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并非什么神秘不可測的東西,其后果完全是可預知的,其實利率市場化在專業人士那里幾乎沒有一個是看好的,因為只要了解金融常識的人都會知道利率市場化根本緩解不了融資難,而且還會在融資難的基礎上導致新的問題——融資貴。大企業議價能力強,因此大企業將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而這種利潤損失必然通過提高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來對沖,因此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就是資本市場的馬太效應,也就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利率市場化如何影響企業
過去多年來,在利率市場化與金融脫媒的背景下,中國信用債市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包括短融、中票、企業債和公司債在內,我國信用債市場規模現已超過8萬億元。從社會融資規模來看,企業債券融資占比已經由十年前不到2%上升到10%以上。而引領這一重大變化的核心是成本。對大部分債券發行人而言,發債成本要低于貸款成本,促使企業紛紛擴大債券融資,降低財務成本。尤其是高評級的央企與地方大型國企,發債利率更是顯著低于貸款利率。以中石油集團為例,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2012年8月末,中石油發行各類債券共計6728億元,余額3760億元。在這近5年時間里,與同期銀行貸款相比,通過發行債務融資工具,中石油節約財務費用達342億元。
但發債本身也有缺陷,那就是程序往往比貸款復雜、對企業的可預期性更差,而且有限制,1993年12月頒布的《公司法》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債券時,累計債券總額不得超過公司凈資產額度的40%;1998年12月出臺的《證券法》中,也同樣為企業債設立了40%的“天花板”;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已于2012年6月21日規定,“凡是公開市場評級在AA(含)以上的發行人,允許其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發行額度互不占用”,這一規定僅僅擴大了短融單獨剝離,擴大了其發行空間,但對中票、公司債和企業債而言,其發行額度仍然互相占用。隨著貸款利率下限的取消,發行債券在成本上的優勢就大大減弱了,“再加上企業債發行有著40%的上限,資信狀況好的企業可能會重返貸款市場。”
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與經濟轉型的背景下,優質客戶無論對于銀行或者是債券市場來說都具有稀缺性,貸款利率下限放開使得銀行有更多空間爭取高評級、質地較優的客戶,這反倒擠占了寶貴的貸款額度。
利率市場化如何影響銀行
以上主要說的是對企業的影響,其實利率市場化短期對銀行影響不大,因為現在存款利率沒有放開,就像一條河流,上游不產生洪峰,下游基本上很難出現大的洪水,而且在當前資金面供求關系背景下,相關措施短期內不會對商業銀行息差造成顯著影響,也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沖擊,更何況,限制銀行貸存比和貸款額度的管制也沒有放開,僅放開貸款利率下限影響有限。
利率市場化是指金融機構在貨幣市場經營融資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場供求來決定,包括利率決定、利率傳導、利率結構和利率管理的市場化。實際上,它就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最終形成以中央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以貨幣市場利率為中介,由市場供求決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市場利率體系和利率形成機制。
一般來說,放松利率的上限管制一般都會導致利率上升,因此,如果存款利率先于貸款利率放開,則會縮小存款機構的利差,進而導致其經營狀況惡化。而貸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開則會加大存款機構的利差,進而改善其經營狀況。如果存貸款利率同時放開,則存款利率上升除了會增加存款機構經營成本外,還會加速貸款利率上升,造成金融體系的劇烈動蕩。另外,在金融體系還不夠發達時,貸款利率市場化對于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遠大于存款利率市場化對金融資源的配置作用。中國也在這樣的經驗原則下采取了先放開貸款利率的政策。
利率市場化如何影響中國
