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馬克思已經論述了當前的金融資本的危機!
——與吳敬璉先生商榷(2)
最近吳敬璉先生已經勇敢地承認,中國將要發生崩潰性的經濟危機!但是吳先生并沒有認清這種經濟危機是世界金融資本危機的組成部分,所以,他提出預防經濟危機的辦法只能是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
其實,馬克思早在150年前已經論述了當今世界的金融資本危機!只是吳敬璉先生有眼看不見,有耳不愿聽,拒絕接受馬克思的論述罷了!
第一,世界金融資本危機產生的條件
“隨著銀行制度的發展,從前的私人貯藏貨幣或鑄幣準備金,都在一定時間內轉化為借貸資本。這樣造成的貨幣資本的擴大,和倫敦股份銀行開始對存款支付利息時存款的增長一樣,并不表示生產資本的增加。在生產規模保持不變時,這種擴大只會引起借貸貨幣資本比生產資本充裕。因此實行了低利息率。
如果再生產過程再一次達到過度緊張狀態以前的那種繁榮局面,商業信用就會大大擴張,這種擴張實際上又是資本容易流回和生產擴大的“健全”基礎。這時,利息率雖然已經高于最低限度,但是仍然很低。事實上這是唯一的這樣一個時期,這時可以說低利息率,從而借貸資本的相對充裕,是和產業資本的現實擴大結合在一起的。由于資本容易并且有規則地流回,加上商業信用擴大,這就保證了借貸資本的供給(雖然需求已經增長),防止了利息率水平的上升。另一方面,只有到這時,沒有準備資本甚至根本沒有任何資本而完全依賴貨幣信用進行投機的騎士們,才引人注目地涌現出來。此外,還有各種形式的固定資本的顯著擴大和新型大企業的大批開設。現在,利息提高到它的平均水平。但是,只要新的危機爆發,信用突然停止,支付停滯,再生產過程癱瘓,并且,除了上述的例外情況,在借貸資本幾乎絕對缺乏的同時,閑置的產業資本發生過剩,這時,利息率就會再升到它的最高限度。
因此,表現在利息率上的借貸資本的運動,和產業資本的運動,總的說來,是按相反的方向進行的。有一個階段,低的但是高于最低限度的利息率;與危機以后的“好轉”和信任的增強結合在一起;特別是另一個階段,利息率達到了它的平均水平,也就是離它的最低限度和最高限度等距的中點,——只是在這兩個階段,充裕的借貸資本才和產業資本的顯著擴大結合在一起。但是,在產業周期的開端,低利息率和產業資本的收縮結合在一起,而在周期的末尾,則是高利息率和產業資本的過多結合在一起。伴隨“好轉”而來的低利息率,則表示商業信用對銀行信用的需要是微不足道的,商業信用還是立足于自身。
這種產業周期的情況是,同樣的循環一旦受到最初的推動,它就必然會周期地再現出來。”這就是世界金融資本必然產生的條件,或者說,必然產生的原因!
第二,世界金融資本爆發延緩的原因
恩格斯談到了這方面的情況,“自上一次大規模的普遍危機爆發以來,在這方面已經發生了轉變。周期過程的急性形式和向來十年一次的周期,看來讓位給比較短暫的稍微的營業好轉和比較持久的不振這樣一種在不同的工業國在不同的時間發生的比較慢性的延緩的交替。但這里也許只是周期持續時間的延長。在世界貿易的幼年期,自1815年至1847年,大約是五年一個周期;自1847年至1867年,周期顯然是十年一次;現在我們不又是處在一個空前激烈的新的世界性的崩潰的準備時期嗎?有許多征兆好象在預示這一點。自1867年最近一次的普遍危機爆發以來,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交通工具的驚人發展,——遠洋輪船、鐵路、電報、蘇伊士運河,——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場。除了以前壟斷工業的英國,現在又出現了一系列的同它競爭的工業國家;歐洲的過剩資本,在世界各地開辟了無限廣闊和多種多樣的投資領域,所以資本比以前分散得更加廣泛,并且地方性的過度投機也比較容易克服了。由于這一切,以前的危機策源地和造成危機的機會,多數已經消除或大大削弱。同時,國內市場上的競爭,由于卡特爾和托拉斯的出現而后退,國外市場上的競爭也由于保護關稅(英國以外的一切大工業國都用這個辦法來保護自己)的實行而受到限制。但是,這種保護關稅本身,只不過是最后的、全面的、決定世界市場霸權的工業戰爭的準備。所以,每一個對舊危機的重演有抵銷作用的要素,都包含著更猛烈得多的未來危機的萌芽。”
第三,現實買賣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限度是金融危機發生的基礎
“在松弛的情況下,生產下降到上一個周期已經達到并且現在已經奠定技術基礎的那個水平以下。在繁榮期——中期,生產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在生產過剩和欺詐盛行的時期,生產力緊張到極點,直至越過生產過程的資本主義限制。
