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戰爭的若干地緣政治影響
鄭彪
一
卡扎菲死了,“過渡委”宣布全國“解放”,利比亞的地緣政治鬧劇終于可以告一段落。西方國家乃至世界各地都有人在彈冠相慶,更有不少政治白癡跟著西方媒體做鸚鵡學舌狀:“一個(專制)時代結束了!”可是人們不禁要問:西方勝利了嗎?否!西方失敗了!
首先,利比亞鬧劇表明,美國主導的西方國際政治已經公然倒退至殖民主義時代,這是西方政治、文明的破產、失敗而不是勝利。卡扎菲死后奧巴馬立即宣布,美國沒費一兵一卒就擊斃了卡扎菲,表明美國恢復了世界領導地位,筆者早就說美國人臉皮厚是地緣文化使然,這是最新例證。美國帶領北約十幾個發達國家悍然入侵一個非洲部落聯盟國家,依仗空中優勢狂轟,以為幾天就解決問題,結果濫炸了半年多,中間北約還鬧出內訌,才取得今天這樣慘淡的戰績,即使從軍事上說,也遠遠談不上勝利。不久前奧巴馬還羞于稱利比亞的事件為戰爭,轉眼又吹噓勝利。其實這無非是西方策劃在中東北非更迭別國合法政權的又一場地緣政治鬧劇。
其次,這場戰爭又一次將西方人道主義和民主的假面具和所謂軟實力、巧實力撕得粉碎,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再次悍然站在非正義一邊,不僅再次證明列寧“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的論斷沒有過時,而且表明一個時期以來由美國暗中發動而被俄羅斯學者揭露的“文明沖突”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這不是西方的勝利,而是在金融海嘯標志著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徹底破產之后的鋌而走險。
再次,西方連讓卡扎菲走上西方的法庭和“審判”他的勇氣都喪失殆盡,不僅卑鄙地指使策劃了使其在被捕后死于亂槍之中,而且還利用其尸體大搞所謂心理戰,極其低級、齷齪和無聊,充分暴露了其色厲內荏的虛弱本質和西方文明的虛偽。而卡扎菲終于戰死沙場,既未投降,也未流亡,表現出一個反殖民主義、反帝國主義的非洲部落領袖應有的政治品質。卡扎菲遠不完美,不僅在于他試圖走的“第三條道路”沒有成功,喜歡搞機會主義,而且在關鍵時刻犯了投降主義錯誤,但那畢竟是一個戰士的錯誤,是一個在當代“主義沖突”與“文明沖突”中發展中國家和有色人種的不屈的戰士的錯誤,僅從這一點就完全可以說:卡扎菲忠于非洲和利比亞人民,死得其所,是當代非洲和利比亞杰出的民族英雄。在戰死的卡扎菲面前,許多人應當自愧弗如,包括某些急于撇清與卡扎菲“不是朋友”的官員。
對于利比亞戰爭的盤點,美國人自己對所謂勝利其實毫無自信。曾任美國前總統里根特別助理的道格·班多認為,“利比亞戰爭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聯盟支持的一項漫無目的的外交政策的一個例證,也是付出數千人生命和一萬多億美元在過去十年中打了兩場不必要的戰爭后,美國有一場自我選擇的戰爭。即使利比亞戰爭可以算是美國的勝利,它也是得不償失的。利比亞戰爭證明,令人懷疑的‘保護的責任’說都是假的。這并不是一次人道主義行動。的確,卡扎菲政權是暴政,但在此次行動‘拯救’利比亞人民之前,它的軍隊并沒有屠殺平民,這場戰爭的大多數傷亡來自戰爭本身。”(1)班多的話說得比較含蓄,美國豈止是得不償失。美國原指望通過利比亞戰爭來扭轉其全球地緣政治頹勢,結果注定是適得其反,這其實無非是由于幾百年來西方文明的自負使然,機關算盡太聰明,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語言叫帝國主義的本性。盡管如此,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報刊已經在總結“‘新戰爭’模式的缺陷”,而在東北亞的韓國《朝鮮日報》網站卻在吹噓“美國‘新戰爭’模式獲三連勝”,(2)臺灣報刊也有類似的論調,這既是無恥,也是拙劣的心理戰,可這是在嚇唬誰呢?有用嗎?
