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癮君子說:它是有毒的,而且毒性很大?他說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
華爾街、企業家們抑或普通的投資者,并非都是賣國賊或者欲壑難填的掮客,但他們肯定個個都想賺錢,而且希望賺來的錢是自己的錢。所以對它又愛又恨,若即若離,關系曖昧。無所謂預不預測,命運就掌握在它的手里。可以輕易的揉碎,只要愿意。該用什么樣的詞語來描繪?如果是形容詞,該是絢麗、浮華、或是冷漠、虛榮?名詞呢,智慧、財富、榮耀、仰慕或是陰謀、毀滅、屈辱、鄙視?
可以說,21世紀金融世界的“紅與黑”、“罪與罰”皆在高盛一身。
高盛部落
是堡壘從內部攻破了,還是一兩個異類的“漣漪”呢?
2012年3月14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高盛駐倫敦的執行董事Greg Smith的1270個字的辭職信。
一石激起千層浪,或者說大家都知道遲早有一天,會有這么一個故事出現,但當它真的來臨時,多少還是有些措手不及。
隨后,毫不意外地,高盛對GregSmith文章中的一些要素予以反駁。口水仗的升級也讓華爾街再度成為眾矢之的。
作為內幕管理層人士的Greg Smith高調譴責擁有143年悠久歷史的華爾街頂尖投行高盛“沒有道德、沒有誠信、沒有未來”;說目前高盛的工作環境是他工作12年來“見過的最有毒和最具破壞性的”;說公司高管在內部的會議和郵件中常稱客戶為任由他們擺布的提線木偶;說為自己公司賺錢盈利而非考慮客戶的利益是這百年老店如今衡量管理層和員工價值的唯一標準;說自己再也不能對著大學剛畢業新員工們的眼睛說這是一個讓自己自豪的公司了,于是知道是時候該辭職了……
這是個什么樣的人?
顯然,從履歷上看,Greg Smith有足夠的資本評判高盛的過去,他在紐約為高盛工作10年后到其倫敦分公司任職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區的美國金融衍生品的執行董事、曾負責客戶的總資產規模達上萬億美元,其年薪約50萬美元。作為財經圈的專業人士,他的簡歷非常出色,他的人品和職業道德操守讓人敬佩。所以,他的批評才那么讓人側目。
Greg Smith將他眼中的文化轉變完全歸咎于高盛的領導層并寫道,當有人撰寫關于高盛的歷史書籍時,這些書可能會顯示,現任首席執行長布蘭克費恩(Lloyd C. Blankfein)和總裁科恩(Gary D.Cohn)在他們掌舵時期失去了對公司文化的控制;我堅信,公司道德秉性的衰落,是其長期生存能力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
他指向的矛頭沒錯。因為,熟悉高盛的人都知道,高盛比華爾街上任何其他的公司都更像一個部落:要想成功,就要找到一個愿意指導你、支持你和保護你的“導師”。團隊協作是非常必要的。高盛要求合伙人對公司和其他合伙人保持絕對忠誠。
雖然,有時候合伙人之間會有些許的不協調,包括個人成見和不時的摩擦,有一堵無法穿透的靜默之墻,使得在外人看來高盛幾乎沒有什么內部的爭斗。在這一點上,少有大公司能夠望其項背。
投行每天辭職的人多了,但像Greg這樣通過媒體高調辭職的方式還是首次。
這一封信讓高盛的股票當天就跌了3.4%,市值縮水近20億美元。
這一新聞在全球各大財經媒體上都占據了一席之地,Business Insider采訪了高盛創始人Marcus Goldman的曾孫Henry Goldman III,他表示作為高盛家族后人,他贊同G r e g對高盛公司文化蛻變的指責,認為Greg反映了華爾街的普遍現象,不過他指出華爾街的掠奪行為并不是他最近才注意到的。
Henry Goldman III的回應無疑給了高盛、給了華爾街再次重擊。
與此同時,在一些博客、Facebook和推特上,Greg Smith對高盛道德失范的聲討贏得了贊揚。
高盛不干了。辭職信中矛頭直指的布蘭克費恩和科恩當天立即向員工發了一份備忘錄,稱對其“做出的論斷感到失望,這樣的論斷不能反映我們的價值觀、文化或是高盛絕大多數員工對公司、客戶所做工作的看法。在我們這樣規模的公司中,有人可能感到不滿,這并不奇怪。但這并不代表,也不應該代表我們公司三萬多名員工的看法。”
高盛發言人說:“我們不同意文中的觀點,也不認為這些觀點反映了我們經營公司的方式。在我們看來,只有客戶成功了,我們才算是成功。這個最根本的事實是我們行為準則的核心。”
骯臟的利益高于一切
高盛的辯解很蒼白。
畢竟,巴爾扎克很早就說過,每一筆巨額財富的后面都有深重的罪惡。
高盛的“生”是建立在眾多無辜者“死”的廢墟上。
高盛在金融世界占據領先地位的同時,而其他機構和無辜投資者則狠狠地跌了一跤。當高盛發現次級證券在日益惡化,因此削減了頭寸。但同時,它卻依然在與其他機構和為其他投資者做著類似的交易。
金融市場的老牌投行們都知道,最賺錢的生意是開賭場,而不是下場去賭。不管你交易策略有多高明,長期來看,能夠維持51∶49贏率的公司都是少而又少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金融戰爭比戰爭更嚴酷無情。在戰爭中,敵友之間界限是明確的。”1932年,B . F .溫克爾曼(B.F.Winkelman)在描述20世紀20年代狂飆突進的美國股市時這樣寫道。
華爾街的銀行家一般有三件最重要的事情:自己一年的獎金、老板的獎金、公司的股東。客戶嘛!排在隔了很遠的第四位。忘掉這一點就是犯錯。
投資銀行家是這樣一群人,他們通常會不惜花費數小時、幾天,有時是好幾周的時間、幾年的時間,就為了估算和揣摩出一個數額,向公司方面證明他們的公司是多么的值錢或者這筆交易多么的值得。之后,假如能贏得這筆生意,銀行家再慢慢地、逐步地讓推銷人員、資本市場人士和整個市場都相信,這家公司的價值的確如銀行分析所說的那么多。投資銀行家如同出色的漁夫一樣。
評判所有的銀行家成功的標準只有兩個——服務客戶和賺錢。兩者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從不例外,但非要從中選擇一個最重要的,無疑是賺錢。
《滾石》(Rolling Stone)雜志的一篇文章將高盛比作是“一只盤繞在人臉上的巨大吸血烏賊,無情地將其吸血觸角伸向任何帶有金錢氣息的角落”。
這個說法出了名并流傳了下來。只是,誰敢與高盛為敵?世界都被高盛們“綁架”了。
布蘭克費恩在2009年10月接受倫敦《泰晤士報》(The Times)采訪時說,高盛做的是上帝的工作。高盛公司后來表示,布蘭克費恩只是在開玩笑,但是這句話成為了高盛廣受詬病的傲慢的佐證。
在經歷過漫長的十多年,重新回過頭來審視曾經的過往。過去與現在,同樣的一個人,倒映在兩個不同時間、不同空間、被中央的界線徹底隔絕開來的地帶。我們能認出那另一個高盛么?
最脆弱的部分必然首先被摧毀。高盛最寶貴的資產——其令人敬畏的聲譽——正變得像一堆正在貶值的債務抵押債券一樣“有毒”。
被判有罪前請盡力貪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