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在世界格局中極端重要的地緣戰略位置和“世界油管”開關的特殊地位,使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大國都無法忽視伊朗問題的嚴重性,俄羅斯曾多次明言不允許對伊朗動武。
磨刀霍霍,美國為什么一定要打伊朗?
戰略與歷史,是一對與戰爭休戚與共的孿生兄弟。所不同的是,歷史記錄戰爭,而戰略,則通過歷史對未來的戰爭進行預判。2007年以來,美國與伊朗的關系,一直是國際戰略格局中重中之重的關注點。這兩個一度“如膠似漆”的國家,何以劍拔弩張?文明的沖突、石油的利益,是什么讓它們瀕于戰爭的邊緣?……
疑惑,永遠是認知的開始。本文將為您撥開彌漫在美伊關系前的歷史迷霧。
美伊恩怨三十載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后,美伊兩國關系惡化。同年11月,激進的伊朗學生占領美國駐伊朗使館,扣留數十名美國人質達444天。
1980年,美國政府宣布同伊朗斷交。
2001年“9•11”事件后,美國對伊政策日趨強硬。布什政府把伊朗列入“邪惡軸心”,并把其看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宗教極端思想擴散的重要源頭。
第1篇:蜜月
自詡“民主衛士”的美國,長期鼎力支持巴列維王朝。
伊朗近現代史中,充斥著一系列問號,而它們的指向都是美國。二戰期間,伊朗是為英國、蘇聯所控制,何以在二戰后迅速倒向美國?而向來自詡“民主衛士”的美國,又何以長期全力支持專制的巴列維王朝?
伊朗古稱“波斯”,是個有5000年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古國。因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連接處,自古便為兵家必爭之地。亞歷山大的遠征軍、成吉思汗之孫——旭烈兀的蒙古鐵騎,都曾踏遍這片土地。近代,沙皇俄國與英國又對波斯相爭不下,雙方各劃勢力范圍后,勉強維持了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的政權。進入20世紀后,當地發現了世界罕見的大油田,更引來列強的覬覦。
二戰前,由于蘇聯撤回了沙俄時期搶占的伊朗殖民地,英國一舉控制了那里的石油開采,納粹德國也趁機向伊朗派出大量專家和諜報人員,并得到當時巴列維政府的器重。二戰伊始,伊朗因不想卷入戰爭而宣布中立,但各列強都不想放過這塊戰略要地。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與英國結盟并得到美國援助的蘇聯,將伊朗視為保障側翼安全和接受外援的重要通道。于是,蘇聯和英國同時出兵,分別占領了伊朗北部和南部地區。親德的老巴列維被迫傳位于兒子禮薩•巴列維,出國流亡。
二戰后,巴列維開始同蘇聯敵對,并冷落英國。在巴列維眼中,財大氣粗的美國才能支持他維持王權統治。二戰期間,伊朗是美、英向蘇聯運送物資的重要戰略通道,美國就趁機以修建道路、港口為名,派出工程部隊和專家入伊。而蘇聯則一方面聲稱尊重伊朗王國政府,一方面卻在伊朗北部秘密支持對立派阿塞拜疆人、庫爾德人,并幫助組建了伊朗共產黨(后改稱人民黨)——此舉種下了同巴列維王朝敵對的種子。
1943年11月,德黑蘭會議期間,斯大林、羅斯福、丘吉爾都禮貌地拜會了年輕的巴列維國王,羅斯福在其中最受歡迎。于是,巴列維決定向美國請求經濟援助,并聘請美國顧問管理財政。
二戰后,由美國提供武器援助,巴列維“御駕親征”,擊潰了蘇聯支持的北方政權,并于1947年初完成了對全國的控制。在世界范圍出現“冷戰”的形勢下,伊朗完全站在以美國為首的一邊,直至1979年巴列維垮臺前,伊朗一直是白宮的“鐵桿”盟友。
美國也對得起巴列維。處處標榜“民主、人權”的美國政府,卻長期不遺余力地支持專制的巴列維王朝。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對伊朗的援助,在中東國家中僅次于以色列。明眼人都看得出,在當時的幾屆美國總統心目中,伊朗在中東的戰略地位與以色列相當。1950年,美國同伊朗正式達成軍事協定,向其境內派駐由數百名軍官、教官組成的龐大軍事代表團,提供美制裝備和訓練。1979年巴列維王朝倒臺前,美國在對外軍售中一直把伊朗和以色列并列為提供先進武器的重點。
美國如此厚待巴列維王朝,自然要得到回報。1955年,美英出面籌劃中央條約組織。伊朗同當時的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都加入進來。這一條約組織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南亞條約組織并列為美國在世界范圍內反蘇反共的三大軍事同盟,成為西方對抗蘇聯的南方前哨陣地。
巴列維國王長期同美國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兩者都得到了想要的戰略利益。然而令雙方都沒想到的是,這種畸形的關系到最后卻釀成了突發性的崩潰,美國政府和巴列維王朝都嘗到了苦果。
第2篇:失敗
1979年霍梅尼振臂一呼,王朝在繁榮極盛時崩潰。
歷史上,因經濟衰敗而發生內亂的國家眾多,在經濟騰飛的情況下,被人民推翻政權的例子很少見。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就是這樣一個反常的例子。伊朗巨變中,美國的角色是怎樣的呢?
