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媒體”的理念是西方新聞觀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謂“獨立媒體”,是指在財政、經費、所有權上獨立于政府和政黨的私人媒體。西方新聞觀認為,只有獨立媒體才能免受政府和黨派控制,保持“政治中立”,成為“社會公器”。長期以來,“獨立媒體”與“新聞自由”一樣,是西方自我標榜的招牌和攻擊他國的大棒。
在近來席卷全美的“占領華爾街”抗議運動面前,美國主流媒體一改往日對別國同類事件高度關注、密集報道甚至嗜血般亢奮的姿態,對這場“99%反抗1%”的運動表現出一種無動于衷的冷漠、視若無睹的消極,既沒有及時報道,更沒有大肆炒作,甚至與一些政客一道指斥抗議民眾為“刁民”、“暴徒”、“烏合之眾”。透過美國媒體的表現,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獨立媒體”的真面目。
誰在掌管“獨立媒體”?
所謂“獨立媒體”是隨著西方商業性報業經營體制的確立而出現的。歷史上,英、美、法等國資產階級革命后,曾經有過一段“政黨報刊時期”,報刊為不同黨派所有,充斥政治辯論和相互攻擊,是民主游戲中政黨、政客爭權奪利的輿論工具,毫無客觀公正可言?!吧虡I報刊時代”的到來,為西方新聞業帶來了兩個變化:其一,市場化經營幫助新聞業實現了經濟獨立,報刊從政黨手中轉入私人實際上是資本家手里;其二,報紙完成了由“觀點紙”向“新聞紙”的轉變,“客觀報道”原則受到推崇。這兩個變化對西方新聞業發展影響深遠,“獨立媒體”逐漸成為西方新聞體制的核心原則,媒體自身也被西方社會尊為“第四權力”,以維護公眾利益的名義,扮演起監督與制衡的社會角色。
然而,自由競爭的市場法則使西方新聞業不可避免地走向壟斷,所謂“獨立媒體”越來越集中到極少數人手里。
以新聞集團、美國維亞康姆公司、德國貝塔斯曼出版集團這幾家當今世界最大的傳媒集團為例。盡管它們的主營業務、媒體構成和經營特色各有不同,但是三者有一個共同的標志:家族企業。新聞集團由魯伯特·默多克家族控制。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默多克掌握集團70%以上的控股權。如今,盡管新聞集團已發展成國際化的上市公司,但仍有近2/5有投票權的股份掌握在默多克家族手里。美國維亞康姆公司是薩默·雷石東家族的企業,其經營范圍涉及傳媒業和娛樂業的各個領域。雷石東親任公司執行董事會主席,持有7成的表決權股份;他還任命女兒莎莉·雷石東為公司非執行副主席,這是一個為其量身定做的職位。貝塔斯曼出版集團在成立之初是一個家族式管理的小公司,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傳媒巨頭。集團股份由摩恩家族及其所屬的貝塔斯曼基金會持有,實際上,摩恩家族就是唯一股東。
在這幾大家族掌控的傳媒集團麾下,聚集了一批重要媒體。美國付費發行量最大的財經報紙《華爾街日報》,美國四大電視網之一的??怂箯V播公司,英國第一主流大報《泰晤士報》等,屬于新聞集團。美國老牌電視網之一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覆蓋全球幾億家庭的MTV電視網,以及覆蓋86%美國收視家庭的聯合派拉蒙電視網,都在雷石東的領導下。歐洲最大的電視廣播公司RTL集團,全球最大的圖書出版商蘭登書屋,歐洲最大的雜志出版公司古納雅爾,為貝塔斯曼集團所有。
此外,還有一批西方主流媒體在并購風潮中,先后被大家族收入囊中。被稱為美國嚴肅報紙代表的《紐約時報》以及《國際先驅論壇報》,歸蘇茲伯格家族控制的紐約時報公司所有;美國另兩份嚴肅大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分別由格雷厄姆家族和錢德勒家族掌握;被譽為“國家寶藏”的美國《新聞周刊》,2010年被音響大亨西德尼·哈曼收購。全球四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被湯姆遜家族企業——湯姆遜集團兼并;英國老牌財經媒體《金融時報》和政經周刊《經濟學人》,以及擁有歐洲最大電視網絡的培生電視集團,同屬于皮爾遜家族旗下的皮爾遜集團;英國另一份嚴肅大報《衛報》,則從1907年以來一直控制在斯科特家族手中。
這樣的名單還可以開得更長。這些媒體受眾龐大、影響廣泛,被視為全球最有權勢的媒體,在世界新聞業界舉足輕重,在國際傳播領域可以呼風喚雨。但是,站在它們背后的,卻是那么幾個不為公眾熟知的家族!
深入探究西方各大媒體的股權分布和管理層構成,我們還可以發現更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被通用電氣收購,后者則被摩根財團控制;美國有線電視公司(CNN)的后臺老板是傳媒巨頭時代華納,而時代華納的13位董事會成員中,有10位都是投資公司、跨國企業、知名媒體的高管和前政府高官;擁有美國廣播公司(ABC)等媒體的另一傳媒巨頭迪斯尼集團,其董事會成員包括了波音、寶潔、維薩、谷歌、星巴克等多家知名企業的前任或現任高管……實際上,像這樣財團高管出任傳媒董事、財團與傳媒相互滲透的現象,在西方傳媒界十分普遍。如此盤根錯節的權力圖譜,構成了西方傳媒業的真實圖景。
這表明,真正掌握“獨立媒體”的,不是西方社會的大多數,不是99%的普通民眾,而是大家族、大企業、大財團,是西方社會最有權勢、被稱為“1%”的那個群體!
