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一些人恣意攻擊國家的貨幣政策、土地財政很不以為然,都做過相應的評論,這里再轉一篇印度人評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文章給大家看看:
http://bbs.miercn.com/201405/thread_311847_1.html《印度新總理亮相 對中國藏南放狠話》。
這篇文章是印度網友對中國基礎設建設方面的一些評論,從該評論中也反映了中國近年來在基礎設置建設上,城市建設上成績巨大,令印度人驚奇。
看了此文,同時也應該知道國家的4萬億的作用,還有中國的土地制度,也是中國能獲得如此的巨大的基礎建設成績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不少人通過各種媒體、網絡不斷地攻擊中國的基建,有些人甚至在電視上公開說什么中國的高速公路修得太多,西部路上沒有幾部車,是過剩。
持續地攻擊4萬億國債投資。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這些人的煽動下,也人云亦云。
4萬億投資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絕對必須的,這對了解當時經濟實際情況的人來說(三個月內6.5萬家企業倒閉,3000萬農民失業回鄉)都十分明白這是英明之舉。否則,中國經濟會倒退。當然,不是說肯定了4萬億投資就看不到其中存在的問題,各省的跟風投資沒問題,4萬億一下子搞到10萬億,增速過快,地方債膨脹(后來及時控制),投資中的官員腐敗都是存在的,但是要肯定4萬億的主流,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貢獻。
關于中國的土地財政問題,也是同樣,固然是有些問題的,如其中存在的腐敗問題,地方財政建政府大樓失控等方面,但是,錢的主要的部份還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大家在各地城市都可看到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些錢那里來?都是土地財政的錢。
還有,對基礎設置建設項目并不能以一時的效益來說事,包括高鐵、高速公路,一時的虧損是在這個項目本身。這也是一些人在文章與電視說話中,煽動人們對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不滿一個重要的理由,就是從效益方面就事。
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它的效益主要是從項目的外部性來體現。例如,我修了路,修的路本身并不一定能通過路的收費收回成本,但周邊的土地立即升值,房產立即漲價。改革開放過程中,省長、市長們交流經驗,就有一句口頭禪,“要想富,就修路”,說得是什么?就是說,路的外部性價值巨大。
這也涉及到城市土地的征用,土地、房子的漲價,應歸個人還是應歸公有的問題。這兩年來,一些人反復要求改革土地制度,土地收益私有化。這是錯誤的意見。土地的漲價來源于國家對這塊土地周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所形成的外部性溢價,不是自然生長出來的,因此土地漲價收益歸公是對的。我很贊同華生先生關于對農民的征地收入應歸全體農民的意見,而不能僅歸個人,或一個村的農民所有。如果用這個錢來解決農民城市化問題,而不是歸個人可能情況就會好得多。
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將印度遠遠拋在后面,令美國也日感危機。這才是巨大的財富積累。現在有一個高鐵戰略規劃,從新疆至德國,從東北穿白令海峽至美國,從昆明至新加坡,如能實現,就真正成就了中國為世界的中心。
不要跟著一些二流子經濟學家后面天天罵中國的貨幣政策、土地政策、國債投資,這些人其實是根本不懂當代經濟理論。
其實,中國的生產能力已全面超過美國,僅是高科技方面稍欠缺一些,特別是創新能力差很多。例如芯片生產能力,高精材料的生產能力都在不斷地進步。如果大飛機能生產,中國就沒有不能生產的東西了。
中國每年700萬大學生畢業,所畢業的工程師是美國加歐洲的總和還要多,這就是生產力,需要的是利用這些快速增長的生產力,僅靠民營資本是吸收不了的,需要國家對高科技生產的組織,國家應大力投資高鐵、航天、軍工,通過國有企業來吸收這些人力資源,不要去相信什么政府不管市場,我國改革開放時定下的政策是政府抓大放小,現在根據發展當然也可考慮適當放下一些較大的,非自然壟斷的企業,但政府應組織高科技的攻關,私企向來在這方面較弱。私有經濟只能是在除銀行外的服務業與制造業中的配套廠,基礎設置從來就只有政府才能承擔。不能將企業的管理問題與所有制問題混為一談。以個體為經濟主體,還是以政府為經濟主體,其實都存在著對企業的管理問題。官員存在貪腐,還可通過反腐追究,高管限薪,像平安保險的馬明哲,年薪曾高達3000萬,狠不得將企業一口呑下,這又是什么?這叫私分,遠比貪腐嚴重,因為股份制企業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私有制企業了。
人力資源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只有公有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力,再配以私有制企業的競爭,是很好的組合。私有化是逆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