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于《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4年第4期
自 1930年11月成立以來,菲律賓共產黨堅持與菲政府開展長期的武裝斗爭,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仍然堅持武裝斗爭的共產黨組織之一。在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共產黨相繼衰落的背景下,菲律賓共產黨繼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菲律賓共產黨的發展壯大及其對政局的影響引起了菲律賓國內各界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一、菲律賓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1. 初創階段
菲律賓共產黨成立于 1930年11月7日。1932 年,菲共由于其反政府行為被宣布為非法政黨,被迫轉入地下。為了保存力量,更好地開展工作,同年,菲共領導人佩德羅·阿壩得·桑托斯帶領一部分黨員建立了菲律賓社會黨。1937 年,為了建立廣泛的反法西斯人民陣線,菲政府承認菲共為合法政黨。1938 年 11 月,菲共宣布與社會黨合并,仍稱菲律賓共產黨。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菲共聯合各地游擊隊建立抗日武裝——人民抗日軍,積極開展抗日武裝活動,給予入侵日軍以沉重的打擊。二戰后,菲共同政府談判,決定放下武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開展工農群眾運動。1946 年,菲共參加了大選,六名候選人當選。但是,政府卻制造借口剝奪了他們的國會議員資格,并對原人民抗日軍活動地區發動進攻。1948 年 5月,菲共在游擊區召開中央擴大會議,確定武裝斗爭為革命的主要斗爭形式,并決定將人民抗日軍改為人民解放軍,開始了與菲政府對抗的歷程。1950 年1月,菲共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開展全面的武裝斗爭,并制定了兩年奪取政權的計劃。同年 10 月,菲共在城市的領導機構遭到破壞,武裝斗爭受挫。1956 年,受中共和蘇共論戰的影響,菲共內部也開始在關于革命道路的選擇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分歧,此后菲共基本處于停滯狀態。1967 年,菲共分裂為主戰和主和兩派。
2. 重建階段
1968 年 12 月 26 日,主張武裝斗爭的何塞·瑪利亞·西松( Jose Maria Sison) 在中呂宋召開黨代表大會,宣布重建菲共,西松被選為主席。代表大會規定新菲共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遵循全面的全國民主革命的路線,主張運用武裝斗爭和統一戰線,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1969 年 3月,菲共建立了新人民軍( New People’s Army,簡稱 NPA) 。70 年代初,在黨中央的領導下,菲共的發展逐漸走上了正軌,黨員和武裝力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自馬科斯上臺實行軍法統治以后,菲共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其領導的群眾運動被鎮壓。但菲共沒有退縮,繼續領導馬尼拉及其他城市的廣大群眾發動政治游行示威。進入 80 年代,美國扶植下的馬科斯政權日益失去人心,城市群眾運動空前壯大。菲共抓住這一時機,采取分散兵力在全國創建游擊戰線的方針,同時加強城市工作,積極與群眾運動及工會取得聯系,擴大在城市的力量和在青年、勞工與宗教界的影響,菲共的力量又獲得較大發展。到 80 年代中期已擁有3 萬多人,其中新人民軍擁有 2 萬多人,活躍在全國 60 多個省。1986 年 8 月,菲共領導的全國民主陣線與阿基諾政府進行和談,并于同年 11 月27 日達成?;饏f議。但 1987 年 2 月協議到期后,雙方又重開戰火。80 年代后期到 90 年代初,由于大批高級領導干部被捕或流亡海外,菲共的力量受到嚴重削弱。
3. 恢復和發展階段
1992 年,為了統一黨內思想,菲共中央發動了“第二次整風運動”,重申以馬列毛主義為指導,以農村包圍城市為基本戰略,以持久的人民戰爭為基本斗爭方式。此外,菲共還對自由主義、社會民主主義、托洛茨基主義等各種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潮進行了批判。在這之后,菲共的力量逐漸獲得恢復和發展。拉莫斯政府成立后,分別于 1992 年和 1997 年兩次在荷蘭海牙與菲共舉行和談。1999 年 5 月,菲共因菲參議院批準《菲美訪問部隊協定》單方面終止和談進程以示抗議。“9·11”事件后,菲政府對新人民軍采取了包括軍事打擊在
內的強硬措施。2002 年,菲政府將新人民軍宣布為恐怖組織,并促使美國和歐盟也將新人民軍列為國際恐怖組織,凍結其海外資產。2007 年 9 月 5 日,阿羅約總統簽署赦免令,赦免菲共當中沒有嚴重犯罪的黨員和新人民軍成員。2011 年 2 月,政府與菲共重啟和談,雙方商定未來18 個月達成全面和解。政府不再視菲共為恐怖組織。當前,菲共與菲政府之間仍然沖突不斷,邊打邊談已經成為菲共與菲律賓政府之間關系的常態。
