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王中宇:社會分化概覽

收藏(0 評論() 字體: / /

  王中宇《中國困境的政治經濟學觀察》 第三編 兩極分化觀察 第五章:社會分化概覽

  至此,我們基于對資金流的統計數據觀察了中國社會的分化過程,觀察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在國民中的分布,觀察了利潤匯集的流程及其機制。正是它們決定了經濟系統的運行特征和國民的生存狀態,決定社會經濟系統的基本性質。據此可對社會分化作出如下概述。

5.1 國民的收入金字塔

  數據告訴我們,六成以上的勞動力靠家庭小生產生存,他們擁有的生產資料極少,生產效率極低,因而創造資本利潤(營業盈余)的能力很弱,提供生產稅的能力也很弱。但家庭小生產提供的勞動報酬17年累計,高達全社會勞動報酬總額的42.55%,甚至超過了非金融企業部門(41.68%)而位居第一,然而17年來他們的人均勞動報酬為各部門之最低。

  客觀上,這超過六成的國民對資本的最大意義在于,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后備勞動力池,使資本擁有者可以長期將勞動報酬壓至底線。這是中國資本集團最強大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這六成以上的國民又很自然地被視為“弱勢群體”、“包袱”、“麻煩”、“不穩定因素”,成為中國“人口過剩”的證據。從現代化的視角看,輝煌的現代化成就與這個群體關系甚微,他們其實是被現代化進程拋棄的一群。換而言之,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進程拋棄了六成以上的勞動者

  另有35.75%的勞動者就業于非金融企業部門(2008年),他們被卷入了現代化進程,因而其勞動報酬高于那六成以上“被拋棄者”。然而由于巨大的“被拋棄者”群體存在,資本集團可以有效壓低他們的勞動報酬。這個群體的勞動報酬占全社會初次分配總收入的份額從1992年的26.75%,降至2008年的21.36%。

  在2008年,這兩個群體占就業勞動力的96.76%。而其勞動報酬僅占初次分配總收入的38.76%

  在這兩個群體之上,是政府雇員和金融企業職工。2008年他們分別占就業勞動力的2.82%和0.42%。其人均勞動報酬遠高于前兩個群體,2008年分別為家庭小生產群體的9.11倍和11.38倍。

  更在這兩個群體之上,位于金字塔頂峰的,則生產資料的擁有者、財產性收入的主人。他們占人口總數不到1%,卻控制了幾乎全部“可投資資產”(見圖3.102)。17年來累計,他們分享了初次分配總收入的30.55%,且其所占分額在持續擴張之中,到2008年達到了36.34%(見圖3.107)。換而言之,社會創造財富的三成以上,流入了這不到1%的人群的口袋。

  

  圖3.107:資本所得占初次分配總收入的份額

  前已述及,2003-2004年間,中國就進入了資本過剩階段。歷年的胡潤富豪榜則證實了,2004年后富豪們的資本是如何暴漲的(見圖3.108)。圖中的橫坐標是各年的上榜者位次,縱坐標為上榜者擁有的財富,為展示財富分布的結構,采用了對數坐標系。

  

  圖3.108:歷年胡潤富豪榜

  圖中顯示:每年同一位次的財富都較上一年顯著增加。這暗示我們,盡管具體的上榜者,其財富有增有減,整個財富頂端的群體,其擁有的財富增速可觀。不同年份胡潤榜的門檻不同。2004年是12.5億,2005年是5億;此后為8億。因此,不同年份的胡潤榜缺乏直接比較的基礎。圖3.108提示我們,可以分別比較前100位、200位、300位、400位、500位總財富的變化。由此計算的結果見表3.9:

  表3.9:胡潤榜上榜群體財富變化

指標

財富(億元)

財富年增速

年份

2007

2006

2005

2004

2007

2006

2005

前100

17,883

5,661

3,496

2,470

215.90%

61.90%

41.60%

前200

23,261

7,874

4,728

 

195.40%

66.50%

 

前300

26,686

9,257

5,510

 

188.30%

68.00%

 

前400

29,141

10,256

6,060

 

184.10%

69.20%

 

前500

31,011

11,051

 

 

180.60%

 

 

前600

32,450

 

 

 

 

 

 

前813

34,514

 

 

 

 

 

 


 

  表3.9告訴我們,財富最多的前100位,2005年比2004年增加41.6%,2006年又比上年增加61.9%,2007年則比上年增加215.9%。增長速度明顯加速。在各個群體中,均顯示出這種加速。

5.2 要素配置的核心原則--利潤極大化

  數據證實,17年來利潤極大化原則是事實上的要素配置核心原則。它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絕大多數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額持續而明顯下降。人均勞動報酬最低的家庭生產勞動者所占份額萎縮最快,從1992年的26.40%降至2008年的17.41%;位居其次的非金融企業部門職工所占份額亦在萎縮,從1992年的26.75%降至2008年的21.36%。而他們分別占全社會勞動者的61.01%和35.75%,合計占96.76%。換而言之,他們的勞動報酬影響著國民的消費能力。

  其次,以“公平”為目標的再分配機制持續弱化。在經濟快速增長,初次分配中勞動報酬份額萎縮的大背景下,17年間住戶部門的經常轉移凈收入卻幾無增長,經常轉移凈收入增長最大的部門是政府部門。

