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本帝國的實際操縱者產經聯(經團連,也就財團聯盟)有幾條鐵律:
1.在沒有完善重工業之前,改善人民生活,即提高GDP,是對民族的犯罪。破壞重工業,用于提高GDP的行為也是對民族的犯罪。破壞民族技術力求得暫時生活改善還是對民族的犯罪。如果骨骼沒有發育好,即沒有準備好相應的技術,改善生活是對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場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誰敢破壞骨骼,求得暫時的生活改善也是對民族的犯罪。骨骼出問題,政府必須出錢修補。這幾個鐵律在市場經濟下是完全不能實現的。(高瞻遠矚,雄才大略)
2.在重工業運轉起來之前,任何改善生活都是對民族的犯罪,破壞重工業和民族技術力的也都是對民族的犯罪,這是日本人的鐵律,也是日本被打倒后還能飛起來的原因,可能是日本所處的環境太惡劣的緣故,一場大地震,全瞎忙。所以日本人能夠找出真正經濟的原因,受災后該如何恢復。
3.日本帝國的實際操縱者——日本產經聯(經團連)在1945是如何使日本奮飛的呢。當時特別困難,糧食不足,政府得給學校派免費午餐。大量工人失業,不能使他們荒廢,組織上山下鄉去種樹。組織技術人員準備民用技術,當然開始還不完善,即骨骼沒有發育好。市場需求大增,技術遭遇瓶頸,不能滿足需求,則堅決壓制需求,有的日本人沒錢買房子就干脆不結婚。
4.產經聯(經團連)組織人員攻關,同時向國外敲詐:"你如果不賣,以后就沒得賣了",堅決限制外國產品進入。就這么骨骼逐步完善,產能逐步增長,在此之前人民只能耐心等待。就這么艱難前行,人民經過十余年的艱苦奮斗,骨骼逐漸強壯,一飛沖天,完成蛹化蝶。
智者曰:“雛鷹在羽翼未豐之前千萬不要去搏擊風浪,否則有折翼的危險!”——一個國家在基干工業體系沒有健全和完善之前就改善人民生活,提高GDP是愚蠢而又危險的做法!
中國70年代末打開國門,看到國外的高樓大廈,光怪陸離的消費品,頓時自慚形穢,卻沒有看到消費品背后的深層工業實質,沒有看到中國在這方面的進展(只見表面,不見實質)。工業革命過程中高積累政策使國民,尤其是農民長時間得不到消費品,不能改善生活,無法認識到社會已經翻天覆地,不能認識到整個國家在奮力追趕,已經極大縮小了與先進工業國家的差距。于是整個文化再次回歸小農經濟自由市場的傳統,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道路。于是徹底否定自己的工業革命和文化革命,重新擁抱傳統,采取清末民國的發展策略,走上了去工業化的道路。這條路雖然不通向希望,但卻是最容易走的一條路(耍小聰明走捷徑),加上30年高積累的底子,中國得到了暫時的繁榮。
改革開放后,中國大量引進外國的裝備,外國裝備的質量性能當然比國產裝備優越,于是消費品的生產效率急劇增長。外國裝備這么容易引進,那么自我重工業就沒有必要發展了,于是幾乎所有的資源向消費領域傾斜,甚至提倡超前高消費,于是生活水平急劇增長。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活大改善的根本原因。
去工業化先從農村開始,分工協作的人民公社解體,包產到戶,調動積極性,重新回到傳統的小農生產方式,農村的組織資源被浪費了。然后是城市改革,減政放權,自負盈虧,產業結構間的協調配合瓦解,個人發財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技術水平卻停滯不前,中國的工業革命就此夭折。去工業化極大破壞了中國的生產力發展,但是,政府把所有能調動的資源向消費傾斜,來改善人民生活,如軍轉民,砍掉大部分科技發展計劃,大舉內外債引進國外的消費品或消費品生產線,一味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和增加工資。工業生產急劇向消費品生產傾斜,國民生活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極大改善。短期的生活改善掩蓋了技術力停滯不前,迷惑了中國人對事物本來面目的認識。
中國向消費社會突入時沒有像日本一樣,用消費對外敲詐技術,消費帶著產業鏈成熟,迫不及待地大量引入外國制品,使自己的產業鏈崩潰,自我技術趨于消亡。到今天,天上飛的是外國飛機,地上跑的是洋車,地鐵是國外的,高速鐵道也準備引進外國的新干線,重新提出"國船國造"的口號。自鳴得意的家電、手機業,里面的芯片及關鍵部件是進口的。鋼鐵、機械、化學、電子等基干產業技術力停滯不前,生產設備和基干部品依靠進口。自我技術力趨向消亡。
隨著自我重工業體系的放棄,指數增殖的停止,在資源有限情況下,大量的資源要用來交換外國的重工業裝備,經濟發展趨向停滯,引發了80年代中期的物價上漲和計劃與市場并行的雙軌制,由于雙軌制結構性的缺陷引發了嚴重的權錢交易的腐敗,最終引起89年的動亂。
俗話說:“經不起窮的人,也耐不得富!”——意思就是忍受不住貧窮磨難的人,即使暴富也富得不踏實,早晚還得把財富還回去!日本人自從1945年戰敗后一直到1975年的經濟騰飛,忍受了30年物質短缺的貧窮,堅持抑制消費,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有的日本人沒錢買房子就干脆不結婚!發展基干產業,終于由蛹化蝶,一飛沖天,步入發達國家的富裕行列!
