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國際上傳來令人震驚的消息。據報道,沙特阿拉伯駐美國大使阿德爾·朱拜爾當地時間25日宣布(中國的3月26日),沙特軍方美東時間當天19時對也門胡塞武裝組織展開空襲。他說,沙特方面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也門民眾與“也門的合法政府”。也門外交部長25日在埃及呼吁阿拉伯國家對也門實施軍事干預。這輪空襲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以沙特、埃及為首的10-個國家。而沙特等國之所以空襲,原因是胡塞叛軍事實上已經接近推翻了也門政府。就在前一天,一架戰機轟炸了也門總統官邸結果被反導系統攔截。接著又有也門防長被胡塞叛軍抓獲的消息。在也門政府已經瀕臨被推翻的情況下,沙特不得不出手,以確保也門政府不會被推翻。
對于沙特等國的轟炸,伊朗立刻做出強烈反應,對轟炸進行了強烈譴責,并稱沙特邁出了“危險的一步”。與此同時,也門叛軍胡塞武裝一名官員表示,將獨自對抗沙特等國,不尋求伊朗盟友的支持。
看到這里,戰友們可能不禁要問了,為什么沙特等10個國家突然如此激烈地對也門叛軍出手?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這一事件會演變成新一輪中東戰爭嗎?
如果戰友們還記得占豪之前的分析,應該知道我們早先就說過烏克蘭、中東都是可能繼續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的爆發點。如今,這一事件的爆發只是再次驗證了之前的分析而已。
我們之前曾分析,烏克蘭問題是美俄在敘利亞問題角力后,美國在東歐方向展開的對俄羅斯的反擊和反制。中東方向的敘利亞問題,客觀上是伊朗核問題的衍生;伊朗核問題的背后,則是包括中歐俄美在內的大國博弈。那么,也門問題又是什么問題呢?也門沖突,本質是敘利亞問題攤牌前的一次預攤牌,是以伊朗和沙特為首,什葉派和遜尼派對立下的地區國家博弈結果,它本質上又是敘利亞問題的衍生。
簡單梳理一下,就是中美歐俄的大國博弈,在伊朗核問題上形成大國角力焦點,伊朗核問題接下來又衍生出敘利亞問題(如今又將伊拉克問題糅雜其中,形成了敘利亞問題的子問題IS問題),敘利亞問題在地區國家博弈過程中又衍生出也門問題。也門現在對立的雙方是政府和胡塞叛軍,也門政府背后是以沙特、埃及為首的遜尼派國家,胡塞叛軍背后則是伊朗這個最大的什葉派國家。
在中東,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敵視程度,完全不亞于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敵視程度,這種敵視已經進行了一千多年。限于篇幅,這段歷史我們今天就不說了,有興趣的戰友可以扒一扒這段歷史。總之一句話,中東阿拉伯國家什葉派和遜尼派,是和阿拉伯與以色列一樣的對立。在上個世紀二戰之后,不但有五次中東戰爭,還有8年的兩伊戰爭。五次中東戰爭都是巴以矛盾帶來的,而兩伊戰爭則是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戰爭。
什葉派和遜尼派在現代之所以還你死我活,原因是什葉派要進行整個中東的伊斯蘭革命,要推翻類似沙特那樣的君主制國家,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家。對沙特等國來說,這當然是決不答應,所以兩伊戰爭就是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爆發后很快爆發的代理人戰爭。這場代理人戰爭最終引發了海灣戰爭,海灣戰爭后來又演化出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這一切,雖然每個階段形勢不同,但都有一脈相承的演化邏輯。
今天,也門的內戰,就是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的爭奪。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試圖通過武裝革命奪取也門政權,從而建立什葉派政教合一的政權。而事實上,在去年胡塞武裝已經用武力奪下首都。今年1月,更是占領了總統府、官邸和重要軍事設施。很快,迫于壓力,也門總統阿卜杜勒-拉布·曼蘇爾·哈迪及其內閣辭職。2月6日,胡塞組織宣布政變,成立“總統委員會”和“全國過渡委員會”,以取代也門總統和議會治理國家,未能獲得聯合國的承認。
雖然胡塞武裝成立的政府未能獲得承認,但客觀上已經接管了也門,伊朗的階段性目的已經實現。那么,伊朗為什么要奪取也門呢?