二、菲律賓共產黨發展壯大的原因
首先,菲律賓土地占有不公,貧富分化嚴重。菲律賓是個農業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 2/3 以上。但自殖民地時期以來,菲律賓的土地占有不公問題就非常突出。16 世紀下半葉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后,有權勢的殖民官員和教會開始大規模地占有土地,從而形成了與美洲殖民地相似的封建莊園制度。20 世紀初,美國人統治菲律賓后,對教會土地進行收購和拍賣,又造就了一批大地主。根據 1953 年所作的調查統計,占有 50公頃土地的地主約 1. 4 萬人,地主占有土地面積為241 萬公頃,占全部農地面積的42%。自1953年以來,菲律賓的歷屆政府都以不同形式推行體現社會公正的土地改革,但由于遭到了以地主精英和大資產階級為代表的特權階級的強烈抵制,收效甚微。土地的分配不公導致了菲律賓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據統計,現在約 1/3 的菲律賓人每天生活費不到一美元。最有錢的一成菲律賓家庭占據了全國總收入的三成以上。菲律賓占人口20% 的最富裕階層的開支是 20% 最貧窮人口開支的八倍。巨大的貧富鴻溝造成了菲律賓社會兩極分化嚴重,社會矛盾異常尖銳,民眾對政府的信心逐步喪失,這自然給菲共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現實土壤。
其次,菲律賓共產黨采取了成功的政策措施。針對土地分配不公的問題,菲共一直主張按照平均地權的原則分配土地,并制定了最高綱領及最低綱領。最高綱領是在取得人民民主革命勝利并建立國家民主政權以后,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再把土地分配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 最低綱領是減租減息,提高農業工人工資,穩定農產品價格等。菲共的土地政策迎合了廣大農民的土地要求,并使革命根據地的農民擁有了自己的土地,農民也積極響應菲共的行動,紛紛給菲共提供物質支持。與此同時,菲共還十分注意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并且與在農村中有廣泛影響的天主教會建立了密切聯系,菲共還強調革命后將建立民主聯合政府,歡迎一切為人民權利斗爭的人參加。菲共這些做法使其獲得了廣泛的認同和支持。
第三,菲律賓軍隊戰斗力相對較弱,策略不當。由于資金短缺,菲律賓的軍事現代化進程緩慢,武器裝備落后,軍人素質較差。雖然菲政府軍一直受美國軍隊訓練,但他們只是教條式地應用美國軍隊的戰術,卻忽略了菲律賓山林島國地勢的具體實際。反觀菲共領導的新人民軍,雖然在人數及武器上處于絕對劣勢,但菲共根據菲律賓島國的特點,通過“化整為零”、“聲東擊西”、“機動靈活”、“等待戰機”、“乘勝追擊”等戰術,充分利用地形優勢與政府軍進行周旋。新人民軍多以三到五人為戰斗小組的編制進行游擊戰,彼此之間相互策應,拉長戰線,切斷菲政府軍的供應線,對數量武器都優于自己的政府軍進行打擊,這使得菲政府軍難以應對,傷亡慘重。此外,菲律賓國內還存在著多種反政府武裝如摩洛伊斯蘭解放組織以及阿布沙耶夫、伊斯蘭祈禱團等恐怖組織等,給戰斗力本身就不強的菲政府軍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使其分散了對菲共的注意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菲共提供了發展機遇和空間。
三、菲律賓共產黨的理論主張
1. 菲共的性質、指導思想、奮斗目標和革命道路
菲律賓共產黨聲稱該黨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先鋒隊,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在他們看來,毛澤東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三階段,是世界無產階級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下對長期革命經驗的總結,是菲律賓人民分析其歷史和所處環境的最新的、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工具。菲共認為,菲律賓目前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黨的政治目標是通過持久的人民戰爭,推翻屈從于美帝國主義的買辦資產階級和大地主占主導地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治體制,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并為社會主義革命作準備。菲共強調,只有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才得以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階段,社會主義革命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繼承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是連續的不可分割的兩個階段,只有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菲律賓民族民主革命才算基本上完成。
