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油氣管道將可緩解中國馬六甲困局。資料圖
中石油集團昨日披露,中緬天然氣管道緬甸段全面建設完成,隨時等待指令投產。
屢因戰火停工
今年3月,中石油方面曾宣布,中緬油氣管道計劃將于今年5月30日全線貫通,但由于緬甸的政治局勢,工程建設曾一度被延緩。
據了解,中緬油氣管道緬甸境內近800公里的距離需經過克欽獨立軍占領區、巴郎國家解放陣線、北撣邦軍和南撣邦軍四個地方勢力所控制的區域,而該地區數年的戰火已讓中緬油氣管道屢次停工。
中緬油氣管道于2010年開工,是繼中亞油氣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通道。該管線是原油管道和天然氣管道雙管線。中石油稱原油管道工程已完成94%,投產目標可控。
西方輿論曾橫加阻撓
從計劃提出到開工建設,中緬油氣管道一直吸引著外界的關注。國際上的反緬政府勢力散布謠言,不斷詆毀。國際上一些企圖遏止中國發展的勢力也試圖借機推波助瀾。
例如2009年9月,西方媒體就曾聯手緬甸的流亡組織詆毀中緬合作。當時,由在孟加拉國、印度和泰國的緬甸流亡人士組成的“Shwe天然氣運動”組織,發布題為“權力走廊”的報告,聲稱要曝光中國如何“上馬興建一條橫穿緬甸腹地、長達近4000公里的油氣管道”。該組織稱,“管道將經過緬甸許多村莊,引發強制拆遷、環境破壞及人權侵犯”。
美國之音、路透社等西方媒體都替這個流亡組織做起宣傳。路透社聲稱,該組織發布的報告中說,“緬甸人民面臨嚴重能源短缺,這種大規模能源出口只會加劇社會動蕩”。路透社還報道了該組織的警告:外國投資者與軍政權做生意面臨金融和安全風險的“完美風暴”。
供氣可達去年進口量四分之一
據此前發改委披露的數據,2012年全年天然氣進口量425億立方米,增長31.1%。中緬天然氣管線投產后每年120億方的供氣量相當于去年進口量的四分之一。
此外,據中石油此前披露,該管道還將使中國進口中東原油不必再經馬六甲海峽。目前中國80%的原油進口依賴馬六甲海峽,去年中國原油進口達2.7億噸。
可拉動西南經濟
有機構預測,中緬油氣管道項目建成后,中國西南地區將新增煉油能力2000萬噸/年,年產成品油1277萬噸,其中汽油310萬噸、柴油840萬噸、煤油127萬噸。配套的乙烯工程規劃建設年產乙烯100萬噸、合成樹脂153萬噸、基本有機原料177萬噸裝置。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不僅將填補云南成品油生產空白,而且也將對云南省化工、輕工、紡織等產業產生巨大拉動作用,石化工業將成為云南省新的重要產業。中緬油氣管道經過云南多個州市,對推進云南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長遠看,中國還可以沿中緬石油管道修建公路和鐵路,把皎漂開辟為中國西南地區出口南亞、西亞、歐洲和非洲的貨物中轉站。
緩解中國“馬六甲”困局
隨著中緬原油管道項目建成,標志著中國的東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亞天然氣管道)、西南陸上(中緬油氣管道)和海上(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四大油氣進口通道的戰略格局已初步成型,有利于實現石油運輸渠道多元化,保障中國能源供應安全。
中緬油氣管道緩解了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程度,降低海上進口原油的風險。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狹窄的海上通道,中國目前進口石油的80%要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全部進出口貨物的60%也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如果馬六甲海峽有不測局勢發生,那么等于中國能源的“咽喉”可能被卡。因此,中緬油氣管道不僅在于它提供了另一個穩定的能源供給源,更將有助于破解一直困擾中國的所謂馬六甲困局。
延伸閱讀:我國四大油氣進口通道
●東北部
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羅斯遠東原油管道斯科沃羅季諾分輸站,穿越中國邊境,途經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13個縣市區,止于大慶末站,管道全長1030公里,設計年輸油量1500萬噸,預計將于2010年底投產。
●西北部
中亞天然氣管道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邊境,穿越烏茲別克斯坦中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地區,在新疆霍爾果斯入境,與西氣東輸二線相連,設計年輸氣能力為300億立方米。單線2009年底建成投產,雙線2011年底建成投產。目前已落實每年300億立方米土庫曼斯坦天然氣資源。
●西南海上
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海上通道是我國傳統的石油進口通道。目前,除了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兩國的進口基本通過陸路外,超過80%的進口原油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這個戰略咽喉通道。
●西南陸上
按照規劃,中緬油氣管道起點在緬甸西部港口城市實兌,終點在中國云南昆明,全長約2380公里,油管的年設計輸送能力為2000萬噸,大約相當于每天40萬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