在危機期間,支付手段感到不足,這是不言而喻的。匯票能否兌現,取代了商品本身的形態變化,并且,單靠信用來進行交易的廠商越多,這個時期的情形就越是這樣。1844—1845年那樣不明智的和錯誤的銀行立法,只會加深這種貨幣危機。但是,任何銀行立法也不能消除危機。
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對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必然會出現。所以乍看起來,好象整個危機只表現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而且,事實上問題只是在于匯票能否兌換為貨幣。但是這種匯票多數是代表現實買賣的,而這種現實買賣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限度這一事實,歸根到底是整個危機的基礎。不過,除此以外,這種匯票中也有驚人巨大的數額,代表那種現在已經敗露和垮臺的純粹欺詐營業;其次,代表利用別人的資本進行的已告失敗的投機;最后,還代表已經跌價或根本賣不出去的商品資本,或者永遠不會實現的資本回流。這全部人為的使再生產過程猛烈擴大的體系,當然不會因為有一家象英格蘭銀行這樣的銀行,用它的紙券,給一切投機者以他們所缺少的資本,并把全部已經跌價的商品按原來的名義價值購買進來,就可以醫治好。并且,在這里,一切都以顛倒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在這個紙券的世界里,現實價格和它的現實要素不會在任何地方表現出來。表現出來的只是金銀條塊、硬幣、銀行券、匯票、有價證券。在全國金融中心,例如倫敦,這種顛倒表現得尤為明顯。全部過程都變為不可理解;而在生產中心,情況就不象這么厲害。”
第四,金融資本危機就是產業資本過多的結果
“關于危機中出現的產業資本過多的現象,還要指出:商品資本本身同時也是貨幣資本,是表現在商品價格上的一定的價值額。作為使用價值,它是一定量的有用物品,這些物品在危機期間出現過剩。但是,作為貨幣資本自身,作為可能的貨幣資本,它總是處在不斷的擴張和收縮中。在危機前夕和危機期間,商品資本在作為可能的貨幣資本的這個屬性中會表現收縮。商品資本對它的持有者和這些持有者的債權人(以及作為匯票和貸款的擔保)來說,同它被買進和用作貼現和抵押的依據的時候相比,只代表更少的貨幣資本。如果這就是認為一國的貨幣資本在貨幣緊迫時將會減少的那種主張所說的意思,那就等于說商品的價格已經下跌。而價格的這種狂跌,只是和它以前的猛漲相抵銷。”
第五,中產階級在金融資本危機中的損失
“非生產階級和靠固定收入為生的人的收入,在同生產過剩和投機過度同時發生的價格猛漲時,絕大部分還是保持不變。所以,他們的消費能力會相對下降,同時他們對再生產總額中平常應歸他們消費的那部分的補償能力也會相對下降。他們的需求即使在名義上保持不變時,實際上也在減少。”
第六,世界金融資本危機中的進出口的實質
“關于進口和出口,應當指出,一切國家都會先后卷入危機,那時就會發現,一切國家,除了少數例外,出口和進口過多,以致支付差額對一切國家來說都是逆差,所以實際上問題并不在于支付差額方面。例如英國正苦于金的流出。它進口過多。但同時,所有別的國家堆積著過多的英國商品。所以,它們也進口過多或被輸入過多。(當然,在憑信用出口的國家和不憑信用或只很少憑信用進出口的國家之間,是有差別的。不過,后一類國家仍然會憑信用進口;只有在商品按委托銷售辦法[117]運到那里去的時候,情況不是這樣。)危機也許首先是在英國,在這個提供信用最多而接受信用最少的國家爆發,因為支付差額,即必須立即結清的各種到期支付的差額,對它來說是逆差,盡管總的貿易差額對它來說是順差。這后一情況的原因是:一方面它提供信用,另一方面又貸給外國大量資本,于是除了真正的貿易回頭貨外,還有大量商品流回本國。(但是,危機有時候也會先在美國,在這個從英國接受商業信用和資本信用最多的國家爆發。)在英國以金的流出作為開端并且伴隨這種流出而發生的崩潰,之所以結清了英國的支付差額,部分是由于英國進口商人宣告破產,部分是由于在國外廉價拋售一部分英國商品資本,部分是由于出售外國有價證券,買進英國有價證券等等。現在輪到另一個國家了。對它來說,支付差額暫時是順差。但支付差額和貿易差額之間平時適用的期限,由于危機而廢除或縮短;所有的支付都要一下子結清。因此,同樣的事情也在這里重演了。現在英國有金流回,而另一個國家則有金流出。一國進口過剩,在另一國就表現為出口過剩,反過來也是如此。但是,一切國家都發生了進口過剩和出口過剩(在這里,我們談的不是歉收等等,而是普遍的危機);也就是說,都發生了生產過剩,而由于信用和隨信用發生的物價的普遍上漲,這種過剩更加嚴重了。”
第七,非金融中心的國家爆發危機的影響
150年前世界金融中心是在英國,金融危機首先應該在英國發生,馬克思根據當時非金融中心的國家美國發生的經濟危機闡述了金融資本的危機必然要在全世界各國發生!現在,世界金融中心是美國,而不是英國,所以,在美國以外的國家發生危機,必然也會導致全世界的危機!
