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精英推銷的第一條政策要求各國政府減少財政赤字,并未提到如何減少,通常有兩種方法,華盛頓精英推銷的第二條政策要求減少支出,而不是增加稅收。具體來說,華盛頓精英要求其他國家政府開支的重點轉向經濟效益高的領域和減少貧窮的領域,諸如生產性基礎設施投資,普通教育和醫療,且應嚴格控制;明確反對補貼,包括對國營企業,對汽油、通信、食品和農業的補貼;
1)中美政府財政支出
圖2 中美兩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總產值百分比(圖略)
藍色線數據反映的美國情況,來自美國總統給國會的報告,其中09年以前來自2010年報告,此后的數據來自2014年報告;紅色線數據是諾斯作序,費希拜克主編《美國經濟史新論 政府與經濟》一書中作者依據美國商務部統計局做出的美國情況,黃色線數據是我國數據,來自我國統計局。
從絕對數量來看,美國財政支出遠多于中國,按人均財政支出來看,差距就更大了。一般看來,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遠大于中國,所以財政收入和支出大于中國。這里我們比較中國兩國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如圖2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美國的支出占美國國內產值比例很高,基本上都在30%以上,最高時達到40%。
一般看來,美國是高度市場化國家,所謂市場化國家,就是政府小,在經濟方面的影響小,市場起主導作用。可實際上,美國政府花費了美國國內產出的三分之一左右,最高時達到40%。相反,改開以前,我們的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也較高,超過30%。改開以后,我國的財政支出占比就逐漸下降了。這與我國精英們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的經濟學理論”有關,早在1980年,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先生就第一次到中國來傳教小政府大市場的自由主義理論了。而華盛頓政策的有關內容,早在70年代早期,就由弗里德曼為首的芝加哥學派向第三世界國家推銷了,最早在智利,據說效果非常好,直到現在,芝加哥學派還在宣傳智利自由化改革的奇跡。等到1990年半官方宣布華盛頓政策以后,我國精英們更是一路降低財政支出占比,到1995年的時候,已經下降到僅占國民產值11%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企業倒閉,精英們不得不改變辦法,增加財政支出,此后,財政支出占比才逐漸上升,但到現在,也僅達到24.7%,不到國內產值四分之一,遠低于美國。顯然,中國政府對財政支出的控制,遠超過美國政府。
2)中美財政支出中的投資開支
圖3 美國政府投資開支占國內產值百分比(圖略)
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年經濟報告
華盛頓政策第二條提倡政府開支轉向生產性投資。根據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的2010年經濟報告附表B20數據,1960-2009年之間,美國政府投資性支出占總支出很少,基本不超過3.5%,如圖3所示,例如,2009年總支出達到4.993萬億美元,而聯邦和地方政府投資性支出,總計4032億美元,占總支出的8.1%,占國內總產值2.8%。我國政府的投資性支出占財政收入的比例與美國相近。根據財政部公布的2013年全國公共財政支出決算表,我國當年財政總支出14.02萬億中,用于投資的支出,不完全統計(如政府沒有公布國防投資),達到14912億元,主要包括社區基礎設施建設5500多億,住房建設3000多億,市政公路建設2500多億,水利建設1000多億,占總支出10.6%;占國內生產總值為2.6%,與美國相近。考慮到美國的高速公路,通常是政府投資建設,老百姓免費使用,美國州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維護高速公路,例如,根據美國總統向國會提交的2014年經濟報告附表B24數據,2010-2011年度,美國地方政府和州用于高速公路維護的財政支出就高達1500多億美元。而中國的高速公路,是國有公司投資建設,老百姓繳費使用,如果用相同的標準來衡量中美政府的投資比例,就應將中國的高速公路投資加入到中國的政府投資,2013年中國新建高速公路8260公里,投資約7300億[2],中國財政支出中投資性支出的比例就會增加到15%以上,約是美國2倍。由于美國基礎設施建設早已完成,例如,美國北美大陸的國土面積僅相當于中國80%,但是美國鐵路建成里程高達40萬公里,中國到2012年僅有9.76萬公里。2009年中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為6.51萬公里,而美國則高達9萬公里。因此,美國在生產性基礎設施方面無需增加投資,卻要求其他國家將財政支出主要用于生產性投資。
3)中美政府對個人補貼
圖4 美國政府對個人補貼與中國人均消費比較(圖略)
米國數據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年經濟報告,中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數據庫