這一點,我們可以看看也門的地緣位置。也門位于阿拉伯半島西南端,與沙特、阿曼相鄰,瀕紅海、亞丁灣和阿拉伯海,扼守曼德海峽。一旦這里成了親伊朗的政權,那么伊朗就可以在這里發揮影響力,必要時發起對曼德海峽的封鎖。考慮到伊朗對波斯灣的封鎖能力,這將嚴重危及沙特等國石油貿易安全。所以,沙特等國是無法容忍這一現實的,于是決定發起針對胡塞武裝的空襲就不難理解了。
當然,10個國家空襲也門叛軍,背后當然還有其它因素。在沙特等國看來,維護遜尼派國家的共同利益是必要的。因為,一旦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通過武力奪取了也門政權并逐漸鞏固下來,這意味著伊朗可能擴大其支持范圍,在其它遜尼派國家進行類似的武裝革命。所以,遜尼派國家面對胡塞叛軍在也門的崛起,客觀上有唇亡齒寒之感,擔心內部也出現禍起蕭墻的不測,故這么多國家展開對胡塞叛軍轟炸,試圖解決掉胡塞叛軍,恢復也門政府。
如果我們解讀這一事件僅僅還處在這個層面,那只是分析了其一,這顯然是不夠的。要想搞清楚為何這時候爆發這樣一場戰爭,還得從另外一個大國博弈的視角去分析。
占豪在去年六七月份IS問題剛開始暴露在世人面前時就分析,IS的背景不簡單,成因非常復雜。但是,歸根結底,這一組織是美國中東政策衍生出來的。從過去的一些跡象上看,IS的首領巴格達迪早年就是在美國在伊拉克的監獄中度過數年,巴格達迪就是在那個時期掌控了部分基地組織網絡,并在被釋放后發展。IS在2011年曾幫西方推翻了卡扎菲政府,在2012年又幫西方和敘利亞政府軍打內戰。在2013年隨著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失敗,IS才到伊拉克和敘利亞邊境發展,并在2013年逐漸發展壯大,2014年成了氣候。
IS過去一直都是受西方和沙特等瓦哈比派國家支持,發展壯大后雖然越來越殘暴且好像很難遏制,但他們與敘利亞反對派、西方和沙特一直有聯系,其中自去年10月被報道出來的美國、英國為伊拉克或敘利亞境內的IS輸送武器就多起。之后,看似美國為首的國家在空襲IS,但也只是在IS攻擊美國干兒子伊拉克庫爾德人時發了一下飆,之后就不怎么管了。而美國的打算是,試圖通過給敘利亞反對派輸送資金和裝備,從而收編IS的隊伍,然后再形成對敘利亞政府的攻擊力量。相關進程正在推進當中。
所以,本質上,在敘利亞針鋒相對博弈的還是美國和俄羅斯,俄羅斯支持伊朗和敘利亞,伊朗支持伊拉克政府和敘利亞政府。在這一過程中,伊朗已經派了部隊進入伊拉克幫助伊拉克政府打擊IS,如今已經收復了伊拉克北部城市提克里特。指揮收復的人,正是伊朗少將卡西姆·蘇雷曼尼,他在伊拉克北部領導3萬聯軍在打擊IS。
這里可能有些人會奇怪,為何這邊伊朗和伊拉克政府合作重創IS,美國不但沒有反應,卻不斷推進伊核六方會談,促進在3月底簽署協議呢?根本原因在于,美國試圖通過簽署核協議穩住伊朗。美國這么做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慢伊朗的核武化,這樣可以避免中東核武化(一旦中東核武化,則整個世界政治、經濟游戲規則將重新洗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美國。沙特幾年前就明確表示,伊朗發展核武器沙特必發展核武器。);二是先穩住伊朗,這樣可以盡量爭取武裝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時間,為后面對敘利亞政府展開致命一擊作準備。而伊朗這里打擊IS,恰好可以幫助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吸收IS成員。道理很簡單,IS一旦受到重創,其成員就很容易被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吸收。如此,客觀上伊朗在打擊IS的同時,也是在給美國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輸送兵員。