“1857年,美國爆發了危機。于是金從英國流到美國。但是美國物價的漲風一停止,危機接著就在英國發生了。金又由美國流到英國。英國和大陸之間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在普遍危機的時刻,支付差額對每個國家來說,至少對每個商業發達的國家來說,都是逆差,不過,這種情況,總是象排炮一樣,按著支付的序列,先后在這些國家里發生;并且,在一個國家比如英國爆發的危機,會把這個支付期限的序列壓縮到一個非常短的期間內。這時就會清楚地看到,這一切國家同時出口過剩(也就是生產過剩)和進口過剩(也就是貿易過剩),物價在一切國家上漲,信用在一切國家過度膨脹。接著就在一切國家發生同樣的總崩潰。于是金流出的現象會在一切國家依次發生。這個現象的普遍性證明:1.金的流出只是危機的現象,而不是危機的原因;2.金的流出現象在不同各國發生的順序只是表明,什么時候輪到這些國家必須結清總賬,什么時候輪到這些國家發生危機,并且什么時候危機的潛在要素輪到在這些國家內爆發。
第八,在金融資本危機中有價證券的危機
“英國的經濟學家,——而且自1830年以來,值得提到的經濟學文獻主要是論述通貨、信用和危機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單從英國的立場出發來考察危機時期貴金屬的輸出,不管匯兌率怎樣變動,總是把這種輸出看作純粹一國的現象,完全閉眼不看如下的事實:如果他們的銀行在危機時期提高利息率,那末,歐洲其他一切銀行也會這樣做,如果今天在英國對金的流出大聲叫苦,那末,明天在美國,后天在德國和法國也會發出同樣的叫喊。”
“商品資本代表可能的貨幣資本的那種特性,在危機中和一般在營業停滯時期,將會大大喪失。虛擬資本,生息的證券,在它們本身是作為貨幣資本而在證券交易所內流通的時候,也是如此。它們的價格隨著利息的提高而下降。其次,它們的價格還會由于信用的普遍缺乏而下降,這種缺乏強使證券所有者在市場上大量拋售這種證券,以便獲得貨幣。最后,股票的價格也下降,部分是由于股票有權要求的收入減少了,部分是由于它們代表的往往是那種帶有欺詐性質的企業。在危機時期,這種虛擬的貨幣資本大大減少,從而它的所有者憑它在市場上獲得貨幣的力量也大大減少。這些有價證券在行情表上的貨幣名稱的減少,雖然和它們所代表的現實資本無關,但是和它們的所有者的支付能力關系極大。”
只要人們沒有偏見,就應該承認以上馬克思論述的世界性的金融資本的危機完全符合當今的世界性的金融資本危機現狀的!
由此得出的結論是:首先,馬克思之所以在150年前能夠描繪出今天的世界性的金融資本危機,說明當時英國的金融資本危機已經發生了!馬克思不過是總結了當時的危機情況,馬克思的總結就成了從那以后發生的危機的理論!其次,今天的世界性金融危機之所以和150年前的危機一樣,說明當今的資本主義和150年前的資本主義從本質上是相同的,條件是相同的,今天的資本主義不過是范圍更大了!而且已經從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所以,資本主義從本質上說,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再其次,馬克思總結150年前的金融資本的經濟危機的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一定要消滅資本主義!所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根本沒有過時!而且是全世界人們消滅資本主義的理論指南!最后,人類的叛徒們總是說,馬克思主義是適合于過去的理論,根本不能解決現在的社會問題,借此拋棄馬克思主義,堅持資本主義!以上馬克思對今天的金融資本的經濟危機的論述,給這些叛徒們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由此可見,在全世界、在中國即將必然爆發的金融資本經濟危機的時候,或者說,在全世界各國的經濟將要全面崩潰的時候,只有拿起馬克思的經濟危機理論來解決問題!此外沒有任何別的出路!因此,吳敬璉先生的拯救危機的辦法,只能是在保留資本主義的條件下的治標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必然發生的經濟崩潰,而且還要把中國人民拖向經濟崩潰的深淵!
勞動者2015年3月16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