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市場的目的是為了交易,勞動產品的交易產生了商品,商品交易的場所是市場。而要完成市場交易,無論是賣者,還是買者都要付出一定的交易成本。這種交易成本表現在幾個方面:第 一,買賣雙方來去的交通成本;第二,買賣雙方商品來去的交通成本;第三:市場的使用成本、衛生成本、管理成本;第四:市場的規則維護成本。以上四大類成本都必須由買賣雙方來承擔,以上的四大類成本是商品本身之外價值的額外支出的價值。所以我們把這種由于交換而產生的由買賣雙方額外支出的商品價格以外的價值叫做“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具有以下特點:第一,交易成本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第二,交易成本是交易商品以外的價值;第三,交易成本因為市場的完善和膨脹而增加,市場越大市場功能越多交易成本越 高。第四,企業越大產品越多其交易成本越大,企業越小產品越少其交易成本越少。第五,交易成本隨著交通的發展、信息業的發展、法律的完善而減少。第六,交易成本可以設法規避或者 減少。第七,違法者的交易往往還要付出法律成本和道德代價。
在現實中我們發現了許多規避和減少交易成本的現象。例如:黑市交易。八十年代外匯市場的黑市交易十分活躍;場外交易,農民在春節的時候賣豬肉,進入市場往往要交檢疫費、衛生費、管理費,所以他們往往選擇場外交易;城管追逐的小攤小販都是場外交易。熟人交易,把東西賣給熟人,商品直接拉到對方家里;直銷也是減少交易成本的現象。在農村過去普遍存在的幫工 現象也是一種規避交易成本的辦法,幫工不具體計較交易數量,不做現場交易,是一種期權交易,極大地較少了交易中的各種麻煩。現在的期貨和網上交易都能夠有效的減少交易成本。
但是,無論如何,在市場經濟中都無法徹底消除交易成本,盡管人們會想盡辦法減少交易成本。這是市場經濟生產方式決定的,是無法改變的,除非社會發展到了能夠基本消除這種交易成本的程度。
我們稱封建社會的經濟方式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但是反過來我們問:為什么自然經濟能夠維持上千年歷史而不倒呢?我們最終發現,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中產品的交易成本很小。從地理范圍來講,自然經濟的交易范圍基本不出村,半徑不足一公里;從人員來講基本都是熟人交換,一般不欺負人,有事后追究辦法;從場地來講就是村子里閑人聊天的地方,還有可以賒賬,可 以以物易物。由于有以上好處,所以自然經濟在中國根深蒂固。
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生產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專業化的商品生產中,生產成本遠遠低于自然經濟下的產品成本,而商品的價格卻可以和自然經濟下的產品一樣,所以商品交易成本相對來說反而減少,商品價格減去交易成本后的剩余依然有較大的利潤,因此選擇在市場交易反而成為一種時尚。而且,選擇市場后買賣雙方買賣都會到指定的市場區,所以極大地減少了交易的機會成本,一方面交易成功的概率增大,另一方面花去尋找機會的成本減少。所以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普遍采用了市場交易方式。
但是交易成本高企一直是市場經濟中資本家揮之不去的惡魔。例如,在商品原料的采購階段,廠家要承擔遙遠產地的交通成本,要承擔尋找原料的代辦費用、中介費用、儲存費用等,而要在出售商品的時候順利賣出去,除過代辦費用、中介費用、儲存費用外,還必須付出宣傳費用、廣告費用、各級代理批發費用等。這些費用全部都是交易成本。也就是說工廠的商品價值的增值不僅由廠家所得,還必須付出相當的部分給貨運部門、代理部門、廣告部門等。所以很顯然市場經濟的商品交換模式是一種成本高企的模式,是一種消耗型模式,而理想的模式是交易成本基 本為零。
能夠有效減少交易成本的方法有二:第一是計劃經濟,第二是信息業的高度發達。其實在未來社會中這兩者并不矛盾。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的興起直接導致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工廠可以不經過中間市場直接把產品發到消費者手里,市場環節去掉。但是,這中間還有交通成本、互聯網管理經營成本等。盡管并沒有徹底消除交易成本,但是互聯網已經在摧毀著傳統的資本主義市場 。
在未來,所有商品的交通成本也會大幅度下降。這種下降的根本要求是生產本地化,技術公開化,市場透明化,產銷計劃化。很顯然,這種生產方式和目前流行的企業越搞越大,資本越聚越多的現實并不茍合,所以筆者描述的實際上是未來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生產方式,它的本質是技術的高度發展,生產方式的小型化和計劃化,生產的本地化,工廠的小型化。
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造成了資源和商品的極大浪費。例如,一個大型鋼廠,從遙遠的南美洲把鐵礦石運到上海來冶煉,冶煉后把成千上萬噸廢棄的石頭投進大海,對于這些石頭來說沒有任何價值,地球上任何地方的石頭其基本成分還是一樣的,所以這些多余的石頭增加了本企業的交易成本;然后鋼廠把鐵冶煉出來,又把成品鐵運會南美銷售,鐵從南美來又運回南美銷 售,雖然增值了,但是來回的運輸費、中介費、海關費、稅費等都很大,為什么南美不能自己建立一個冶煉廠來自己煉?沒有技術、缺乏設備、市場很小都是原因,但是一旦技術普及,設備小型化就能夠不需要到中國生產。
從中可以看出,隨著技術的普及、設備的更新,生產的本地化將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實際上遠期來看,國際市場的商品的交易量會大幅度下降,世界會重新回到清凈和生態的狀態。所以,我并不看好所謂的歐亞大陸橋,并不看好所謂的自由貿易體系。任何商品最終在未來都會實現本地生產和計劃生產,從而從根本上節省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壓垮資本主義市場體系生產交易模式的最后稻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