如此演化的結果,必然是伊朗不斷通過與伊拉克政府合作,打通伊朗至敘利亞的通道,從而形成一個什葉派之弧。如若什葉派之弧形成,同時也門也成了親伊朗的胡塞武裝政府,那接下來伊朗和胡塞武裝政府就可能想辦法拿下阿曼,把什葉派之弧變成對沙特的什葉派包圍圈。這種可能的窘況是沙特所不能接受的。
至于美國的打算,則是想先扶持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通過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推翻巴沙爾政府,然后再依托北約盟友土耳其,將親西方的新的敘利亞政權和約旦、以色列等國連接起來。到那時,美國再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左右伊拉克,后面就可以針對伊朗進行圍攻了。這也是為什么伊核問題現在緩和的原因,大家都在爭取時間。
當然,美國之所以在東歐執意要武裝支持烏克蘭政府,也是試圖通過支持烏克蘭政府制造更大規模烏克蘭內戰,從而在影響歐俄關系的情況下,讓俄羅斯陷入烏克蘭的漩渦當中,無暇顧及中東的敘利亞,為后面推翻敘利亞政權做準備。
但是,問題在于,對沙特來說,可不能這么想。因為一旦伊朗搞起了大范圍的什葉派武裝革命,推翻的可是沙特君主制,真到那一刻美國人是不可能真正保護他們的。甚至,未來真的伊朗倒臺了,形成了美國所想要的格局,到底沙特等國的君主制能否保住,也是兩說。因為,相比伊朗的什葉派革命,土耳其的世俗伊斯蘭一樣會危及到沙特的君主制。特別是土耳其一旦作為敘利亞構建政府的模板,那么對沙特等國的君主制就會構成巨大的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看到以沙特為首的國家,在權衡再三后,終于展開了對也門胡塞武裝的空襲。
那么,這場戰爭會演變成新一輪的中東戰爭嗎?在占豪看來,這種可能性有,但現階段還不是那么大。因為,伊朗現在還未能幫助伊拉克在伊境內真正解決掉IS,伊朗還不能真正對胡塞武裝提供直接有效支持,伊朗也還不可能因此直接與沙特撕破臉。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和沙特還沒有到短兵相接的時候,自然新一輪中東戰爭暫時還是打不起來。
然而,就像伊朗強烈譴責沙特時所說的,沙特邁出了“危險的一步”,一旦胡塞武裝有足夠強大的戰斗力拖住沙特,那么待伊朗解決掉伊拉克境內的IS,那么伊朗就可能返回頭支持胡塞武裝,和沙特進行更大規模的戰爭。到那時,可能敘利亞的內戰也將開打,整個中東就有可能已草擬陷入了一團亂戰。至于伊朗和土耳其,一旦戰爭難以控制,到時恐怕也很難再躲在背后。至于更容易爆發戰爭或沖突的巴以、黎巴嫩,都可能進入亂戰之中。一旦如此,則整個中東就是一團混戰的亂麻。
綜合來看,現階段沙特等國針對也門的空襲還不至于演變成新一輪中東戰爭,但如果伊拉克的戰局進展順利,沙特針對胡塞叛軍的打擊又不順利,則中東亂局就可能進一步擴大,甚至釀成大戰。特別是沙特和伊朗針鋒相對時,這種戰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