二
全面深入地分析利比亞鬧劇的全球地緣政治影響,還需要時間,而且筆者掌握的資料很有限,這里的分析只能擇其要者,大而化之。
1. 戰爭在利比亞和中東北非再次種下了地緣政治動亂的種子。卡扎菲死了,利比亞“解放”了嗎?還是徹底淪為西方的殖民地,甚至未來被肢解?近來中東、北非的地緣政治劇變只是以“文明沖突”為實質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升級的一個標志,西方已經開辟了中東北非戰場。卡扎菲時代持續四十多年的和平發展以外部入侵的血醒戰爭結束了,一些靠洋錢洋槍洋炮支持的烏合之眾,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注定將四分五裂,更大的危機和動蕩還在前面。離開強大的外交和政治支撐,中國也無法維護在那里的地緣政治利益。
2. 朝鮮不是利比亞。美國久已想在朝鮮引發符合自己利益的地緣政治事件,至今未能如愿,利比亞戰爭以后更難。首先,卡扎菲棄核之后被動了“外科手術”,表明任何投降主義、綏靖主義和機會主義都是地緣政治的自殺行為,至多是慢性自殺。所以,現在再讓朝鮮棄核,難度更大。其次,朝鮮是否棄核,何時棄核,都已經不是朝鮮問題,而是東北亞地緣政治問題,有關國家的思路也更加清晰了。東北亞國家,除了韓日兩國想坐收漁利,中俄兩國都不樂見朝鮮半島局勢發生劇變,這在近來中朝關系和俄朝關系的新進展中看得很清楚。韓國承諾,朝鮮如棄核將給予援助,實為外交上的小兒科,故遭到拒絕。日本右翼在去年大地震引發核災難重創國運之后,急于向國際上首先是東亞尋找出路,從而提高了戰爭風險,美國也樂得放縱日本這只準核國家的鷹犬;加以韓國虎視眈眈,在這種條件下,朝鮮棄核對誰有利?俄羅斯會樂見其成?再次,未來進入后金正日時期,朝鮮外交是否會有變數?誰也不能打包票。但畢竟是內政決定外交,而且唇亡齒寒,這方面中國更有責任維護朝鮮半島的和平穩定。
3. 利比亞戰爭的結果對世界范圍內特別是拉美的左翼運動和伊斯蘭反西方運動是一個打擊,但這只能更加喚醒人們的覺悟和推動這些運動。西方正抓緊利用這一事件特別是利用卡扎菲之死大搞心理戰,但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歷了太多類似的事件,許多國家早已從蘇東劇變和海灣戰爭的震蕩中走出來,連“占領華爾街”的美國人民都懂得“寧可站著死,不能跪著生”,因為事實證明“跪著生”只是晚死一會兒,或者是“軟刀子割頭不覺死”,即一種“安樂死”。更不必說近年來美國主導的“文明沖突”已經將非西方文明和有色人種國家逼進死角。所以,當代西方心理戰較之20世紀90年代,其地緣政治效果已經大大降低。
4.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特殊的全球地緣政治形勢下,世界大部分國家被美國的反恐戰略搞了地緣政治戰略欺騙,中國和俄羅斯也不能獨善其身,反恐戰爭有太多的經驗教訓值得總結。但是近年來許多國家經歷了地緣政治覺醒,俄羅斯由于上一輪遭到地緣政治災難重創,又有民族主義者重新執政,故對此已經特別清醒。中國由于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仍然存在,地緣政治覺醒來得較晚,但與俄羅斯不同的是,中國同時在經歷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覺醒。中俄兩國的覺醒,都伴隨著國內外激烈的地緣政治斗爭,在中國還伴隨著思想、文化、學術和意識形態等上層建筑領域乃至政治領域和經濟基礎領域日漸激化的階級斗爭,加以中國經歷過長達二十年的反修防修、反和平演變、顏色革命的戰略演習,中國執政黨和人民群眾有一定程度的政治免疫力,所以在中國搞蘇東劇變,基本上已經沒戲。
5. 北約是冷戰的產物,早已過時,道格·班多說北約“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聯盟”,這在西方不是個別人的觀點。這次暴露出的北約內訌,是大西洋聯盟本身的地緣政治矛盾深化的反映,用馬列主義的語言說是帝國主義之間爭奪的表現。老歐洲早已是美國戰略特別是新自由主義全球戰略的犧牲品,在金融領域老歐洲國家更是吃盡了啞巴虧。隨著美歐地緣政治危機深化,美國和北約乃至歐盟解體,都不是不可想象的;至少美歐分道揚鑣的時刻正在到來。
