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儒學在全球大放異彩,全球儒學大會的召開、孔子學院10周年慶祝等等,可謂盛況空前。在高興的時候我們還有深深的憂慮:儒學的興起,就是社會由盛而衰的開始!
為什么呢?中國歷史有一個奇怪的規律,就是一個朝代開創之處比較崇尚道家、兵家,而到了社會經濟穩定轉為崇尚儒家。而儒家的興起,恰恰就是社會由盛而衰的分水嶺。比如,漢朝初期崇尚黃老學說,到漢武帝獨尊儒術,則成為西漢由盛到衰的分水嶺;唐朝初期崇尚道家,李世民甚至說自己就是老子的后代,到武則天發展科舉,則成為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嶺;宋朝初期崇尚武力征服天下,到宋太宗趙光義開啟重教之風,以及后來的宋儒復興,則成為宋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嶺。特別是宋儒大盛之時,正是中國歷史最為文弱之時,等等。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建國之初,毛澤東主席遍讀二十四史,苦苦尋求跳出這一盛衰循環的途徑,后來發現根子就在儒學。為此,來人家寫出了“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有商量;祖龍雖死秦猶在,孔學名高實秕糠”的高論。可見老人家對于儒學的危害,認識得是多么的清醒,多么的堅定!
那么,為何儒學會導致社會由盛而衰?根本原因是儒學對人性的認識缺乏深刻性、超越性。比如說,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老子曾告訴孔子說:“拋棄你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拋棄您做作的情態神色和過大的志向,這些對于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
后來,老子在《道德經》寫到“常使百姓保持無知無欲的自然狀態,那些自作聰明的人士就不敢胡亂妄為了。”這里的智者,就是儒生之流,這里的妄為,就是儒生們看似崇尚仁義禮智,卻慢慢地把社會拖入虛假做作、腐朽敗壞的道路。而這一過程極為隱蔽,只有極少數如毛澤東、魯迅這樣的哲人,才會洞悉到了這一危害。
所以,我們必須對儒學的興起,保持一定的警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