中國人經不起窮的的高消費甚至超前高消費又使政府不能投資于國民的義務教育,也不能投資于民族的新技術新產業(舍本圖末)。于是大規模成系統的引進外資,利用外資促進中國的改革。外資象潮水一樣涌入中國,接管和改造中國的工業體系。中國累計利用外資過6800億美元,其中直接投資過5000億美元。
進入90年代后,中國大量引進外資,徹底放棄自我重工業體系。于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經濟在高速增長,各種資源的消耗指數上升,而國民的實際所得卻在下降。到2004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超過70%,其中外資企業占外貿的70%,所謂的機電產品出口,外資企業的份額近90%。
俗話說:“天上沒有掉下來的餡餅!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外資這些熱錢不是好拿的,因為它有些“燙手”!
指望外資是沒有出路的,外資不會學雷鋒幫助建設中國自己的工業體系,為中國培訓人才和組織。發達國家沒有誰是靠外資發達起來的,靠外資的發展中國家不少,但誰也沒有發達的跡象,我想中國不會例外。
歷史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只有把重工業優先發展起來,在經濟上才不至于依賴外國,才能夠保持國家政治上的獨立性,否則的話,大規模成系統的引進外資只能淪為外國列強的經濟殖民地和政治附庸!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依附型經濟必然導致依附性政治!經濟上的一盤散沙必然導致政治上的一盤散沙,地方政府利用外資同中央博弈,使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甚至發展成為尾大不掉的“諸侯國”,那么離唐朝末年的藩邦割據就為時不遠了!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中國人信奉:“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鼠目寸光的經濟比較優勢,只能是貪小利,忘大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隨著正規制造業萎縮,消費低迷。政府的財政收入日見緊張,需要引進更多的外資彌補,導致更多的正規制造業萎縮,形成惡性循環。為了刺激疲弱的經濟,中央政府大量舉債,大量投資土木工程項目,以營造需求。地方政府為了籌措資金,也大力推動房地產,大興土木。大規模的土木工程建設改善了城市的外觀,在外資的推動下沿海若干大都市和郊區也形成了局部"繁榮"。掩了中國經濟實體的虛弱。可是倚重土木工程投資來支撐的增長對整體經濟的推動力是偏倚而虛軟的。這樣的投資主要產生的是對原材料能源的需求,而對制造業的刺激相對微弱,無法帶動工業化。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投資結構不但不能改善產業結構的現狀,反而強化了目前的結構性弊病,在增加城市就業和提高多數人收入等方面幾乎無能為力。這種靠透支政府信用的刺激經濟增長孕育著巨大的金融風險(地方政府欠下了幾十萬億的巨額債務)。
其實中國70年代末也是先進國家,雖然實物很少,各種技術及人才齊備,與先進國家差距不遠,所差的是批量生產的經驗與機會,與1945年的日本非常象。還有比日本大很多的國內市場。當時的市場結構非常好,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多,雖然名目收入雖不高,但實質收入高,是購買國貨的好市場,也與日本很象。再加上政府采購和主導,可以很快補足批量生產的經驗與機會,再施加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戰術,就能使中國的產業迅速實現由蛹化蝶的飛躍。其實整就一個日本成長戰略的復制,那么到上世紀末,中國就會在GDP上壓倒美國。當然剛開始生活改善不快,日本也是進入60年代后生活才改善的,但會越來越快,一發沖天。毛澤東遠見卓識,在70年代初時就已經看到了中國即將畢業,提出了“到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