6. 中俄兩國可能結成真正的戰略伙伴關系,這是中東北非劇變以來的一種極其重要的地緣政治趨勢。20世紀60年代中蘇地緣政治分裂的前車之鑒,兩敗俱傷,是兩國殷鑒不遠的難言之隱。冷戰是針對蘇中等社會主義國家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在意識形態“主義沖突”的背后隱藏著“文明沖突”,所以俄羅斯學者稱“休克療法”是地緣政治戰爭,相當深刻,可惜中國學者多對此缺乏理解;這一輪“文明沖突”是第四次世界大戰,雖然這次中國首當其沖,但是俄羅斯實為座列其次。對自身的地緣政治處境,中俄兩國客觀上有再次結成戰略伙伴關系的需要,這是全球地緣政治演變的必然趨勢,但是主觀上兩國長期缺乏政治互信,而且互有不小的成見,歷史上的不說,即使進入新世紀以來,普京政府對中國外交上的韜光養晦也多有微詞。全球(人類)地緣政治危機,美國歷來視中國為地緣政治對手,跟著美國走的國家,幾乎無不落入其地緣政治陷阱,包括歐洲、日本和80年代中期以后的蘇聯。但打鐵也要本身硬,本身不硬,在國際也交不上朋友。就俄羅斯而言,其自身的地緣政治定位長期在東西方之間搖擺不定。但是近來隨著俄羅斯的“王車易位”,可以認為一種更清醒更深刻的地緣政治觀點開始產生更大的影響,即認識到第四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東西方兩種文明體系特別是兩種價值觀之間無法調和的斗爭或決戰,而俄羅斯絕不屬于西方,也絕不會見容于西方。這種思潮由于其地緣政治的深刻性,似正在有力地推動俄羅斯外交戰略重點東移的趨勢。對此美國人非常警覺和恐懼,居心叵測地挑撥中俄關系,例如說中國覬覦俄羅斯遠東的領土,又說俄羅斯加強在遠東的防御主要是針對中國,云云。形勢比人強,未來中俄關系有望進一步走向成熟,這將是世界和平的福音。
三
美國有人做夢都想著中國可能會發生“利比亞‘革命’”。美國由于地緣政治偏見,特別是其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文化基因作祟,加以對中國的歷史和現實理解膚淺,老是錯誤地判斷中國事務。這里筆者愿意幫助美國和國際社會正確理解利比亞戰爭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結論是其影響基本上微乎其微,而且中國發生“利比亞‘革命’”,絕無可能。理由如下。
首先,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來,特別是2007年十七大以來中國總體上發生的“向左轉”的趨勢,植根于中華文明幾千年不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歷史和文化,植根于百多年來中華民族反帝反殖反霸的救亡圖存的歷史,植根于共產黨90年來領導中國人民奮斗犧牲,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也植根于1979年以來發展和改革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歷史。以上說的幾個階段,都是中國整個歷史進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從救亡圖存到復興起步的這一輪歷史的牛市,擁有無比巨大的歷史和文化積淀的“底部”,它可以經歷曲折,但歷史趨勢無可阻擋。離開對中國悠久歷史和文化獨特性的深刻了解,對中國的現實和未來趨勢都難以正確地把握。2011年2月22日王府井的鬧劇使美國官員大失所望,表明百多年來美國的漢學研究成就有限,其高層對現代中國政治的理解還沒有入門。即使近來在外部勢力推動下,中國又有一些類似鬧劇發生,本質上都是某種沒落勢力急了“跳墻”的表現;即使政府的某些政策包括某些官員、學者和媒體的表現還不如人意,從戰略和歷史趨勢上看,這些都不甚重要。最重要的是,中國內部主要是黨內和人民群眾中正在積蓄、成長和釋放的健康的地緣政治力量,正在艱難但卻是穩步地成為決定性的主導力量。劉吉先生在2009年預言,右派在中國獲勝的概率只有5%,(3)劉君的此論很耐人尋味。
