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戰略危機及其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俄羅斯正面臨空前的壓力,普京在澳大利亞G20會議上提前退場,只不過是這一壓力側面反映。這個壓力到底有多大,從普京回國后的表態就可見一斑——“他們想讓我們屈服”,這就是普京的直接感受。在巨大的壓力下,俄羅斯正處在空前嚴重的戰略危機中,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此,不但所有俄羅斯人都不會感到輕松,而且一切關注國際局勢變化的人都無法掉以輕心。
俄羅斯會在西方巨大的壓力下屈服嗎?
顯然,有人對此寄予著相當的希望,他們指望通過制裁,特別是通過經濟上的巨大壓力,迫使俄羅斯屈服,滿足西方的要求從而結束這場危機。
但是,這樣的前景盡管看起來美妙——這其實也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但卻可望而不可即。從根本上說,這個指望嚴重低估了俄羅斯民族的承受能力。俄羅斯歷來是一個大起大落的國家,曾經遭受的大災大難不可勝數,相比于歷史,今天這點困境,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還遠遠談不上有什么承受不了的。就現實情況而言,這種指望也嚴重低估了俄羅斯的資源潛力。俄羅斯地大物博,只要把生產搞起來,經濟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西方看重的那些什么金融、股票之類的經濟贅生物,對國計民生而言并沒有什么真實的價值,這些東西越少,國民經濟就越干凈,不要說什么股市大跌,就是股市滅亡、煙消云散了,破滅的只是經濟泡泡,實體經濟照樣運轉,只不過是俄羅斯的經濟在西方的經濟軌道之外運行而已,這在歷史上已經不是第一次。順便說一句,這一點,對中國也同樣如此。
至于還有人指望俄羅斯將如前蘇聯那樣因此四分五裂、分崩離析,這就更是不著邊際的星際遐想了。
但是,俄羅斯又不可能囿于目前的現狀無所作為或者無能為力。包括普京在內的俄羅斯精英們必定要傾盡全力尋求破局。可以預計,今后一個歷史時期,俄羅斯將進入空前的戰略活躍期,求變、突圍,這是今后一個時期俄羅斯的戰略主題。
第一,俄羅斯需要在政治上突圍
目前的政治制度與社會架構無法支撐俄羅斯的未來,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目前的政治制度已不能讓俄羅斯走向復興強大。事實已經證明,自前蘇聯以來直到現在的俄羅斯政治改革總體上是失敗的,俄羅斯必須尋找一種符合其國情的新的政治架構,目前有關普京總統地位的討論就是這種困境的一個反映。俄羅斯不能沒有普京一類的人物,但俄羅斯現有的政治框架又在體制上排斥著普京式的統治,這是一對巨大的政治矛盾,造成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歷史上,每一場重大危機都要導致俄羅斯社會發生政治革命,目前的危機也在政治上指向這里。
第二,俄羅斯需要在經濟上尋找出路
普京政權正在飽受石油價格下跌之苦,由此造成的壓力遠遠高于政治和軍事上的,如果說,普京對來自西方的政治與軍事壓力可以呲之以鼻、不屑一顧的話,那么對于石油價格劇跌所產生的影響,卻無論如何也不敢掉以輕心。造成俄羅斯如此窘境的原因,同樣源自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所謂市場化的經濟改革,這一改革以私有化為核心,相當干凈地摧毀了前蘇聯所構建的完整而強大的經濟體系,本來,這一體系是前蘇聯霸權的基礎,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前蘇聯才得以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并與美國全球抗衡,現在,這個體系已經被徹底摧毀,所遺留的軍事遺產成為今日俄羅斯還能夠與美國叫板的資本,但在經濟上,俄羅斯卻已墮落成為一個三流國家,并嚴重依賴同西方的經濟聯系。可以毫不客氣地說,今日的俄羅斯盡管在戰略上仍然是一個巨人,但在經濟上卻是一個十足的矮子。而從長期與根本上看,經濟矮子無法逐鹿天下。也就是說,不改變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前蘇聯所留下的軍事遺產也要日漸枯萎,俄羅斯在戰略上也將日趨萎縮。所以,俄羅斯需要重建強大的制造業,并在強大制造業的支撐下構筑一套新的完整的工業體系,需要找到一條支撐俄羅斯大國地位的經濟出路。從這個意義上說,俄羅斯也需要一場新的經濟革命。
第三,俄羅斯需要在軍事戰略上擺脫危機
戰略孤立必然帶來安全危機。現如今的俄羅斯在戰略上空前孤立,其安全危機程度堪稱和平時期之最,戰爭已不是遙不可及的危言聳聽,而是觸手可及的現實。目前除了面向中國的方面之外,俄羅斯幾乎所有的方向都閃動著駭人的刀光劍影,力量對比嚴重不利。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除了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調動一切可以牽制西方的力量外,就只能使勁地掄起自己的狼牙棒來加以震懾,以更大的戰爭威脅來反制敵人的戰爭威脅。俄羅斯將因此越來越表現出黷武的一面,雖然尚不至于發展到朝鮮那種先軍政治的水平,但國家與社會將更加軍事化恐難以避免。給人的印象,就好像俄羅斯正準備與西方進入一場新冷戰似的。
俄羅斯會與西方重新打一場新的冷戰嗎?
