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因此獲得更多的利益,正是通過跨國公司全球性的聯合、兼并和擴張,發達國家進一步發展其高度發達和高度集約型的經濟,主宰著全球經濟。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形勢下,社會在生產的各個環節 (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強。
根據聯合國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的定義,跨國公司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擁有資產,包括工廠、礦山、銷售和其他營業機構的所有企業,“典型的跨國公司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廠商,以寡頭壟斷為主,擁有成億美元的銷售額,其子公司分散在幾個國家”。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跨國公司是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產物,是從事國際生產、銷售和其他經營業務,以攫取高額壟斷利潤為目的的國際化壟斷企業。
戰后資本主義國家跨國公司發展呈三個階段
戰后資本主義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戰后初期至50年代末,是跨國公司發展的第一階段。隨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跨國公司特別是美國的跨國公司獲得了迅速發展。在戰后初期的10余年中,美國跨國公司對外擴張矛頭主要指向石油和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尤其是它的“后院”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這時美國跨國公司的主要活動是壟斷和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資源。
60—70年代上半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的基本特點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公司普遍獲得迅速發展,美國跨國公司的經濟勢力相對衰落。60年代以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經濟“高速增長”時期,由于勞動生產率的迅速提高,企業內部資本積累不斷擴大,特別是通過企業間合并,進一步加強了生產和資本的集中。與此同時,國內生產和資本過剩的情況日益嚴重,爭奪國外資源和市場的斗爭日益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在資本主義國家的主要行業里出現了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它們在銀行壟斷資本與工業壟斷資本密切融合的基礎上,依靠各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措施的支持,極力向國外擴張,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激烈的競爭和角逐。尤其是6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跨國公司獲得空前迅速的發展。
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中期,是跨國公司發展的第三階段。70年代中期以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陷入“滯漲”時期,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加劇,對外直接投資急劇增長,跨國公司也隨之迅速發展。西方國家的跨國公司,無論就其數量、經營規模、活動范圍來說,還是就其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作用來說,都是空前地增大了。首先是西方國家跨國公司的數目,其次是西方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規模,再次是西方國家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從60年代起就開始逐漸向綜合性多種經營方向發展,70年代中期以后,這種趨勢進一步加強。跨國公司的經營活動幾乎是無孔不入、無所不包,從各方面向國際經濟領域滲透。
超國家的組織機構:歐洲煤鋼共同體建立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進程,經濟一體化是為實現經濟全球化這一目標必經的歷史階段。戰后,隨著國際范圍內的生產專業化和社會化程度的迅速提高、跨國公司的發展,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關系日趨加強,以及國家間競爭和矛盾的加劇,國家之間的經濟聯合有了進一步發展,其突出表現就是出現了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新趨勢,即在一個地區中若干國家通過各種條約組成經濟集團,在集團內成員國間打破疆界實行緊密的經濟合作和國際協調,并建立一套超國家的經濟機構,負責制定和執行共同政策,使成員國聯結為一個有機的經濟實體。
1950年5月,法國外長羅貝爾·舒曼首先建立西歐各國煤鋼工業“一體化”組織(舒曼計劃)。根據這個建議,法國、聯邦德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于1951年4月簽訂了《歐洲煤鋼聯營條約》,1952年7月正式生效,歐洲煤鋼共同體宣告成立。按照條約規定,在六國內部通過取消和進行出口限制,建立煤鋼共同市場;在同其他國家的煤鋼貿易方面,六國采取協調關稅和共同貿易政策,并建立了超國家的組織機構,負責協調成員國的煤鋼生產、投資、價格和原料分配。歐洲煤鋼共同體是戰后資本主義國家中出現的第一個一體化組織,它反映了西歐六國經濟恢復時期發展基礎工業的要求,促進了西歐國家的經濟聯合,也為后來歐洲共同體的建立鋪平了道路。
國家間經濟聯合新進展:地區經濟一體化
西歐六國經濟實力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地位增強后,為了與美國相抗衡,要求進一步打破國家疆域和部門之間的壁壘,在更廣泛的領域里加強經濟合作,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1957年3月25日,法國、聯邦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荷蘭和盧森堡六國政府首腦和外長云集羅馬,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后來人們把這兩個條約統稱為“羅馬條約”,條約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50年代初,英國采取超然的不介入態度,并企圖憑借英聯邦的有利條件,與共同體形成掎角之勢。后來眼看六國關系日益密切,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在即,英國擔心自己會被排擠在西歐之外,喪失西歐大陸市場,于是在1957年2月提出了建立包括當時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全部成員在內的歐洲“大自由貿易區”的計劃,企圖把共同體融入“大自由貿易區”之中,但是,這一計劃遭到西歐六國特別是法國的反對。隨著歐洲經濟共同體的成立,“大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于1958年12月宣告破產。
英國為了加強自身的貿易力量,被迫采取“以攻為守”的政策,于1960年1月聯合瑞典、瑞士、丹麥、挪威、奧地利和葡萄牙等國在斯德哥爾摩簽訂了《建立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公約》,組成了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簡稱“小自由貿易區”),以此和共同體對抗。于是,西歐分裂為“六國”與“七國”兩個對峙的經濟集團。但在經濟實力上,“七國”遠弱于“六國”,而且它與后者相比,是一個比較松散的、一體化程度較低的經濟集團,經濟增長和貿易發展均處于劣勢;成員國間傳統經濟聯系也不如共同體國家緊密,彼此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
1973年,英國、丹麥等主要成員國從自身利益出發,轉而加入共同體,1986年,葡萄牙、西班牙正式加入共同體,共同體成員國擴大到12個。一是共同體的規模擴大了,二是隨著共同體成員國的增加,共同體經濟一體化的內容也不斷豐富和發展。關稅同盟是歐洲經濟共同體的重要支柱,也是共同體經濟一體化的基礎和起點。
作為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發展目標和最高級形式的經濟聯盟,它要求其成員國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國際經濟決策中采取同一立場,行使統一的貨幣制度和組建統一的銀行機構,進而在經濟、財政、貨幣、關稅、貿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全面的經濟一體化。
西方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導,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因此獲得更多的利益,正是通過跨國公司全球性的聯合、兼并和擴張,發達國家進一步發展其高度發達和高度集約型的經濟,主宰著全球經濟。經濟全球化下,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使得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本文系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上海大學“世界史”資助項目)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政治學院、上海大學文學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