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相互依賴”一詞被頻繁地用來描述中美關系,并被一些中國學者不斷延伸:中美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戰略合作。其實,中美之間是一種嚴重的不對稱依賴,即中國對美國形成了市場、技術、品牌、營銷渠道,甚或金融、人才、秩序、思想理論等全方位依賴,這種失衡的依賴,給予美國一種可以不斷敲打與訛詐中國的權力。說白了,這根本不是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而是中國對美國的實質依附。
正是中國對美國的實質依附,中國在對外(至少經濟)政策上日趨喪失獨立自主,國家主權、民族利益、大眾福祉持續受到損害。美國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刁難、敲打、訛詐中國,在反傾銷與反補貼、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勞工標準、市場開放等多個方面,中國都顯得被動。如今,美國不僅在經濟領域持續向中國轉移風險、轉嫁危機,而且在政治、社會、文化、思想乃至軍事等多方面近乎全力擠壓中國,不斷穿越中國的底線。如何擺脫這種嚴重的不對稱依附,美國自身的故事值得我們反思。
美國獨立建國后,曾經長期對大英帝國經濟依賴直至全方位依附。不少美國開國元勛依照比較優勢原則,設計美國的發展方向,即一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農業國家。實際上,就是依舊立足于殖民地時期美洲大陸與英格蘭之間的分工,出口煙草與棉花等農作物、木材與礦石等自然資源、鯨油與鱈魚等海產品,完全進口英國的工業品,抑制了美國工業的發展。那時,南方農場主除了棉花種植與生產外,其他一切增值服務近乎都由英國人壟斷,南方所需的中高端制造品近乎完全由農場主在倫敦的代理人辦理,由此導致了英國“棉花金融”的發展,并將美國南方納入并綁定于英鎊體系,游離于美國正努力營造的美元體系。種植園、棉花、奴隸、英鎊體系帶來美國經濟史無前例的繁榮,但這種依附繁榮與美國越來越多社會精英和大眾的“獨立工業國”理想漸行漸遠。
美國秉持國家主義的政治家們曾試圖將南方從英國的依附地位中解救出來,但與英國的緊密利益驅使南方利益集團根本不顧國家主權與利益。為實現國家理想,美國主流精英只能訴諸武力,以犧牲60萬人,直接經濟損失67億美元的代價,廢除了奴隸制,最終擺脫了對英國經濟依附。由此看,美國的工業化與國家崛起真正肇始是南北戰爭。
透視今日之中國,與當初之美國有驚人相似,不同在于美國是南北問題,而中國是東西問題。長期外向經濟使中國東部沿海被納入既廣且深又牢的美元體系,由此產生了維系這種體系的利益集團。毫無疑問,自由經濟及對美依附,令中國經濟實現了史無前例的繁榮,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受到嚴重侵蝕,固化在國際分工“微笑曲線”的低端,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近乎成為鏡花水月,弊端的集中持續呈現,地區發展失衡加速,兩極分化與社會分裂加劇,擺脫對美的經濟依附越來越成為中國國家戰略最緊迫課題。講美國南北戰爭的歷史不是鼓勵國內革命,而是希望提醒決策者,中國應以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來設置自己的國家戰略,在具體的決策上要切割利益集團,防止誤導中美關系的走向,否則中國難以擺脫現在的困境;同時要強調人民幣主權,努力打破美元體系。(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