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國際”(The International)科技公司網站發布了一篇名為《新自由主義與高等教育商業化》(Neoliberalism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的文章。該文稱,在新自由主義影響下,英國高等教育界發生了一系列變革,如經濟邏輯取代教育邏輯、企業邏輯取代大學邏輯,高等教育逐漸陷入市場化和商業化深淵。
新自由主義模糊教育本質
新自由主義的蔓延讓英國大學趨向商業化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的教育界掀起了多次改革,經濟因素是這些改革的最直接原因。文章稱,經費削減、人員過剩、學費上漲等都是當前英國高等教育界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難題。2012年,政府計劃將學費上漲至9000英鎊,同時將教育公共開支縮減至20億英鎊。求學經濟門檻的不斷提高,讓大學申請人數不斷減少。據統計,2011年英國大學入學申請人數相較以往減少了約2萬人,有學者認為,“學費泡沫”不僅會影響大學的管理體系,還可能加劇學者間的競爭,甚至可能會加速學術道德水準下滑。長久下去,英國大學有可能在全球大學的競爭中被淘汰。
文章表示,大學教育中一些已在使用的“技能”、“團隊合作”、“溝通”、“領導力培養”等定義模糊的字眼,體現了新自由主義的影響已滲入大學教學大綱中。例如,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最新的課程指南中,就強調教師在授課時要講述類似定義模糊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相關技能。文章對這樣的教學方式表示質疑,認為其目的性過于明顯,更像是企業培訓。正如社會學家史蒂芬·波爾(Stephen Ball)所說,如此教學恐怕會模糊教育本質,學生成了滿足未來需求的“商品”,而教學則成了制作“商品的過程”。
新自由主義對澳大利亞高等教育的影響也愈發嚴重。今年年初,悉尼大學教授雷溫·康奈爾(Raewyn Connell)發表《新自由主義與高等教育:以澳大利亞為例》一文稱,受新自由主義的影響,澳大利亞的大學被稱為“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大學內部傳統的教學管理體制在20世紀中后期逐漸瓦解,并不斷被企業化的管理模式所取代。此外,聯邦政府不僅沒有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反而一再削減經費。同時,政府還將高等教育視作具有出口競爭力的服務,向海外留學生收取高昂學費,取消了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教育服務的政策。
讓學生善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
面對英國高等教育商業化的現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人類學學者杰森·西克爾(Jason Hickel)認為,高水平的教育是讓學生懂得如何挑戰現狀,而不是簡單地應對問題。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教育從業者應該鼓勵學生汲取學科本身的學術養分,并教會他們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此外,西克爾表示,我們應盡力讓學生摒棄將一切商業化的思想,否則只會讓我們的未來窮途末路。
教育改革是教育界關注的熱點。教育改革的擁護者認為,經濟危機下,為解決各國面臨的就業難題,教學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改革課程和教學方法;而改革的反對者則表示,教育的最終目標不是市場,也不是讓學生成為簡單的生產力。西克爾認為,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改革只會讓當前高等教育質量每況愈下。
(楊敏/編譯)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在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