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備受關注的“張王會”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開啟兩岸官方對話。一如1年前在印尼APEC會議現場的碰面,兩人見面后仍以官銜相稱,回應了外界對稱呼問題的疑慮。國臺辦主任張志軍稱王郁琦為“郁琦主委”,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稱張志軍為“張主任”。
作為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面,海內外輿論媒體給予了高度關注。香港《大公報》刊文稱,進入馬年,兩岸第一件喜事非“張王會”莫屬。報名參加報道的共有海內外88家媒體200多名記者,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會晤。
“道走對了,路就不會遙遠”
張志軍在開場致辭時說“我跟郁琦主委是第二次見面,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我們之間多么熟悉還談不上,因為在巴厘島見了5分鐘,但肯定已經不陌生。”他表示希望也相信,今后會常來常往,成為好朋友。
張志軍表示,王主委此行任重道遠,道走對了,路就不會遙遠,希望取得預期成果。王郁琦在會面中邀請張志軍在適當時候到臺灣訪問。張志軍回應稱,破解兩岸難題需要想象力。兩岸是一家人,不能老死不相往來,要多走動,并表示在適當時候將訪問臺灣。
此次“張王會”的地點紫金山莊,位于南京東郊鐘山風景區內,兼擁紫金山秀麗山景與湖景。臺灣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一行10點37分抵達祿口國際機場,國臺辦副主任陳元豐預定在場接機。中午12時許王郁琦等人抵達南京紫金山莊,現場并未鋪有紅地毯,沒有歡迎儀式。14時雙方舉行正式會面,隨后舉行預計2個多小時的閉門會議。會后,臺灣方面陸委會將于17時30分召開記者會,國臺辦于18時召開記者會,各自表述立場。
眾所矚目的“張王會”登場,兩人握手互稱官銜。
兩人握手互稱官銜。
張志軍先進入會場
“張王會”現場
選址、行程具特殊內涵
南京紫金山莊是本次“張王會”的舉行地點,也是與會人士的住所。紫金山莊位于山林滴翠、波光漣漪的鐘山風景區內。據山莊工作人員介紹,“張王會”與會人員全部居住在紫金山莊,分散在會議中心周圍的一圈房屋內。
據香港媒體報道,“張王會”選擇在南京舉行別具意義。自2008年兩岸融冰,南京便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2009年兩岸第三次“陳江會”就在南京紫金山莊舉行,并簽署了《兩岸共同打擊罪犯及司法互助協議》、《兩岸金融合作協議》以及《兩岸空運補充協議》等三項協議。去年南京還承辦了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對國民黨人而言,南京是一個特殊的歷史象徵,因而成為國民黨人登陸訪問行程中的必到之地。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破冰之旅”的首站就是南京,同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南京演講時情不自禁地講起了南京話,正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張王會”落幕后,陸委會一行將繼續在南京和上海進行為期四天三晚的參訪。據悉,王郁琦將前往中山陵謁陵、在南京大學演講、與上海智庫座談并參訪上海廣電集團。
對于“張王會”這一選址以及王郁琦訪陸之旅的具體行程安排,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金奕金奕表示,郁琦拜謁中山陵這個行程本身就有一定的政治內涵。他向海外網表示:“臺立法機構已經對王郁琦此行進行了限定,不得談及'一中框架'、'反臺獨'等主張等。拜謁中山陵這一行動所透露出來的信號,肯定就是中國統一、一個中國。因為孫中山也是近代中國的創立者之一,所以,拜謁他是表明一種姿態,起碼國民黨認同孫中山理念。雖然這次王郁琦不談政治,但這本身就是一種立場的表態。”
此行目的或涉“習馬會”
這次會面是兩岸分隔65年來的首度主管事務首長會議,預料談到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臺生醫療保險等議題。會中是否觸及“習馬會”,同樣備受矚目。香港《文匯報》刊文稱,兩岸關系進入“深水區”之際,“張王會”能否打破兩岸政治僵局,以及能否為“習馬會”鋪路,還是令人關注和期待。
對此,金奕。他認為,“習馬”會如果僅僅是領導人單純見面握手,意義并不大。他說:“兩岸領導人見面是一個重大事件,都應該充分準備。屆時會談什么、能達成什么結果是很重要的,遠高于象征性握手。”
另外,金奕認為APEC并不是“習馬”會的良好時機。他表示:“如果未來會有‘習馬’會,那也是兩岸內部的事情。臺灣方面一直提出要在APEC等國際場合會面,這有違慣例,不應該涉及太多國際色彩。”
臺報社論:兩岸接觸進入2.5時代
參考消息網2月11日報道 臺媒稱,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郁琦11日率團前往大陸南京、上海訪問,并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進行“張王會”,開啟兩岸接觸的新時代。
臺灣《經濟日報》2月10日發表題為《兩岸接觸進入2.5時代》的社論稱,1987年臺當局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民間開始交流與互動;到1993年劃時代的新加坡“汪辜會談”,兩岸進入到海基、海協兩會交流與互動的新時代;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任迄今,九次“兩會”高層會談并未超越“汪辜會談”的格局。兩岸純民間的接觸可稱1.0時代,官方白手套的“兩會”接觸可稱2.0時代;王郁琦是首位踏上大陸的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張王會”是兩岸官方正式接觸,雖然跨出這一步仍受到很多限制,也無法取代海基、海協“兩會”的功能,但至少可說進入到官方“互不否認”的2.5時代。
社論認為,海峽兩岸間最根本的問題,在于兩岸當局不愿承認對方,但兩岸交往不能沒有官方的主導與協商,因而才有“官方授權、民間形式”的“兩會”制度化商談。從新加坡“汪辜會談”四項協議,到馬政府上任迄今九次兩岸會談簽署19項協議,盡管是由官方主導,甚至在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之后,雙方官員直接談判幾乎完全取代“兩會”人員功能,但形式上仍須由“民間”的“兩會”負責人充當白手套,簽署“官方”協議。這是兩岸的政治現實,迄今為止,大陸當局沒有任何松動,馬政府則將其解釋為“兩岸互不否認治權”。
社論說,正因為兩岸在主權問題上未有松動,王郁琦首度訪問大陸及“張王會”的定位難免模糊不清。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對此表態低調,大陸的措辭也很謹慎,顯示王郁琦訪大陸仍難定位為官方形式的訪問及會談,也不可能取代現行兩會正式協商功能,但能夠跨出“民間”名義、官方直接互動的重要一步,已屬難能可貴。
社論稱,南京“張王會”,臺方設定的主要議題包括: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人道探視權、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以及加強在大陸就讀學生之醫療保障等。其中兩岸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矚目焦點,因為馬政府已將臺灣參加“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組織”(RCEP),列為現階段重要施政目標。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去年5月在接受專訪時則明確指出,臺灣參加TPP、RCEP等是政治問題,解決途徑在兩岸先行溝通,其過程也是建立政治互信的過程。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在“張王會”納入此議題,可說是好的開始,但仍須持續溝通和對話,才有突破可能性。
社論稱,回顧1998年時任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代表臺灣首次赴陸訪問,并和汪道涵進行會晤,現在兩岸關系較當年可說突飛猛進,相信北京會有足夠的政治智慧,王郁琦也會如其所表示,在適當的場合,會說適當的話。果能如此,兩岸互動必能再創歷史新頁,邁向另一個嶄新階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