世界利率市場化雖然路徑不同,曲折程度不同,但結果都是一樣的,利率市場化導致利率上升,融資成本升高,企業實體經濟衰落,而由于大企業拋棄銀行,轉投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出現爆炸式發展,銀行衰落,而資本市場最后出現泡沫,整個經濟最終完蛋。在世界上,利率市場化不過二三十年的時間,美國滯漲危機、日本經濟危機、東南亞經濟危機以及本次的經濟危機基本上根源都在利率市場化上。而且對整個世界來說,利率市場化就是個徹頭徹尾失敗的經濟治理模式,不信就看看下面的案例。
在美國,1933、1935、1966年分別對聯儲會員銀行、非會員投保銀行和儲蓄金融機構設置存款利率上限。1971年以后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的發展嚴重削弱上述機構吸收存款的能力。1970年6月,放松對10萬美元以上、90天以內的大額存單的利率管制;1971年11月,準許證券公司引入貨幣市場互助基金;1973年5月,放松所有大額存單的利率管制;1973年7月,取消1000萬美元以上、期限5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結果,存款利率開始升高,存款利率升高導致貸款利率走高,結果企業大量破產,美國制造業倒閉的倒閉,出逃的出逃,這是美國制造業衰落的開始,也是跨國公司興起的開始。
由于貸款利率并沒完全自由,銀行贏利能力迅速降低。與此同時,隨著貨幣市場互助基金的發展和利率自由化的進行,儲蓄貸款機構在吸收存款中已不再具有優勢。美國政府于80年代初放松對它的管制,允許其發放可調節利率的住房抵押貸款,實現資產業務多樣化。此時,美國金融體系這一微小的制度性缺陷卻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儲蓄貸款機構為了增加利潤,在新增貸款上介入高利率但具有高風險的領域,結果在房地產價格暴跌的過程中全面破產。
而這并非問題的結束,美國利率自由化后,銀行基本上沒得干了,這時資本市場開始異常高速地發展,一種叫“投行”的機構迅速崛起,取代了銀行的功能,而銀行也開始轉型,不再做常規的房貸業務,開始從事貸款的批發業務,批發商不必對貨物的質量負責,結果次級貸款越來越多,最終在2007年導致了次貸危機、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危機。
在印度尼西亞,70、80年代石油價格大幅漲跌使宏觀經濟極不穩定,銀行呈壟斷格局。1983年一次性放開所有存貸款利率限制,實際貸款利率長期高達10%—15%,道德風險導致銀行壞賬愈積愈重,終于導致了1990—1991年的銀行支付危機。
在智利,1973年武裝推翻總統“阿連德”政權后的10年里,智利試圖從一個半封閉的、受政府干預過多的經濟轉化為“自由化”世界中的一員,將大多數經濟決策權交由市場力量來行使。
1974—1976年,智利國內金融自由化改革幾乎全部完成,銀行私有(1976年完成)、利率自由決定(1977年6月全部放開)、資本賬戶開放(1979年6月開始,但對短期資本流人仍加以限制)。由于隨后發生銀行危機,改革出現了反復。中央銀行以公布指導性利率的形式宣布了第一輪自由化改革產生的市場化利率廢止,在銀行業重組基本完成之后,中央銀行于1987年取消了公布指導性利率的做法,轉向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影響國內利率水平。
在日本,1947年賦予大藏省和日本銀行利率決定權。戰后到70年代中期,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幫助創造日本奇跡,但由于證券市場的發展,導致存款轉移和銀行業狀況惡化。
1975年,日本廢除銀行對貸款利率的指導性限制;1978年銀行間拆借利率和票據買賣利率自由化;1979年引入CDs(50000萬口元以上);1985年引入大額貨幣市場存單(5000萬日元以上)和取消大額定期存款利率管制(10億日元以上);1989年引入較小額的貨幣市場存單(300萬日元以上)和取消大額定期存款和貨幣市場存單的利率管制(1000萬日元以上);1992年引入自由、浮動率的儲蓄存款;1993年取消較小額的定期存款和貨幣市場存單的利率管制(低于1000萬日元);1994年取消除活期存款外的所有存款的利率管制。在日本利率市場化的過程中,宏觀經濟波動加劇,企業經營困難,而正好趕上日元升值,熱錢大量涌入日本,日本企業也趁機轉投資本市場,結果助長了“泡沫經濟”,最終泡沫破裂,日本經濟一敗涂地,再也沒能復興。
在泰國,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出現嚴重的宏觀經濟困難和金融系統危機,實行了一系列政策以恢復經濟和金融穩定。1989年放開了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1990年3月放開了所有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1992年1月取消了儲蓄存款的利率上限;1992年6月取消所有貸款利率上限。利率走勢:波動幅度增大,平均利差增大,而國內利率與國際市場利率的聯系日益緊密,結果美國一提高利率,泰國終于在1997年爆發金融危機。
現在全世界都需要對經濟治理模式進行一次徹底的反思,而現在這種反思還剛剛開始,在這種狀況下,中國動不如靜,盲目重走西方國家的道路很容易重蹈西方的覆轍,而白白喪失了中國模式的優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