仙現在漲為二十四仙,又如土地房屋價格上漲達到驚人的地步,當然這不 僅僅是臺灣人返回清國的緣故,近年海峽殖民地富有者的歸來也是其中一個原因。澤村繁太郎:《對岸事情》,中川藤四郎,東京,1898(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第130~ 132頁。
上述資料為我們展示了日本占據臺灣后給福建經濟及海峽兩岸經貿關系所帶來的影響:首先是川航于兩岸的民間帆船數量急劇減少,大陸輸往臺灣商品總體下降了約50%,臺灣輸入大陸商品下降更高達70%;與此相關,由于輸入量的減少,使得來自臺灣的貨品價格漲幅驚人,依據商品的不同,通常在30%~90%之間。其次,廈門及福建開始感受到了來自臺灣的日本經濟勢力的滲透,日本棉布逐漸經由臺灣來到了廈門港,日本銀幣及紙幣開始在市面上出現,盡管數量不大但已經呈現擴張的趨勢。再次,隨著臺灣的割讓,部分臺灣人逃到了廈、漳、泉一帶,給當地的基礎設施帶來沉重的壓力,導致物價及房價的飛漲。
至于政治方面的情形,澤村繁太郎為我們提示了以下幾點:一、在泉州,(割臺后)兩年間自臺灣返回清國者增加。
一、返回清國希望通過接受科舉考試走上仕途者增加。
一、清國政府對返回者給予很好的待遇。
一、臺灣的殘兵敗將及福建解雇的兵員四處流浪,危害了地方的安寧。
一、清國人中稍通曉東西形勢者往往希望成為受日本政府保護之民。
一、另一方面,人們又多為市面上誤解日本真意的謠言所迷惑。
一、臺匪逃亡清國者私下里愈來愈得到當地官民的歡迎。
一、不斷有武器秘密輸送及煽動臺匪的情形,但這當中出于政治目的者很少,大多是出于利益的商業主義行為。澤村繁太郎:《對岸事情》,中川藤四郎,東京,1898(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第132~133頁。
上述資料為我們提供了許多很有價值的信息:第一,臺灣的抗日武裝斗爭得到了祖國人民諸如秘密提供武器彈藥、歡迎并庇護逃亡的抗日武裝首領等等方式的大力支持(盡管其目的是否如澤村所言出自利益驅動還有待考查)。事實上,簡大獅、林李成、林少貓等抗日武裝都曾得到了大陸人民積極幫助,相關研究表明,祖國人民的支持正是日據初期臺灣抗日武裝斗爭得以進行的重要條件。陳小沖:《日據初期臺灣抗日運動與總督府的對岸經營》,《臺灣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第二,知識分子在割臺后回歸大陸者為數不少,他們得到了良好的待遇,并且重新參加福建的科舉考試以謀求功名。此一情形的出現有其歷史的背景,日本據臺后,臺灣的教育體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舊的封建科舉制度遭廢止,以公學校、中學校及稍后成立的大學為主體的近代教育體制開始建立,因此舊封建文人在臺灣屬于被遺棄和淘汰的一族,回歸大陸勢必成為他們的重要選擇。第三,由于中國當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位,西方列強在中國擁有許多特權,而中國本國人民卻深受封建主義和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導致一部分民眾感覺自身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他們當中的極端者或出于一己私利,竟然希望投身于日本人治外法權的保護之下,于是我們看到在福建出現了不少原為本地人卻千方百計和臺灣搭上關系以求歸化成為“臺灣籍”的人,甚至還有不少的假冒“臺灣籍民”,日本當局出于在福建擴張勢力的需要,也曾政策性的允許部分人加入臺灣籍,他們的動向成為后來海峽兩岸乃至整個中日關系上的一個敏感問題。陳小沖:《日據時期的臺海兩岸關系——以臺灣籍民為中心》,收入《臺灣研究論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至于上引資料中有關從臺灣返回的兵丁橫行鄉里成為民間一害的狀況,當時的《申報》也多有記載披露。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