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橋
□沈敏(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想邂逅全世界最有錢的人?去倫敦吧。根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5月公布的富豪榜,104個身家上十億英鎊的富豪常住英國,其中72人生活在倫敦。富豪巨賈云集英國,倫敦更是吸引了全球近十分之一億萬富豪定居,成為全球財富中樞。是什么吸引了他們?
[新“土豪”樂土]
每60萬人中就有一個億萬富翁
約翰·考德韋爾出生于英國“瓷都”斯托克一個貧民家庭,靠手機零售發家,如今財富估值15億英鎊。他近期剛花了大約9000萬英鎊買下倫敦富人區梅費爾兩處隔街相鄰的古董級豪宅:一處是占地1.86平方公里、建于維多利亞時代的安卡斯特莊園,前主人是現任文萊蘇丹的弟弟杰弗里·博爾基亞親王;另一處宅第建于喬治時期,占地930平方米。
考德韋爾打算再花1億英鎊把兩處宅第好好裝修一番,并打造一個倫敦最大的“地下室”把這兩處宅子連起來。考德韋爾說,他還花1.6億英鎊買下了新家附近一個占地3.7平方公里的停車場及旁邊一家酒店,準備再花數千萬英鎊在這塊地皮上打造高級公寓樓。僅在梅費爾區,他已投入5億多英鎊。但對這個商場精英來說,花錢即投資。他指望從新置地產中賺10億英鎊。
2004年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富豪榜上,英國資產超十億英鎊的富豪為30人;10年后,這一數字達到104人。按人口比例,英國富豪密集度足以傲視其他G8成員國:大約每60萬名英國居民中,就有一個億萬富翁;美國成績次之,比例是102萬分之一。
英國這104個億萬富豪的財富總額達到3011億英鎊,遠超過2004年英國億萬富豪的財富總值653億英鎊,漲幅超過人數的增長。
[什么吸引了他們]
英國銀行不太追問“錢從哪里來”
倫敦集中了英國三分之二的億萬富翁,他們或出生于此、或長居于此、或把倫敦當成生意大本營。天氣陰郁,建筑古舊,作風老派……倫敦為何能吸引那么多新富豪?
“還是因為錢。”置業咨詢師查爾斯·麥克道爾一言蔽之。他在梅費爾區開了個富人俱樂部,入會費1500英鎊,年費2000英鎊。用他的話說,倫敦“鋪開紅毯歡迎億萬富翁們”。
首先,定居英國對富人來說很容易:買100萬英鎊的政府債券,就能拿到3年期的投資簽證。到期后,再追加500萬至1000萬英鎊投資,就能在5年內拿到居留權。與美、法等國相比,英國的稅收制度更“親富”。英國不對居住本國的外國人的海外資產征稅,只要后者花3萬至5萬英鎊拿到“非本地居民”身份。
最討富豪歡心的是,英國的銀行和法律事務所不太追問“錢從哪來”這種問題。最近,瑞士私人銀行系統宣布修改保密條例,引發一波倫敦房地產和風險投資基金熱潮。而隨著美歐對俄富人和企業啟動金融制裁,又會有一筆“問題資金”流向倫敦市場。倫敦被戲稱為“倫敦斯坦”和“泰晤士河邊的蘇黎世”,不是沒有來由。
倫敦還有其他“軟實力”:政治穩定、腐敗系數低、法治程度高、英文全世界通用。連時區也得天獨厚: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全球各大股市的交易。另外,倫敦云集好學校、高級餐廳、世界級博物館,為富豪家庭生活提供多種便利。唯一用錢買不來的或許只是好氣候。不過,這對富豪而言不成問題。私人飛機走起!
[貧富差距拉大]
越來越圍繞富人的需求運轉?
富豪們對經濟發展貢獻良多,百姓就該感激涕零嗎?曾任德意志銀行英國區常務董事的戴維·查特斯嘗過倫敦西區救濟早餐的味道后,發出感慨:“我們得思考一下富豪們進駐本地的價值。我們真的期待當他們的理財師、建筑商和管家嗎?”不少人有同感。琳達·麥夸伊格和尼爾·布魯克斯在合著《億萬富豪們帶來的麻煩》中說:“我們所在的經濟體越來越圍繞富人的需求運轉,而不是鼓勵個人創造財富。”
查特斯的話還隱含道德批判意味。金融危機之前,英國最有錢的人通常是銀行家。如今,新豪門以另一個階層為首:跨國商品交易集團掌門人。他們通常手握某國礦產資源開發權,或是壟斷某個國家的能源行業,與政界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的財富積累往往依托于政治關系網,甚至可能借政治動蕩漁利。
富豪們在倫敦享受奢侈生活的同時,普羅大眾的生活水準卻在下降。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倫敦中產階級家庭平均收入下降了8.7%,最底層家庭的平均收入則下降了2.4%。倫敦的富豪和低收入人群比例均是英國各地區中最高的:10%的家庭擁有超過100萬英鎊的資產,同時41%的家庭資產低于5萬英鎊。據樂施會統計,英國最富的5個家庭資產比全英最窮的20%家庭資產總和還要多。倫敦人最不滿的,是住房上的不平等。外國富豪動輒數千萬英鎊買房,不少人認為這正是導致倫敦房價飆升的原因。
“外國人”領銜英國富豪榜
1、印度出生的投資商斯里·欣杜賈與戈皮·欣杜賈兄弟(左圖),各有119億英鎊。
以目前英國人平均年收入2.5萬英鎊計算,普通人要工作48萬年才能掙下這些錢。
2、阿利舍爾·奧斯曼諾夫出生于烏茲別克斯坦,以開采金屬礦藏發家,身家106億英鎊。
3、緊跟其后的是俄羅斯人。榜上最富有的20人當中,只有三人是英國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