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儲備的隱憂
胡星斗 劉娜
據環球時報近日報道,目前世界糧食庫存儲備只有57天,和1962年歷史最高水平81天相比下跌30%。這一現象與目前世界的糧價和食品價格普遍上漲的局面相對應,無疑是令整個世界憂慮的問題,特別是對于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更是如此。人們擔心,任何的國際危機或者重大的天災如旱災、水災,都可能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的短缺。
長期以來,世界糧食問題特別是糧食的不均衡問題困饒著人類,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發展到今天,糧食問題不僅更加重要、復雜,也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
從根源上來說,當今世界可能面臨的日益逼近的糧食危機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歷史上的糧食危機大都是由氣候異常造成的,而目前的糧食價格上漲的根源卻是多方面的,具體地說,全球變暖所帶來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增多,使得作物的生長環境被破壞;土地沙漠化嚴重,導致可耕地面積急劇減少;灌溉水源的匱乏,使得農作物在旱災時不能被及時地澆灌;用于燃料生產的糧食大幅度增加以及人口增長的糧食需求上升。而尤為重要的是在糧食問題上,低儲備和高消耗的碰撞,從而可能導致糧食的高價和糧荒的發生。
二戰結束以來,全球糧食產量的增速遠高于人口的增速,但糧荒仍然不時地威脅著世界,從冷戰后至今,世界大規模的糧食危機已經發生了5次。特別是,在過去45年的時間里,世界糧食消耗從每天230萬噸增加到了每天560萬噸,增幅達149%,而就世界糧食儲備而言,冷戰期間,敵對陣營各國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戰爭,大量地囤積糧食。據報道,上個世紀60年代末,歐美主要國家的糧食儲備可供其國民消耗80.9天,美國達到103天。冷戰后,各國普遍認為保持大規模的糧食儲備既無必要,也不經濟,因此導致世界糧食儲備的直線下降。
從世界糧食生產方面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居于壟斷地位,僅美國的糧食出口就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全球糧食產量的嚴重不平衡威脅到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國。長期以來,那里大部分的貧民都只能依靠外來糧食供應維持生活。
目前,世界糧食價格的高漲與原油價格的攀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推廣生物能源的做法是分不開的。據調查,美國目前用于乙醇燃料生產的玉米等作物的比例日益提高,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燃料生產國。而發達國家生物能源的推廣,使得汽車等能源產品與人爭糧,最終導致世界糧食價格再創新高。
在當今全球一體化的背景下,糧食短缺的長期存在,不僅可能會引發貧困的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動蕩,而且也將不利于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各國聯手,在農業生產、石油開發、生物能源、全球救濟等各個領域共同努力與合作。
2007-1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