“獨立媒體”真能獨立嗎?
掌握在“1%”手中的媒體,能否像它們所宣稱的那樣,代表“99%”的利益?這是“獨立媒體”必須面對的最大質疑。事實上,“獨立媒體”可以獨立于政府、獨立于政黨,卻不可能獨立于資本。
媒體不可能獨立于資本唯利是圖的本性。辦媒體是要花錢的,只有有錢人才可能辦媒體;辦媒體是要賺錢的,有錢人辦媒體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在“獨立媒體”的體制下,賺錢對于媒體來說,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生存條件也是最高目標。默多克、盧斯等傳媒大亨都曾不加掩飾地聲稱:報業只是一種生意。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市一家周報的主編明確地對記者說:“廣告生意就是權力,誰給我們廣告生意,我們就給誰說好話?!泵苄菀患业胤綀罄习逶鴮懴逻@樣一份備忘錄:“本報的辦報方針是對于以廣告形式資助本報的企事業要積極支持和正面報道。”
媒體不可能獨立于老板的意志。早在1925年,《華爾街日報》的威廉·彼得·漢密爾頓就撰文寫道:“報紙是私人企業,它不欠公眾任何債務,公眾也沒有賦予它特權,它完全是業主的私產,他冒著風險推銷自己的產品……”,言外之意是報紙理應聽命于自己的老板。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喬納森·謝爾曾就“竊聽門”事件撰文指出:在默多克家族控制的新聞集團,編輯獨立性已讓位于鐵腕中央集權。事實上,默多克經常“指導”編輯記者以更“務實”的方式報道新聞,還 “告誡”《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記者們:“別再為贏得普利策獎寫文章”,“不妨刊登女郎照片吸引工商碩士”?!短┪钍繄蟆吩庉嬕寥f斯,因對默多克的做法表示不滿而被掃地出門。《時代》公司老板盧斯也曾赤裸裸地威脅那些不滿其報道方針的采編人員:“我早就說過我是你們的老板,這就是說我可以開除你們中的任何一個人?!?/p>
媒體不可能獨立于“1%”的利益。對近年來這場由華爾街金融大鱷們的貪婪無度釀成的國際金融危機,一向以“無所不在的監督”自詡的美國主流媒體居然一無所察,既無揭露又無預警,致使這場危機為害美國、禍及全球。當年普利策在為西方新聞理念定調時宣稱:“永遠與特權階層和壓迫階級作對,決不失去對貧困者的同情”。然而,當“占領華爾街”運動呼喊出“我們是勞動者,我們是人口的99%,我們創造了國家的財富,我們理應是國家的主人,可是,我們卻成了現代化世界的現代化奴隸。一小撮華爾街金融寡頭,他們不過是人口的1%,他們并不為國家創造財富,可是,國家的財富,卻掌握在他們手里,他們成了真正的國家的主人,而且是主宰我們命運的主人”時,美國主流媒體居然認為這“沒有新聞價值”。事實表明,“占領華爾街”運動所抨擊的“1%”,正是掌控著所謂“獨立媒體”的壟斷資本集團,媒體是他們的喉舌和工具,只能為他們的利益代言,并且不惜為此漠視和損害“99%”的利益。
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早在上世紀40年代就曾提醒:對所有人來說,當一種最重要的工具(新聞媒體)變得只對少數人有用時,當它為極少數人所役使時,把持這種工具的少數人的自由就是危險的。透過“占領華爾街”運動中美國媒體的表現,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危險。
“獨立媒體”的最大真相
在外人看來,西方媒體可以“獨立”地監督政府、批評官員,甚至促成政府更迭、總統下臺,充分彰顯了媒體的獨立性。這是“獨立媒體”最具迷惑性的外部特征。如果不將觀察的視角指向資本主義制度本身,就不能從根本上還原西方“獨立媒體”的真實面目。
資本主義制度設計的根本出發點是保護私有財產、維護資本利益?!?%”的這部分人,在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制度下積累起巨大財富,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最大受益者,資本主義制度是他們真正的“家園”,他們對維護現行制度有著高度的自覺性和強烈的責任感。默多克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社會模式可與講英語的國家發展起來的模式相媲美?!ㄟ@種模式)由普選、有限政府、法治、私有財產、自由市場等要素組成。”由“1%”壟斷的媒體可以“獨立”地問責政客、指摘政黨、批評政府,可以讓某位政客落馬、某個政黨敗選、某屆政府下臺,但它們絕對不會去質疑、批評、反對這個制度。這就是為什么當“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矛頭指向資本主義制度深層弊端時,西方主流媒體卻視若無睹、充耳不聞、輕描淡寫、冷漠消極的原因。
其實,西方國家的政府也是壟斷資本集團的“打工者”。西方民主早已淪為金錢游戲、集團賄選和資本玩弄民意的過程,而有能力用大把金錢操控選舉的只能是站在大財團、大企業、大媒體背后的“1%”。他們才是西方國家沒有任期限制的真正統治者,政府不過是受權維護各個資本集團的利益,充當資本的“看門狗”和“守夜人”。如果“1%”不滿意,政府就是可以適時辭退的管家和仆人。“1%”對媒體的控制比對政府的影響更加直接,所謂“獨立媒體”同樣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守護者”;媒體批評政府,與其說是公眾對政府的監督和批評,不如說是主人對仆人的監督和呵斥。這才是“獨立媒體”的最大真相!
媒體為私人所有,是媒體“獨立”的前提,而媒體私有化的結果,必然是資本壟斷、金錢壟斷,是媒體“獨立”于資本的無法逾越的障礙。這種理念與實踐的悖論,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注定是一道無解的難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