華盛頓政策第二條還反對各種補貼,但是美國政府給美國老百姓個人的補貼很大,如圖4所示,從七十年代以來,美國政府對個人的補貼就年年增加,到1988年,就人均超過了2000美元,2001年超過了4100美元,2009年人均達到了6964美元。我國直到2009年人均消費才達到9283元,換算成美元僅1359美元,不到當年美國政府補貼美國老百姓的五分之一。美國政府的補貼主要是給窮人的,尤其是失業人員,2009年給失業人員每周高達309美元,等于一年提供失業救濟金高達16156美元,超過10萬元人民幣,超過中國90%家庭收入。由于失業人員的救濟金就超過10萬元,從業人員工資就更高了。從美國政府給美國個人的補貼可以看出,美國人的富裕,很大程度上是美國政府補貼的結果。相反,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我國政府財政支出數據,我國2013年政府提供給老百姓的補貼,總計1.55萬億元,主要包括對社會保險補助4400億元,其他各種社會保障5500億元;醫療保障4300億元,住房補貼1300億,人均一年僅有1143元,折算僅有167美元,僅相當于美國2.4%。我國給失業人員的補助是按照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支付的,但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很低,一年僅有幾千元,不到美國十分之一。
圖5 美國政府對個人補貼占財政支出百分比(圖略)
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年經濟報告
再看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對美國老百姓個人補貼占財政支出和國內產值的比例,如圖5所示,70年代中期以后,就上升到很高水平,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超過30%,2009年更是高達41%;自八十年年以來,美國政府對個人補貼占國內產值的比例常超過10%,2009年更是高達15%。相反,2013年我國對老百姓的補貼,僅占財政支出11%,占國內生產總值2.75%,遠低于美國的比例。
4)中美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和支出
華盛頓政策要求其他國家政府不要補貼農業,但是,最近80年來,美國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很大,米國農業部的支出,主要用于補貼農民,包括直接補貼和間接補貼。例如,美國2012年農業1397億開支中,有1059億美元用于食品補助計劃,占總支出四分之三以上,參見表2所示。該計劃主要包括給失業和低收入家庭提供食品券,用于購買食品;給中小學校學生午餐提供補貼等;2002年美國有1360萬學生獲得了每餐價值2.46美元的免費午餐;美國每6個人就有一個人獲得了美國政府資助的食品補貼。
表2 美國農業部2012-14各項開支(單位:百萬美元)
201220132014
美國農業部開支項目實際支出估算預算
農場和國外農業服務16,89526,08721,660
鄉村發展253134691519
食品營養105944110568104290
食品支出占比75.8%70.9%72.6%
自然資源和環境保護9861103079921
食品安全99610201015
研究教育開支279629413314
市場和調控項目231025082328
農業部開支418941607
總支出合計141751157841144654
抵消收入-2029-1791-1007
凈利息-5-5-5
凈支出合計139717156045143642
數據來自美國農業部2014年預算報告
上個世紀30年代,一方面美國糧食銷售不掉,大量糧食被白白扔掉;另一方面,大批失業人員處于饑餓狀態,營養嚴重不足,到1941年美國處于臨戰狀態時,當時美國政府招募新兵時,美國年輕人一半以上身體不合格。戰后美國政府大量補貼窮人,既保證了美國農產品的銷售市場,也避免了窮人挨餓,使每個美國人消費的糧食和食品是世界最高的,其中食肉量比日本要高一倍以上。美國僅有3億人,不到中國人口四分之一,但美國糧食產量一直與中國相當,這與美國政府給美國老百姓提供的食品補貼,保證美國糧食市場密切相關。
圖6 美國農業部歷年支出情況(圖略)
主要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和2014年經濟報告
如圖6所示,是1929年以來美國農業部開支變化情況。美國農業部開支第一次擴張是羅斯福新政時期,當時美國發生了嚴重經濟過剩危機,農產品需求日益減少,價格逐漸降低,大量農產品積壓。1933年美國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政府在農業上的開支,從1929年2億美元增加到12億美元,主要用用食品計劃。考慮到1929年農業開支還包括1億多美元用于道路建設,等于農業開支增加了10多倍。此后,逐年增長,到1964年達到75.7億美元。70年代初美國精英開始向拉美國家推銷華盛頓政策, 1973年在美國支持下,智利發生軍事政變,推翻了民選政府,開始第一個實施美國的華盛頓政策政策。幾乎于此同時,1975年美國農業部開支達到155億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50%,開始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到1986年的時候,已經增加到586已美元,比12年前增加了近5倍。另一個迅速增長期是從2004年開始,當年美國政府農業支出為715.6億美元,9年后的2013年已經增加到1558.7億美元,增長了2倍多。
