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飆升是亞洲長期"輕農"的結果
在近日召開的西方八國集團部長會議上,本不在議程的糧價問題成為熱點。最近一段時間,國際糧價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上漲,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米期貨價格已經到達了創紀錄的0.463美元/公斤,自2001年以來漲了5倍。原本向國際市場出售糧食的產糧國(例如泰國、埃及和越南)紛紛停止出口或者征收緊急關稅,
世界銀行甚至發表警告,認為糧價的繼續飆升很可能會產生區域的社會動蕩。
國際市場的大米之爭愈演愈烈,不僅僅大米價格節節攀升,各相關國家同時也圍繞著大米進出口大動干戈。出口國緊急出臺政策限制大米流出,進口國則在焦頭爛額之余聲討對方違反了國際貿易法則。
從表面看,此次大米爭奪戰是由于糧食出口國的自然災害引起的周期性減產造成的。作為大米主產區的東南亞地區在2005年之后連續遭受著不同程度的干旱及其他自然災害。據統計,除柬埔寨外,東南亞其它國家農業年增長率都不超過5%,而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國泰國甚至還發生了負增長。亞洲農業的整體性放緩也使得全球大米產量在2000年以后只增長了5%(而全球大米產量在1990年-2000年間增長了30%)。但是,天氣因素不應該被過度"夸大",就像中國的雪災對通脹的影響程度一樣。
其實,真正的原因在于作為糧食主產區的東南亞國家近年來推行的"快速工業路線",強行讓制造業快速"上軌"(例如泰國,經歷97金融風暴后的反思是,泰國沒有實體經濟,沒有好的工業基礎,導致大量貿易逆差,最終遭到了資產泡沫破滅的懲罰),在這個過程中,不惜讓農業作出巨大犧牲,也就是說,恰是亞洲國家風行大規模的"輕農傷農殘農"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以東南亞為例。東南亞上世紀70年代末專注電子產業,電子工業雖然形式上是高技術產業,但因為核心技術的缺失,與服裝制造等產業相比在技術上沒有什么壁壘。前期的超額收益很快便被新興的中國攤平,東南亞開始放棄實體,意在打造亞太金融圈(包括穆斯林金融中心),但遭受到金融風暴的打擊,隨后,反思新的經濟發展之道。在2000年以后,東南亞國家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對工業的重視度,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同時大力削減了農業的支持。隨后,農業總的生產率和產出水平一直保持下降狀態。2005年,大米主要出口國泰國、馬來西亞的農業占GDP總量下降到不足10%,印尼和越南也不到20%,國家的資源和人力集中于第二產業,農業發展不受重視而長期停滯不前。其中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律賓,在上世紀70年代,菲律賓的工業制成品出口僅占全部出口額的7%,而到了2002年菲國的工業制成品所占比例達到了90.8%。與此同時,該國也由糧食出口國變為世界第一大米進口國。這樣該國將本屬于自身的糧食生產任務推卸到其他國家,經濟的高速增長建立在日漸薄弱的農業基礎之上。
那種"可以隨意在國際市場購買糧食"的書生之見是非常錯誤的,但卻在相當長時間統治了亞洲人的心智。實際上,糧食安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國際糧食價格往往是根據各國的糧食安全系數來反映的,一旦糧食安全依賴國際,系數降低,那么糧食飆升價格和國際要挾就"涌現"。(作者:熊仁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