“國際社會”的輿論正在進行這種起哄。它們說,俄羅斯要恢復前蘇聯帝國,普京要做新一世沙皇,所以要發起冷戰,并伺機對西方發動侵略戰爭。而為著不使一眾弱小再受沙皇欺負,所以自由民主的西方只好再一次挺身而出當救世主,出面來遏制直到消滅俄羅斯的新法西斯戰爭。
其實這只是西方輿論所捏造出來的一個騙人的神話。捏造這一神話的人心里很清楚,今日的俄羅斯并不是要恢復前蘇聯,這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事情,俄羅斯的所作所為不過是要尋求戰略突圍與破局,這本來是正當的行為,在戰略上也完全是自衛行為。但西方就是要否定這個行為的正當性,而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它扣上一頂沾滿污點的舊帽子;捏造這一神話的人同樣也非常明白,以今日俄羅斯的力量與規模,它根本就無法同整個西方打一場新冷戰,今日的俄羅斯與前蘇聯根本不能等量齊觀,掀不起與西方的體系對抗和全面對抗,所謂世界將因為俄羅斯而陷入新冷戰冰窟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
但是,雖然世界不會因為俄羅斯而陷入新冷戰,但俄羅斯尋求戰略突圍的諸般舉措必將產生強大的沖擊力,給全球局勢帶來復雜而深刻的影響。
首先,攀附西方這顆大樹的“小鳥兒”們將因此戰戰兢兢,嚇得寢食不安、一夕數驚。它們大叫大嚷,雖然不至于對局勢有方向性的影響,但足以烘托嚴峻的國際氛圍。
其次,歐洲將因此被催化,出現新的裂變。如同在亞太釋放日本的戰略潛力對付中國一樣,出于對抗俄羅斯的需要,美國也將要求歐洲拿出更多的國防資源,支付更大的軍事代價,在美國的推動下,歐洲將因此丟掉冷戰結束以來的和平紅利,重新武裝起來的幾率空前加大,這一過程,將在奧巴馬卸任以后充分展現出來。而這一過程將充滿各種不確定性,許多事情不可預知。
最后,一些走投無路的國家將撈俄羅斯這顆救命稻草。這些國家有白俄羅斯、朝鮮、伊朗、敘利亞等,最近朝鮮與俄羅斯的之間的互動就是這一趨向的現實反映。除此之外,尷尬難受的還有印度,試圖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的印度將深受美俄對峙之苦,如果美俄關系進一步惡化,印度騎墻政策也有可能就難乎為繼。
總之,俄羅斯暴躁,世界將為之顫抖,歷史從來都是這樣。
但是,對中國而言,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問題是俄羅斯的戰略突圍會不會帶動全球局勢出現顛覆性的變化,中俄結盟問題之所以長期徘徊、舉棋不定,原因概在于此。一些中國人認為,中國是現有國際秩序的受益者,維護現有國際秩序對中國利大于弊,機遇大于挑戰,而一旦中俄結盟,現有國際秩序就有顛覆之虞,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因此就要面臨很多不確定因素,挑戰因此重重,利弊在所難言,這大概也是西方用以“勸告”中國不要嘗試中俄結盟的一個抓點,也是可以打動中國的一個賣點。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取舍向背的確對全球戰略走向具有相當程度的決定意義。甚至可以這樣說,能否搬動中國,將成為俄羅斯能否實現破局的關鍵要素。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