圖7 美國農業部開支占國內產值百分比(圖略)
主要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和2014年經濟報告
如圖7是美國政府農業支出產國內產值百分比與美國農業凈收入占國民產值百分比的比較。自1933年以來,美國政府在農業上的支出占國民產值的百分比一直在百分之一左右,由于國民產值不斷增長,美國政府在農業上支出也就隨之水漲船高,不斷增加。而美國農業凈產值在國內總產值比例在逐漸下降,1933年占8%,逐漸下降到最近20年來不到1%。
圖8 按農作物產量平均的美國政府農業支出(圖略)
美國農業部支出來自美國總統經濟報告;農作物產量包括了最高5種農作物玉米、小麥、大豆、土豆和水稻,來自農業部數據庫。
如圖8所示,美國政府對農業的支出,按照農作物產量平均到單位農產品重量上,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超過0.1美元/公斤,1983年接近0.2美元/公斤,高于當時美國市場上小麥和玉米價格;折人民幣0.388元/公斤,也高于當時中國糧食市場小麥價和玉米格。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美國政府在農業上支出,平均到單位農作物重量上,大多數年份都超過了小麥和玉米價格。如果考慮美元貶值因素,1983年美國個人消費物價指數為55.92,2009年為109.25,折算達到0.384美元,合人民幣2.62元,也高于2009年中國農產品市場售價。
圖9 美國政府農業支出與美國農作物產出之比(圖略)
美國農業部支出來自美國總統經濟報告;農作物產出來自美國農業部數據庫
圖9是美國農業部支出與美國農作物產值之比,一些年份,例如2000,2001,2005和2006年美國政府在農業上支出大于美國農作物產值,在這些年里,美國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大于美國農業的產出,換種說法,與其說美國農民的收入來自市場,不與說來自美國政府,是美國政府買下了美國農民的產品。事實上,美國農產品價格也是美國政府控制的。美國農民在每年年初就可以以產品貸款,根據估算的產量和美國政府制定的保護價格來計算可貸款額度,等到年末,如果市場價格低于美國政府制定的保護價格,農民們就以產品抵消貸款,產品交給美國政府。可以說,即使在中國計劃經濟時代,中國政府對農業的干預也遠遠不及美國政府。
圖10 平均到每個農業工人上的每個政府農業支出(圖略)
主要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和2014年經濟報告
每年美國政府在農業上的開支,平均到每個美國農業從業人員,如圖10所示,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就超過1萬美元了,與美國國民產出相比,發布華盛頓政策的1990年超過1.4萬美元,到2000年以后,已經年年超過3萬美元,2009年超過5.4萬美元,2013年超過7.3萬美元。2009年以來,更是超過了人均國民產出,通常人均收入小于人均國民產出,從而也超過了美國人均收入。
圖11 美國政府農業支出和補貼與農民收入之比(圖略)
主要來源于美國總統2009和2014年經濟報告
如圖11所示,是美國政府在農業上支出和對農民的直接補貼與美國農民從市場上獲得的凈收入之比,1983年這兩個比值都達到最大,分別為3.7和1.9,也就是說,當年美國政府開支是美國農民從市場上獲得的凈收入的3.7倍,給農民的直接補貼約占美國農民凈收入的三分之二。近年來,美國政府直接補貼仍然占美國農民凈收入20-50%,而美國政府在農業上開支均超過美國農民凈收入1-2倍。
美國通過政府補貼生產糧食,在國際市場上低價出售,從而打垮了很多國家的農業,導致這些國家的農民們破產,從而使美國出口的糧食最多時占據了國際市場一半。美國通過這種方式,讓很多國家在糧食供應上依賴美國,從而不得不聽從美國的要求。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很多國家都是糧食嚴重依賴美國的國家。糧食實際上是美國控制世界最重要的戰略武器之一。美國在70年代降低政府對農民的補貼,很重要的原因,是此前美國和蘇聯簽定了協議,由美國政府承諾按美國市場價格向蘇聯每年供應1-2千萬噸糧食,美國政府減少補貼后,美國糧食產量下降,國內糧價猛漲,美國媒體則大肆報道,出口到蘇聯糧食過多是引起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從而將矛頭指向向蘇聯出口,當時美國的碼頭工人罷工,停止裝運向蘇聯出口的糧食。
2013年,我國農業部支出總計僅有363.2億元,合美元不到60億美元,不到美國4%,與美國相比,主要用于行政管理,等于政府對農業的支出可以忽略不計,可以說,嚴格遵守了華盛頓精英推銷的不搞農業補貼。
總結:美國精英推銷的華盛頓第二條政策,要求其他國家政府削減政府的開支方法,美國政府基本不執行,而中國政府則相對來說執行得較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