菲共堅持武裝斗爭是奪取政治權力斗爭的主要形式,但同時也充分認識到開展城市合法斗爭的重要性。菲共指出,城市的合法斗爭是武裝斗爭的重要補充部分,合法斗爭和武裝斗爭相互支持,缺一不可。其中,革命斗爭的首要實現途徑仍然是扎根于廣大農村地區的武裝斗爭,而城市的合法斗爭是不可或缺的次要實現途徑。城市合法斗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群眾運動積極分子,將會給農村武裝斗爭輸入優秀的革命戰士,武裝斗爭和合法斗爭都是人民戰爭的兩個內在方面。此外,菲共也肯定了和談的作用,認為和談是與政府進行合法斗爭的重要手段,不排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與政府進行和談來結束內戰。
2. 菲共的政策主張
在政治方面,菲共主張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協調各革命階級和階層利益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是所有革命階級和階層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聯合專政。在中央一級和省區一級政府要設人民代表大會。在較低一級的政權要有代表性的管理機構。各級人民代表將由平等的普選產生。菲共強調,在向人民民主國家過渡的過程中,必須發展革命根據地,建立獨立的人民民主政權。在農村、工廠、學校和其他地方,建立革命委員會,作為全國各地政權的雛形或實際機構。民主集中制是未來國家政權的主要組織原則。
在經濟方面,菲共主張沒收帝國主義者和剝削階級的財產以造福于無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國有經濟必須具有社會主義性質,并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允許民族資產階級發展資本主義生產,但必須以不操縱和損害人民生活為前提。按照平均地權的原則將地主的土地無償分配給無地或少地農民。在自耕農和小生產者中提倡合作化,作為走向社會主義的第一步。在一定時期內允許富農經濟的存在。對沒有重大罪行的地主也要給其生活出路。要根據具體情況在革命根據地發展生產,并對人民當中的各種利益進行適當調節。
在文化方面,菲共認為,沒有人民的普遍覺醒,菲律賓革命就根本不能前進。因此,必須用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壓倒現在的帝國主義的、封建的和反人民的文化。菲共主張在未來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實行免費教育,鼓勵使用民族語言,以便加速傳播革命的民族的文化。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散布的反動唯心主義和現存的迷信思想,將馬列毛主義作為引領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指針。
在對外政策方面,菲共倡導積極的、獨立的、和平的外交政策。要求廢除同美國和其他國家簽訂的一切不平等的外交條約。支持亞非拉被壓迫人民的革命斗爭。主張在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原則和國際統一戰線政策下,積極與其他共產黨通過單邊或雙邊的會議來發展相互關系,擴大國際反帝戰線,共同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3. 菲共對當前國際和菲律賓國內形勢的看法
第一,關于當前國際總體形勢。菲共認為,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國際形勢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美國雖然還是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國家和頭號軍事強國,但是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新興國家如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及南非的崛起極大地挑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這表明,舊的世界格局已經發生變化,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2011 年以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在北非和中東地區相繼爆發,這是由世界資本主義統治危機引發的最為嚴重的大規模群眾抗議活動。在人民強大的抗議運動面前,突尼斯總統易人,也門總統被迫下臺,卡扎菲政權垮臺。如今,美國等帝國主義又對敘利亞內政進行干涉。美國的干涉使北非和中東地區的局勢更加復雜,進一步激化了該地區的動蕩局勢。菲共認為,美國之所以干涉他國內政,并以人道主義干涉為由發動戰爭,原因是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經濟受到了重創。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美國不得不以戰爭為手段來掠奪廉價勞動力、石油及原材料,擴大其市場和投資的影響力,以此來緩解金融危機引發的政治經濟危機。