  其三,原“全民所有制”企業在“現代企業制度”改革中,轉化為典型的利潤極大化機器,在“抓大放小”的方針下大批國企被迅速私有化,為實現這一轉化,政府在1998年至2003年間,在“經常轉移”項目下,為原國企改制投入了巨量無償資金。隨著江蘇省委書記陳煥友對“蘇南模式”的進公開反思,集體經濟迅速退出了中國經濟體系。結果在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就業的勞動力,降至微不足道的地步。就業于私人資本企業的職工,則從1992年的21.62%升至2008年的77.38%,為資本利潤極大化原則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5.3 利潤極大化成效卓著

  利潤極大化有效提高了資本所得(營業盈余)。原國營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改革,搬掉了利潤極大化的最后一塊絆腳石----3500萬原國企員工,并為管理層設計出強烈的“激勵”機制。此后資本利潤如爆炸般增長。中國迅速地膨脹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這讓絕大多數人始料不及,不但勞動者、資本擁有者沒想到,連官員與學界也沒想到。面對國際上驚訝、猜疑、譏諷、嫉妒、恐懼的反應,學界提不出一個基于系統研究,有理有據的對策。

  從經濟系統運行機制的視角看,利潤極大化使廣大底層勞動者的收入過低,只能主要用于維持生計,消費資金積累能力微弱;而逐利資金則逐年加速積累,于是兩者間的失衡不可避免地擴大,它迅速惡化了全社會的供需關系,成為經濟系統中一切困境的總根源。

  圖3.79顯示,2003年后,總儲蓄與資本形成總額間的差距,迅速而系統性擴大。揭示出一個嚴酷的現實:中國在短短二三十年間,即已從“短缺經濟”演化為“過剩經濟”,從“商品過剩”演化為“資本過剩”。從時間點看,商品過剩時代開啟于1996-1998年間,資本過剩時代開啟于2003-2004年間。商品與資本的“過剩”,迫使資本擁有者輸出商品與資本,這是本世紀以來我國外交困境的重要根源。

  資本過剩導致凈金融投資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放大,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政府和金融企業部門的自有資本,2003年后明顯轉向“虛擬經濟”。這個不生產可交易財富的擊鼓傳花游戲,是地道的泡沫。而政府和金融企業部門卻是社會經濟體統運行的樞紐。一旦泡沫破滅,對整個經濟系統的威脅是全局性、系統性的。在這個意義上,“虛擬經濟”已經綁架了整個國民經濟。

  三十年前,學術界視“短缺經濟”為中國的痼疾,神往著人家的“過剩經濟”,而今卻發現“商品過剩”、“資本過剩”帶來的是爆炸性的危機。而這一切,早被馬克思、列寧等人詳細分析過。一個標榜“馬克思主義”的國家,竟然不知不覺地掉進這個“馬克思陷阱”,實在是歷史的諷刺。問題是誰該反思?有沒有能力反思?有沒有意愿反思?

5.4資本集中觀察:行業

  2007年胡潤榜有813位上榜者。為分析上榜者的分布狀況,筆者根據胡潤榜提供的公司業務內容,將其分解為若干個大行業。有許多行業只有很少的上榜者或很少的財富,筆者將其統歸為一類:“其他”。不少公司涉及多個行業,由于缺乏資料,按榜中排列在先的業務歸類。

  筆者計算出各行業上榜者的人數比例與財富比例,取這兩個比例的均值為上榜群體在各行業中的份額。結果見圖3.109:

  

  圖3.109:2007年胡潤榜上榜群體在各行業的分布

  圖3.110從另一個角度顯示各行業上榜者的財富分布。其縱坐標為各行業人均財富與所有上榜者人均財富之差,縱坐標則是累計的上榜人數。

  

  圖3.110:各行業人均財富比較

  數據顯示,只有包裝、房地產、新能源、金融、零售批發、其他礦業這6個行業的人均財富超過上榜者人均財富。這6個行業的上榜者占總數的31%。這6個行業有3個屬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零售批發),而人均財富最低的行業中,除酒店餐飲業外,均為制造業。

  包裝業人均財富如此之高,是因為張茵家族(玖龍紙業)擁有770億元財富,位居整個排行榜的第二。玖龍紙業為香港上市公司(2689)。

  房地產業以上榜者之多、人均財富之高引人注目,與之相比,建材業與建筑業顯得微不足道。

  房地產業占到了平均份額的1/4,它占了上榜者的18.9%、財富總額的31.2%。這意味著房地產業的上榜者,其平均財富(69.95億元)明顯高于所有上榜者的平均財富(42.45億元)。

  在為社會提供建筑物的相關行業鏈中,建材業提供原材料,建筑業實際蓋房子,而房地產業的功能在于設計、拿地、找錢、買房子。在2007年榜上,建材業占到上榜者的1.4%、財富的1%、平均份額為1.2%;建筑業占到上榜者的1.5%、財富的0.7%、平均份額為1.1%。由此可見在這個產業鏈中,房地產業的地位。

  統計年鑒的數據顯示:長年以來,房地產業的就業人數僅為建筑業的3%左右。就業分布與財富分布如此尖銳的反差,有助于我們理解所謂“黑包工頭”的由來,理解就業困境的由來,理解勞動者極端軟弱的談判地位。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

  • 1
  • 2
  • 3
  • 长篇小说《黑与白》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8.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9.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0.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红色旅游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