追溯古今歷史,政權崩潰基本源于經濟衰落、百業凋零引發民眾的極度不滿。而1979年巴列維政權的崩潰,卻是在國家經濟騰飛的情況下出現的,這非常值得反思。
事實上,揭開當時伊朗表面繁榮的帷幕,可以看出巴列維只重視經濟產值,卻忽略了社會危機的滋長。20世紀50~70年代,伊朗的石油產量躍升至世界第四,人均國民收入由100多美元躍升至2200美元(按現在的購買力接近1萬美元)。巴列維運用石油收入在全國興建工廠,在城鄉實行掃盲,以西式現代教育替代了傳統教育,在給婦女以選舉權時,讓她們摘下面紗。巴列維還稱:本國要躍居“世界第五大國”,為此大建超出國力的“面子工程”,擴充軍備,部分政府官員又極為腐敗,老百姓雖然吃飽了肚子,卻因貧富懸殊加劇而心理更不平衡。
這其中,巴列維政權引發廣大穆斯林民眾最不滿的舉措,是不顧本民族的特色和群眾的習俗,全面接受西方的價值觀。當時的伊朗民眾稱巴列維國王是“皮箱國王”。暗火地下燃起,巴列維國王卻長期陶醉于石油帶來的財富而茫然不覺。
1977年,伊朗城鄉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巴列維認為:美國絕不會拋棄他。但當時的美國卡特政府對伊朗的政策卻搖擺不定,這加速了巴列維王朝的倒臺。卡特政府根據在全球范圍內推行的“人權外交”政策,先主張寬容對待,反對鎮壓;當民眾運動聲勢越來越大時,美國政府又表示支持巴列維采取鎮壓措施。然而由于前蘇聯強烈反對外國干預伊朗內政,美國政府猶豫不決。
1979年1月,巴列維躲往美國治病。2月1日,長期流亡國外的什葉派精神領袖霍梅尼回到伊朗,半個月后就在萬眾歡騰中接管了政權和軍隊。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廢除了大部分西化政策,恢復了諸多原教旨主義的施政措施。
美國在伊朗政策的失敗,從本質上看,是想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外國的霸權政策的破產,然而其在伊朗的失敗還有一些特殊性。20世紀70年代后期,美蘇兩國在全球爭霸時,美國一度處于守勢。因伊朗在地理位置上緊鄰蘇聯,卡特總統在緊要關頭放棄巴列維王朝的行為,又得罪了國內的反對派,導致兩頭結怨的結果。美國一些政要指責說,這是政府繼越戰之后在對外政策上的最大一次失敗。
第3篇:兩面手
兩伊戰爭爆發,美國態度微妙,操縱軍火使雙方兩敗俱傷。
在世人眼中,美國與伊斯蘭共和國勢同水火,然而在行之不遠的兩伊戰爭中,美國并沒有全力支持伊朗的對手——伊拉克。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甚至把矛頭從伊朗直接轉向了伊拉克。美國究竟想得到什么呢?