第二,關于阿基諾三世執政以來的菲律賓局勢。菲共指出,自上臺執政以來,阿基諾三世在菲律賓資產階級財團的支持下,利用其掌控的媒體,大肆宣揚其資產階級立場及親美政策,違背了當初承諾把人民從貧困及苦難中解救出來的選舉宣言。2012 年 4 月,菲律賓的實際失業人數將近970 萬,占工人總人數的 24% ,大大超過了菲律賓政府對外公布的 280 萬人。與此同時,國內油價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價格也在迅速上漲。而阿基諾政府卻通過減少工人工資、加重人民的稅負、減少社會公共開支的方式把金融危機帶來的損失轉嫁到了廣大人民身上。為了換取美國的軍事援助,阿基諾三世以放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為代價,公然宣布對美國開放領空權,并允許美國在國內建立軍事基地并長期駐軍。阿基諾三世還允許美國以“聯合反恐”的名義在菲律賓國內收集情報,命令菲律賓國家警察局在必要時接受美國的調遣; 為了能夠讓美國在其領海上暢通無阻,他還居然專門設立了“國家海上觀測中心”來配合美國的海上監察行動。菲共指出,阿基諾三世的所作所為使菲律賓完全受制于美國,淪為了美帝國主義的走狗,從而為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壟斷集團在菲進行掠奪與剝削鋪平了道路。
第三,關于中菲南海爭端。菲共認為,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美國和中國既是貿易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為了限制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增長的話語權,美國推出了針對中國的亞太戰略。美國在日本、韓國、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等國建立了軍事基地,形成了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圈,由此迫使中國在貿易、投資、政治、軍事方面向美國妥協,以維護其在亞太地區的政治、經濟利益。而阿基諾三世為了討好美國,同時也是為了維護其統治利益,以菲美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作后盾,甘于充當美國的馬前卒來試探中國底線,放棄了與中國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關系的機會。二戰后,美國與菲律賓政府陸續簽訂了《菲美共同防御條約》( 1951 年) 、《軍事防御條約》( 1956 年) 、《菲美部隊訪問協定》( 1998 年) ,美國的目的不是為了協助菲律賓抵御外敵,而是借菲律賓成就其在亞太地區的霸權。而阿基諾政府則借助這些條約來與中國爭奪南海相關島嶼,并以此試探中國的態度。就目前來看,由于美國的干涉,通過外交及談判的途徑來解決南海領土歸屬爭端就變得十分困難了。
菲共指出,中國歷來不是一個好戰的國家,在處理國際事務時,中國通常是通過積極的外交途徑解決爭端,而不像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那樣通過狂轟亂炸來解決問題。中國之所以堅定地宣稱南海諸島是自己的固有領土,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利益,而且是為了向美國、菲律賓表明其決不妥協的立場。對于當前南海領土爭端的解決辦法,菲共認為,首先,美國必須撤出駐菲美軍,終止所謂的聯合軍演,停止在南海的一切行動;其次,阿基諾三世必須斷絕與美國的所有不平等關系,禁止美國在菲國內建立軍事基地;最后,美國停止對菲律賓內政的干涉,停止侵犯亞太地區。只有如此,中菲南海領土爭端才能以和平方式解決。
四、菲律賓共產黨的組織狀況
1. 菲共的組織機構。同所有共產主義政黨一樣,菲共也建立了比較嚴密的組織體系。菲共的最高決策機構為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最高行政機構是中央委員會。中央委員會下設四個全國委員會( 全國群眾運動委員會、全國宣傳委員會、全國統一戰線委員會、全國軍事委員會) 和六個地方委員會( 北呂宋委員會、南呂宋委員會、中呂宋委員會、維薩亞斯委員會、棉蘭老島委員會、內格羅斯島委員會) 。地方委員會還下屬 16 個地區和島嶼黨委會。菲共明確規定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黨中央與 16 個地方組織是領導和被領導的上下級關系。在堅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地方組織可以根據實際來調整自己的策略,但不能與黨中央背道而馳。
