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0月21日 - 世界銀行集團的常務副行長英卓華周二表示,中國需要加快改革,不能只依賴貨幣和財政政策來推動增長。
“我建議不要完全依賴宏觀政策,特別是貨幣和財政政策,因為這之前已經采取過,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英卓華在北京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
“現在是時候真正深化并加速推進改革了。”
英卓華在被問及中國改革速度是否夠快時,發表了上述言論。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率錄得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
英卓華稱,中國應能夠通過把注意力轉向國內經濟驅動力來維持高增長。
她說,世界銀行預估中國中期到長期的經濟成長率在6%,不過中國必須透過消費、創新和生產率提升來推動增長,改變目前依賴于外部需求和投資的模式。
英卓華是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財長會議周二和周三在北京召開前作出上述評論的。
周二稍早,中國公布第三季經濟增速降至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低,年度增長率有可能15年來首次達不到官方成長目標,加劇了中國或將拖累全球成長的擔憂。
分析師預計,中國政府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出進一步的刺激措施。(完)
相關閱讀
關鍵領域仍存“國進民退”? 世行建議加快國企改革
21世紀經濟報道 定軍 北京報道 2012-02-28
2月27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銀行聯合編著的《2030年的中國:建設現代、和諧、有創造力的高收入社會》(下稱“報告”)報告發布,針對中國增長模式的未來結構提出建議。
報告建議中國加快結構改革,包括重新界定政府職能,改革和重組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推進綠色發展,提供均等的發展機會和社會保障等。
世行預計,2030年中國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可以達到1.6萬美元。世行行長佐利克在當天的研討會上表示,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是加快改革的步伐。“改革具有充分的理由,因為中國現已到達發展道路上的一個轉折點。”佐利克說。
在結構改革方面,世行建議重點關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包括公共資源的重新定位,引入包含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措施在內的現代公司治理,在必要情況下實施所有制結構多元化;發展民營部門,減少進入和退出障礙,加強包括戰略性和支柱性產業在內的所有部門的競爭。
目前,在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投資所占比重仍然較大,“國進民退”的特征仍有所表現。世行認為,由于國有企業效益不如民營企業,需要盡快將一些壟斷領域向民營企業放開。
關鍵領域仍被國有投資主導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最新數字,2011年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107586億元,同比增長11.1%,低于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8%十多個百分點。有專家據此認為,目前中國民間投資在加快,因此在企業投資方面不存在“國進民退”的現象。
統計局局長馬建堂此前也曾表示,“中國的統計數據不支持從總體上存在國進民退的現象。”
不過,國家發改委投資研究所所長張長春2月25日在北大經濟觀察報告會上指出,從總體上看,民間投資占整個投資的比例在上升,但是在關鍵領域,特別是壟斷領域,其實并沒有多大的變化。
2003年以來,非國有投資比重有所增加但幅度相當有限,重要行業仍以國有投資為主。“因此實際上在很多關鍵領域,‘國進民退’的說法并沒有錯,實際調研的時候更是反映了這一點。”張長春說。
發改委投資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03年鐵路運輸業的國有及國有控股占投資比例為99%,到2010年這一比例仍在96.8%。道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水利管理業2003年國有及其國有控股投資比例分別為96.9%、99.5%、98.7%,到2010年分別為91.9%、91.5%、92.7%。盡管國有投資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整體降幅不大。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測算,2010年民間投資比重為55.9%,比2006年的49.8%增加了6個百分點;2010年房地產的民間投資比重為73.5%,比2006年僅僅增加了2.3個百分點。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張軍認為,民間投資很多關鍵領域的確并不理想。而在鐵路等壟斷領域還出現了民間投資退出的情況。“核心問題,還是難以從投資中獲益,難以實現真正的控制和自主經營。”張軍說。
世行建議深化國企改革
佐利克指出,中國已經認識到,從出口導向和過度依賴投資轉向更多地依靠內需和消費拉動增長所面臨的挑戰。同時,也認識到人口未富先老、環境危機等特殊國情的危機。
為此,下一步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其中重點要重新界定國有部門和私營部門的作用,完成向市場經濟轉型。
“目前,中國依靠市場和非市場手段共同構成了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激勵機制,政府、國有企業和私營部門的作用缺乏明確劃分。”佐利克認為,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私營部門。
經濟學家湯敏的數據顯示,央企現在有27萬億的總資產,凈資產10.5萬億,2011年的凈利潤不到1萬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約8.4%,剔除息稅后的總資產回報率約3.2%,還不及銀行的1年期基準存款利率3.25%高。
世行認為,民營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較國有企業更高,1978年-2007年間,中國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只有私營部門的三分之一。
為此,世行報告建議,下一步需要改革和重組國有企業與國有銀行,發展民營部門,促進競爭,深化土地、勞動力與金融市場改革。在政府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產品和服務相對減少的同時,需要提供更多的諸如制度、規則和政策之類的無形公共產品,以提高生產效率,促進競爭,便利專業化分工,改善資源配置,保護環境,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張長春指出,目前民間投資容易進去的領域都進去了,剩下的像一些壟斷領域都是比較難以進去的部分,要解決民間投資破除壟斷行業門檻的問題,核心還在于體制和機制的完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