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性質和特點,身處創業潮中的大學生們最好避而遠之
我國有兩種“市場經濟”: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后者是199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提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3年進入了憲法;前者是“吳市場”販自他的老師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實質上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這種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對立統一體,它是以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并成為資本主義存在和進一步發展的前提條件。
馬克思著重從商品生產和再生產的運行過程中,把生產關系分成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或要素,指出“它們構成一個總體的各個環節、一個統一體內部的差別。”
生產關系的四個環節或要素,也是市場的內容。資本家生產商品必須先到市場購生產資料和雇傭工人,生產出商品后,必須上市場交換;商品賣出(流通)收回貨幣,分配為資本家和工人的所得;他們再次上市場交換各自需要的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各自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消費,消費過程就是商品使用價值體現過程,也就是商品生產的最后完成。總的一句話:“一定的生產決定一定的消費,分配,交換和這些不同要素相互間的一定關系。”我們說生產關系,同時也就是在說市場經濟。我們說生產關系的性質和特點同時也是在說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的性質和特點。
重復一下,道理很簡單:離開市場,構成生產關系的四個環節或要素——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的功能就不能發揮,即生產關系也不復存在。
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體現著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生產關系。下面就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市場經濟的性質和特點:
一、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則是建立在生產資料資本家私有制和資本家剝削工農剩余勞動的基礎上的,它反映的是資本家對雇傭勞動的剝削關系以及資本家之間爾虞我詐的競爭關系,甚或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你爭我奪的關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之間的戰爭關系。
二、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剩余價值,因此,資本家可以不關心商品的使用價值,不關心商品好不好用。他們即使關心商品的使用價值,也只是為了使商品好賣,為了賺錢。剩余價值的生產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實質。我們社會土地、空氣、水源遭受嚴重污染,不是他們操心的事。
三、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是盲目無政府狀態的,是通過經濟危機間歇性調整的。一旦經濟危機突發(每隔八至十二年),生產相對過剩,中小企業首先破產,工人職員大批失業,群眾極端貧困化,社會動蕩不安……。
四、在資本主義社會里,一切都成了商品,包羅萬象,勞動力、婦女、童工成為買賣對象,受資本家剝削。甚至人的良心、貞操、名譽,以至民族和國家的主權都可以當作商品買賣。資產階級抹去了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圣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傭勞動者。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五、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發展的后果必然導致社會人群貧富不均,向兩極分化,百分之一的有產者富可敵國,百分之九十九的無產階級貧無立錐之地。資本主義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它把人的神圣情感,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用一種沒有良心的貿易自由代替了無數自力掙得的自由。總而言之,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
這樣的市場經濟,只能給絕大多數勞動者帶來無窮的苦難。
當然,如果無法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業,為了生存,也只好去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中找活路。正如《共產黨宣言》所說,現代的工人只有當他們找到工作的時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當他們的勞動可以增殖資本的時候才能找到工作。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賣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貨物一樣,也是一種商品。所以他們同樣地受到競爭的一切變化、市場的一切波動的影響。所以,工人中只有極少數能上升為富有者,絕大多數是無產階級,無產階級發展到卷進了政治運動。資產階級自己就把自己的教育因素即反對自身的武器給予了無產階級,無產階級也就在政治上成長起來了,手上的鎖鏈終于碎裂了。
筆者按:自199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江澤民提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們希望高層也給出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概念和涵義。如果給不出,筆者意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弗里德曼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混淆不清,在人民中常引起誤解。而且,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同義語,這與社會主義本質水火不容,不如改稱“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為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