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塵埃落定,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以超近80萬票的優勢獲得連任。國際輿論認為,馬英九的獲勝法寶在于其合乎民意與潮流的兩岸政策,馬英九的勝選是“九二共識”的勝利,是“和中”戰勝“仇中”的勝利。縱觀馬英九執政近四年來,兩岸關系的發展狀況,應該說輿論對于馬英九獲得連任關鍵的探究是有其充分的邏輯性與合理性。
然而,面對馬政府新的四年,兩岸關系不應停留在對“九二共識”的沾沾自喜上,兩岸的政治力量都必須擔負起開創兩岸關系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尋求建立超越“九二共識”的基礎。
首先,從“九二共識”的內涵來看,它只是開啟兩岸對話與協商的一個制度基礎,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統獨”議題,即表述主權的相互涵蓋而暫時拋棄了治權的正統性與合法性爭議。而后者恰恰是兩岸未來必須面對的真實問題,也是兩岸關系的癥結所在。兩岸均應通過協商為中華民族的未來做出超越“九二共識”的制度性安排,不斷豐富兩岸共識的新元素、填充兩岸共識的新內涵。
其次,從馬英九執政理念來看,其兩岸政策的核心是堅持“九二共識”,同時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馬英九的“三不”政策著實沒有違背“九二共識”的內涵,甚至是與“九二共識”高度契合。對于大陸而言最為關注的是“不統”,按照這一明確的信息推測,國民黨或泛濫執政無疑降低了兩岸關系風險的烈度,但同時也增加了兩岸統一的復雜性,進一步延滯了國家統一進程。新的“兩岸共識”的最低目標應推動臺灣當局的兩岸政策表述由“三不”向“二不”邁進,即“不獨、不武”。
再次,從此次選舉的得票率來看,在兩岸“大三通”、ECFA簽訂、開放陸客去臺和持續惠臺政策的背景下,民進黨仍能獲取近46%的支持,較之2008年的謝長廷參選提升了近5個百分點,表明“臺獨”或者“拒統”在臺灣社會具有充分的民意基礎。甚至無法排除四年后民進黨的支持度會越過半數而再度成為執政黨的可能。在這樣情勢下,為避免臺灣政黨輪替給兩岸關系造成干擾,兩岸也急需在臺灣民主化后的今天達成新的兩岸共識從而取代國共兩黨的“九二共識”。
總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的起點,而非終點。兩岸均不應將其視作充饑的畫餅,束之高閣。“九二共識”的紅利不能被無期限地分享,必須以“九二共識”為起點,并在此基礎上達成走向終點的有關方式、節奏和時間的兩岸共識。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