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不問 “姓‘社’姓‘資’”是對鄧小平的誤解
高長武(中央文獻研究室副研究員)
(本文摘自《觀領袖 品黨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
關于“姓‘社’姓‘資’”這一問題,從目前已經公開的材料看,鄧小平在1992年南方談話中集中談過:“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有人由此演繹出這樣的觀點:只要能夠推動經濟發展,一切無須問姓“社”姓“資”,誰問姓“社”姓“資”就是“左”,就是阻礙和反對改革。這符合鄧小平的本意嗎?如果聯系當時鄧小平談話的上下文,就會發現這實際上是斷章取義,是對鄧小平本意的誤解和篡改。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的第一部分中強調:“要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鍵是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這里十分明確地指明了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這是后面談話內容的一個根本前提。
接下來鄧小平明確回答了經濟特區姓“社”姓“資”的問題。他說:“對辦特區,從一開始就有不同意見,擔心是不是搞資本主義。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回答了那些有這樣那樣擔心的人。特區姓‘社’不姓‘資’。”隨后,鄧小平又舉了深圳的例子,認為深圳姓“社”不姓“資”。他指出:“從深圳的情況看,公有制是主體,外商投資只占四分之一”,“我們有優勢,有國營大中型企業,有鄉鎮企業,更重要的是政權在我們手里”。“‘三資’企業受到我國整個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歸根到底是有利于社會主義的。”這是不問姓“社”姓“資”嗎?
講到姓“社”姓“資”問題,不得不提到另一則材料。1998年2月18日,吳邦國在《光明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回憶1992年他陪同鄧小平在上海考察時的情況。文中透露的一些內容,對全面和深入了解鄧小平在姓“社”姓“資”問題上的想法是很有幫助的。據吳邦國回憶,1992年2月10日,鄧小平視察上海貝嶺公司。當公司總經理陸德純介紹通過合資引進的大束流離子注入機時,鄧小平沉思了一會兒,意味深長地指著離子注入機問,你們說這臺設備姓“社”還是姓“資”。當我們正在發愣的時候,小平同志接著說,這臺設備原來姓“資”,因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現在它姓“社”,因為在為社會主義服務。“資”可以轉化為“社”,“社”,也可能轉化為“資”。對外開放就是要引進先進技術為我所用,這臺設備現在姓“社”不姓“資”。兩天后,鄧小平在視察上海閔行開發區時又談到姓“社”姓“資”的問題:到20世紀末,上海浦東和深圳要回答一個問題,姓“社”不姓“資”,兩個地方都要作標兵。要講綜合國力,講社會生產力,要回答改革開放有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資本主義。姓“社”還是姓“資”?這是個大原則,要用事實來回答。實踐這個標準最硬,它不會作假。你們閔行開發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回了投資,是原投資的2.8倍,這就是事實。但這還不夠,還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實來回答,回答改革開放姓“社”不姓“資”,有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資本主義。
綜合上述分析可見,鄧小平既反對事事問姓“社”姓“資”,也反對事事都不問姓“社”姓“資”。鄧小平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
一方面,鄧小平不是空發議論,而是專門針對當時黨內和社會上對引進外資、設立經濟特區、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等做法甚至整個改革開放產生姓“社”還是姓“資”的無端擔心和懷疑的現象而說的。出現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左”的思想的影響,就像鄧小平所講的:“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這種現象的存在勢必會影響和阻礙改革開放的步伐,因此,正確分析和辨清姓“社”姓“資”的問題,走出抽象爭論姓“社”姓“資”的誤區是非常有必要的。鄧小平的做法是讓實踐和事實來說話,他提出了判斷改革開放得失成敗的“三個有利于”標準,即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這個判斷標準中,“生產力”、“綜合國力”之前特地加上了“社會主義”這個限定詞(“人民”之前無需加),這就巧妙地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對辯證統一的矛盾寓含其中。只有既強調推動經濟發展,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這個前提,達到既有利于推動經濟發展,又有利于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才能說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成功的,是姓“社”而不是姓“資”的。偏廢其中任何一條,都不符合鄧小平的本意,是十分錯誤和危險的。
另一方面,鄧小平主張以辯證的分析方法對待姓“社”姓“資”,不能籠統地說問或不問姓“社”姓“資”。在涉及改革開放和我國社會發展的政治方向、發展道路、基本制度的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地問姓“社”姓“資”。鄧小平多次強調,“在改革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干的是社會主義事業,最終目的是實現共產主義”。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在這個問題上,是絕不能含糊的。而在一些不涉及政治方向、發展道路、基本制度的具體方法、手段以及資金、技術等問題上,不必拘泥于姓“社”姓“資”的爭論,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標準,可以積極、大膽地采用、引進。鄧小平對此有過多次分析。1980年8月在答意大利記者法拉奇問時,他說:“有些東西并不能說是資本主義的。比如說,技術問題是科學,生產管理是科學,在任何社會,對任何國家都是有用的。我們學習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科學、先進的管理來為社會主義服務,而這些東西本身并沒有階級性。” 1986年12月19日,在聽取幾位中央負責同志匯報時,他又指出:“許多經營形式,都屬于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手段、方法,既可為資本主義所用,也可為社會主義所用,誰用得好,就為誰服務。”[1]南方談話中關于計劃與市場關系的那段論述,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2],更可以算得上經典。
[1]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92頁。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