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19日凌晨,美聯儲2013年度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將目前每月850億美元債券的購買規模削減100億至每月750億美元。這一決定意味著,從今年5月以來一直醞釀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的方案正式啟動。
美聯儲選擇在2013年的最后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啟動退出按鈕,并非外界猜測伯南克“善始善終”的考慮,根本的原因是美國經濟數據好轉。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11月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崗位20.3萬個,失業率從前一個月的7.3%已經降至7%;11月經季調并年化的房屋開建量為109萬幢,超過了經濟學家預期的96.3萬幢;第三季度美國非農業部門勞動生產率按年率計算上升3%,為近4年來的最高漲幅。
美聯儲量化寬松退出對全球經濟的最直接影響有三個方面:一是全球流動性的轉折點將到來,廉價貨幣時代將宣告結束,全球流動性將告別長達20多年的“過剩”而走向“短缺”;二是會改變全球流動性的方向,新興市場將從國際資本的流入地變為流出地;三是新興市場包括房價在內的資產價格泡沫面臨破滅的危險。
對于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而言,美聯儲政策轉變導致的尷尬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國發動印鈔機應對危機的時候,中國等新興市場成為發達國家流動性泛濫的蓄水池,廉價的資本從發達經濟體肆無忌憚地流向新興市場,在帶來了不可持續的增長的同時,也吹大了資產價格泡沫。美聯儲一旦退出量化寬松,美元走強,新興市場將立即從資本流入地區變為流出地區,多年以來靠潛伏的國際資本支撐的高房價將迎來真正的重擊。
但是,對于美聯儲量化寬松對中國的影響,國內過于樂觀的情緒令人擔憂。很多經濟界人士認為,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直接受到沖擊的是包括印尼、印度等“雙赤字”的新興市場國家,對于中國這樣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國家而言,完全有能力應付美聯儲退出引發的資金短缺和資本市場的動蕩。但事實上,對于國際金融市場缺乏話語權的中國而言,即使擁有足額的外匯儲備,也很難確保面對退出的沖擊波可以獨善其身。
美聯儲退出產生的沖擊波,對于中國而言有三重危機:一是在打擊新興市場的同時打擊中國的出口。作為中國主要出口地的新興市場一旦崩盤,中國的出口將再次遭受重創,不僅導致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劇,也將重創國內出口企業;二是資本流向的轉折會直接觸及中國的房地產等資產價格,而房地產價格的波動與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的聯動會引發金融領域系統風險;三是風險最終會傳導到實體經濟,從而最終對國內經濟造成重創。而事實上,中國6月份發生的錢荒,在某種程度上也和美聯儲退出后引發的流動性短缺恐慌有關。截至11月末,中國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83575.03億元,如果被動收縮,對于中國資金面的改變是不言而喻的。
正是基于此,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明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突出“底線思維”和“風險思維”,并根據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將化解過剩產能和嚴控債務風險列為明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這是基于對美聯儲退出后,中國被動去杠桿化可能引發風險的高度認識。而最近中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的再次飆升,誰敢肯定背后沒有美聯儲退出的影子?面對日益膨脹的房地產泡沫,面對巨額的地方政府債務和很多行業的產能過剩壓力,對美國量化寬松退出,我們沒有任何輕視的理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