伊朗新政權建立后,并不親近前蘇聯,而是采取了“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的政策,尤其視美國為“大撒旦”,清除西方影響成為其加強自身信仰的一部分。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支持下,伊朗學生占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52名使館人員作為人質,強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的巴列維國王。人質事件發生后,美國凍結了伊朗政府在美的95億美元資金,并于1980年4月宣布與伊朗斷交。
當時,考慮到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形勢和美國人質的安全,卡特政府還不敢對伊朗實施全面軍事打擊,最后聽從軍方意見,派遣突擊隊試圖營救,最后行動失敗,美國丟盡了顏面。
惱羞成怒的美國政府,隨后加緊了對伊朗的封鎖和打壓,據稱還默許伊拉克對伊朗開戰。但美國并沒有從中得到好處。伊朗政府鑒于形勢緊張,巴列維國王已病死于埃及,最后經阿爾及利亞出面斡旋,于1981年初釋放人質,美國遂也基本解凍伊朗在美的國有資產。
美國同伊朗進入相互敵視的狀態后,在中東的政策仍然是維持多種力量的平衡,不允許任何一國獨大。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美國態度微妙:當伊朗招架困難時,里根政府曾秘密允許通過第三方間接向伊朗軍隊輸入一些原來美制武器的零配件,為此,還鬧出了“伊朗門”丑聞。進入1987年后,伊拉克支撐戰爭已感吃力,美國又出動海軍到波斯灣暗中支持薩達姆一方。伊朗政府兩面受敵,不得不同意停戰。
兩伊戰爭結束后,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占領并宣布吞并科威特。美國認為薩達姆向東打垮伊朗的計劃失敗,又要南下科威特、沙特,建立新的阿拉伯大帝國,這種囊括整個波斯灣產油區的計劃是對它最直接的挑戰。1991年的海灣戰爭,美國人沒有達到目的,于是又于2003年發起伊拉克戰爭,一舉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消滅薩達姆后,伊朗問題便突顯出來。在全球能源緊張加劇的情況下,伊朗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石油資源與美國戰略利益的矛盾更加深化。
終篇:咽喉
美國掌控了伊朗,就捏緊了“世界油管”的開關,扼住了其他大國生存發展的咽喉
伊朗和伊拉克,兩個與美國遠隔重洋的國家,為什么會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現在,薩達姆已滅,伊朗會不會步其后塵?各國戰略家為何死盯著美伊恩怨不放?
戰略從來不是浮于表面的東西,分析戰略的首要一點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美國打薩達姆的口號冠冕堂皇,但一些分析家當時就指出:“戰爭不是為了正義和民主,而是為了石油!為了全球霸權!”這話一針見血。中東一直是全球熱點地區,歷屆美國總統的日程表上的國際事務,相當一部分都圍繞著中東問題。半個世紀來,美國海軍始終在波斯灣附近保持大量軍艦。所有這一切,旨在中東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中東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0億噸,占全球總量的60%。此外,中東石油還有一個特點——開采費用最便宜,運輸最方便。像科威特、沙特沿海,油層只有十幾米深,“一鎬頭刨下去,就能噴出油來”,開采一噸石油的成本才0.5美元。相比之下,美國的多數油田鉆井深度超過千米,開采每噸石油的成本在10美元以上。海上鉆井采油成本則高達每噸20美元以上。
二戰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上世紀70年代后,美國減少開采、增加進口,近幾年年產量控制在1.7億噸,年進口4億多噸。自上世紀90年代后,美國為避免中東的動蕩局勢影響本國經濟,擴大了從美洲和非洲的進口,2006年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只有1億噸。美國此舉看來令人費解,實則心思縝密!美國目前極力想控制中東,為的不是本國用油,而是扼住其他多數國家的經濟命脈。
然而,要控制中東油源,美國的兩個主要障礙恰恰又是伊朗和伊拉克。中東國家中,沙特阿拉伯石油儲量近400億噸,伊朗的儲量有近200億噸,居第二位,伊拉克和科威特各有100多億噸以上的儲量居第三、第四。這四個石油儲量大國中,論人口、軍事實力,伊朗以6700萬人口和60多萬軍隊穩居首位。沙特和科威特雖然有錢但缺人少兵,并且兩國多年來在政治上受美國影響,開采石油也多依靠美歐公司,只有伊朗、伊拉克兩國長期不買美國的賬。2001年,有美國石油財團背景的小布什一上臺,就把伊朗、伊拉克定為全球三個“邪惡軸心”中的兩員,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試想,伊朗若落入美國掌中,“世界油管”的開關就將落入“山姆大叔”手里。它想遏制哪國,就可以抬油價、掐油管,這讓其他大國不寒而栗。
可見,美國與伊朗的恩怨絕非地區問題,事關當今世界全盤戰略格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