2. 菲共的黨員隊伍。菲共重建時只有大約80名黨員干部,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黨員人數已達到十萬人左右。菲共明確規定了要從新人民軍、革命根據地以及民族民主陣線中挑選出積極分子,經過階級身份及家庭背景的調查,確保他們是工農階級的精英分子,同時需要兩名正式黨員的介紹,才具備加入菲律賓共產黨的資格。菲共對黨員的基本要求是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具備良好的組織和政治革命素養,積極參加黨組織的活動。
3. 菲共的統一戰線。1973 年 4 月 24 日,菲共組建了其統一戰線組織———全國民主陣線( National Democratic Front of the Philippines,簡稱NDFP) 。全國民主陣線下屬的群眾組織有: 工會革命委員會、全國農民協會、愛國青年組織、新婦女愛國運動、科迪勒拉人民民主陣線、基督教全國解放陣線、愛國教師協會、人民藝術家作家協會、愛國政府雇員協會、愛國衛生協會、人民科學工作者聯盟、勞工組織聯盟、人民律師委員會、摩洛革命組織、盧馬德革命組織等。2011 年菲共又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制定了貫徹統一戰線政策的階級路線,即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爭取城市小資產階級以擴大革命基本力量,進而說服中產階級加入無產階級隊伍,通過聯合反動派中的先進分子以孤立最反動的敵人,鼓勵統一戰線參與、組織和動員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斗爭。
4. 菲共的軍事組織。1969年3月29日,菲共重新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力量——新人民軍。在創建之時菲共就明確了其性質及任務: 新人民軍是黨在人民民主革命及未來社會主義階段最重要的武裝力量,目標是通過土地革命、武裝斗爭及農村根據地的建設來建立獨立自主的政權。新人民軍成立之初僅有 60 名紅軍戰士、9 桿自動步槍、26 桿火藥槍。他們的主要活動地區為呂宋島北部的科迪勒拉山區、米沙部群島的薩馬島和班乃島的農村、棉蘭老島的山區。20 世紀 80 年代,新人民軍的人數曾一度發展到 2. 5 萬人左右,后來由于政府軍的圍剿,部隊人數大幅下降。20 世紀 90 年代后期以來,新人民軍的力量開始不斷恢復。目前,新人民軍約為 6000 人,建立了約 110多個游擊戰線,在全國一半以上的縣市、90%的省份有活動,直接領導著幾百萬有組織的農民群眾,影響人口數千萬?,F在每個游擊戰線已基本建立了連級規模的部隊,并建立了主力排。
五、菲律賓共產黨面臨的挑戰
經過80多年的發展,菲律賓共產黨已經獲得了廣大中下層民眾的支持,并發揮著愈來愈大的影響力,但這并不意味著菲共的未來一片坦途,其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依然十分嚴峻。
1. 菲共領導層路線分歧帶來的挑戰。菲共重建后,西松決定采取“兩條腿走路”的革命策略,即在堅持武裝斗爭的同時,也不放棄通過議會選舉上臺執政的機會。然而菲共負責具體工作的副主席泰姆森( Tiamzon) 則堅持武裝斗爭是奪取政權的關鍵。由于西松在 1986 年 3 月流亡荷蘭后不再擔任黨的最高領導人,這造成了菲共既定的路線方針得不到貫徹執行,從而使黨的工作陷入了混亂的狀態。
2. 菲律賓政府的策略轉變帶來的挑戰。鑒于軍事打擊的效果不彰,以及菲共的群眾基礎主要來自于農村的下層民眾,近年來菲律賓政府放棄了以“消耗戰”對付菲共的策略,轉而采取了以“發展和人道關懷”等軟實力為重點的“贏得人心”的軍民合作項目——自由村莊計劃( KalayaanBarangay Program) 。菲律賓政府已經為列入這一計劃的 600 個村莊投入了 30 億比索的資金。菲律賓政府的這一極具針對性的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菲共的群眾基礎,也使部分菲共黨員干部發生動搖甚至脫離了菲共,從而對菲共的進一步發展造成嚴重威脅。
3. 外部環境的挑戰。蘇東劇變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形勢仍處于低潮,菲共孤立無援的現狀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在“9·11”事件后,美國又與菲律賓達成了共同反恐的協議,決定在菲律賓開辟反恐第二戰場,并答應向菲律賓提供一億美元援助用于反恐怖的軍事和執法行動,對菲的軍事援助也從原來的每年 200 萬美元提高到 1000 萬美元。美軍還向菲律賓提供了包括運輸機、軍艦、迫擊炮、巡邏艇以及直升機在內的武器裝備。自2002 年以來,菲美“肩并肩”聯合軍演已舉行 20多次。美國還以反恐名義陸續向棉蘭老島地區派駐近千名美軍士兵。在這種情況下,菲共不僅戰斗能力遭到較大削弱,而且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也受到擠壓。鑒于上述因素,菲共想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可謂困難重重。
(作者單位:袁群,云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央編譯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黃家遠,中共廣西欽州市委黨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