其次,從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看,中華復興起步也昭示著東方文明重新取得自己在歷史上的地位這一20世紀以來的全球地緣政治趨勢,雖然經歷了蘇東劇變的地緣政治變局,西方地緣政治力量仍然無力阻擋。這里說的東方,不獨指東亞國家,也包括印度、波斯、阿拉伯世界,也包括歐洲的東方——俄羅斯(列寧就是這樣認為的,也是這樣干的,非常成功;這方面斯大林也非常清醒,但是無產階級國際主義不足,地緣政治算計有余,但總體上還好。赫魯曉夫之后,蘇聯在東西方地緣政治上犯了戰略錯誤(又稱之為修正主義),所以走了下坡路)。由于非洲和拉美國家,近代以來與東方民族和國家有共同的歷史遭遇,所以東方復興代表了他們的地緣政治利益。20世紀東方世界的崛起,先有蘇俄擔綱,現在歷史又將中國推到前面。但是俄羅斯仍然應當看到,中俄兩國是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與西方利益具有對抗性的兩個“螞蚱”,一榮未必俱榮,但是一損一定俱損,這是由東西方地緣政治-文化矛盾的對抗性決定的,不以中俄兩國的意志為轉移。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中中蘇分裂,已經導致兩國在東西方地緣政治博弈中吃了暴虧;在這場第四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與中國,地緣政治的戰略利益難分彼此。如果兩國斤斤計較于蠅頭小利,忘卻戰略利益,必然難免再一次更大的地緣政治災難,不堪設想。對此前景,相信俄羅斯人有更深刻的認識。形勢比人強,亨廷頓預言在這場“文明沖突”中戰爭將沿著不同地緣文明的斷層線發生,如果是指東西方文明的斷層線,他并沒有說錯;俄羅斯學者多博林科夫更直言第四次世界大戰本質上是東西方兩種文明體系特別是兩種價值觀的對抗,這也是本人所論證過的全球地緣政治對抗的兩種趨勢,在這種趨勢逼迫下,東西方地緣政治對抗的陣線正在日益分明。總起來說,近年來全球地緣政治形勢日益詭譎和復雜,對此大國的頭腦有的清醒,有的不甚清醒,有的懵懵懂懂,而許多中小國家特別是中國周邊國家,即使頭腦清醒,戰略上行動上如何選擇,如何趨赴,也是一道地緣政治難題。工業化時代以來,特別是20世紀“主義的沖突”反反復復,資本主義走向沒落,社會主義又煮了夾生飯,歷史留給人類的時間已經不多。國際上小國歷來難處,而無論大國還是小國,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特別是對于東方國家作為被動地被拖入這場戰爭的國家來說,除了立即行動起來,以人類正義占領道德高地并結成牢固的全球地緣政治統一戰線之外,已經別無生存之路。
最后,無論蘇東劇變模式、茉莉花革命、利比亞戰爭等等,在中國都不能得逞。如果能得逞,也早就得逞了,現在愈來愈多的干部群眾在政治上覺醒,也是地緣政治覺醒。人心向背是全球地緣政治的最終決定力量,核時代和生物戰爭時代也是如此,關鍵是政治覺醒。毛澤東說:“一切問題的關鍵在政治,一切政治的關鍵在民眾,離開民眾,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4)毛澤東生前最相信人民群眾,尤其相信人民解放軍,這是有歷史依據的。例如藩鎮割據和軍閥混戰,歷史上沒有成功的,其代表人物都沒有好下場。13億人的1%,也只有1300萬,可是某些人組織的政治活動,充其量也就百十個人,且重量級人物都拒絕出場,這說明了什么呢?
注釋:
(1)(美)道格·班多:《利比亞:得不償失》,美國凱托學會網站2011年10月21日。
(2)(韓)《朝鮮日報》網站2011年10月22日報道。
(3)(港)劉吉:《中國可能出現三種情況》,《多維》月刊2009年第 期。
(4)參見陳晉:《讀毛澤東札記》。
(2011年10月24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